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庆李家花园隧道改造项目综合情况(项目管理部)

2022-03-09 来源:步旅网
 1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重庆市李家花园隧道节点改造工程 (2)、建设地址

李家花园隧道位于红石路红旗河沟立交与松树桥立交之间 (4)、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内容包括将现有李家花园隧道拆除,改为平挖放坡形式,将原东行主线改线,与西行线合并,形成红石路主线,主线西行线设计为主线3车道+辅道1车道,东行线设计为主线3车道;渝澳大道进行桥梁还建,还建桥梁长192m,宽34m。(A线道路);支挡工程、道路排水工程、道路照明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沿线道路标志工程等。其中路基土石方开挖量约为327514.0立方,坡顶土方开挖量约84574.0立方米,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含基层)约15980.0平方米。 (5)、项目总投资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52311.15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20370.0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1345.36万元、预备费4171.54万元,建设期利息6424.18万元。 (6)、建设期:18个月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1技术指标 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 内容 道路等级 计算行车速度 平曲线最小半径 最大纵坡 凹 最小竖曲线半径 凸 最小停车视距 计算荷载 地震设防烈度 单位 采用标准 城市快速路 Km/h m % 60 200 5 1500 m 1800 m 70 公路一级、人群:3.5KN/m2 基本烈度为6°,按7°构造设防 欢迎共阅

设计年限 年 15 1.4.2经济指标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52311.15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20370.0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1345.36万元、预备费4171.54万元,建设期利息6424.18万元。 1.5主要意义

渝北区李家花园隧道节点改造工程项目是渝北区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它的建设有利于解决红石路及红旗河沟立交片区的交通问题,为改善当地交通拥堵现状提供了条件,对渝北、江北区乃至重庆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完善渝北区龙溪镇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整体形象,优化城市道路网络,推进区域城区改造进程。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李家花园隧道节点改造工程将现有李家花园隧道拆除,改为平挖放坡形式,将原东行主线改线,与西行线合并,形成红石路主线。主线西行线设计为主线3车道+辅道1车道,东行线设计为主线3车道。 将红旗河沟立交西侧公交车站平移,缓解红旗河沟立交拥堵。隧道拆除为放坡开挖需对渝澳大道进行桥梁还建,还建桥梁长192m,宽34m。(A线道路)节点改造后原红石路东行主线道路功能将转变为辅道,作为红石路与渝澳大道间匝道及该区域低速车流系统使用。 2.2.2打通交通瓶颈,改善红旗河沟立交拥堵现状 渝北区与江北区交界处道路路网密度较高,但其布局与级配不尽合理。红旗河沟立交及高架桥为三车道快速路,与其对接的现状李家花园隧道仅为单向两车道,导致现状隧道的路幅标准与前后路段标准不统一,造成该路段通过断面突然减窄,且隧道附近两侧的加油加气站出入口多、支路出入口多,致使隧道通行能力小于两端路段通行能力,隧道交通服务水平差,高峰期间交通十分拥堵,已成为红石路上的交通瓶颈。 改建项目实施后,红石路主线西行线改造成主线3车道+辅道1车道,东行线改造成主线3车道,并将红旗河沟立交西侧原公交车站平移,能极大缓解红旗河沟立交拥堵,有效提高红石路道路通行能力,节点改造后原红石路东行主线道路功能将转变为辅道,作为红石路与渝澳大道间匝道及该区域低速车流系统使用,可以增强与四纵线的渝澳大道之间的交通联系,使区域交通布局更加合理,使现状交通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实施本项目,将李家花园隧道拆除,改为平挖放坡形式,将原东行主线改线,与西行线合并,形成红石路主线,主线北侧采用放坡,坡面进行环境景观绿化设计。主线南侧至原东行线间土体全部挖除,做景观绿化。 4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4.1道路等级拟定

本工程为改造项目,涉及红石路和渝澳大道两条城市主干道,改建完成后两条道路道路等级不变:红石路和渝澳大道道路等级均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均为60km/h,红石路道路宽度34m,渝澳大道道路宽度32m。 4.2建设规模

建设内容包括将现有李家花园隧道拆除,改为平挖放坡形式,将原东行主线改线,与西行线合并,形成红石路主线,主线西行线设计为主线3车道+辅道1车道,东行线设计为主线3车道;渝澳大道进行桥梁还建,还建桥梁长192m,宽34m。(A线道路);支挡工程、道路排水工程、道路照明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沿线道路标志工程等。本次工程可行性研究估算的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欢迎共阅

