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新安全观
2024-04-15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新安全观 口杨发喜 内容提要新安全观是中国对国际安全理论的重大贡献。要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安全理论,必须从挖掘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资 源入手。新安全观的精神实质是天下为公思想,它的逻辑前提是相互尊重,它的价 值追求是中国人外交的最高理想一--和谐世界。 关键词新安全观天下为公相互尊重和谐世界 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 安全观是冷战后中国人所发明和倡导,并 在中国的外交实践中加以贯彻且已取得重 大成就的安全观。它是与冷战思维相对立 质,进而思考人类未来和平与安全的前途 与命运是大有裨益的。 一、天下为公——新安全观的实质 的一种安全观,是中国对国际安全理论的 重大贡献。现在,它已被中国政府明确宣 布为中国解决国际安全问题的指导思想和 众所周知,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孙中山先 生为使中国摆脱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 和压迫而提出的伟大目标。他还针对当时 中国人民普遍存在的重文轻武的思想,响亮 地提出“尚武”的口号,目的是救亡图存。但 价值观。中国领导人利用一切机会向国际 社会大力推荐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 观。为什么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世界许多 国家的人,与中国人同样面对冷战后国际 政治的现实,没有提出这样一个有远大发 是中国的传统理想却是“天下主义”而不是 “民族主义”。所以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 下为公”;0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② 后人如顾炎武、王夫子特别区分“国”与“天 下”的差别,置天下于国之上,以为国不过是 展前途的新安全观,而被中国人发现并提 出了呢?这需要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神资源里去寻找答案。换句话说,新安全 观里所体现的指导思想、价值追求乃至思 维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追 求。因此,认真挖掘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 精神资源,对于理解和把握新安全观的实 指政权,而天下是指文化。顾炎武说:“易姓 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 人,谓之亡天下”⑧。可见,民族国家是一部 ①《礼记・礼运》 ②《论语・颜渊》 ③顾炎武:《日知录》 PacifiC dourna1 2006.1 2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分人的,而天下则是全人类的。中国的天下 马帝国时期,欧 ̄l,lA-有过短暂的统一。在这 之前和以后,欧洲一直处于分裂状态。换句 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强调人类的文明开 化,它并不重视异族的肤色容貌,而只重视 它的政教礼乐,所谓“进于夷狄则夷狄之,进 于中国则中国之”。汤因比教授曾说过,中 国自汉以后,就形成了天下主义文化。 话说,欧洲一直到今天也没有结束战国时 代,欧洲人在近代以来对世界的影响,其中 一个重要方面是把战国规则带到了全世界。 正如陈独秀所言;“自古宗教之战、政治之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天 战、商业之战,欧罗巴文明史无一字非鲜血 下主义的内涵呢?这与中国独特的历史道 所书。英吉利人以鲜血取得世界之霸权,德 路和社会结构有关。在春秋战国时期,国与 意志人以鲜血造成今日之荣誉。”②因此,欧 国对峙,天下主义显然还不可能被接受。当 洲的外交政策必然以民族主义为主导。正 时通行的是“民族主义”:你是楚国人,我是 如汤因比所指出的那样,“罗马帝国解体后, 齐国人。哪个国家越抱团,越会合谋使用暴 西方政治传统是民族主义的,而不是世界主 力,哪个国家就越占优势。秦灭六国、统一 义的”③。 中国,结束了战国时代,建立了帝国,但仍实 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经辛亥革命、五 行战国时代的“民族主义”策略,结果二世灭 四运动、抗日战争到今天,民族主义已经在 亡。在秦统一基础上建立的汉朝,吸取秦朝 灭亡的教训,吸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包含 中国深深地扎下根。应该承认,中国人是在 有天下主义的文化,并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 近代以来抛弃了天下主义,转而采用民族主 过渡期,最终消除了“国”的概念。从此不再 义的,但是中国的民族主义却是天下主义的 有齐国人、楚国人,天下主义诞生了。对于 背景下的民族主义。它的第一个特点是,中 这段历史,汤因比给予了高度评价:“战国时 国的民族主义是防御的或“解放的”的民族 代和古代希腊以及近代欧洲一样,也有过分 主义,不是扩张的民族主义,它是唤起中国 裂与抗争。然而到汉朝以后,就放弃了战国 民众免遭亡国灭种厄运的民族主义。它在 时代的好战精神。”①为什么只占世界一部 世界上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同时声明自己 分的中国实现的是天下主义的文化呢?因 “永远不称霸”。它的第二个特点是,中国的 为在当时的交通通讯技术条件下,中国与其 民族主义仍是包含了天下主义的民族主义。 他高级文明,如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是相 例如,中国政府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 对隔绝的,没有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明 项原则”,以及明确宣布“决不首先使用核武 显的对峙。所以当时中国人念念不忘追求 器”。作为战胜国,中国对曾经残酷屠杀和 的是“天下太平”,而不是“富国强兵’’或者 蹂躏她的人民的I=t本表示了过度的宽容。 “国家利益”。 在这些事实背后, 贾穿着中国人独特的天下 欧洲则走的是另一条道路。只有在罗 主义逻辑,即民族主义可以救中国,却不能 ① 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第288页。 ②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③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第288页。 26 Pacific JournaI 2006.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新安全观 救世界;如果不能救世界,也就不能最终救 中国。因此,中国政府多次声明:“中国人民 的利益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今天中国的新安全观其核心是强调共 同安全,它要摒弃的是以武力或军事同盟为 基础的片面安全观。它是一种无敌国的安 呢?这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以伦理 本位而非个人本位有关的。换句话说,不能 理解中国文化中人生价值追求是以伦理本 位为基础这个大背景,便不能理解中国人在 国际社会中倡导国与国交往原则中强调相 互尊重的深刻含义。 全观,强调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共I ̄lx,l付日渐 突出的非传统安全。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 长崔天凯在东盟地区安全论坛会议上谈到 新安全观时强调:“当今世界不存在安全两 难悖论。在国与国的安全关系中,不应该存 在一国要获得安全就必须牺牲他国安全利 益的‘零和’关系。国际社会的实践证明,和 则共赢,合则同安,没有别的选择。基于这 种认识,中国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国际社会的 中国人认为,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相 关之人(父母、兄弟),人生则始终在与人相 关系中而生活(不能离开社会),如此则知, 人生实存于各种关系之上。此种种关系,即 是种种伦理。伦者,伦偶,正是指人们彼此 之关系。家人父子,是人类天然基本关系, 故伦理首重家庭。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 也就是相互问的义务关系。伦理之理,必须 于此情与义上见之。从社会角度看,有“师 共同安全,并主张以此为国际安全合作的方 父”之说,有“徒子徒孙”之说。于官员经常 向和基础。”①这种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 称“父母官”,而公民却有“子民”之说;于乡 强调的共同安全观念无疑是新时代条件下 邻朋友,则互以伯叔兄弟相呼。举整个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精神的新体现。 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中国人这种由 家庭关系推广发挥,以伦理组织的社会,与 西方民族国家团体组织是差异很大的。它 没有边界,不形成对抗。自古相传的是“天 以天下为公为背景,以四海之内皆兄弟 为理念,必然要求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 下一家”“四海兄弟”。 二、相互尊重——新安全观的前提 中国人对家庭的热爱,对家族的荣辱兴 相互尊重为交往原则。新安全观实际上是 衰非常重视,以至于一往情深。仁、义、礼、 中国五十年代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 智、信是中国人传统遵循的人生五条原则。 新时代的新发展和具体化。五项原则首先 请看孟子是如何说的:“仁之实,事亲是也。 强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新安全观 意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 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 首先强调的是互信,即超越冷战思维和意识 质完全是一脉相承的。为什么中国人在国 与国之间交往一再强调相互尊重这一原则 形态的分歧,相互尊重。二者含义和精神实 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以也;恶 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eX1,-于孟 子这段话,老百姓通俗的解释就是“居家自 ① 崔天凯:《中国在地区安全中的作用》,载《求是》。2005年第15期,第57、58页。 ②《孟子・离娄》 Pacific gou1"-17o l 2006.1 2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P'...——— ... ..i.i ̄.i.......... t....i ̄有天伦乐。” 重是各民族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成功之 伦理社会所贵者,一言以蔽之日:尊重 路。而且在冷战结束后,在“上海精神”的形 对方。何谓好父亲,常以儿子为重的,就是 成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中,将中国传 好父亲;何谓好儿子?常以父亲为重的,就 统文化中相互尊重的精神创造性地运用在 是好儿子;何谓好哥哥?常以弟弟为重的, 与有关各国外交关系中。 就是好哥哥;何谓好弟弟?常以哥哥为重 的,就是好弟弟;客人来了,能以客人为重 三、和谐世界一一新安全观的追求 的,就是好主人;客人又能顾念到主人,不为 自己打算而为主人打算,就是好客人。一切 随着中国崛起,“中国威胁论”不胫而 都是这样。所谓伦理者,就是要人认清楚人 走,种种对中国的怀疑也流布四方。9月21 生相互关系之道理,于彼此关系中,互以对 El,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罗伯特・佐立克在美 方为重。一句话,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 中全国关系委员会《中国向何处去:从成员 关系,在以伦理本位为基础组织的社会中, 到责任》演讲中指出:“对美国和全世界来 一个人似乎不是为自己而存在,仿佛互为他 说,根本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运用自己的 人而存在。所以在中国传统中,西方意义上 影响力。”他说:“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在成 的个人价值、自由、人权、民主的概念都是无 长,中国将影响未来l 世界。”《参考消息》 法想象的。 2002年l1月3 Et报道i}色,新加坡国防与战 从今天看来,中国之伦理只看见此一人 略研究所某研究员指出;“东南亚不像中国 与彼一人之相互关系,而忽视社会与个人相 那样抵触日本的军事力量,倒是对中国抱有 互关系。