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词人醉了

2021-02-20 来源:步旅网


词人醉了,胡说乱道

陈亮(1)

“这不是一首给伤心人的歌,没有为失去信仰者的默祷, 我不希望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之一, 你将会听到我的声音,当我大声呐喊出来。” ——BON JOVI乐队

淳熙十一年春天,陈亮被抓进了监狱。

第一条罪名:谋逆。他和几个狐朋狗友带着妓女喝酒,有个家伙喝高了,竟然搂着女人叫“爱妃”,其他的人就起哄,说妃子有了,那也要封宰相喽。醉鬼就指指陈亮:他,是左相,扭头又再乱指,你,右相。几个人哄堂大笑,万岁、爱妃、贤相地乱叫乱唱一通后作鸟兽散。没想到此事后被人告发。

第二条罪名:投毒杀人。说他在赴宴时,把跟自家有宿怨的邻居给毒杀了。

第三条罪名:索贿受贿。陈亮年前刚盖了几间房子,一家子能住而已,但他之前太穷了,穷得伤心,又没正经营生,大家就怀疑,这钱,说不定是他打着好友朱熹的名头到处要来的,朱熹那时不是在做官么。

这些罪名都落实下来,一代狂生陈亮,就性命难保了。因为有谋逆的事在里面,加上陈亮乃知名人士,案子被郑重其事地送到了孝宗皇帝面前。宋孝宗一看,勃然大怒,把案卷扔了一地,说道:“秀才醉了,胡说乱道,何罪之有?”一介书生,无职无权,在家发发酒疯,怎么蹦跶也到不了天上去,头脑清醒点的主子,谁和他计较?两宋的皇帝,这方面还是拎得清的。不像明清以降,统治者们越残暴越脆弱,越脆弱越残暴,没事就整个文字

1

狱。

陈亮真好运,托生在宋朝。皇帝发了话,他的知交好友学生,以及朝野一些相信他人品的人,奔走营救,到底把他从大牢里给捞了出来。罪名被证明是莫须有,沾了一身晦气。

一个居家秀才,会倒这么一个轰轰烈烈的大霉,明眼人都知道是被罗织陷害了,谁叫他是有名的“狂怪”之徒呢?一辈子,事业没见干成什么,得罪的人倒是一批批的,按批发价处理。

他干过些什么呢?他自己总结:“六达帝廷,上恢复中原之册;两讥宰相,无辅佐上圣之能。”以平民身份,六次跑到中央上书,鼓吹陈说怎么富国强兵,怎么收复中原。这倒也罢了,可嘲讽当朝宰相无能,实在过分了点。连宰相都这样,满朝文武百官,还有谁能放在他眼里。

淳熙五年,陈亮伏阙上书,连上三封,宋孝宗很受震动,想要破格录用,从平民直接授予官职。苦于此事影响较大,臣子们可能会有意见。正在暗暗计较之时,有一个叫曾觌的人,窥到了皇帝的心意,这是宋史上有名见风使舵拍马屁的小人。他跑去找住在旅馆里的陈亮,想要拉拢拉拢,在皇帝面前也抢个功劳。不料陈亮一听说此人上门,好生厌恶,竟然翻墙跑了,就是不肯见面。把曾觌气个倒仰,到皇帝面前好一通添油加醋。派来考核陈亮的官员,也被他放言无忌吓得目瞪口呆,回过神来,组团到皇帝面前痛心疾首地反对,誓不能跟这种人同朝为官。

宋孝宗权衡之后,决定先授陈亮一个官职,至于策论上的主张,则不置可否。陈亮大为失望,说我这么辛苦,想要的是为大宋开数百年社稷之业,可不是为了换个小破官来做。遂拍拍袖子,回老家去了。

2

上下千年绝无仅有的狂妄!曾有朝廷大员,对他的评价是:秀才狂言,没什么值得听的。那么,他在策论里,写的到底是些什么呢?大致有以下这几点。

一、援引东晋的悲惨结局,说苟且偏安是必定会亡国的。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如果不思进取,连天命、人心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背离你。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宁可撕毁和约,跟金国开战,在备战状态中激起民心与士气,让真正的人才涌现。

三、北宋立国以来,中央过度集权,削弱了地方上的活力,庞大的行政官僚机构,严重影响国家的财政与民生,所以要厉行改革。

四、钱塘做首都,不足以立足,应该移都建业,依靠荆襄之地发展实力,进而北图中原。荆襄是今天湖南湖北一带,三国时蜀汉所赖以发家的区域。

五、皇上是有为之明君,想要恢复祖宗基业,但眼下的群臣都不是可以依赖的人才。要么忘了君父大仇,只知道空谈议论,要么就不识形势不通军务,总之不论主和派主战派都不堪重用。