表4-1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一) 1 1.1 1.2 2 (二) 1 1.1 1.2 1.3 1.4 2 2.1 2.2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4.3主要技术指标

本项目拟采用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欢迎共阅

工程名称 土石方工程(路基工程) 挖土(石) 单位 立方米 工程量 挖土(石)方(隧道上方土体) 立方米 挖土(石)方(护坡部分) 弃土外运 道路工程(路面工程) 车行道 红石路 (东行线) 红石路 (临时路) 327514 84574 412088 立方米 立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5520 3200 3420 3840 红石路(西行线施工路段恢复) 平方米 渝澳大道临时转换道 人行道及路缘 红石路东线南侧人行道 渝澳大道复建(单侧) 桥梁工程 挡墙护坡工程 路灯工程 标识系统 综合管网 绿化工程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座 立方米 座 米 米 米 920 680 1 1600 40 1360 1360 1360

表4-2主要技术指标表

内容 道路等级 计算行车速度 平曲线最小半径 最大纵坡 凹 最小竖曲线半径 凸 最小停车视距 计算荷载 地震设防烈度 设计年限 5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5.1建设地址 本项目为李家花园隧道改造项目,项目涉及区域为李家花园隧道及周边区域。李家花园隧道位于红旗河沟立交与松树桥立交之间,隧道进洞口北侧为国资委办公楼,南侧紧邻江北区环卫局洗车场;隧道出口的南、北侧均为加油加气站;洞顶地表是渝澳大道。改造工程将涉及红石路李家花园隧道段460m范围、渝澳大道隧道上部分190m范围及红石路西行线和东行线之间区域。 单位 采用标准 城市快速路 Km/h m % 60 200 5 1500 m 1800 m 70 公路一级、人群:3.5KN/m2 基本烈度为6°,按7°构造设防 年 15 图5-1项目区位 5.2建设条件 5.2.1地形、地貌 区域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势西高东低。在渝澳大道(改造范围内)道路轴线上,地面最低高程为308.87m,最高高程为309.42m,相对高差0.55m,最大坡度0.3%,地形起伏小;在红石路方向上(改造范围内),地面最低高程为274.93m,最高高程为330.08m,相对高差55.15,自然坡度角87.52°,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属侵蚀丘陵地貌。

5.2.2气象

拟建项目区域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区,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8.4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4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2.5摄氏度,年平均降雨为1087.3mm。由于受季风环流影响,降雨年内分配不均,5-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 欢迎共阅

70%,暴雨多集中在7-8月份,年最大日降雨量195.3mm,常年平均风速1.1m/s,最大风速27m/s。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按7度设防。

5.2.3水文

场地内属于城市建成区,无大的河流,无地表水,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均无腐蚀性。

5.2.4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原李家花园隧道工程地质资料和渝澳大道的建设得知,该隧道所处地形为一小山丘,基岩裸露。出露岩层为粉砂质泥岩夹长石石英砂岩,隧道东段通过处,有一层长石石英砂岩,厚7.8m,其余主要为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砂岩等岩性组合。岩层呈单斜产出,倾向230~250°,倾角8~10°。构造简单,未发现断层。隧道附近无地表水体,泥岩层为相对隔水层。砂岩层地下水埋深32.8m。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5.2.5地震及不良地质现象 (1)、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表明,该区抗震设防烈度值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2)、不良地质现象 经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表明:场地范围内无活动断层、泥石流、地下洞室、区域性大型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建设区存在的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为:由于施工开挖、回填形成的工人岩土质边坡。但道路两侧的土地均为项目规划用地,有放坡开挖、回填的条件,按一定的坡度值放坡或采取支档措施治理后,对拟建道路的稳定性无影响。

5.2.6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渝北区水泥、沙卵石等材料可就近采购,按就近取材、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工程周边路网系统发达,可利用红石路、渝澳大道及周边其他道路,道路运输条件良好。 5.2.7道路建设征用土地难度分析 沿线居民点、建筑构造物、地形条件对道路的建设有一定制约因素。本项目涉及隧道入口处的洗车场、李家花园加油站以及红石路南侧部分建筑的拆迁,拆迁工作有一定难度。 6线路方案 6.2线路方案

