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你认为正确的,在“对”前面的○点击选择;认为不正确的,在“错”前面的○点击选择。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按照所用燃料的不同,当前内燃机汽车分为柴油汽车、汽油汽车、气体燃料汽车、双燃料汽车等。○对○错2.真空度是实际压力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值,又称负压。○对○错3.发动机排量就是其排气量。○对○错4.不管是四冲程发动机还是二冲程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都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过程组成。○对○错5.发动机负荷越小,经济性越好。○对○错6.气缸体及气缸盖内的润滑油道和冷却水道通过缸体顶面与缸盖底面上相对的孔连通。○对○错7.气缸体和气缸盖接合面的变形会破坏气缸顶部的密封性。○对○错8.曲轴的前端为阶梯轴,是驱动配气机构和其它系统附件工作的一端。○对○错9.凡是减小进排气阻力、或减少进气受热的举措,均提高充气效率,改善发动机性能。○对○错10.单气门正时可变的发动机,实际上就是排气门正时可变。.○对○错111.汽油机动力的汽车,油门踏板控制的是节气门开度。○对○错12.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中,只要某一传感器出故障,发动机即不能运转。○对○错13.选用柴油时,只要其凝点不低于环境温度即可。○对○错14.油浴式空气滤清器油池中的机油面的高度越高越好。○对○错15.大部分发动机将节温器安装在气缸盖上的冷却液出口处。○对○错答案:对16.润滑系粗滤器中的旁通阀是常开状态,以保证机油能顺畅进入主油道。○对○错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在你认为正确的选择项前的○点击选择。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当容器内真实压力高于当地大气压力0.5MPa时,压力表测出的值是A.0MPaB.0.5MPaC.1.5MPaD.1MPa2.单缸排量是A.活塞在下止点时其上方空间的容积B.活塞从下止点运行到上止点所扫过的容积C.活塞运行到上止点时其上方空间的容积D.活塞运行至1/2行程时其上方空间的容积3.按照进气方式的不同,发动机分为A.四冲程式和二冲程式B.增压式和非增压式C.直列式、V形式和对置式2D.风冷式和水冷式4.发动机的机械损失不包括A.摩擦损失B.动附件损失C.散热损失D.泵气损失5.装在气缸体和气缸盖之间、起密封作用的零件是A.气缸盖罩B.气缸垫C.油底壳D.活塞6.发动机维修中,对气缸盖平面进行磨削会影响A.压缩比B.活塞行程C.气缸排量D.气缸直径7.均匀发火的直列四缸四冲程发动机,曲拐夹角互成A.90B.180C.120D.608.目前,轿车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多采用A.凸轮轴下置式B.凸轮轴中置式C.凸轮轴顶置式D.无凸轮轴式9.可变配气正时技术是发动机随工况参数的变化自动调节气门正时、改善换气过程,提高发动机性能的技术。这个工况参数是A.负荷B.冷却液温度C.转速D.进气温度10.汽油机上的爆震传感器安装在A.机体下部B.机体上部3C.机体中部D.机体上、中、下部均可11.缸外喷射汽油机燃油压力调节器作用是A.保持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燃油总管油内油压恒定B.保持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燃油总管油内油压与进气歧管的压力差值恒定C.保持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燃油总管油内油压压力在较高值D.保持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喷油量不变12.不属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组成部分的是A.低压油路部件B.高压油路部件C.运转稳定控制装置D.主油道13.柴油机工作粗暴时,不会A.发出敲缸声B.使振动强烈C.机件冲击载荷增大D.烧机油严重14.能够滤除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并能抑制进气噪声的是A.进气歧管B.消声器C.进气总管D.空气滤清器15.排气岐管制造材料一般采用A.铝合金B.塑料C.铸铁或不锈钢D.橡胶16.冷却液进行小循环时,不流经A.节温器B.水泵C.散热器D.气缸盖水套17.为不打开水箱盖检查冷却液的多少、并添加冷却液提供方便的的零部件是A.补偿水桶B.节温器4C.散热器盖D.放水阀18.润滑系中,提高机油压力、连续输送机油的装置是A.油压表B.旁通阀C.机油泵D.机油滤清器19.不会导致机油压力过高的因素是A.主轴承径向间隙太大B.机油粘度太大C.油道堵塞D.限压阀弹簧预紧力太大20.发动机大修竣工验收标准中,热起动时,要求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A.3s内能起动B.5s内能起动C.6s内能起动D.8s内能起动三、多项选择题(每题下面所列4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或2个选项以上是正确的。在你认为正确的选择项前的○点击选择。多选、漏选均不得分。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汽车及发动机技术状况的变化主要原因是零部件及各总成A.磨损、受力及受热变形B.腐蚀、老化C.紧固松动、密封失效D.使用、维护、修理不当2.发动机排量的决定因素是A.气缸直径B.活塞行程C.点火时刻D.气缸数3.发动机维修中,气缸盖底面、气缸体顶面的磨削,可能会影响到A.燃烧室容积B.顶置凸轮轴与曲轴的距离C.气门与活塞发生干涉D.气缸排量54.关于曲轴描述正确的是A.曲轴由螺栓和主轴承盖紧固、倒挂在机体的下部B.曲轴承传活塞连杆组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输出C.曲轴驱动配气机构和其它系统附件工作D.发动机起动时,曲轴输入驱动力5.气门组件中,可能导致机油消耗过快的原因有A.气门导管间隙过大B.