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洁
(中国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1100)
[摘要]作为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行业,建设项目的最终质量取决于很多因素,而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
制是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它也是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的整个施工过程的重点Q因此只有合理有效 的造价管控,才能使建筑工程市场向更完善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的特点是施工工期较长,施工项目规模 较大,施工技术较复杂等。上述特点均不利于项目造 价管控及成本控制,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控制 链接中的每一个影响因素,对工程造价控制得当,整 个建设项目才能有序开展。
文章编号:2095 -4085(2019)01 -0184 -02
足国家相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生产技 术,优化的资源配置,合理的结构型式,推广使用新 型材料设备,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尽量减少设计缺 陷,做好图纸会审及交底,工程造价就会得到控制。 2. 2做好招投标工作
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标形式,可以择优选 择报价较低,工期较短,具有良好业绩和管理水平的 承包商,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是造价控制的一个重 要手段。项目造价管理人员需根据国家规范标准,定 额,取费标准,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周边条件,施工 图纸等资料编制拦标价或标底。拦标价或标底价格水 平太低,会导致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恶性循环,增加 后期修复成本,也无法保证工程的安全质量。价格水 平太高,会浪费国家资源,不利于工程造价控制。2. 3做好事中控制
施工阶段即把设计变成具有使用价值的实体过 程,施工阶段是技术问题暴露最多的阶段,也是资金 投入最多的阶段。因此编制全局性的科学合理是实现 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基础。施工组织设计要保证工程 施工采用的方案在规定的工期内能够完成设计要求, 并保证质量,又必须从工程造价的角度计算分析施工 方案的科学性和经济性,以保证能够有效控制投资, 以有限资源投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干好也要算 好”,在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不能只对人工费、 材料费、机械费等工程直接费进行核算,还要对其他 直接费,管理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等费用进行 核算,即进行全费用核算。通过核算数据的对比分 析,找到盈亏点,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造价。2. 4加强事后控制
工程价款最终审计结算额关乎业主及施工单位的 实际利益,也是项目管理的最终价值体现。业主和施 工单位要实时掌握现场实际情况,套取合理定额,按 照国家规定进行取费,实事求是进行编制。实践证 明,通过对项目结算的审查,一般情况下,审减率在 10%〜20%,对节约资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施工单位要进行最终的成本分析并形成报告,逐 项分析成本项目节约或超支情况,总结成本节约的经 验,吸取成本超支的教训,为下个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提供对策。
成品保护工作也很重要,一旦造成损坏,将会增 加大量的修复工作,带来工程成本的增加,更不能保 证工程的质量。 (下转第186页)
1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由于施工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多,
极易对工程造价控制产生不利影响,使项目成本处于 不确定状态。所谓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保证 质量的前提下,在建设的各阶段各环节通过方案优化 和设计优化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将工程造价控制在 合理的范围,并获得更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其 基本原则是全过程动态控制,即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 用整个施工过程。只有坚持动态控制原则,才能使项 目造价控制取得良好效果。其方法是实施限额设计, 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投资效果;设置估算,概算,施 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成本进行 约束;出现重大方案变更需及时调整概预算目标。项 目造价控制环节众多,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从组织,技 术,经济和合同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考虑,集思广 益,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专注事前,事中,事后控 制,促进工程造价控制的改进。
2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2. 1强化事前控制
施工管理过程中,我们倾向于关注施工阶段,而 忽视设计阶段。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不 到总成本的1%,但其影响程度却达到总成本的 75%。可以看出,设计对整个工程建设的造价控制是 至关重要的。设计阶段的工作不仅仅是防止突破项目 投资额,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技术提高经济性能,使 工程造价控制更有主动性和事先性,从滞后性向超前 性发展,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和需求。
如果设计阶段没有被重视,其隐藏的问题都会在 施工阶段完全暴露出来,会导致工期延误,管理费增 加,返工抢工情况出现,甚至还会影响工程的整体安 全质量。
设计人员必须从一开始就有造价控制意识,在满
作者简介:张玉洁(1986—),女,汉,内蒙古人,本科,经济师。
研究方向:工程造价及成本控制。
•184.