6.2.1线路方案的起、讫点

渝澳大道的路线在项目进行前后不发生变化,红石路西行线线路不发生变化,东行线改后与西行线一致。红石路东行线改造起始点如图6-1所示。

图6-1红石路东行线改造起始点示意图

6.2.2线路方案

欢迎共阅

6.2.1渝澳大道线路

按项目方案要求,渝澳大道下方的土体将全部挖空,道路组织方式将变为立交方式。项目实施期间,将紧邻渝澳大道东侧修建临时道路短期代替渝澳大道,以保证项目实施不对渝澳大道通行能力造成影响;项目完成后渝澳大道仍保持原有路线不变。

(路线原状)(施工期间东侧加临时道路)(项目完成后恢复原路线)

图6-2渝澳大道路线在项目实施前后的变化

6.2.2红石路路线 红石路路线现状:红石路在项目范围内东行线与西行线分离,西行线经李家花园隧道下穿渝澳大道,由于地形限制,该区域内由三车道变为二车道;由于项目区域地貌原状为小山,东行线在项目实施范围西侧K0+260处与西行线分离,绕过小山后在项目实施范围东侧K0+605处与西行线汇合,路幅保持三车道不变。 项目实施后道路路线:项目实施后,现状的小山将全部挖除,渝澳大道以高架桥方式上跨红石路;实施后,西行线两车道路段全部扩建为三车道,东行线将与西行线不做分离设置,路线保持一致,原东行线改作辅道。

图6-3红石路现状路线 图6-4改造后红石路路线

7工程方案 7.1设计依据及原则

欢迎共阅

7.1.1设计依据

(2)、《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

(3)、《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2005.12) (4)、现状实测1/500地形图

(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D40-2002) (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11)、《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1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1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1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1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8)、《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2006) (19)、《城市道路维护工程设计规范》 (DB50/T305-2008) 7.1.2设计原则 以“不中断现有交通”为总体设计控制原则。突出五个重点:增加快速干道车道数;完善道路两侧低速系统;合理确定公交停车港位置;整合理顺上下干道加油站规范北侧加油站进出车流;改善区域环境景观。 7.2新建道路 本工程新建道路为项目范围内的红石路路段。 7.2.1路线平面、横断面设计 (1)、路线平面 拓宽红旗河沟立交至李家花园隧道进口段道路宽度。将现有李家花园隧道拆除,改为平挖放坡形式,将原东行主线改线,与西行线合并,形成红石路主线,主线北侧采用放坡,坡面进行环境景观绿化设计。主线南侧至原东行线间土体全部挖除,做景观绿化。主线西行线设计为主线3车道+辅道1车道,东行线设计为主线3车道。将红旗河沟立交西侧公交车站平移,缓解红旗河沟立交拥堵。

图7-1改造完成后的总平面布置

(2)、横断面设计

本工程为现状道路改造工程,改造后红石路主道横断面与其它路段保持一致:西线由两车道改造为三车道;东线保持三车道。改造完成后红石路主道为双向6车道,路幅宽度为38m(含辅道)。详见附图1。

2m人行道+7m单向辅道+1m隔离带+12m西行向主道+2m隔离带+12m东行向主道+2m人行道=38m

欢迎共阅

7.2.2路基工程

道路沿线均为已开发地区,因此本次方案设计道路边坡主要按永久边坡考虑。 (1)、边坡设计

红石路主线K0+410~K0+560段道路北侧边坡采用分级放坡处理。每级坡高不大于8m,前2级坡比为1:2.0,第3级坡比为1:1.5(避免影响高压铁塔)。每级间设2m宽平台。

