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鲁迅小说中的“笑”
2021-11-07
来源:步旅网
高等教育 课程教育研究 探讨鲁迅小说中的“笑” 刘 茜 (天津市建筑工程学校天津300221) 【摘要】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文学的发展可谓千姿百态,从战国到当代,涌现了许多优秀文学家,其中,不得不谈 的便是“真正的猛士”一一鲁迅。其小说大多以当代的社会生活为蓝本,生动形象的刻画了人物的特点,本文主要探究鲁迅小 说中的“笑”。 【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中图分类号】I210 笑社会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37—02 著名文学家鲁迅曾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而往往在“撕破”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笑, 但是能引人发笑的却并不一定都是喜剧。对人物“笑”的成功 描述,可以说是鲁迅小说的一大特色,其将民众的“非社会反映” 以笑的形式呈现出来,或者是笑中带苦,又或者是先生的灵魂 借着小说里运用的各种语言形式来展露令人意味深长的笑貌。 一、“非社会反映”之笑 所谓“非社会反映”,即是指当灾难发生在别人身上时, 不但袖手旁观,而且还幸灾乐祸,希望灾难来得更猛烈的一种 反映,它所体现的人性之麻木、卑鄙,与鲁迅先生的“立人” 思想是相违背的,正基于此,这种国民劣根性在其小说中以“笑” 的形式得到了深刻的揭露。 1.即兴讽刺型 谈到即兴讽刺型笑容时,得说一下装饰型笑容。装饰型说 法来自于鲁迅本人,即所谓“装点些欢容”的意思。鲁迅有不 少作品,格调低沉,展示的是民众的麻木愚昧与整个社会黑暗 的无边无际,但在这沉重中间,他间或插上一两句滑稽笔调的 描写,使人情不自禁地破颜一笑。鲁迅在描写黑暗,针砭愚昧 时,有时会感觉到被描写对象实在是过于荒谬不经了。这时, 他会故意笔锋一转,让被描写对象的视角成为叙事的视角,而 其种种的荒谬在文中忽然间仿佛就成了一种对“真理”的陈述。 比如在《祝福》中,一开头写到鲁四老爷。鲁四老爷一见“我” 即说“我”胖了,随即便大骂新党。说“我胖”云云,正见出 此公待我全无诚意,再亲热的寒喧也只能到这种冷冷的地步, “随即”一词,既点出了鲁四老爷找话题的窘迫,又表现了他 对“新党”的痛恨程度,简直到“逢人说项”的地步了。鲁四 老爷如此这般的喃喃自语,虽经过了“我”的转述,不过“我” 在其中并末表明情感态度只是起转述的作用而己,所以,差不 多也可以算是他本人立场的直白宣告。 2.场景滑稽型 即兴式讽刺的笑是当下发生的,它针对着具体的人或事, 将其荒谬、不协调直截了当地暴露出来。场境滑稽则不同,它 所暴露的滑稽是在一个具体的场境中表现出来的:一句话,一 件事本身也许没有什么可笑之处,但它所包孕的意味与这个场 境的一些具体而微的细节结合起来,就显得滑稽。简单地说, 场境滑稽有关笑噱的描写是比较大型、复杂的,但就小说的全 部来说,它相对又属于枝节描写了,故其笑的作用仍只起到装 饰性的作用。《药》最能体现鲁迅场境滑稽的技巧,最后一段, 夏瑜的母亲为爱子上坟,心里无限悲伤,不过,从根子里她的 悲伤却是因为她认定儿子并非革命党,被当作革命党杀掉是冤 枉的。这伟大的母爱与对儿子的理解之间居然有这么一条鸿沟, 已经有些滑稽的意味了。而小说却还继续写下去,描写夏母忽 然搬出了旧戏文中荒诞不经的故事来作为自己信念的佐证。 3.杀机暗藏型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 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吃人”历史的国家,而“吃人”之时往往 并不是眦目横牙,却是犹如佛祖拈花微笑,但心中则暗藏杀机。 比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如此写道:“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 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书上写着这许多字, 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等。狂 人从“历史”记载的“仁义道德”中发现了“吃人”的秘密, 看出周围的人们“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鲁迅通过描写“狂 人”眼中的人都带着“青面獠牙,睁着怪眼睛”的面具表明这 些“笑”浸透了“吃人”的血腥味儿。 4.聊以自慰型 “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暴君的暴政,时常 还不能餍足暴君治下的臣民的欲望。”生活的艰难首先抹杀的 是民众的同情心,受人压迫,不是想起来反抗,而是想去压迫 更弱小的人以期释放压力,在这过程中所发出来的“笑”便是 用来聊以自慰的,也就是所谓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 苦之上。《孔乙己》中:“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 记得。”从更深层次上来说,这种忘记了自身处境,以他人的 窘迫、无地自容来达到内心满足的笑在鲁迅的笔下是以多个人 物的共同出场完成的,“哄笑”是其用来表现这种心理的常用 的语汇,反复出现类似的场号也就清晰地勾画出麻木的众生相。 二、“国民反映”之笑 以年梁启超的《新民说》为标志,中国精英阶层逐步开始 了对中国国民性的反思。至“五四”期间,陈独秀、鲁迅等更 进一步将困民性批判发展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批判 鲁迅 则在年作的《摩罗诗力说》中就提出了“国民性”的概念。鲁 迅对“国民性”的探索,主要是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在其小说创作中,“笑”之描述惟妙惟肖,反映了国民生活的 社会黑暗。 .1.以“笑”架构文章主线 首先,对“国民反映”之笑,鲁迅用其架构了小说的主线, 作品的结合,是艺术表现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种典型化的 手段,它能帮助集中、压缩和突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鲁 迅在结构作品时,有时巧妙地运用笑的描写,取得了很好的艺 术效果。比如,以小说《孔乙己》为例,全篇小说文字不多, 但对“笑”的描述却多达十一处,其中笑得类型更是各种各样, 而这些不同种类的笑,表现了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 下层知识分子的无能和迂腐,同时也展现了孔乙己周围的人们 对他不幸遭遇的麻木和冷漠。