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总理您好,人民日报社记者提问。最近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大家都非常关注,中央的决心很大,力度也很大,一些城市的房价已经开始回落。请问总理,住房价格回落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达到了调控目标?另外,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和地方财政压力,楼市调控会不会半途而废?谢谢。
[温家宝]我最近出于一种责任感,把从2003年开始的房地产调控认真地回顾了一下。其实我们在2003年已经提出了6条调控措施,2005年又制定了国八条,2006年又制定了国六条。但是,为什么调控不见成效?群众也在责怪我们,说房价越调越高,政策不出中南海。我听到了感到十分痛心。
我觉得房地产市场关系到财政、金融、土地、企业等各项政策,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地方从土地出让中获取大量的收入。涉及到金融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利益,改革的阻力相当之大。
关于房地产市场发展,我有几个观点:第一,要保持房地产长期平稳和健康发展。如果盲目发展,出现经济泡沫,一旦破灭,不仅影响房地产市场,而且会拖累整个经济。
第二,什么叫房价合理回归?我以为合理的房价,应该是使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房价与投入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现在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因此,调控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将前功尽弃,而且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混乱,不利于房地产长期健康和稳定发展。
第三,房地产的发展,毫无疑问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手。但是政府这只手也不可以缺少,因为它更具有稳定性和促进公平。
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为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中组部高度重视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明确了未来几年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重点,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
同时,组工干部培训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调研反映: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组工干部培训仍存在“灯下黑”问题,特别是基层组工干部培训机会偏少;一些培训与组织工作实际、组工干部需求脱节,课程、教材、案例建设等明显滞后,培训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体系不健全,发展不平衡,基层优质培训资源匮乏,需要加强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等等。只有通过推进组工干部培训科学化,回答“谁来培训、培训谁”,“培训什么、怎么培训”以及如何规范和保障培训,才能解决相关问题。
形成科学合理的职能定位和工作布局,切实解决谁来培训和培训谁的问题 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要明确各级组织部门和培训机构的职能定位,形成以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为主阵地、各省(区、市)组工干部培训机构为支撑、其他干部院校为补充,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组工干部培训新格局。
充分发挥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主阵地作用,将学院建设成为组织系统的“黄埔”和“抗大”。学院要围绕“实践”和“实战”下功夫,明确以下功能定位:一是为组织工作实践服务,把学院建成研究组织工作重大问题、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全国组织系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中组部要求上来,解决“沙滩流水不到头”的问题;深入研究组织工作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组部和中央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二是为组工干部实战服务,把学院建设成组织系统领导干部提升素质、锤炼作风的重要基地。通过培训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作风锤炼,提高组工干部政策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传承组织部门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 明确各级地方组织部门和培训机构职责,不断完善全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体系。一是加强省级组织部门培训机构建设。应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基地和队伍建设。二是加强特色培训基地建设。要吸收借鉴国内外干部教育培训先进理念和方法,发掘组织工作特色经验,加强组工干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特色培训基地建设。三是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项目招标和组工干部教育自主选学试点工作。
加强宏观指导,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倾斜。中组部要切实履行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宏观指导职能,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一是加快组建全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对各地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编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督促落实。二是研究制定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大纲,明确各级各类组工干部培训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制定培训课程和教材的实施标准。三是利用大组工网,建设全国组工干部网络学习平台。四是为地方举办少量委托班次,为地方开展示范性组工干部培训,同时缓解基层培训资源和经费不足。五是加强全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师资库、课程库、教材和案例库建设,开展送教下基层活动。 大力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切实解决培训什么和怎样培训的问题 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符合教育培
训规律和组工干部成长规律的新理念、新手段、新方法,创造性地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以“知大局、懂本行、干实事”为重点创新培训内容。一是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全面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全局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把党性教育和作风养成贯穿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二是组织工作政策和组工业务。切实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需的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了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科学化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提高政策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组工干部素质能力。加强新知识、新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组工干部自我认知、战略思维、识人用人、组织协调、改革创新、政策运用等方面的能力,拓展组工干部人文素养。 以“实用性、研究性”为鲜明特色创新培训方式。一是不断深化研究式教学。围绕当前组织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与有关业务局合作举办专题研究班,可抽调部分专家、组织部长和业务骨干从多个视角展开研究。二是大力开发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采取案例征集、自主开发等多种方式开发组织工作创新案例和现场教学基地,推进组织工作创新实践进课堂。三是努力探索特色情景模拟教学。根据组工业务需要,开发“干部考察谈话”、“突发事件处理”、集体决策等情景模拟课程,建立适应组工干部工作特点的模拟实验室。
以“优秀组织部长和业务骨干上讲台”为重点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调查显示,最受组织部长和组工干部欢迎的师资,是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丰富组织工作经验、有较强表达能力的领导干部。要重视建设兼职师资队伍,通过集中培训、集体备课,帮助他们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另外,还可以探索组织部长“离岗任教”模式,选拔一些组织部门的领导干部挂职离岗专职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以“引进国际优秀成果、服务组织工作创新”为重点,积极创新国际合作培训。继续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抓聚焦、抓转型、抓创新,切实为组工干部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心胸服务。一要紧扣组织部门重点工作开发国际培训资源,搭建学习研究国外政党建设、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开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平台。二要创新国际合作方式,通过合作培训、高端论坛、学术交流、翻译出版国外专著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国外高级人事管理新进展。三要总结合作经验,对培训资源进行筛选、开发、优化和整合,不断巩固基础、拓展资源,与时俱进。
坚持“进出有序、定向培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打造全国组织系统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组干学院也是培训培训者、使其成长为组织战线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方面,组干学院为离岗任教的组织部门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提供了潜心研究、提升素质的平台,为他们今后担任更重要的工作充电加油;另一方面,对没有基层组织工作经验和离开一线时间较长的员工,也有计划地派到部机关和地方组织部门挂职或任职,丰富基层组织工作经验,保持与组织工作一线的紧密联系,使学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活力。
加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如何规范和保障培训的问题 建立健全培训需求调研制度。坚持培训需求调研制度,客观全面地掌握组织部长和其他组工干部的培训需求,为制定培训规划、年度计划,设计具体培训项目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要全面分析掌握全国组工干部队伍年龄、学历、专业、经历结构,做到“胸中有数”。另一方面,要把握组织部长等重点培训对象的能力素质和培训需求,多角度掌握干部本人的需求和群众对组工干部的期待要求。
完善务实管用的培训管理制度。对培训全过程实施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一是加强学员自我管理。在时间较长的培训班成立临时党支部或班委会,充分发挥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动性,通过自我管理的“软约束”实现学风建设的“硬目标”。二是完善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由分管领导牵头、项目组长负责,明晰工作流程和职责分工,将任务细化到岗、落实到人。三是探索建立培训结果跟踪反馈制度。通过问卷、座谈和专题研讨等方式对学员跟踪管理,了解受训干部返回工作岗位以后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检验学习成效,征求他们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改进培训工作。四是加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文化建设。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承载、宣传、传播组工文化的阵地和平台,使组织部门优良传统作风和组工文化内涵融入培训全过程,让学员全身心接受组工文化熏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