(2)、路基排水

道路路基排水主要靠城市道路的雨、污水排水系统进行排水,项目为改建项目,有现成的雨、污水排水系统。施工时考虑部分临时排水设施,工程完成后恢复原有管网。

7.2.3支挡结构 道路两侧为建成的城区,道路用地受限,因此道路北侧会形成永久边坡,方案设计时考虑设置护面墙、锚杆挡墙、草皮护坡、网格护坡等挡护结构物。对于道路两侧的危岩等地质不良现象也应一并治理。 7.2.4路面工程 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交通等级为重级,设计年限为15年。 结构层分别为: 160mm沥青混凝土面层; 40mmSMA-13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50mmAC-16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70mmAC-20C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6m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0.8-1.0kg/m2乳化沥青透层; 200m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水泥含量6%); 250m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含量4%); 道路人行道设计为面层采用浅灰色透水砖,尺寸200×100×60(mm),其下设30mm厚1:3水泥砂浆垫层及150mm厚C15透水性混凝土基层。路缘石采用C30混凝土。 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的要求,在人行道上,以及道路交叉口处,设置盲道,单面或三面坡缘石坡道。供残疾人使用。盲道宽0.6m,三面坡缘石坡道宽1.5m。 7.3临时道路 为保证施工不对项目范围内南北和东西向的通行能力造成影响,项目实施期间间修筑临时道路:红石路方向在原东行线边修筑临时道路代替西行线;渝澳大道方向修筑半幅临时道路供施工期间的交通转换。 7.3.1横断面设计

临时西行线:临时西行线横断面与原西行线一致,为单向两车道,位置紧邻东行线北侧。

渝澳大道临时转换道:渝澳大道临时转换道很断面设置同现状渝澳大道右半幅,为单向三车道,与渝澳大道现状道路共同实现功能。

7.3.2路基工程及路面工程

临时道路施工区域已有现状道路,其路基及路面工程标准同现状道路。 欢迎共阅

7.4原有道路

7.4.1横断面设计 a、渝澳大道

渝澳大道在改造工程后仍保持原有的双向六车道设置,路幅宽度34m。详见附图1。 4m人行道+12m半幅主道+2m隔离带+12m半幅主道+4m人行道=34m b、红石路原有东行线

改建工程完成后,原红石路东行线改作辅导使用:单向2车道,路幅宽度为8m。 7.5桥梁工程

李家花园隧道上方土体将全部挖除,红石路北侧做护坡处理,南侧土体全部挖出,该段渝澳大道将变为桥梁形式。

7.5.1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桥梁工程有关规程、规定和标准。 (2)贯彻“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坚持安全性原则、服务社会原则、尊重地区特殊性原则、整体协调原则和自然性原则。 (3)依据“贴近自然、协调和谐”的原则进行桥梁及交叉的设计,在结构安全和稳定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美学效果;合理布设各种方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力求控制规模,减少工程量及占地。墩柱排列有序,变化缓和,使之外形美观通透。 (4)从满足交通发展需求出发,满足城市市政规划和城市用地规划要求,充分考虑土地征用的困难和复杂性,对建成的大型公用民用建筑应尽量保留,以减少占地和拆迁,节约建设投资。 (5)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吸收国内外桥梁建设以及省内的成功经验。在采用可靠的技术和施工方案的同时,力求技术先进、结构新颖。 (6)便于施工、养护、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尽量减少施工时对桥下交通的影响。 总之,桥梁桥梁结构型式设计及布跨时应按照“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并根据本工程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材料供应、地质情况及施工要求和使用效果等对桥型进行综合考虑,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由于在城市道路中的桥梁施工,对交通的影响较大,对工期的要求很紧,故考虑采用施工方便、工期较短桥梁结构形式。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和养护的原则选用桥型。 7.5.2桥梁设计 桥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结构。桥梁上跨红石路,全长192.0m,跨径组合左、右幅均为40.0m+2×52.0m+40.0m;其中左幅K0+036.000~K0+045.307桥面宽度由16.95m渐变至16.00m;其余位置单幅桥面宽度均为16.0m。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梁高最大为3.0m,最小为1.5m。桥梁下部结构为Y型桥墩,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接承台,桩径2.3m;桥台为轻型桥台,桥台基础均为桩基础,桩径1.5m。 7.6绿化景观设计

在道路段两侧及中央隔离带设置道路绿化带,在全线人行道上每隔5米设置一处植树系统,对于填方边坡采用网格护坡,在后期植草形成边坡绿化,挖方边坡一律采用边坡植被绿化,由上述构成道路的绿化系统。道路路灯建议采用景观灯,路侧设置广告灯箱与绿化系统共同构成道路的景观系统。 7.7交通安全工程

