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
理试题
一、选择题
1. 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2. 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图中信息表达正确的是( )
A. B.
C.
D.
3. 下列对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低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 B.人口开始从城市向农村迁移 C.人口总量的增长已经停止 D.应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4. 下列自然景观的描述与其对应地区连线,正确的是( ) A.“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西湖 B.“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黄河中游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横断山区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内蒙古高原
5. 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 B.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不会重叠 C.西北地区是旱灾最严重地区 D.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试卷第1页,总15页
6. 读中国地形剖面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我国自然环境特点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D.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图中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为( ) A.①
7. 下图为“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B.②
C.③
D.④
(1)①地形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是( ) A.林地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春季③地多见沙尘暴天气
B.夏季①②③三地,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①地 C.④海域表示的是渤海
D.①地农业区分布在星星点点的绿洲上
B.草地
C.耕地
D.沙漠
试卷第2页,总15页
8. 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流经𝐴、𝐵、𝐶三个地点,河水含少量较大的是𝐵地
B.𝐷地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主要是依靠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 C.凌汛往往发生在黄河干流的上游河段 D.该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9. 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对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段①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B.河段②支流稀少 C.河段③已成地上河 D.图中水利枢纽是三峡
10. 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南方少,北方多
B.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C.水资源冬春多,夏秋少 D.耕地多,草地少,后备耕地充足
11. 下列货物的运输,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最合理的是( ) A.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广州选择航空运输 B.六十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南京选择空运 C.七十万吨煤炭从秦皇岛到上海选择海运
试卷第3页,总15页
D.五十万吨钢材从重庆运往昆明选择公路运输 二、解答题
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对下列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的特征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2)我国的外流河、内流河,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西部非季风区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C.全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读南海区域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三沙市位于中国南海,于2012年6月21日设立.是中国地理纬度位置最南端
的城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 资料二:南海石油初步探明储量为230−300亿吨,占我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南海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
资料三:南海区域地图.
(1)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大约位于北纬4度附近的________.
(2)一月份,从哈尔滨到三沙市旅游,明显感到气温________,中午人的影子明显变________.
试卷第4页,总15页
(3)三沙市是我国为了维护和开发南海诸岛而设置的,驻扎在这里的人们每年都要面临的困难是___. A.台风
(4)图中𝑎航线经过的海峡是我国的内海________海峡;𝑏航线从东海经过台湾海峡进入南海,如果继续向欧洲进发,还要经过东南亚的________海峡.
在中国大陆上,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它们形态各异,各具特色。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B.寒潮
C.沙尘暴
D.海啸
(1)写出图1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和地形区名称:山脉A是________;地形区B是________。
(2)图2所示的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长江是中国巨大的“水能宝库”,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结合以上两图,说说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试卷第5页,总15页
(2)图中A山峰位于我国和________(国家)交界处;B是________盆地,该盆地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沙漠;F是________平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3)图中E河流是________,它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内流或外流)河。G河流是________,注入________洋。
(4)图中①和②所在河流水能资源蕴藏丰富,有“________”之称。①和②两处适合建水电站的是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经济作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经济作物,填入下列横线上: A.________
(2)经济作物𝐴分布地区纬度较________。
(3)经济作物𝐶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其中主要的产区是________流域。
(4)由图中作物分布可知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家住杭州的中学生小明同学一家,今年国庆假期自驾来济南旅游.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B._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
试卷第6页,总15页
下面是小明旅游记录的片段,请同学们帮忙补充完整.
试卷第7页,总15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
理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考点】
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C
【考点】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解析】
根据轮廓图可知,①、②、③、④依次是黑龙江省、云南省、广东省和湖北省。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是哈尔滨,但其北边是黑龙江,A错;云南省的行政中心是昆明,但流经它北部的河流是金沙江,B错; 广东省的行政中心是广州,C错;
湖北省的行政中心是武汉,有长江穿过,D正确。 故答案选D.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D
【考点】
我国人口数量概况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
A、我国面积广阔,但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高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故A不符合题意; B、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中国的城镇人口会继续增加。故B不符合题意;
试卷第8页,总15页
C、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较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经历高峰期后,人口总数 才会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故C不符合题意;
D、2013年11月15日,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生育政策,即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
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
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 【答案】 C
【考点】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业 中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旅游景观的特色。 【解答】
A.“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述的是桂林山水,故错误;
B.“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景观,故错误;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的是横断山区的景观,故正确;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描述的青藏高原的景观,故错误。 故选C。 5. 【答案】 D
【考点】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解析】
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解答】
A、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以西南山区最为严重。故A不符合题意。
B、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在我国,干旱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亦常出现旱灾。所以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也会重叠。故B不符合题意;
C、华北地区是旱灾最严重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
D、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故D符合题意; 6. 【答案】 B
试卷第9页,总15页
B
【考点】
中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解析】
(1)本题考查了我国的地势特征。 (2)本题考查了地势对水能的影响。 【解答】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因此此图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 故选B。
(2)一般来说在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量丰富的河段,水能资源的蕴藏量较大。据图可知,②河段落差大,因此是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故选B。 7. 【答案】 B B
【考点】
我国的土地资源及其分布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解析】
(1)该图是沿北纬32°东西方向延伸形成的地形剖面图。该纬线自西向东穿过的主要地形区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近海黄海。 (2)本题考查了我国地理概况。 【解答】
(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形剖面的分布判断,①为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故①地形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是草地。 故选B。
(2)③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春季比较湿润,不会有沙尘暴天气,故A错;④海域表示的不是渤海,故C错;①地农业区分布在藏南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故D错。 故选B。 8. 【答案】 B
【考点】
内流区和外流区及其划分 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 主要河流——长江 主要河流——黄河 中国的其他河流
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及概况 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试卷第10页,总15页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京杭运河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黄河流经𝐴、 𝐵.𝐶三个地点,河水含少量较大的是𝐶地,故𝐴错;凌汛(一般出现在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流)往往发生在黄河干流的上游和下游河段,故𝐶错;该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故𝐷错;选择𝐵. 9. 【答案】 C
【考点】
主要河流——黄河 【解析】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答】
解:𝐴、①宁夏平原土地肥沃,被称为塞上江南.故𝐴不符合题意;
𝐵、②黄河中游段水位落差大,这里有著名的壶口瀑布和三门峡.沿途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来自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时也带来大量泥沙.故𝐵不符合题意; 𝐶、③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故𝐶符合题意;
𝐷、④图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故𝐷不符合题意.
