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学史论述题

2023-05-10 来源:步旅网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1. 冯特的评价

 贡献:心理学的独立;实验心理学的创立;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建设

 不足:无一例外的反对任何形式的心理学实际用途;

反对除了自己规定的内省法以外的任何别种形式;

儿童心理学刚一出现他就提出反对意见;

摒弃了同时代的法国心理学工作;

特别反感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而后者的心理学却更为完整,更有洞察力,更有个人特色;

2. 构造派的评价

 构造派使心理学脱离生活、脱离应用;

 机械论倾向;

3. 为什么说铁钦纳将心理学引入危机? 4. 心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论

 假设经验为心理学研究对象。这个经验是有意义的,整体的经验。

1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 坚持对经验的如实描述,反对滥用各种科学前提。

 质的分析先于量的分析,先了解本质。主张提出好问题。

 理解人的多个方面,包括的价值和态度。

 强调心理学的整体原则。

1. 意动与内容的对立实质是经验的方法和实验方法的对立,现象学与实证主义的对立。

5. 内容与机能的区别

i. 两者在经验内可以分离

➢ 如梦只有内容,无意动;而无客体的注意则为意动。

ii. 内容与机能可独自变化

➢ 如△□内容变,机能不变,而对某一感觉内容由知觉到判断,则机能变,内容不变。

iii. 内容与机能性质不同

➢ 内容易分析,意动不易。观察内容用内省,观察机能用反省。

iv. 规律不同

2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 内容的法则为联合,混合,对比;而机能的法则为观点,任务,决定趋势。

6. 对意动心理学的评价

优点:

➢ 强调的能动性

➢ 重整体、直观经验,反元素主义

➢ 对于麦独孤,Freud,格式塔有影响

不足:

➢ 思辨、是实验心理学的障碍

7. 勒温的紧张系统与其他理论的区别

➢ 弗洛伊德假定精神能量力比多,麦独孤则假定本能的力量,都是生物的。

➢ 而紧张系统是指个体与环境和其他人的关系,在动力关系中论述动力。

8. 紧张系统的实验证据

➢ 蔡格尼克效应:未完成的工作回忆量68%,而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是43%。 3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 奥夫散金纳的受阻活动重做实验:如果意向性的活动的潜在动力不是联想,而是心理紧张系统,那么,我们将会看到,一种受阻的活动重做趋势。

➢ 霍普的欲求水准实验: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9. 对格式塔心理学的评价

积极方面:

1、 首先,整体先于部分、制约部分、反对元素主义,对知觉研究得到了极大推进;

2、 方法上:质的分析与量的分析结合,研究实际问题,提出好问题,重视经验观察。

3、 研究意识经验反对行为主义,有利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4、 重视理论建设和假设。

批评:

1、 没有生理机制;

2、 科学性需要加强,有些概念含糊,不够精确,不可操作;

10. 机能主义的主题、原因和共同的主题

主题:

4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1、着重研究个体差异,对正常成年人的心理不感兴趣。

2、着重研究意识的机能,而不是结构

3、对动物心理、教育心理、心理测量等应用领域感兴趣,重实践。

原因:

1、进化论的影响

2、实用主义哲学

3、福音派基督教

共同主题:

反对构造派从事的心理元素研究

希望了解心理为了什么,做了什么,关心心理的机能,而不是心理是什么,即心理的构造

实用性:重视改善个人生活、测验人的差异

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包括动物、儿童、行为和意识

从流派上讲,机能主义不是一个理论流派,只是行为主义产生的过渡。

5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11. 意识流的几个特点

1. 意识是属于私人的

2. 意识是常变的

3. 意识是连结不断的

4. 意识是有对象的,必有所想之物。

5. 意识是有选择性的,有些清晰,处于中心,有些不清晰

12. 机能主义与构造派的争论

➢ 构造派研究意识内容、元素;机能主义不局限于意识内容,研究内容为什么进行怎样进行,在经验前后联系中考察意识内容。

➢ 机能主义不关心意识的构成,而是研究适应过程,认为心理机能是满足有机体需要。关心机体的功能,机体生理不是意识的伴随物,而是分析的内容。

13. 华生行为主义的评价

➢ 就心理学外部,群众们被华生行为主义鼓舞。

➢ 就心理学内部,华生的行为主义也很有意义:

6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1. 使外显的行为成为心理学唯一对象。改变了心理学的目的。行为主义使心理学消除它的传统的特点,即主观性,而取得其他自然科学所共有的客观性。研究行为的结果可以相互验证、交往经验。

2. 促进心理学中的应用,强调行为的预测与控制,控制人的行为的心理学促使心理学应用了工业、管理、教育、人事、军事。

3. 环境决定论反对种族偏见有进步意义。

14. 操作性条件反射(R型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S型条件反射)的区别

1) S型条件反射是诱发的,而R型是自发的;