道路的交通标志、标线能更好的反映道路形象,本道路的标志标识设置在项目完成后恢复,保持与其他路段一致。

7.8综合管网

本工程现状道路已具备完好的管网系统,本设计主要考虑对原有管网排水系统充分利用。对现状地下管网设计以避让、保护和少破坏为原则,必要之处改建,扩容部分由各管网单位自行解决。 欢迎共阅

管网工程要求按现状标准执行,同时满足以下规定:

7.8.1设计原则

(1)、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

(2)、结合城市道路设计,在不防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况下,使路线简捷。 (3)、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

7.8.2电力管线

区内的电力线采用电力沟的敷设形式,在过街处采用电力护套管排管形式敷设。电力沟在道路上的敷设位置根据道路人行道的宽度作布置,电缆沟中线距离人行道外缘0.8米。 7.8.3路灯工程 (1)、本工程路灯用电来源于电力电缆沟,设置路灯专用箱式变压器。 (2)、路灯管孔管材采用波纹管。路灯线布置在人行道上,距离路缘石0.5米。路灯灯杆间距为25~30米。 (3)、路灯的设计照度标准:按城市快速道考虑,设计照度要求大于20lx。 (4)、路灯的布置形式:本工程范围内路灯为双侧布置。灯具采用截止型灯具,采用双头灯,采用高压钠灯。

7.8.4电信工程 (1)、按照现状,本工程范围内渝北电信局提供电信服务。 (2)、本工程范围内电信线路全部下地敷设,同时电信管道中应考虑2~3孔供CATV和宽带网络等线路的使用。

(3)、管孔平面布置:区内的电信线路均为地下敷设。采用波纹管管孔的形式。电信管孔布置在人行道下,根据道路人行道的宽度,电信管孔中心线距离路缘石4.5米。 7.8.5燃气管线 (1)、埋设要求 所有管道均埋地敷设,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管道埋设深度如下: 埋设在车行道下:直埋不小于0.8m;加套管不小于0.6m。 设在非车行道下:不小于0.6m。 交叉点处按竖向设计要求执行。 (2)、管材及附件

管材均选用无缝钢管,焊接接口,管道防腐,等级采用特加强绝缘防腐,防腐材料选用施工方便、且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环氧煤沥青。

在干管重要的分支处设有切断阀门井,以便在局部管道出现事故时可迅速切断管道,阀门选用开启方便、严密性较好的球阀。

欢迎共阅

7.8.6给水管线

(1)、平面布置

给水管为单侧布置,给水管中心线距离路缘石3.0米(人行道下)。 (2)、室外市政消火栓设计

本工程市政消火栓设置间距应不大于120m;但在重要建筑和道路交叉口处为便于消防队员的使用,增设了消火栓。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布置在人行道上,距路缘石1.5米。

7.8.7排水管线

(1)、排水体制 为保护水资源,美化城市环境,实行严格的雨污分流制。 (4)、排水系统及平面布置 雨污水管均布置在人行道下,为双侧布置。 (5)、检查井和雨水口 检查井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在直线段上,雨水井间距一般为30米,污水井间距一般为25米,雨水口间距为20~50米,一般为30米,与雨水井相对应。在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并采用双钢纤维篦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300的钢筋混凝土重型管。 7.9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 第一阶段: 挖平隧道上方洞顶土方标高至渝澳大道道路标高。 渝澳大道进行第一次交通转换,施工渝澳大道还建桥梁(左幅桥)。 第二阶段: 渝澳大道进行第二次交通转换,施工渝澳大道还建桥梁(右幅桥)。 第三阶段: 恢复渝澳大道交通正常通行。施工第一跨桥下土石方。 第四阶段: 红石路西行线交通转换到高架桥第一跨桥下。 施工桥下土石方,同时拆除隧道,恢复红石路交通正常通行。 欢迎共阅

本项目为社会服务业交通站场类项目,建设期其主要流程及各环节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如下:

图8-1工程建设流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8.2.2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排污分析 (1)、废气