———
以将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实体工程和现有资料 相结合,从程序上和实质上完成对建设项目质量的监 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扩充了专业知识,促进了工程审计队伍的建设。在我 国,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已经实施许多年,所取得的 效果和成绩也有目共睹,其他国家使用全过程跟踪审 计的模式同样也有成功的经验。因此,全过程跟踪审 计模式应该是最适合的工程质量审计的模式,应该得 到推广和发展。
4. 2凸显质量效益
建设项目的质量效益首先体现在建筑功能是否适 用、结构是否可靠、维护运营是否经济,当质量效益 不符合要求时,建设项目的整体微观效益是没有办法 实现的。当前,我国各类审计机关正在大规模地开展 更加注重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绩效审计,未来 的工程质量审计要从狭义的工程质量审计转变为广义 的工程质量审计,同时对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等一并进行审计,将工程质量管理审计与绩效审计进行统
一 [2]
遲
him©
缺乏合适的审计评价体系是我国工程质量审计一直处
于初级探索阶段而得不到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全国 各审计机关应该将如何完善审计评价体系作为一个重 要的研究方向。
4. 4创新审计方法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采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 新工艺的建设项目层出不穷,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工程 质量审计的方法和手段必须与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同 步发展,不断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审计 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工程质量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系数高的系 统工作,审计部门应当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 各个阶段及各参与方进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督[3],审计 人员应当积极拓展审计思路,加大跟踪审计力度,完 善工程质量审计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评价 功能,更好地实现工程质量,安全,投资,进度的整 体建设目标。参考文献:
[1] 张悦.工程质量审计研究进展与定位分析[J].市场
周刊,2015,(11) 89 -90, 27.[2]
王彦.工程质量审计定位初探[J].财经界,2013, (23): 240.
[3] 焦生.浅谈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工程质量审计要点 [J].科技经济导刊,2017,(25): 261,263.
〇
4. 3完善审计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各审计机关只是致力于投入人力物力
财力对工程质量进行审计,而事后如何对工程质量进
行评价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建设项 目各程序的审计不能作为工程实体质量评价的依据, 单个工程实体质量审计不能整体评价总体实体质量。
(上接第183页)强宣传,实现相关机制的建立和健 全。另外需要做好和市场发展的结合,提升调控的措 施,做好宏观调查和市场发展的管理。通过对我国基 本国情的分析和了解,实现多方面的管理和控制。从 国土资源改革的角度入手,做好改革中遇到问题的及 时处理。对于其中的难点和问题,要采用针对性的方 法和措施,以此实现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总体效率的提 升。
参考文献:
[1]许志军.我国土地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研究[J].中
国集体经济,2015,(36).
[2] 王永生,钟骁勇.以体制机制创新支撑国土资源管理
改革新常态[J].发展研究,2016,(03).
[3] 国土资源部门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研究[J].浙江
国土资源.2016,(06).
[4] 王陈伟,卢向虎.国家级新区土地管理体制比较 [J].城市,2016,(10).[5] 蔡璇.土地管理体制变革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科
技信息,2015,(29).
(上接第184页)2. 5
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工程实施阶段极易出现变更情况,导致造价随时
变化,建设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 用PDCA循环管理方式,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严格控 制工程造价,所有这些都对造价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管理,加 强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强化法律意识,加强道德建 设,确保建设项目成本信息的真实性。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建筑工 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是否做好 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行业 甚至国家的整体经济结构发展。参考文献:
[1] 王硕童.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研究[J].
民营科技,2016,(12): 33 -34.[2] 金兰英.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J].
工程技术研究(电子版),2016,(05): 87 -88.
• 1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