2) 目的不同:S的重点是考查刺激的改变能否诱发反应,重点是改变刺激,增加新刺激物,并没有增加新行为;

3) 行为机制不一样:S型的都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在基本的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诱发条件反射,而R不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直接考察环境作用下的行为;

4) R型的行为反应可以有效的应付有机体的环境,对环境发生一定影响并产生结果,而S型中,狗被固定,面对刺激时,除了反应,不能做别的;

5) 刺激与反应的序列不同:S型:S—反应—强化;R型:R(S)—强化—R的加强或消退。

7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15. 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的评价

积极方面:

1、代表着机械论的暂时胜利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代表着牛顿、伽利略以来的物理学模式在心理学中的最大胜利。行为被假定是有规律的,被决定的、可分析的,有法可依的。行为控制可以像对物理学中的力的控制一样。没有一个心理学家像他那样在控制行为上那样出色。控制人是比认识人更有昧力的梦想。

2、环境科学的兴起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看到了人的意识限制和环境改造的重要性,现代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境科学的兴起,都有他的一份努力。人不是自由的,人不应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盲目地娇傲.要与环境共处。

不足:

1、过于强调控制,对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不够。

谁来控制,出现专制的暴君如何办?

2、动物与人不分

3、研究上简单

8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常识,简单,所做研究不过是驯兽师的把戏。

16. 托尔曼目的性行为主义的评价

优点:

➢ 首先,他所提出的中介变量突破了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刺激——反应的单一公式来说明和解释行为的局限性。

➢ 其次,托尔曼对认知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 再者,托尔曼的学习理论也对学习心理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批评:

➢ 仍然是行为主义者,人兽不分。

➢ 仍然是对行为进行解释,不去预测和控制行为。应用性差 。

17. 弗洛伊德的评价

(一)精神分析的贡献

➢ 发现了心理治疗的技术,对于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运动有积极的影响

➢ 潜意识的动力理论对于理解人格有帮助,了解人性的冲突与人格障碍有启发。

9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 扩大了心理学的范围

➢ 发现了文明与性本能的对立,有利于解释的心理冲突。精神分析对20世纪人类的自我意识、人类的形象作了一个正确的预测和说明。

(二)精神分析的不足

➢ 缺少科学性

✓ 弗洛伊德用少量的证据,说了过多的断言

只有2个半病历。将求证的重任交给了别人。缺少治疗成功率的统计数据。

反对一切批评,具有宗派性。认为批评者都是神经质的阻抗。

并不断地将理论介绍给外行,以表明他们的正确性。

✓ 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预测,说明因果关系,是由一套被证明了的假设组成的。科学能够说明人类行为的因果关系,可以证伪。

✓ 弗洛伊德的基本概念是不能证明的,也不能证伪。发现潜意识和伊底与自我。 他

对证明不屑一顾。

➢ 夸大性欲的作用,忽视高级需要和需要的完整性。

10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 解释学与自我实现的预言

✓ 重解释而不是实验证实,而是把解释意义当作自己的首要使命。

解释学认为精神是有意义的,根据文本的内容作解释。文章有形式、语法、段落,但也有段意。后者是解释的对象,其真理性在于解释的有效性。治疗是一个解释的过程。

✓ 解释有时过于主观和武断

先相信有性诱惑,然后强加于病人,让病人回忆。有罪推断,然后找证据。他假定,无论病人意识与否,性诱惑确实在童年出现过,因为疾病需要它。

➢ 概念与术语的不可操作性与缺少精确性

✓ 在建构精神分析时,弗洛伊德更注重meta-psychology。

✓ 他的理论框架,包括自我、超我,libido,心理能、阉割焦虑等,都是玄学心理

学的概念,不精确。

18. 为什么如此不科学确有被誉为人类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呢?

答案是:科学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构造派高度科学化,要求严格的系统的实验

变量来检验,结果却衰退了,而精神分析常青。

罗宾逊指出:精神分析描述了一个故事,是一个叙述性但不是科学的理论。一种传说,它的好与不好依赖于它与读者自身经验和思想之间的交流,这类描述,我们只能询问它们

11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是否有意义。

评价理论的方法中,我们必须加入直觉,一个具有个人意义的理论,比那种在科学王国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理论更加长久。