他这些话,对于南宋当时的形势,还是看得很透彻的,战略大方向上的规划也颇有道理。然而,如何推行,如何实践?一个国家积贫积弱,想要革弊图新,哪里就那么轻松容易了?回想王安石雄心勃勃变法,不仅最终没成功,反而弄得党争纷起,精英凋零,任你雄才大略的英主,到此也不能不踌躇再三。最重要的是,陈亮这个人眼光太高,一棍子打翻一船人,除了皇帝马屁是确切要拍一下,大臣们可是烦他到死。

3

毕竟,陈亮没有亲身的政治实践,所有的主张来自于他的天资、博学与敏思,还是书斋里的谋略,相对于南宋的现实,难免失之于激进和过于乐观。宋孝宗呢,继位之始,他替岳飞恢复名誉,起用主战派挥师北伐,大败而归,不得已订下屈辱的“隆兴和议”,靠割地送钱换来暂时和平,只好转而专心内政,居然百姓富足,景象升平,也算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了。

陈亮(2)

南渡之恨,纳贡之耻,终是心头一根尖刺,对于曾志向远大过的孝宗,这根刺就扎得更深。此时出现了陈亮,尖锐昂扬,志向远大,远非庸碌的朝臣们可比。只是,国力衰微,非一日之寒,弊端盘根错节,仅对付宫内那位不在其位仍谋其政的太上皇,和各怀鬼胎的文武大臣,都已伤透脑筋,重用了他,就能回天?孝宗像每个被复杂现实狠狠扇过耳光的人那样,变成了实用主义和保守主义者,只能对着陈亮心血凝就的雄文,深叹一口气。可他也记住了陈亮,那就像昏昏欲睡时闪现的一道电光、一撮火苗,把梦想重新照亮。

直到六年后,陈亮的名字,以谋逆之罪再度出现在他眼前,他终于忍不住大发脾气。不仅是因为这个罪名的牵强,还在于,他不想看到陈亮这个狂秀才有悲惨的结局——那好像就是在讽刺他自己这作为君主的一生,那些未遂之志,那些愧对先祖的丧权辱国协议。

淳熙十一年,是陈亮的第一次入狱。三个月后,他从狱中回来。休整一段时间,赶上太上皇赵构死掉,主和派的最大靠山倒下,他又看到了机会,决定再次去向宋孝宗上书。这一次,他长了经验值,出发之前,先跑到南宋与金国之间的战略要地京口、建康一带考察地形,得出的结论是,此地龙盘虎踞,地形开阔且有水师之利,移都城于此,励精图治,足可以与北地争雄。

4

他在这里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词,据说,这首词还引起了历史上某个重要人物的共鸣。大人物情怀,不作揣测,且只读陈亮的心声吧。

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远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莲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陈亮(3)

这首词,可以看作一篇短小的策论。而气韵雄浑、慷慨激昂,又自有一番壮丽的诗情。他先描绘了京口在战略上的地形优势,足可以拥此而进军?原。指责那种把长江看作天定南北疆界只适合偏安的观点,嘲笑历史上在这江之南岸苟且无为,只晓得关门享乐的六代王朝。然后又把东晋拿来打比方。西晋灭亡,皇室与群臣都仓皇南渡,跑到了江这边,虽然又建立了东晋王朝,但大伙儿心里还是很悲催的。一到春秋佳日,就成群地跑到江边上,喝着酒,隔水遥望故国。有一次,有个人就在那叹息,风景还是一样的,山河却已经变色了呀!大家听得都哭起来。只有丞相王导,勃然作色,斥道:“我们应当共同效力朝廷,收复神州,怎么能像亡国奴一样地对着哭呢!”

这就是“新亭对泣”的故事。新亭在今?南京市,也就是在陈亮考察过的建康。陈亮这时,干脆把王导、谢安这些东晋王朝的功臣也一并骂了,说他们枉称英雄,白白守着个长江,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收复中原,一洗胡人腥膻。只要形势有利,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地

5

在此挥师北上,长驱直入,抱着祖逖击水中流的决心,打败北方强敌嘛!

关于词中所说有利形势问题,他曾在初上宋孝宗书中明确解释过: “常以江淮之师为虏人侵轶之备,而精择一人之沉鸷有谋、开豁无他者,委以荆襄之任,宽其文法,听其废置,抚摩振厉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这一次,再次上书孝宗,便根据考察,补充完善了意见。

多景楼,是京口也就是今日镇江的名楼,在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临长江。辛弃疾也曾来此,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又是一首千古名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写下此词时,已经六十四岁,被起用为镇江知府,担负着抗金卫国的重任。然而,在词?,他的情绪是郁结的,充满了对于时局的迷惘,时不我待的焦虑,以及壮志难酬、英雄老矣的悲怆。整首词读下来,是一种把栏杆拍遍后,怆然长叹的低徊感。完全不像陈亮,怀古中带着昂扬乐观——是时,陈亮已经去世多年了。

