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 静待花开
青竹湖外国语学校2015级15班陈子杰妈妈
儿子今年十三岁,读初二了,遗传了父母的优秀基因,身形高挑,阳光帅气,比同龄的孩子多一份稳重,偶尔会有一点小调皮和小幽默,看上去俨然成了大人,只是脸上还是脱不了孩童的稚气。我有几分高兴,陪伴守护孩子这么些年,终于出落成大人样了,小有成就感;我有几分担忧,孩子再过几年就是大男孩了,将会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生活,他将对我不再那么依赖,滋生出隐隐的失落。回想起与孩子厮守的日日夜夜,对孩子予以呵护与陪伴,我把它当成作为父母的一份事业,谈不上惊天动地,也可谓勤勤恳恳用了心。
老师发消息来,希望我能写一篇教育心得与大家分享。说实在的,我并非教育理论根底深厚之辈,也非口若悬河妙笔生花之人,但我还是决定努力着来尝试。我想,答应写作这件事本身就是对老师的一份尊重和支持,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和锻炼,更是对孩子的一种垂范和身教。因为凡事只有认真积极面对并付诸努力,我们才会获得成长。
关乎对孩子的教育,总结拙见几条,供大家参考。
一是坚持身体第一的原则。孩子从小体质不是很好,医院没少去,于是离开家从进入到青竹湖住校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给孩子立了规矩:吃好-睡好-学好-玩好,且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如遇矛盾和冲突,后者为前者让路。因为我觉得无论是谁,无论是工作或学习,身体健康是前提,离开了身体一切都是空谈,对于处于成长高峰期的青少年尤其要保证吃和睡的质量,所以每个星期孩子回家我都会跟他聊到学校的食堂伙食怎么样,晚上寝室里睡觉冷还是热,有时间就去打打球散散步……
二是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选择,学会担当。在我们家,孩子从小就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家从不搞一言堂,稍大一点的事我们都会坐下来一起分析一起决策,一经决策就要执行。孩子去年来青竹湖上学、孩子上不上课外班、孩子竞不竞班干部等都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均由他自己作主……凡遇上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帮他分析形势、权衡利弊,陈述不同选择的不同结果,提供参考意见,由他自己选择,选择是对是错结果是好是坏由他自己承担。因为将来孩子长大了,生活就是这样。
三是让孩子学会爱——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我记得自己读书那会,初二上学期物理老师退休后,学校换了一个年轻的专科院校毕业生来教我们,我们大伙都很喜欢他,总喜欢有事没事围着他转,奇怪的是就因为这样我们班的物理成绩整体水平提高了很多,我的物理成绩更是经常性打满分。由此看来,我觉得持续保持兴趣是做好一个事情的原动力,所以刚开学那会,我问孩子最多的是你喜欢哪个老师呀,你喜欢学校的什么地方呀……等等,我的做法无非是引导孩子去爱他的每一个科任老师,去打心底里爱自己的班集体,爱自己的学校,事实也证明,孩子现在越来越爱老师和学校的同时,他在学校里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自然成绩也比原来有了很大的长进。
四是让孩子坚持自觉、自律、自勉。现在我们大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更多的时候我们几乎用了我们全部的时间和全部的爱来全方位的包围着我们的孩子,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是这样,“孩子,该吃饭了”“孩子,该做作业了”“孩子,打电游时间到了” ……我很累,但效果不理想,孩子总感觉被人管着,不愉快。直到有一次我因为有事连续加了几天班,只管了孩子的饭根本没时间管孩子的学习,忙完了之后我与孩子分享我的工作时,才发现孩子也把自己管理得妥妥的,我猛然醒悟:原来对于教育,家长更多的应该是身教而不是说教,你努力工作他就会努力学习;对于学习,更多要靠孩子的自觉和自律。成长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家孩子考试成绩波动大,考砸了的时候我们不会嘲笑他不会责骂他,会告诉他考砸了不可怕,关键要学会冷静分析足与不足,学会制定目标实现目标,争取一次
比一次有进步,遇到挫折学会自勉,这何尝不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呢?
其次还分享一年来我与孩子共同形成的三个习惯:
一是坚持一天一电话。读初一时,我和孩子约好了每天傍晚6点钟通电话,没事报个平安也行,孩子每天都会打电话和我讲讲班里和学校发生的要事、新鲜事、趣事,通过电话我能感知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是否正常,有时间我也会和他说说家里或是单位里的事。记得有一次,孩子在约定的时间给我打了4个电话我都没接到,孩子后来又在晚自习下课后给我打电话我还是没接着,我急了,于是赶在他们就寝之前通过电话联系上生活老师与孩子简单通上几句话,其实也没什么事,只是通完电话后我们感觉踏实了,我估计要是没通上电话当天晚上我和孩子都会睡不好,因为我们彼此牵挂着……就这样,虽然孩子住校了,但我觉得我们依然离得很近。
二是坚持一周一陪伴。孩子十三四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周末了,我和他爸会尽量全程陪伴着孩子,我们与他一起做饭、一起打球、一起交流,享受着与他同处的乐趣,也有可能是同在一个屋子里他忙他的作业,我忙我的家务,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里我们有交集或是并集,为的只是让彼此在一起,感知对方的存在,感知对方的爱,说来有的家长可能会忍不住笑话,孩子这么大了每次周末回家晚上我们三个还会同躺在同一张床上聊上个二三十分钟,这是我们家一直以来的一个习惯,我觉得一来可以让亲情更浓,二是在随意聊天的过程孩子会比较放松,如果存在什么问题就会暴露出一些端倪,有利于早发现早解决。
三是坚持一周一点评。我对家校联系单比较看重,觉得这是平时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一个重要沟通渠道,看得出来每次为了家校单,班主任老师费了心,总是期望在1张或2张A4纸上把全班58个孩子一个星期的表现全部写上去,所以每个星期的家校单我会
仔细阅读上几遍,从中去寻找和捕捉与孩子有关的信息,有时甚至会与孩子一起把孩子的名字都圈出来数数被表扬的次数,当然每次也会就孩子本周的表现与孩子作一次分析点评,必要时还会就了解到的情况与学校老师及时沟通。到现在为止,孩子就读青竹湖以来的家校联系单我都留存着,这些资料平时可用来纵向分析孩子的阶段性表现,达到适时监督孩子学习的用处,将来还可当作孩子成长的纪念册呢!
正如同世界上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每个孩子都各有千秋,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所以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教育方法和完全统一的教育模式,俗话说得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琢磨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交流方式。最后借用一段话送给同在奋斗中的各位爸妈们:请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是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相信孩子,静待花开!
2016年11月3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