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源主要为各类燃油动力设备与运输机械产生含CO、NOX废气;土石方开挖、出渣装卸、爆破、场地平整、建筑物料运输产生的扬尘。 施工人员生活燃料(天然气或液化气)燃烧将产生少量废气。 载货车、出渣车沿路行驶,渣土沿路抛洒也会对市容环境有一定的扬尘影响。 (2)、废水 施工初期,场地平整、房屋地基的开挖和混凝土养护等环节将产生一定量的施工废水;燃油动力机械是施工作业的主要机具,在冲洗和维护时,将产生少量含石油类和SS的废水。以及施工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3)、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声源为施工机械、动力设备、车辆运输及爆破作业,噪声分别产生于场地平整、基础施工、结构施工与设备安装等四个阶段,项目施工期主要声源设备及强度见表8-1。 表8-1施工期机械噪声一览表 产生阶段 场地平整阶段 基础施工阶段 结构施工阶段 设备安装阶段 室内装修阶段 (4)、固体废物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有弃方和混凝土建筑、条石砌筑中产生的弃土、施工废料,除此之外,还有少量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5)、水土流失

由于施工期的开挖、回填等对原地貌扰动较大,将产生松散表土层,在地表径流的冲刷下易产生水土流失;同时施工期的临时堆方,若处置不当也易引发水土流失。

施工期污染因素分析见表8-2。

机械 推土机、挖掘机、载重汽车等 钻机、载重汽车等 振捣棒、塔吊 吊车、卷扬机 敲打声、电钻、切割机 噪声dB(A) 78~90dB 75~90dB 75~90dB 68~88dB 80~90dB 表8-2施工期污染因素分析表

序号 1 类别 废气 污染源 污染物 燃油施工机械、施工人员生活设施等 CO、NO2、SO2、烟尘 土石方开挖、建筑材料运输、除渣装卸等 粉尘 欢迎共阅

2 3 4 5 废水 噪声 固体废物 水土流失 2、运营期排污分析

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冲洗 建构筑物养护、冲洗打磨 施工人员生活设施 施工机械、安装器具 施工作业 生活设施 基础开挖、回填等 SS、石油类 SS COD、SS 噪声 建筑垃圾 生活垃圾 水土流失 本项目为道路工程,运营期间主要污染为汽车尾气和汽车鸣笛带来的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8.3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8.3.1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各种施工机械施工时应注意控制距离,保证不致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应注意考虑施工时机械设备的布置位置,尽量减少噪声影响。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低噪声的先进设备,控制使用高噪声施工设备,并调整高噪声施工的时间,把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禁止夜间施工。若因工艺特殊需要,必须提前三天向当地环保局申报,并公示于众。 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 8.3.2施工期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评价结合“蓝天行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188号令《重庆市主城尘污染防治办法》对施工扬尘、道路扬尘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a施工场地应修建不低于1.8m高的围墙或遮挡; b禁止从3m以上高空倾倒建筑弃渣; c施工场地禁止焚烧建筑垃圾; d在建设过程中应及时对未铺装的路面进行洒水防尘,并采取分段施工,按施工方案及时铺装路面,以降低粉尘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缩短影响时间,以减轻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e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和保养维修,提高机械使用率,并控制施工车辆车速,使用清洁燃料,防治建设期废气、扬尘污染空气。 f加强对弃土、弃渣倾倒和运输过程的监督管理,应避免装运泥土的车辆进入城区城市干道,运土车辆应加蓬,凡进入城市道路的车辆需预先对车身进行冲洗和清理,严禁超重、超高装载,控制二次扬尘对作业点及所经地带空气质量的污染。

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必须满足“蓝天行动”的要求。

8.3.3施工期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需严格管理,本评价建议修建防漏防渗的旱厕,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施工场地四周设排水沟,将场地废水收集并经沉淀池等集中处理后排放,尽量减轻雨水对泥土的冲刷,减缓水土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工程完工后,尽快绿化,增强地表固土固沙的能力, 欢迎共阅

对施工道路路面进行硬化,以减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流动机械的冲洗设固定场地,冲洗水集中隔油、沉淀处理后排放。

施工单位对施工场地用水应严格管理,尽量降低废水的排放量,从而减轻其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8.3.4施工期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措施