这是中国人缺乏集体生活不可避 怀疑。为了牵制中国,希望能对IZl本表示鼓 免的缺点。又且中国人不强调个人的独立、 励,从地区安全出发,日本修改宪法是必要 自由,容易扼杀人类的个性和创造力。但是 的。”我们认为,大国应该有大国的理想。中 伦理社会强调和训练出互相以对方为重,却 国的新安全观,是中国整个外交理想的有机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生存智慧。 组成部分,要全面把握新安全观,必须对中 人类社会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争斗和战争, 国外交的更大理想、也是新安全观的根本追 其教训非常惨痛。引起战争的固然有各种 求——和谐世界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各样的政治、经济、宗教原因,但其中一个最 中国的和谐世界理想有四大特征:第 明显的事实,是冲突双方充满敌意,没有相 一,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的世界。用中国古 互信任和尊重,没有共同遵守的人类道德。 语说,就是天下太平。胡锦涛在联合国发表 要从根本上消除战争,就必须从相互尊重开 讲话中强调:“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 始。而中国的新安全观,就是以强调相互尊 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无 重为前提的。中华民族不但在中国古代几 法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 千年历史发展中以自己的实践证明,相互尊 毁灭。”④第二,和谐世界是共同繁荣的世界。 ①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O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网2005年9月16日 28◆PacIflc JournaI;2006.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新安全观 经济上的落后与贫困,往往是诱发社会动 荡、武装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胡锦涛指 出,发展“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 诚实严谨,能够推贤让能,因此他的光辉照 耀四海,感动周围。他以道德使同族人亲密 地团结起来,族人团结后,又表彰和鼓励百 官中德才兼备的人。国内的事情处理妥善 了,又努力帮助其他各个邦国之间团结和 睦,亲如一家。人民群众相互之间关系变得 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 平”。①第三,和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 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存在差异,各种文 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 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第四, 和谐世界是交流合作的世界。中国认为,历 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 非常和谐。” 尧典》的上述记载,正是中华 民族祖先处理与各个邦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和理想。其精神实质就是以道德修养和教 化为本,以治理好自己国家为前提,以达到 “协和万邦”的理想。 中国人把“和谐”理解为万物生长的基 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该成为相互对抗 的理由。胡锦涛指出:“应该加强不同文明 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 础,是世界起源的根据。西周末年的政治家 史伯特别注意区别了“和”与“同”这两个范 畴的意义。他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 继。”④意思说,“和”才是万物生长的法则,而 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 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 多彩。”② 中国关于和谐世界的外交理想是对国 际关系理论的重大贡献,这种贡献已深深打 没有对立面存在的简单的“同”则不可能产 生任何新事物。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 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⑨ 就是说把不同的东西加以协调平衡叫做和 谐,所以能丰富发展而使万物归于统一,如 伯还以五行相配生成万物,五味相调以成美 上了“中国特色”的烙印。因为关于和谐社 会、和谐世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中是具有精 扬古代圣王尧的德行和政绩的文字说:“日 若稽古,帝尧日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 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 神和实践基础的。《尚书・尧典》有一段赞 果把相同的东西相加,用尽之后就完了。史 味,六律相和以成悦耳音乐的道理来说明他 的“和而不同”的原则。依据这样的原则,史 伯断言周幽王必定要失败的命运。他的理 由就是周幽王专门喜欢“同”,却抛弃了 “和”。史伯的思想对后来中国思想的发展 具有很大的影响。如孑L子说:“君子和而不 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 邦,黎民于变时雍。”译成白话文就是:“考查 古时传说,帝尧的名字叫做放勋。他恭敬地 处理政务并注意节约,明察是非,态度温和, 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网2005年9月16 E l同上 王世舜:《尚书译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邬国义、胡果文、李晓路撰:《国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488页。 同上 Pacific Journa l 2006.1 2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同,小人同而不和”①。