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成都消费及气象

2023-05-26 来源:步旅网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成都地处四川省的中部,四川盆地的西部,龙门山脉、邛崃山脉与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的交接地带,介于东经102°54ˊ—104°53ˊ、北纬30°5ˊ—31°26ˊ之间,面积12390.6平方公里,目前全市户籍人口大约1044.3万人。

成都市,从西到东,地形分为山地、平原、丘陵三个部分。

成都西部,是高峻的龙门山和邛崃山地。这里的山峰海拔大多在3000米以上,大邑县境内的苗基岭,海拔5364米,是全市的最高峰。西部群山或险峻雄奇,或幽雅秀丽。由各种岩石风化后发育而成的山地棕壤,是主要的森林土壤。山地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带,垂直分布比较明显,森林树种异常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从而使该地区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除了重要的林业价值以外,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 成都中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海拔在450—720米之间,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20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便于引水自流灌溉。岷江、沱江及其支流从上游地区带来大量砾石、泥沙沉积成为深厚的冲积层,形成冲积土。几千年来,在劳动人民的长期耕作下,成都平原的表层土壤发育成肥沃的水稻土,而且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两千多年来,由于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兴建,成都平原上河网交错,灌渠密布,水旱从人,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阡陌田畴之间,一个个农家院落被绿树翠竹层层环抱,形成了成都平原特有的竹林院落景观。

成都东部,是低矮的龙泉山和四川盆地中部丘陵的西缘,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由紫色砂岩、泥岩组成,这些较为松软的岩石风化以后形成肥沃的紫色土。龙泉山植被多遭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现仅分布着一些次生的青掆林、马尾松林和经济林木。丘陵区谷地宽阔平坦,丘坡梯田层叠,冲田相连。金堂县云合乡河谷低处海拔仅387米,是全市的最低点。 成都地处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丰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除西北边缘部分山地以外,成都大部分地区表现出的气候特点是:夏无酷暑,冬少冰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无霜期长,秋雨和夜雨较多,风速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有利于农业生产。

成都市的大部分地处岷江中游地区,河流众多。大小河流共有四十多条,绝大部分属于岷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市流域面积的85%。少数地区属于沱江流域,流域面积约占10%。成都平原土壤肥沃,气候宜人,加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自流灌溉,使成都地区自古以来就成为闻名遐迩的“天府之国”。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时也是成都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得以作为巴蜀地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雄厚物质基础。

当然,成都这一地理环境因素决定了成都人休闲安逸的生存状态。“知足常乐”在成都生活文化里扎根,且感染着异乡游客,我想,在成都生活是幸福的——

成都式的节奏和成都人的生活状态与川菜、川酒、川剧、蜀方言、蜀绣、茶馆文化以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密切相关。

川化的东西如同四川的泡菜,搬到外地去相同的方法炮制味道也会大变。盆地闭塞,民族众多,气候复杂,物产丰富,历史久远,人口稠密,方言繁复多变,生活相对稳定,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使巴蜀文化显得内容深邃庞杂,如同饮川酒一般,先辣后甜,饮时不醉,但后劲极大。巴山蜀水造就了成都人的性格。这么特殊的地域和生活习性的差别,以及各种社会层次、三教九流的汇聚,使成都人的生活显得千姿百态。成都人的生活色彩纷呈,光怪陆离,不同于黄土高原上人的生活那么单调乏味,那种风沙,那种干旱,那种贫瘠很使人悲怆;