而孔乙己就在人们的哄笑声中卑 微地生活着,无力地挣扎着,直至消失死亡。 2.以“笑”针砭知识分子 如果说《孔乙己》中“笑”主要是笑他人,那么《药》中的“笑” 则更多的是自己笑。《孔乙己》中的笑是为下层文人的穷愁聊 倒,《药》中的笑则是为革命志士的流血牺牲。笑他人是“做 稳了奴隶”的人对“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的讥讽、嘲弄,自 己笑则是因为从流血者身上收获了“幸福”或得到了满足。鲁 迅对文人的笑,主要表现在麻醉人们的封建文化和封建意识思 想,是那种吃人并使人毫不觉悟的封建制度。如在《长明灯》 中,那青年其实就是“革命者”,因为新思想而被众人当成疯子。 “革命者”要熄灭他,但是他不为大众所认可。人们想方设法 阻挡。他笑了,“笑着将舌头很快地伸”“他嘲笑似的微笑”“他 忽又现出阴鸷的笑容。”他笑人们的麻木,笑社会的黑暗,笑 他的行为为社会所不容。他是麻木人群中清醒的一个,他拥有 正确的思想,却在保守的大众中孤掌难呜。鲁迅对主人公及下 层文人的批判寄托着作家对于国民性的深度思考与探索,他站 在人类学的高度,冷峻地剖析一个中国人生命冲突的政治、社 会、经济、文化等的根源,从而从哲学的意义上来对整个民族 的文化心理积淀作出全方位的价值判断。更表述了在如此黑暗 的社会里,他无法去抗争,只能用笑来证明:灯,终归是要熄 灭的,一个自由民主、朝气蓬勃的新中国会到来的。 3.以“笑”唤醒下层民众 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阿、赵太爷,假(下转5 3页) 学法教法研究I 37 高等教育 取油脂”,“肥皂的制备”等制备实验,增加学生实验的成就感, 课程教育研究 关实验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后自己看视频或者查阅有关资 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 料,了解更多的知识。比如溴乙烷制备实验之后,我们布置了 2.在课程的导入上引发学生兴趣 溴丁烷的制备实验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做到举一反三,使 实验课之前要求学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写出实验预习报 实验效果更上一层楼。 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所需实验 5.改革考核手段增添学生兴趣 仪器与试剂等。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将复杂的知识条理化,加深 与其他科目类似,以前我们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学生的 记忆和理解。每次上课之前要检查实验报告,写报告认真仔细 成绩只反映了书本知识的掌握能力。现在我们的实验考核方式 的同学记录名字,给予一定的加分。 是:平时成绩30%+实验成绩70%,选取某一个实验作为考试 在讲授实验内容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且突出重点。比如蒸 实验,根据课堂表现和实验结果当场打分,不再考一些需要死 馏及沸点的测定这个实验,首先强调安装实验装置的顺序及要 记硬背的东西。不但增添了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而 求,使学生明白熟练安装一套实验装置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实 且实验成绩能较好的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强调实验动手 验装置好的可以加分,激发学生勇于尝试和争优的精神。在讲 能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努力做好实验。 授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一开始先提问学生酒的香味来自哪 三、小结 里,勾兑酒是怎么回事,然后再讲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学生 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教师既要从地方院校的实际 凝神倾听,引发兴趣效果比较明显。 出发,因地制宜搞好《有机化学实验化学》的教学改革探究, 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实验过程中必须由教师进行指导、监督。老师的指导有助 于培养学生广阔和多向的思维方式,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能 够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口】。教师在学生动手实 验之际,在实验室内巡回走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甲 烷的制备与性质实验中,根据甲烷燃烧的时间及火焰大小,会 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 考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曾昭琼,曹和平.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1999. 给学生打出实验成绩,对于实验结果做一个评判,所以学生在 [2]陈素艳.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与措施fJ1_ 老师的监督下,积极思考,认真操作,取得满意结果。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4.在实验结束时总结强化学生兴趣 [3]赵艳凝,于洋,朱彦卓,刘春玲.有机化学实验教学 每次实验结束,教师都应及时总结,分析本次实验出现的 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13. 问题,失败实验的原因,成功实验的经验,同时对实验认真学 生进行表扬,强化学生们的实验兴趣。 实验教学应尽可能多的向同学介绍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实验结束后,除了布置下次实验内容之外,还将本次实验的相 (上接37页)洋鬼子,王胡等“未庄”人的国民劣根性进行鞭 辟入里地剖析,仍满怀乡情地抒写阿。