气门油封破损C.忘了装气门油封D.气门弹簧弹力不足6.电控喷射汽油机,确定基本喷油量依据是A.转速传感器信号B.氧传感器信号C.空气流量信号D.爆震传感器信号7.柴油机燃油系中的三对精密偶件是A.喷油器针阀-针阀体B.出油阀-阀座C.柱塞-柱塞套筒D.弹簧-弹簧座8.安装机油滤清器时,正确的做法是A.首先把滤清器内充满机油,以保证起动初始阶段供油及时B.仔细观察滤清器与气缸平面结合处是否平整无损C.仔细观察密封圈是否完好D.在密封圈上涂上干净的机油四、简答题(每题下面所列的4个简答选项内容,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在你认为正确的选择项前的○点击选择。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简要说明四冲程柴油机与汽油机在基本工作过程的不同?A.柴油蒸发性差,柴油机必须在压缩终了时将柴油以很高的压力喷入高温、高压的气缸内与空气快速混合,混合时间短、且不均匀。汽油蒸发性好,汽油机的可燃混合气可从进气管中开始形成,时间长,混合均匀。汽油机的着火靠火花塞点燃,柴油机着火靠压缩终了时缸内的高温自燃。柴油机压缩比较汽油机的大。B.柴油蒸发性差,柴油机必须在压缩终了时将柴油以很高的压力喷入进气管与开始与空气快速混合,混合时间长、且均匀。汽油蒸发性好,汽油机的可燃混合气可从进气管中开始形成,时间长,混合均匀。汽油机的着火靠火花塞点燃,柴油机着火靠压缩终了时6缸内的高温自燃。柴油机压缩比较汽油机的大。C.柴油蒸发性差,柴油机必须在压缩终了时将柴油以很高的压力喷入高温、高压的气缸内与空气快速混合,混合时间短、且不均匀。汽油蒸发性好,汽油机的可燃混合气可从进气管中开始形成,时间长,混合均匀。汽油机的着火靠压缩终了时缸内的高温自燃,柴油机着火靠火花塞点燃。柴油机压缩比较汽油机的大。A.柴油蒸发性好,柴油机必须在压缩终了时将柴油以很高的压力喷入高温、高压的气缸内与空气快速混合,混合时间短、但均匀。汽油蒸发性差,汽油机的可燃混合气可从进气管中开始形成,时间长,混合不均匀。汽油机的着火靠火花塞点燃,柴油机着火靠压缩终了时缸内的高温自燃。柴油机压缩比较汽油机的大。2.如果需要将压缩比进行微调使之增大,请说明你的方法和理由。A.压缩比是气缸最大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增大燃烧室体积即可增大压缩比。如减小气缸垫厚度、在活塞顶上或气缸盖底面凹坑内涂焊金属等。B.压缩比是气缸最大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减少燃烧室体积即可增大压缩比。如减小气缸垫厚度、在活塞顶上或气缸盖底面凹坑内涂焊金属等。C.压缩比是气缸最大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减少燃烧室体积即可增大压缩比。如增大气缸垫厚度、在活塞顶上或气缸盖底面凹坑内涂焊金属等。D.压缩比是气缸最大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减少燃烧室体积即可增大压缩比。如减小气缸垫厚度、加大活塞顶上或气缸盖底面凹坑等。3.已知某发动机的配气相位角为:进气门早开角为48、晚关角87,排气门早开角为86、晚关角为54。问气门叠开角、进气持续角、排气持续角分别是多大?A.173、135、140。B.102、315、320。C.141、315、140。D.102、282、353。4.说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用及要求。A.保持发动机在尽可能工作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大负荷工况和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应迅速的冷却、带走多余的热量。冷起动暖车和严寒环境下工作时,应缓慢冷却使发动机尽可能快地达到工作温度。B.保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防止其过热、过冷。大负荷工况和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应迅速的冷却、带走多余的热量。冷起动暖车和严寒环境下工作时,应缓慢冷却使发动机尽可能快地达到工作温度。C.保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防止其过热、过冷。大负荷工况和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应迅速的冷却、带走多余的热量。冷起动暖车和严寒环境下工作时,应不冷却,停止冷却液循环。D.保持发动机在尽可能工作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防止其过热。大负荷工况和高温环境7下工作时,应迅速的冷却、带走多余的热量,使其工作温度尽可能低。冷起动暖车和严寒环境下工作时,应不冷却,停止冷却液循环。5.简要说明润滑曲柄连杆机构压力润滑部位机油流动路线。A.机油在机油泵的抽吸下经集滤器进入机油泵,再经过机油滤清器滤清后进入机体主油道。进入机体主油道的机油,通过分油道送至各主轴承,再经曲轴上的斜油道(孔)流向连杆大头轴承,然后经连杆中心孔到达连杆小头轴承,最后回到油底壳。B.机油在机油泵的抽吸下经集滤器进入机油泵,机油泵将机油直接送入机体主油道。进入机体主油道的机油,通过分油道送至各主轴承,再经曲轴上的斜油道(孔)流向连杆大头轴承,然后经连杆中心孔到达连杆小头轴承,最后回到油底壳。C.机油在机油泵的抽吸下经集滤器进入进入机油泵,再经过机油滤清器滤清后进入机体主油道。进入机体主油道的机油直接通过喷嘴喷向至各主轴承、连杆大头轴承和气缸壁,最后回到油底壳。D.旋转的曲轴将从油底壳带起的机油和从轴承中流出的机油甩出去,飞溅到气缸壁、活塞组件上,对它们进行飞溅润滑,再回到油底壳。8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1.
2.3.4.5.9.
10.
11.
12.
13.
二、单项选择题1.B2.B3.B4.C5.B6.A11.B12.D13.D14.D15.C16.C项选择题1.ABCD2.ABD3.ABC4.ABCD6.AC7.ABC8.ABCD四、简答题1.A2.B3.B4.B5.A96.7.8.14.
15.
16.
7.B8C9.C10.B17.A18.C19.A20.B三、多5.AB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