成都人没有这种悲凉感,我们的盆地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四季桃红柳绿,生活内容丰富,使人产生的是陶醉感和满昂戚类似的感觉可以从川菜中到佐征。任随你是夫妻肺片还是麻婆豆腐,也不管你是钟水饺还是担担面,正宗的川味一律要吃出麻、辣、鲜、烫四个字来。光辣不麻绝非川味,麻辣不烫亦非正宗。这同你在西安吃羊肉泡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那种膻味很重的浓汤吃法只适合高寒干旱的地带,不适合潮湿多雨的盆地。再以电影《抓壮丁》为例,这是典型的四川式的幽默。它对旧中国那些下层的保甲长和土老肥的讽刺鞭笞可谓辛辣之极。影片中的那种鱼龙混杂,互相倾轧、欺骗,用川话说就是“麻疼了”。片中地痞流氓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虾虾吃泥巴”式的搅和关系使人看了确实又唏嘘不禁,浑身冒汗, “烫得很!”但越是这样越使人像吃夫妻肺片一样令人垂涎三尺,不愿放筷子。 成都人就是这么爱看闹热,仿佛川剧般又是打锣又是敲鼓,这是生活内容丰富决定的。

在北方的大城市,你走在街上觉得人少得奇,街上连商店也关门闭户,挂着厚厚的门帘,找半天也找不到一家茶馆、饭馆,你就奇怪地问别人这是一座几百万人口的城市吗?别人回答当然是,只不过天气这么冷,风沙又这么重,天寒地冻的人都不愿出门,窝在家里也不像成都人一样打麻将,干什么?在侃大山呢。女人们都在咧咧,男人们在抽旱烟。而且一个个嘴也不馋,吃点大肉熬白菜就着一张大饼就过了。成都人这么活着可不干,像北方人一样秋天就窖一地窖的大白菜他们连想也没有想过。成都街上人山人海,都喜欢户外活动,特别是出了一点太阳,茶馆里就热闹得跟开了锅的沸水一样翻滚。成都街上有三多:饭馆多茶馆多、厕所多。人们说全世界的茶馆百分之九十在中国,中国的茶馆百分之九十在四川,四川的茶馆百分之九十在成都。成都人明明可以在家里喝茶,在公室喝茶,但他们偏不,他们一定要在茶馆里喝,要的就是这个派和这种气氛。成都的女人买菜也有讲究,顶多买一把葱,甚至两棵葱,买青菜买半把,每样都那么一小点,为的是吃个新鲜。反正蔬菜品种繁多,四季不断,不需要做一冬天的打算。所以成都人有成都式的骄矜,有成都式的优越感,成都多么舒适,这是成都人永远的感觉。

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天哮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写。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日虽然气温不高,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都在5摄氏度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湿冷。

成都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从春天开始,赏龙泉桃花,新津梨花,彭州丹景山牡丹,瓦屋山杜鹃......盛夏可去蒙山,青城山,银厂沟,朝阳湖,碧峰峡等地避暑。也可到隐在青山绿水中的古镇上怀旧,同时感受从身到新的清凉。秋天时则可前往西岭雪山、都讲堰三江、理县的米亚罗、黑水的卡龙沟等地赏满山的枫红菊黄,这些地方随便拣一处也比香山上午红叶更漂亮,更壮观。冬日赏梅就去塔子山公园、崇州梅花寨以及金堂的梅林公园,玩雪则有龙池、西岭雪山等天然滑雪场。稍远一点还可以去青藏高原看那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迷人风景。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交接地带,具有自己特有的气候资源。东西两部分之间气候不同,由于成都市动西高低悬殊,热量随海拔高度急增而锐减。所以出现东暖西凉两种气候类型异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时间的气温可以相差好几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现出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这种热量的垂直变化,为成都市发展农业特别是多种经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冬暖,春早,天霜期长,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在16.4摄氏度左右。大于10摄氏度的年平均活动积温为4700-5300摄氏度,全年无霜期大于337天,冬季最冷月(1月)平

均气温为5摄氏度左右,0摄氏度以下天气很少,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2摄氏度-3摄氏度,提前一个月入春。冬春雨少,夏秋多雨,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的比值为2:1左右,光、热、水基本同季,气候资源的组合合理,很有利于生物繁衍。风速小,广大平原、丘陵地区风速为1-1.5米/秒;晴天少,日照率在24-32%之间.年平均日照数为1042-1412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83-94.9千米/平方厘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