故选:𝐶. 10. 【答案】 B
【考点】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利用保护 【解析】
试题分析: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我国水资源是南方多、北方少,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水资源是冬春秒,夏秋多,耕地少,草地多,后备耕地不足,故选B.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1. 【答案】 A,C
【考点】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解析】
试卷第11页,总15页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解答】
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所以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广州选择航空运输,六十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南京选择河运,七十万吨煤炭从秦皇岛到上海选择海运,五十万吨钢材从重庆运往昆明选择铁路运输。 二、解答题 【答案】 A B
【考点】 地理常识
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 【解析】
(1)本题考查了地理常识。 (2)本题考查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 【解答】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故A表述不正确。 故选A。
(2)我国的外流河、内流河,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夏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的影响,西部非季风区受夏季高温的影响(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故选B。 【答案】 (1)曾母暗沙; (2)升高;变短; (3)A;
(4)琼州;马六甲. 【考点】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保卫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我国辽阔的疆域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 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试卷第12页,总15页
(1)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解:(1)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𝑁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𝑁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𝐸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𝐸附近.
(2)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一月份,从哈尔滨到三沙市旅游,明显感到气温升高,中午人的影子明显变短.
(3)三沙市驻地位于永兴岛,面积1.68平方千米,气候湿热,植被繁茂,风景优美,但夏秋时节,常遭受台风袭击,往往引发灾害.
(4)图中𝑎航线经过的海峡是我国的内海琼州海峡;𝑏航线从东海经过台湾海峡进入南海,如果继续向欧洲进发,还要经过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
故答案为:(1)曾母暗沙;(2)升高;变短;(3)𝐴;(4)琼州;马六甲. 【答案】
(1)祁连山,准噶尔盆地 (2)东多西少,海陆因素
(3)流经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考点】
中国地形区的特征及分布 地形剖面图 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解析】
(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2)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3)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解答】
(1)从图1中看出,A是祁连山,B是准噶尔盆地。
(2)从图2看出,我国降水东多西少,因为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受海陆因素影响,降水东多西少。
(3)从图中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
(1)大兴安岭,雪峰山
(2)尼泊尔,塔里木,塔克拉玛干,长江中下游 (3)塔里木河,内流,雅鲁藏布江,印度
(4)水能宝库,①,位于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考点】
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及概况 地势的三级阶梯及其分界线 中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试卷第13页,总15页
中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解析】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2)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3)本题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 (4)本题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
(1)读图可知,图中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C是大兴安岭,D是雪峰山。 (2)图中A山峰是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B是塔里木盆地,该盆地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F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3)图中E河流是塔里木河,它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G河流是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
(4)图中F河流是长江,其水能资源蕴藏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在该河①处和②处,适宜建水电站的是①处,原因是位于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答案】
(1)甘蔗 甜菜 油菜 花生 低 长江流域 南甘北甜 【考点】
农业及其重要性 影响农业的因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中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有些经济作物只能生长在热带地区,通常被称为热带作物.经济作物通常具有经济价值高、种植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有些经济作物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有些经济作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2)根据各种作物的分布特点,𝐴区域为甘蔗,𝐵为甜菜,𝐶为油菜,𝐷为花生. (3)读图,𝐴为甘蔗,分布在我国纬度较低的南部地区,纬度低气温高,适合甘蔗生长。(3)读图,𝐶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4)不同的自然环境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由图中作物分布可知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特点是南甘北甜。 【答案】
太阳帽、雨具等, 江苏省、长江,旱地、徐州、华北平原 【考点】
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中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试卷第14页,总15页
交通运输业及其重要性 陆地地形概况及其特征 中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我国人口数量概况 中国地形区的特征及分布 我国辽阔的疆域
地势的三级阶梯及其分界线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
重要的公路、铁路干线及交通枢纽 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我国有许多的名山大川,地大物博。 从资料二中得知,未来三天可能是雨天,因此临行前要带雨具,晴天的时候,气温较高,所以还需要带遮阳帽等;第一站是从杭州出发,经过浙江省、上海市与江苏省,到达长江岸边的南京市,南京是江苏省的行政中心中心,是长江沿岸最大的内河港口;第二站从南京向北进入北方地区,该区域耕地类型主要是旱地,徐州有五省通衢之称;第三站是山东省,位于华北平原;
试卷第15页,总1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