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校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2020-02-29 来源:步旅网


学校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师生又是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师生身体健康,请广大师生关注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相关信息,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增强和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肺炎和肺结核等。其中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二、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的共性为 :发热,乏力,头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包括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

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进行传播。病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可以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病原体的黏液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即可造成传染,并可造成大面积流行。

四、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2、多喝水: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空气流通:为了预防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保持教室内空气清新,要常开门窗通风,良好的通风可消除80%自然菌,所以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至关重要。课间同学们要尽量到教室外活动,不要呆在教室内。

4、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5、加强锻炼:注意日常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6、合理作息: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尽可能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

7、注意防寒保暖:冬季昼夜温差大,同学们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加衣物。

8、及时发现、及时就诊:如觉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9、另外可进行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防治水痘知识

一、病因: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出疹性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以学龄前儿童多见,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主要特征。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

二、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人群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三、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传染。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四、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五、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14~15日左右。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脱症后不留疲痕。水疤期痛痒明显,若因摧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全身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

六、治疗: 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合理休息和饮食、止痒、退热等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抗病毒药物,有继发感染时可选用有效的抗菌素。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七、预防: 本病的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症疹为止。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带状疱疹免疫血浆,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

八、专家表示: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好办法。目前,水痘疫苗属于自愿自费接种的疫苗。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几种常见肠道传染病有:诺如病毒 、细菌性痢疾、肠炎、食物中毒、伤寒、副伤寒、霍乱等。

二、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的共性为:胃肠道症状。多有腹泻,腹痛,呕吐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病菌随粪便、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的水、食物(蔬菜、瓜果、水产品、奶制品)或其它生活用品,再经口食入而传播。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感染和传播的重要因素。病人或肠道传染病带菌者是传染源。

四、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预防的肠道传染病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具体做到: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吃苍蝇叮过的、蟑螂爬过的食物,不生吃海(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去皮。

2、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饮水用具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3、讲究个人卫生。勤换衣服勤洗手,勤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保持环境整洁。

4、增强身体抵抗力。平时多进行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同时也可进行相应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寒冷季节高发,诺如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比较短,通常在9小时到48小时内发病,相似于伤风性胃肠炎,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一、临床特征: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

二、传播: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爆发。学校要加强防范:

(1)要加强晨检工作。询问学生有无呕吐或腹泻症状,一旦发现疑似病人,要立刻隔离治疗;

(2)一旦发现校内有病人的呕吐物要及时消毒处理,病例较多时,要及时通知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疾控中心。

三、治疗:

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轻度脱水时,运动饮料或其他饮品(不含咖啡因或酒精)可起到一定的补水效果,但不能补充重要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因此,在药店购买口服补水溶液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

四、预防:

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3、提倡喝开水,饮用桶装水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品牌,并且水要烧开饮用,不要冷热水混合饮用,避免因桶

装水污染引起发病。

4、诺如病毒感染人员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5、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6、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针对学校传染病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传染病早期预警机制和流程。强化疫情上报制度,增强学校传染病疫情预警监测能力,提高疫情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确保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2)班级要加强晨午检、因病缺课原因追踪登记、疫情报告、复课检诊等措施的具体落实,发挥防病措施的关口前移作用。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指导其就诊、隔离治疗,及时追查缺勤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通知卫生室,由卫生室向学校上级部门和疾控中心报告。

(3)加强饮食卫生宣传教育。教育学生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防止疾病通过食物饮水传播;

(4)如果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应加强对患病学生的追访,学生症状消失后3天方可复课。

(5)重点落实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各班要明确负责,建立和巩固晨检登记报告追查制度,为全面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事件打下坚实基础。

(6)加强教室、宿舍等卫生工作,明确职责,真正把各项预防控制措施落到实处,严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在校园内发生和流行。

通风是学校预防传染病的最科学、最经济的方法。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科学通风,门窗对开,形成空气对流。学校教师、学生都要会通风,并养成一进教室就通风的好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