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附子大剂量临床使用分析

2024-08-20 来源:步旅网
附子大剂量临床使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19T11:15:15.16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 作者: 鲁艳红 王辉

[导读] 大剂量使用附子在治疗中主要起强大的激发阳气作用,使药物在患者体内快速起效,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且在笔者医院近几年的大剂量使用中,没有出现一例毒副反应,治愈患者无数例,现总结典型案例如下:

鲁艳红 王辉 鸡西市中医院 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 要】目的:探索中药的量效关系,合理加大中药临床应用剂量,提高中医药疗效。 【关键词】附子;大剂量;提高药效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猛药和峻药,性大热,有大毒,很多医家因畏其毒而避开应用,附子用之不当,反致中毒。更有终身把附子视为蛇蝎者。附子有效成分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其临床用量一直被严格控制,常用剂量为3g-15g。但近年来附子在临床应用中剂量已突破常用剂量,已达到30g-100g,甚则200g,调研所在医院,附子的用量基本为30g或60g,跟踪患者的使用情况,大剂量应用附子,对治疗脾肾阳虚,心阳不振及胸痹等疑难病症有奇效。大剂量使用附子在治疗中主要起强大的激发阳气作用,使药物在患者体内快速起效,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且在笔者医院近几年的大剂量使用中,没有出现一例毒副反应,治愈患者无数例,现总结典型案例如下:1.胸痹

患者,男,50岁,2014年3月初诊,患者自诉两年来常感胸闷气短、神疲易乏力、怕冷、近日出现气短加剧,并伴有心前区刺痛、活动后加重,且畏寒肢冷、后背酸痛,甚则头晕。中医望诊和切诊发现,患者舌体胖、色隐青,脉沉迟无力。医生诊断:因心阳不振,寒湿内侵所致胸痹。用方:附子30g 桂枝20g 肉桂10g 吴茱萸5g 丹参20g 半夏15g 炙甘草15g 白芍15g 小茴香10g 延胡索15g 五味子10g 生姜3片 大枣5枚。用法:除附子外其他药物冷水浸泡30分,单独取附子加二两蜂蜜先煎30分钟,再加入浸泡药物煎煮30分钟,倒出药液,再加水煎煮30分钟,合并两次药液分2次温服。治疗情况:患者首次服用3剂,见效甚微,复诊,附子用量增加到60g,再次服用3剂后,胸闷气短症状减轻,又持续用药10天,诸症减其七八,又投此方加减7剂痊愈。

按:方中附子配伍桂枝,附子温壮阳气,散寒止痛,桂枝善通阳,可助阳化气;治肩背疼痛,两药相合可温阳强心并通脉。附子配伍肉桂,两者均是温里药,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附子性烈,肉桂性缓,两药相须配伍则温肾助阳、驱寒除湿,用于下焦命门火衰,肾阳不足的腰膝酸软、形寒尿频,且肉桂可缓下焦而温肾阳,引火归元,以摄无根之火。方中附子配伍丹参,附子可强心,丹参能入心包络而破淤,两药配合,能直达心包而活血温阳,可治疗胸痹心悸。方中大剂量应用附子,因患者命门火衰,阳不化阴,阴寒弥散胸中,导致心脉痹 阻而引起胸痹,方中附子为主药,且大剂量使用,因其纯阳燥烈,善走串,大剂量使用可散寒除痹,治疗胸痹诸症。 2.肾阳虚

患者男,46岁,2014年7月初诊。自述:四肢发凉、腰痛、早泄、小便清长、夜尿多。中医望诊和切诊发现患者舌淡苔白、脉沉弱而迟,面色青白无光,诊断为肾阳虚。用方:熟地黄40g 山药20g 山茱萸20g 牡丹皮15g 茯苓15g 泽泻15g 桂枝15g 附子60g 炙甘草60g 杜仲20g 补骨脂20g。用法:冷水浸泡药物30分,附子单独加蜂蜜先煎1小时,其余同上。治疗情况:患者首次服用7剂,病情已大为好转,再服7剂痊愈。

按:方中附子60g 配伍熟地黄,其中附子温肾助阳,熟地补阳益血,二药相配伍可互相协助益阴阳,附子配伍杜仲、补骨脂能补肾增精,益阳气,用于帮助肾阳虚衰引起的早泄,使元气坚固,方中大剂量使用附子,可以补肾阳,用于肾阳虚衰顽症。

讨论:以上两方均大剂量使用附子,且药效显著,未出现不良反应,两方中均配伍炙甘草,其原理是炙甘草可使汤液中附子生物碱成分状态发生改变,且二者配伍也使有效成分之间产生协同作用。有医者认为附子用量超过30g,不论原方有无皆加炙甘草60g即可有效监制附子毒性[1]。另煎附子时加蜂蜜同煎,可解附子的药毒,附子的大剂量使用出现毒性反应,与煎煮方法、时间、药物配伍不当有很大关联。附子的毒性成分为双酯类生物碱(乌头碱),口服双酯类生物碱3-4mg即可致人死亡[2]。双酯性生物碱遇热,酯基可水解,生成单酯型生物碱(乌头次碱)或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乌头原碱),乌头原碱的药理作用比乌头碱要强,乌头碱水解越彻底,毒性越低,所以要严格遵循①准确辩证②煎煮方法得当,视附子用量确定煎煮时间。附子用量为30g,需加蜂蜜先煎30分钟,用量为60g,则加蜂蜜先煎60分钟,所以在正确辩证、选方基础上,大剂量使用附子,突破传统的用药剂量,大幅度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质量。参考文献:

[1]孙其新.附子用量煎服法.中医药通报,2007,6(6):11

[2]雷波.附子病毒配伍研究的新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08,30(2):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