老百姓则有“和气生 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财”“家和万事兴”等等说法。 《周易・文言》则说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 从思维方式看,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注重 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 和谐统一,认为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 中,同一性更为根本,而对立和差异乃是包 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先天”指在自然变化 含在统一与和谐之中的。两(对立)乃一(统 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后天”指遵循自然变 一)的固有内容,一乃两之本来根据。中国 化的规律。“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 古代对辩证法研究极深的北宋哲学家张载 时”,即天人协调一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 与中国迥然不同的是,西方文化强调征 性,是生细蕴相荡胜负屈伸之始。”④“道”是 服自然。基督教经:典《圣经》认为,世界是上 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张载认为,所谓 帝创造的,人也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按照自 道就是太和,太和即气(物质)的总体。这所 己的形象造人,是要派他们去管理自己所创 谓太和,即是至高无上的和谐,这和谐不是 造的一切。圣经还说,人和自然本来相处得 排斥差异和矛盾的,相反,浮沉、升降、动静 很好,由于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犯罪,吃了 等对立和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相感”), 伊甸园里的禁果一一智慧果,受到了上帝的 乃是太和所固有的,而这对立面及其相互作 惩罚。上帝让蛇与人世世为仇,让土地长出 用又是事物外在对抗与冲突(细蕴、相荡、胜 荆棘和蒺藜来,使人必须终年劳苦、汗流满 负、屈伸)的根源。张载又说:“气本之虚则 面,才能得到吃的。这些传说,隐含着一系 湛一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有象斯有 列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人要在征服、战胜 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 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 而解。”④ 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在西方文化中是如 中国关于和谐世界的理念根源还在于 此深入人心,以致思想家们都不愿意花气力 中国是个大陆国家,农业是中华民族生存之 去讨论这个问题本身,他们讨论最多的是如 本。农民时时跟自然打交道,所以他们赞美 何去征服和战胜自然。在这方面,对西方文 自然,热爱自然。农民从事农业耕作受科技 化影响最大的是墙根的观点。培根提出了 条件的限制,特别渴望风调雨顺,因此他们 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他认为,人 对大自然非常敬畏。这种敬提以一种“天人 们追求科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在争辩中克服 合一”精神追求形式,强化了中国人关于和 对方,而是为了在行动中支配自然。但要命 谐世界的人生理想。人为什么要追求“天人 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因此要研究自然, 合一”呢?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 探求自然的规律。征服、战胜,等等观念是 《周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 与和谐、合一观念格格不入的。因此,从西 ①《论语・子路》 ②张载;《正荣・太和》 ③ 同上 30冀 PacIflc JournaI 2006.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新安全观 方文化的传统看,要让西方相信中国关于 “和谐世界”的理想,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中国正在崛起,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条 件下,世界各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 要了解中国。我们说,历史不能中断,要想 了解中国今天和未来的发展,就必须了解中 国的过去,特别是中国文明是那么的悠久和 独特。事实上,中国当代的政治文明、和谐 社会以及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提出和实践 2O世纪初,精通近卜国文字、英语水平 被孙中山誉为中国第一的“文化怪杰”辜鸿 铭在他具有世界影响的名著《中国人的精 神》一书中指出:“事实上,要真正懂得中国 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 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 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① 与此同时,他还补充说,中国人和中国文明 还有特别灵敏的特征。他断言,美国人如果 研究中国文明,将变得深沉起来;英国人将 变得博大起来;德国人将变得纯朴起来;法 国人将由此获得一切——深沉、博大、纯朴 和他们目前所具有的更完美的灵敏。④现 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不少内在的精神联系 的,值得我们很好地深入研究,本文不过是 粗浅尝试,目的是抛砖引玉,期待海内外所 有关心人类前途命运的有识之士更多的 指教。 作者简介:杨发喜。中共中央《求是》杂志副编 审、博士。北京北河沿大街甲83号,邮编:100727。 ①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5、6页 ② 同上 Pacific Journa I 2006..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