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汽车平顺性的建模与仿真
车辆工程专硕1601 Z1604050 李晨
1. 数学建模过程 1.1建立系统微分方程
如下图所示,为车身与车轮二自由度振动系统模型:
图中,m2为悬挂质量(车身质量);m1为非悬挂质量(车轮质量);K为弹簧刚度;C为减振器阻尼系数;Kt为轮胎刚度;z1为车轮垂直位移;z2为车身垂直位移;q为路面不平度。
车轮与车身垂直位移坐标为z1、z2,坐标原点选在各自的平衡位置,其运动方程为:
zC(zz)K(zz)0m222121(1) m1z1C(z1z2)K(z1z2)Kt(z1q)0
.
.
1.2双质量系统的传递特性
先求双质量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将有关各复振幅代入,得:
z2(2m2jCK)z1(jCK)(2) (3) z1(2m1jCKKt)z1(jCK)qKt令:
A1jCK
A22m2jCKA32m2jCKKt
由式(2)得z2-z1的频率响应函数:
z2A1jCK2z1m2KjCA2(4) 将式(4)代入式(3)得z1-q的频率响应函数:
(5)
式中:
NA3A2A12下面综合分析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传递特性。车身位移z2对
路面位移q的频率响应函数,由式(4)及(5)两个环节的频率响应函数相乘得到:
z2z2z1A1A2KtA1Kt=qz1qA2NN(6) .
.
1.3车身加速度、悬架弹簧动挠度和车轮相对动载的幅频特性 1.车身加速度对路面不平度的频率特性:
H()Z2qz2()2z2()q()q()(7) 2.相对动载对路面不平度的频率特性 车轮动载荷为:
Fdm1z1m2z2(8) 车轮静载荷为:
G(m1m2)g则车轮与路面相对动载为:
(9)
m2z1z2Fdm1z1m2z2m1G(m1m2)g(1m2)gm1z1z2m2Fd()qm12qmGq()(12)gm1(10) 车轮与路面间相对动载与路面不平度之间的传递函数为:
H()Fd/Gq(11) 3.悬架动挠度对路面不平度的频率特性
悬架动挠度为:
.
fdz2z1z2z1qqqq(12) .
悬架动挠度与路面不平度之间的传递函数为:
H()fdqfd()z2z1q()qq(13) 2. 仿真过程
通过建模,我们已经得到了各所需的传递函数。下面要利用MATLAB的M文件进行仿真。 2.1公式的进一步推导
在公式(7)中,我们需要得到的是传递函数的分子和分母表达式,这样可以通过插值的方法计算传递函数,并以此计算出幅频特性。
经进一步推导后我们可得公式(7)的分子为:
[jC2K]Kt
分母为:
3NA3A2A12同理,对公式(11)、(13)进行推导得: 公式(11)分子为:
m2m22[m2(j)(CC)(KK)]Kt m1m143分母为:
m2(1+)gNm1.
.
公式(13)分子为:
2m2Kt
分母为:
N2.2M文件中代码的编写
得到了所有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下面编写代码: 1.一些系统参数的输入
2.传递函数分子、分母的构建
3.传递响应函数的构建及频响输出
.
.
车身加速度对路面不平度响应特性:
悬架动挠度对路面不平度响应特性:
相对动载对路面不平度响应特性:
.
.
2.3图形输出
.
.
对比汽车理论教材上的内容,作出的曲线基本符合。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