19.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对比

1. 因果决定论与目的论:本我与超我的重要性与创造性自我

2. 生物学与社会:生物器官与本能的重要性和社会兴趣的重要性。3. 潜意识、压抑与意识和潜意识的相互作用。去神秘化。

4. 童年的决定论与童年环境的可塑性。

5. 补偿的生物学和社会学

20. 阿德勒理论的评价

➢ 心理学内部学科的影响

✓ 将人格理论和精神分析引向了社会性

✓ 将人格理论引向自我实现:影响马斯洛

✓ 自卑与优越的病理学探讨引起了神经症人格理论,影响霍妮

12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 创造性自我与仿佛哲学影响认知治疗

➢ 外部影响

✓ 通俗性为百姓接受:自卑与优越

✓ 影响家庭教育

✓ 学校和社会教育

➢ 不足之处

✓ 概念定义不确定和精确,不可操作

✓ 缺少逻辑性

✓ 武断和不可证明性。

21. 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区别

1、个人潜意识方面起源于童年的经验,被压抑,后天的,而集体潜意识则是先天的遗

传,从来没有经过个体的获得,不是个体回忆录式的。是人第二精神系统。

2、个体潜意识是个体具有的,集体潜意识是种族共有的,是集体共有的。是远古的心灵痕迹,祖先生活的储存。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使人与祖先相同的方式反应世界,如对蛇和黑暗的恐惧,无需亲自体验 。

13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3、集体潜意识比个体潜意识更加深层和基本,就像电脑中的唯读记忆器,在制造过程中予以永久的建构,供读取之用。正常作业无法改动。

4、个体潜意识由意识到无意识中,并能再现,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不能完全被意识到,永远不能。是纯形式的东西。

5、个体潜意识的基本单位是情结,而集体潜意识的基本单位是原型。

22. 原型的特点

1) 原型是祖先重复经验形成的经验模式,是决定情结的力量。是情结的核心,原型将

与之相关的经验吸引在一起形成一个情结。母亲原型决定恋母情结,如果它控制一个人,则恨父亲,爱与母相似的女人。

2) 原型是潜在的,不同于后天的记忆表象。不是行为上,而是精神上的,是精神上的生物系列。

3) 原型是一个缩小了的戏剧。

总是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情景,有开头、中间、结尾。鸟筑巢是本能,象一台戏。从头到尾完整无缺。原型也是这样,如恋母情结。

神话是原型的代言人。

4) 原型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力量,不受意志控制,能在瞬间抓住你,使你象得病一样。

14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5) 原型在潜意识中是彼此分离的结构,却可以以某种方式结合。

英雄原型与魔鬼原型结合在一起,就是残酷无情的领袖。

6) 原型与本能的区别。

本能是行为模式,原型是理解的模式,是动物与人的联接的中介点。

7) 7原型的发现途径:梦中和幻想、妄想中

23.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评价

1. 潜意识与人类历史结合起来,内容更为丰富,能解释社会现象。

2. 潜意识与神话、宗教联系起来,具有结构、内容、原型,内容上更具体了。

3. 不足之处:描述上的神秘主义,科学上的生物主义

24. 对埃里克森的评价

积极评价:

➢ 他的发展渐成说强调生物、心理学和社会的统一作用,自我的适应任务具体了,每一时期有不同的适应,整合任务。

➢ 从消极心理学走向积极适应心理学。

15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 可以解释青年的反抗、种族问题。

不足:

➢ 否定人可以加入到环境中,有主动性、创造性,改造环境。

✓ 个人成熟是生物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社会进化,两者象两个钟表,预定和谐。

✓ 个人信任感对应物是宗教,自主感的对应是法律与秩序;主动感对应经济,勤奋感对应工艺学;同一感对应意识形态;亲密感对应伦理学。

➢ 理论生物学化。

✓ 发展是预成的,顺序不变,所以,任何反应模型的似乎都是在生物学上的领导,而且有一系列潜能。

✓ 从本质上说,先天因素是后天因素的基础,生物因素是能量因素的基础,是生物学的观点。

➢ 不够科学,不能证伪。

✓ 自我同一性表述不准确,“我已经做了我能做一切,其余是你们的问题了。

✓ 精神分析与实证科学的区别在于:它不是要求观察者独立于被观察的对象之外,进行客观的观察,而是要求观察者进入被观察对象的情境,在自我观察中独得领悟。精神分

16

怊萱 2013年1月16日

析是介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东西。

25. 人本心理学的评价

➢ “第三势力”

✓ 反对精神分析的人性论

✓ 反对行为主义的人性论

➢ 时代精神与马斯洛的人本主义

➢ 不足之处

✓ 学院心理学的批评,不可证。

✓ 个人本位,转向内部,与弗洛伊德一样,只不过重精神,高级的需要,自我实现能处理好与他人关系吗?如果2个人的自我实现冲突怎么办?与社会冲突怎么办?必然不冲突吗?不好解释,承认自我实现不关心他人。冷漠。由此转身超个体心理学。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