建设期的装修垃圾严禁任意倾倒,应送规划好的低洼地带或指定的建筑弃渣场填埋处置,周围修筑排洪沟、挡土墙,以免雨水冲刷引起水土流失,污染地表水体。在施工工地与城市道路结合处设置洗车场,防止运输车辆将浮土带入城市道路影响城市环境卫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集中管理,可依托城市环卫设施,不得乱倒。 9.1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 该项目涉及面广,投资较大,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很多,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要表现在:安全机构是否发挥作用、操作人员素质是否符合要求、施工是否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经常检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 9.2防护和监控措施 为保证项目的施工安全,应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专职人员负责安全。 9.2.1建立健全的项目安全责任制 (1)、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由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项目经理要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安全考核指标和安全生产奖惩办法,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分析,针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当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时,项目经理必须按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上报和处置,并制定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2)、制定安全技术措施:防火、防暴、防触电、防坍塌、防机械伤害、防溜车、防交通事故、防寒、防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措施。 (3)、安全设施的设置要落实,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进行监督,纠正违章作业,配合有关部门排除安全隐患,组织安全教育和全员安全活动,监督劳保用品质量和正确使用。 (4)、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和设施进行验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5)、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向本工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拒绝违章指挥;作业前应对本次作业所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和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检查安全标牌是否按规定设置,标识方法和内容是否完整;组织班组开展安全活动,召开上岗前安全生产会。

(6)、操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流程,不违规作业;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服从安全监督人员的指导,积极参加安全活动;爱护安全设施;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对不安全作业提出意见,拒绝违章指挥。

(7)、对爆破作业、金属焊接等应制定单项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 欢迎共阅

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审查。

9.2.2加大学习力度,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1)、要求相关人员了解所承担的施工任务的特点,学习施工安全基础知识、安全生产制度及相关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学习机械设备和电器使用、高空作业等安全基本知识;学习防火、防爆、防雷击、防触电、防高空坠落、防坍塌、防机械伤害等知识及紧急安全救护知识;了解安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防护用具、用品使用基本知识。

(2)、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及纪律;学习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知识; 9.2.3经常检查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1)、安全检查应配备必要的设备或器具,确定检查负责人和检查人员。 (2)、安全检查应采取随机抽样、现场观察、实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并记录检测结果。对现场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和操作人员的违章作业应进行纠正。 (3)、安全检查人员应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安全隐患部位,确定危险程度。 欢迎共阅

11项目实施进度 11.1项目建设工期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工程量的大小,在考虑现有施工水平和施工条件的情况下,计划本项目建设周期为18个月。建设全过程主要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与安装、设备调试、竣工验收等阶段。 11.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实施进度具体安排如下: (1)、前期工作阶段:

完成拆迁安置等环节工作;在前3个月完成。 (2)、设计招标阶段 (3)、施工阶段 完成路基土石方工程、边沟及护坡;完成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完成其他公共工程;以上工作需要11个月完成。 (4)、收尾阶段 在完成主要工程之后,必须按设计的要求进行环境整治及绿化,最后达到竣工及验收的要求,以及进行最后的工程验收。以上工作在2个月之内完成。 图11-1项目进度计划 欢迎共阅

13.1.4估算及说明

1.工程费用

(1)土石方工程:隧道上方小山挖除部分共挖土32.75万方,护坡上挖土8.46万方,弃土外运41.21万方,本部分工程费用共计11195.52万元。

(2)道路路面工程:沥青路面1.44万平方米,水泥基配碎石基层1.44万平方米,估算工程费用813.15万元。

(3)人行道及路缘工程:包括人行道、路缘石、路边石、花带石等,估算工程费用45.56万元。 (4)挡土护坡工程:重力式档土墙0.16万立方米,估算工程费用139.84万元。 (5)桥梁工程:桥总全长192.0m,跨径组合左、右幅均为40.0m+2×52.0m+40.0m,预计工程费用为4160万元。 (6)路灯及标识系统:经测算该部分工程费用120万元。 (7)综合管网:经测算该部分工程费用为196万元。 (8)绿化工程:估算此部分工程费用为2500万元。 (9)施工措施费:包括刚便桥的假设、交通组织、三通一平等内容,此部分工程费用估算为1200万元。 以上工程建设费用合计:20370.07万元。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土地征用及拆迁费用 本工程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根据政府与各方达成的补偿协议计算,共计19000万元。 建议: (1)、项目建设内容多,涉及供水、排污、供电、通讯等综合管网复杂。建议项目建设中应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项目所在区域交通流量较大,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临时交通组织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确保交通运行能力不受到影响。 (3)、工程所涉及的征地面积较大,协调工作难度大,应加大征地拆迁的工作力度,按时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提供用地。 (4)、鉴于工程处于主城较为繁华地段,来往人流车流较大,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工作。 欢迎共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