陈亮的再次上书,还是无功而返,宋孝宗也老了,有心无力,没办法再陪他兴奋了。回老家两年后,陈亮再次因谋杀罪入狱,时年四十八岁。陈家跟谋杀罪有缘分,他的父亲当年就是被控指使家僮杀人,而被关进牢里的,虽然最终脱难,却把陈家本来菲薄的家底,弄得个一干二净。现在陈亮又被指控,还是陈家的家僮,把从前侮辱?陈亮父亲的人给打死

6

了,那个人临死之前说:“是陈亮派人杀我的。”

陈亮被关了一年,两个家僮被打得死去活来,却并没有供出陈亮主谋。最后,因无确切人证物证,加上辛弃疾等人再次奔走,还是把陈亮给无罪释放了。

陈亮一家,在当地与亲族乡里关系一直处得不太好,长年的确结下了一些仇家。到了陈亮,尤其性格粗率,他自己总结到与世多忤,但说到纵家仆杀人,乃至于亲自投毒,也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永嘉,在南宋时,这是个很穷的小地方,既无现在的商业发达,又未像江浙其他地区那样占到鱼米之盛。“七?一水二分田”,土地贫瘠,考验人们生活的意志。视野狭窄加上贫困,使得民风善嫉好争,更多有无赖以打官司而博利。陈亮一家在本地是异数。陈亮祖父是个不第的秀才,前半生从文不成从武不遂,只好把后半生泡在酒杯里,整日纵酒高歌,备受乡里侧目。陈亮本人更把这狂放发扬光大,穷的时候也不过被指点嘲笑,一朝突然发家了,恨人有笑人无,难免要遭受嫉恨。

陈亮没有当官,但名声太大,皇帝都对他颇有好感,作为最坚定最鼓噪的主战派,无形中的政敌也很不少。加上历年来他得罪过的大小各路官员……凡此种种,似可解释他为何一再陷入各种?头官司。真相如何,今天也无从知道了。可以欣慰的是,陈亮相交的友人,朱熹、辛弃疾、吕祖谦……当世的学者豪杰们,都对他的学问人品交口称赞,我想,这也就够了。

陈亮(4)

他的老家还谣传着陈亮当强盗的说法,说他白天读书,晚上蒙着脸去拦路抢劫。理由

7

是他从前,穷得老爸死了都无力下葬,老婆都跑回娘家了,?在咋就发家了呢?其实,穿过那些事关抗战的大事件,他真正的生活中,还曾做过生意,办过学堂,都是致富的途径。即使他所倡导的学术,也是实用为体,讲究功利,而非道德文章——又有辛弃疾这样的富翁友人资助,钱的来路,并不算太可疑吧?

可疑的是他这个人本身,在那样保守中庸、人人循规蹈矩的社会里,他明明具备一定的生活与处世常识,偏要独出心裁地过日子,飞扬跋扈、顾盼自雄。这等狂徒,当然惹世俗厌恶,死后都不得盖棺定论,被后世毁誉参半,就连命运之神,也会在冥冥中要对他冷笑呢。

陈亮生命中,还有另一件纠结的大?,就是考科举。从青年时代开始,考三次都未中进士,直考得灰头土脸。他平日里,一再声称不为做官,为什么又要如此执著于科举?

他的友人叶适一语中的:“使同甫晚不登进士第,则世终以为狼疾人也。”在世人眼里,唯有科举才是正经出身,证明你有真本事。如果陈亮不能考上,他的所有张扬,都只会被看成书生的夸夸其谈,酒鬼的胡言乱语。

五十五岁,陈亮终于高中状元。连新皇上宋宁宗,都为他高兴,喔哟,总算中上了啊!他自己也激动得哭了,拉着弟弟说:“等我富贵了,一定提拔你,死后,我们也能穿着官服去见地下的先人了。”

他一生说了很多话,唯这一句让我心生寒意。这还是他吗?还是要“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的那个陈亮?简直就是范进中举啊。毁灭一个人很容易,但打败一个硬汉如陈亮,让他在自己曾深深不屑的事物前弯下腰来,这才是命运最恶毒的惩罚。

8

功名到后,一切都好,朝廷也准备将其大用,不料,陈亮在赴任途中暴卒,连证明自己的机会都没有。而且又是桩无头案,不知道到底是真得了重病,还是被人暗害。后世甚至有说他是强霸民女被人杀掉的。

陈亮一生,围绕着他的蜚短流长,太多了,多得像乌云一样,慢慢遮住了那个昂首呼喊的身影。终不能否认的是,他是个风流人物,大江东去,中国历史上能剩下来的风流,其实并不多。

陈亮最卓越的成就,不是救国,更不在词藻,而是学术思想,是他创立了永康学派。活着时,他的家乡容不下他,死后,他被他们当文化名人炫耀。

他的一生,过得像他写的词一样,议论横生,狂放不羁,随时随地都大声唱着。你要是喜欢他呢,就当是志士的呐喊。不喜欢呢,就当是一个秀才喝醉了,在胡说八道吧。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