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研究

2021-01-17 来源:步旅网
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研究

摘要:为顺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应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提升智慧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当前,部分图书馆在向智慧化图书馆转型过程中存在不足,基于此,本文就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 1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及特点 1.1智慧图书馆的内涵

图书馆中存储大量的知识文献,本身具有智慧性特点,人们在进入图书馆中会产生一种肃然起敬的情感,希望通过图书馆中图书的浏览获得更多的知识,实现自身的成长。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知识获取的途径,在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也使这种知识获取的方式更科学化和合理性,丰富人们获取知识的平台。智慧图书馆相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在服务上更灵活、更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读者需求。 1.2智慧图书馆的特点 1.2.1无时空限制性

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开展中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和约束,读者可以实现足不出户,通过网络登录图书馆网站,检索需要的信息,利用电子文件的方式获得信息。同时图书馆智能系统也会将读者的信息与社会热点和读者关注的内容结合,利用大数据技术显示相应的阅读材料。读者在信息检索和查询中只要输入账号、密码即可,不需要管理员的服务,在阅读中更自由。 1.2.2馆藏资源丰富性

智慧图书馆中具有非常丰富的馆藏资源,而且其中大部分资源内容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和使用。智慧图书馆不仅具有丰富的纸质图书资源,同时也具有丰富的电子阅读材料,而且其中的材料都在实时更新。这些丰富的图书馆资源并不需要读者到图书馆中根据检索目录到书架中寻书,只要轻轻动一下手指输入关键词,所有相关资料都会展现出来,提升检索效率。

2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构建 2.1构建馆员、技术、业务“三位一体”的主体框架

首先,为读者营造智慧服务环境。图书馆通过构建智慧服务系统能够实现对读者需求的智慧感知,通过分析传感器采集能够获得读者的行为数据,通过服务感知系统能够获得图书馆室内环境、温度、服务系统能耗、服务负载总量、系统运转效率以及其他环境监测数据;进而结合读者阅读数量、阅读需求、阅读环境、温度与湿度变化等相关数据,为读者创造更加节能、高效、经济的智慧服务环境。

其次,构建多元化的阅读模式。当前,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增强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图书馆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读者阅读需求、系统服务资源等相关数据进行监测、调度和分配,以实现图书馆系统与用户需求的有效对接,进而实现图书馆智慧服务系统效益的最大化。

最后,明确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核心要素在于馆员。图书馆在构建智慧服务模式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智慧馆员的培养,即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培训引导馆员树立大数据意识、大数据素养和主动服务意识,使其具备大数据管理和知识获取能力;提升馆员的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能力,真正实现馆员、大数据技术和图书馆业务的有效融合。

2.2构建智能化管理与智能化检索的“全流程”内容框架

1.

智能化的图书管理。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应广泛利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RFID技术、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化图书馆服务系统。图书馆在馆藏图书管理过程中,应对所有藏书使用RFID标签,并通过物联网对藏书进行监测,实时掌握藏书的使用状态,及时更新藏书信息。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应用软件,便捷查询藏书的具体位置以及藏书的借阅情况,同时,这也便于图书馆管理藏书。

第二,智能化的检索服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为读者提供智慧借书还书服务,还应将智能化检索作为智慧服务的重点。具体来看,图书馆可通过对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深层次整合,将图书馆馆藏文献进行数字资源转换,然后将其存储到大数据库中,为图书馆智能化检索奠

定基础。通过图书馆的人工智能检索系统,读者既可以对单个词汇进行检索,也可以实现多个词汇的组合检索,解决了传统检索方式单一烦琐的问题,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效率。

3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运行机制

3.1搭建智能化平台,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与服务效率

第一,明确智能化平台的运行原则。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在智慧服务模式打造上既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主观臆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符合一定的技术标准。一方面,遵循“以用户需求为本”的原则。图书馆要看到当前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服务模式产生的影响,科学研判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当前读者对于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相关要求,并不断优化图书馆智能化平台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明确智能化平台运行的重点。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要以相应的技术作为支撑,构建并运行智能化平台。例如,依托物联网技术提升图书馆联网效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对图书馆各类信息的快速处理、快速分析,为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提供数据信息依据,并根据大数据获得的结果,了解用户的历史需求,进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信息。数字化背景下,广大读者對于图书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图书馆在智慧服务模式构建上,应迎合读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他们匹配相应的数字资源。

3.2建设智慧服务联盟,强化图书馆的多元化空间服务

第一,建设智慧服务联盟。我们所处的时代既是数字化时代,也是“知识爆炸”时代,不同种类的知识分布在网络空间和各行各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要想为读者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服务就要建立智慧服务联盟,实现各类信息知识资源的互惠共享。通过建设智慧服务联盟,实现知识资源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流通,打破图书馆的“数据知识孤岛”现象,打破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图书馆的服务壁垒,进而实现各类知识文献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共享,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奠定基础。在智慧服务联盟构建过程中,一方面,图书馆应运用跨界融合思维,将智慧服务融入书刊借阅、阅读推广、文献传递等多个领域,扩大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图书馆应推进智慧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智慧服务联盟建设并不是各自为政的,需要协调建立统一的智慧服务标准,重视服务方式创新,不断丰富服务类型,延展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覆盖范围。

第二,创新空间设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构建要注重空间再造,结合用户需求,为用户创造更加自由、开放的交流场所,实现用户知识价值的创新与创造。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基本的图书和文献信息资源的同时,还应为用户创造更为舒适、开放的空间,这样有利于用户与馆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馆员充分了解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同时舒适的空间也有助于促进用户思维创新,提升读者知识认知的效率。图书馆在提供智慧服务过程中要通过优化空间服务,帮助用户实现知识创新和思维创新。

结束语

推行智慧服务模式是图书馆对数字化时代的回应,图书馆要构建有效的智慧服务模式,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又要加大技术引进力度,持续提升图书馆智慧服务水平和质量。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构建和运行的关键在于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为此,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图书馆需进一步加强与读者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只莹莹.5G+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10):12-17.

[2]黄丽芳.基于移动应用平台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J].图书馆,2020(3):37-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