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析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2022-09-30 来源:步旅网
市政工程 工程技术 2015年8月 ·69·

试析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晁 阳 王宏博

1.扶风县自来水公司,陕西 扶风 722200 2.扶风县水土保持工作站,陕西 扶风 722200

摘要:水乃生命之源,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人口增长迅猛,与此同时,产业链迅速壮大,致使对城市水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增强。然而,随着当前旱灾、污染等突发性灾害的不断发生,使本就承担着供水重任的城市管理者,必须还要解决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城市应急供水系的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提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86(2015)46-0069-01

1

2

城市应急供水相对的是城市常规供水,指的是在非常情况下,由于城市常规的供水系统无法满足或者无法供应城市用水时,所需要启动的供水应急系统。

1 城市应急供水系统现状综述

1.1 城市出现非常供水现象的原因

出现非常供水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旱灾。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降水变化大,且差异性明显,降水集中在6-9月份,但是丰水年与枯水年交替出现,

[1]

而枯水年的出现就会使我国出现大面积旱灾的状况。第二,突发事件。突发事件通常指水源受污染、水源遭受自然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等,由于突发事件复杂多变,致使城市供水应急系统面临考验。

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原因: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人口急速增长,使城市供水系统面临着重大考验。因此,只有加快城市应急供水系统的建设,并确保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万无一失,才能在保证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基础上,确保城市产业链的稳固,从而使城市健康且和谐的发展。

1.2 当前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基础

第一,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当前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呈迅速上升趋势,城市经济总量持续增加,这就为实现城市供水应急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二,技术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科技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这就为城市供水应急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第三,管理基础。在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下,水资源管理部门实现了统一,从而为城市应急供水系统的建设铺平了道路。

2 完善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途径 2.1 完善应急供水系统中工程措施的途径 2.1.1地下水水源

地下水水源具备着自身的调节功能,加上其储备量相对稳定,所以,通过基础工程建设可以有效实现与城市供水系统的相通。在完善地下水水资源的应急供水工程建设上,应着重的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在实施工程建设前,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勘测,为设计、规划等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2]

。第二,以开采性抽水试验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估,从而准确掌握开采地下水资源后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第三,根据地下水流的特点以及水源地特点,建立相应的模型,以确保后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四,要建立长期的动态监测网,以确保后期管理工作中决策的科学性。

2.1.2地表水水源

地表水水源工程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地表水源,进行调水、蓄水的工程建设,这样的工程建设能够充分的实现水资源在空间格局上的合理配置,从而在时间上满足城市供水应急系统的建设需求。

2.1.3跨区域调水

跨区域调水工程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部分城市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当前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已经为城市调水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效参考。跨区域调水工程能够有效的环节这些城市水资源紧张的现状,从而完善城市自身的应急供水系统,在充分利用地下水、地表水的基础上,充分使用跨区

域调水的优势,确保非常时期城市的供水能够得到有效的供[3]

应。

2.2 完善应急供水系统中非工程措施的途径 2.2.1 针对应急供水系统制定完善的预警机制

这就要求要针对应急供水系统工程所存在的潜在风险隐患,进行详细的规划,并执行总体的战略部署,根据各种潜在危机的特点以及规律等因素,将其“分文别类”,最终制定完善的应急针对方案,以在第一时间内解决所出现的问题,确保城市应急供水系统的顺利运行。

2.2.2 强化应急供水系统工程中的技术手段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工程建设从始至终都离不开科技的强有力支持,因此,应强化科技手段在应急供水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2.2.3 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

当前,国外对水危机应急处理进行了详细的分级,将突发性的水危机分成不同等级: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但对饮用水源无影响的情况,进行及时的修复工作;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危机饮用水,并影响到地表水及地下水,需要动员当地的资源与环境管理部门进行及时解决,如影响到地表及地下水且超出了解决能力范围,要开展信息发布等措施,以避免危害到公共健康安全。基于此,我国水污染应急处理工作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建立完善的应急监测体系。从而强化对

[5]

供水设施的保护。第二,建立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只有建立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才能确保在供水非常时期出现时,第一时间采取科学且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确保供水系统工程的有效运行。第三,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路舆论的传播速度十分快,因此,供水应急系统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从而确保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真实状况,以避免以讹传讹现象的发生。

2.2.4 进一步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

当前,由于关于城市公共危机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致使相关的管理部门无法找到行事准则的依据,从而使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问题阻碍了相关处理工作的进程。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危机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针对城市紧急状况的应急处理工作,制定完善的法律条款,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发挥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作用,从而确保城市的安全。

3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面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以及基本国情的现状,城市水资源问题关系重大,需要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为完善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工程的建设而做出努力,确保城市的稳健发展,从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郑,王祝来,张勇等.城市供水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研究[J].灾害学,2009(02):106-109.

[2]石秋池.从美国9.11之后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所做的工作看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应急保护中的问题[J].水资源保护,2013(05):50-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