所代表的普通民众阶 层的国民美德(国民性中的正面成分)。阿Q勤快、努力,“割 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可就是如此这番说干 就干,换来的是劳动力及劳动成果被无情剥削后,别人送给他 的“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的“颂扬”:“阿真能做”从 中我们不难窥见鲁迅对劳动人民的人道主义关怀。如阿Q戏 弄了静修庵的小尼姑之后,表现出”九分得意的笑”,酒店里 的人们也表现出”十分得意的笑”。通过这些略带夸张的笔调, 充分表现了阿Q等人落后、麻木、欺软怕硬的思想特征。这 也正是鲁迅揭示国民愚昧、麻木、无聊、无知性格特征的切入 点之一,从而引起社会对“改造国民性”的重视,更是作为思 想家鲁迅的深刻之处。 三、结束语 鲁迅是一个破落户子弟,其人生经历让其深深地感受到封 作者简介: 周芳霞(1973.),女,山东安丘,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有机化学及合成。 建旧家族制度的弊端和世态炎凉,后来又受过资产阶级革命的 鼓舞与失败。所以,在其小说创作中,对“笑”的刻画可谓鞭 笞入理,本文主要以“社会”和“国民”两方面去深刻研究了 小说中的“笑”。 参考文献: [1]许祖华.鲁迅小说描写人物外在特征的传统性与创造 性『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丈社会科学版),2014,59(3): 40.54. [2]王吉鹏,宋凡.自尊与自卑: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心理 内涵[J1.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36.39. [3】王恩波.由《孔乙己》中的“笑”说开去【J].中学课程 辅导:教学研究,2013(6):3. [4】曾兰燕.简述鲁迅文学作品的讽刺写作手法[J].芒种月 刊,2013(8):70.71. (上接45页)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改革者与反对者间 长期反复地争斗,导致新法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是一些具体 的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 依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改革在背景和目的上有何共同之处?(2分)。 (2)从内容看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各自改革的成效如 古往今来,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 成功的改革可以大大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正如人类历史是螺 旋式上升一样,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困难重 重;改革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 把锁,走有自己本国特色的改革之路。民众是改革的基石,成 功的改革必须顺应民意,代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最 何? 大多数人的愿望,谋求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广泛的拥 护和最有力的支持。唐代魏征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 (3)他们在改革中都遇到了很大阻力,各自的反对势力是 是这个道理。改革者需要有坚强的决心,更需讲求谋略,切忌 哪些?(2分)。 急功近利,改革才能顺利进行下去。本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 (4)从两次改革中你都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 改革与创新意识,以史为鉴,充分认识到改革永远都是社会发 标准答案: (1)背景:都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和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 展的强大动力,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是要目光放远支 持国家改革,同时积极投身到改革中去,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 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 (2)侧重点:孝文帝是推行汉化政策;王安石是理财策略。 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参考文献: 成效:孝文帝改革促使北方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间融合,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动社会进步;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收入,加强了军事力量, 促进了经济发展。 (3)阻力:孝文帝改革是上层旧贵族和守旧势力反对;王 安石则是大地主和大官僚反对。 (4)启示:改革者需要有献身精神和坚强意志;改革措施 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改革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 任感,同时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3]。 『s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FOUNDER.儋一中2017届高二选修一(1).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1)规律性知识教师版:2016. 【3]Salngers.[精品]改革部分高考原题再现和实战训练 86: 014.豆丁网. 学法教法研究I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