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联系

2023-04-28 来源:步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联系

作者:沙培康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年第02期

【摘 要】教育不应仅仅是学校教育,也应该包含家庭教育,只有当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达成共识,形成家校合力,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成长。本文从家校联系的重要性出发,着重分析如何正确运用家校联系这一教育手段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家校联系和沟通

我国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联系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家校联系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运用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首先,家校联系和沟通能够有力的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班主任必须及时联系家长,否则学生自控能力弱、好动贪玩,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好的结果:比如学生缺勤或放假家长必须知情,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又如,学生出现打架等意外事件,应通知家长及时处理解决;再比如,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或者生病,也应及时和家长沟通避免严重后果的产生;还有,学校有收费情况和各种退费、助学金发放情形必须通知家长,避免学生养成撒谎、骗钱、奢侈浪费等恶习。

其次,家校联系和沟通有助于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往往对其性格影响巨大;有的家长长年离家在外,有的家庭父母离异、残疾,有的家长好用暴力教育子女,有的家庭对子女过度溺爱等;这些家庭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自私、自卑、懦弱、冷漠、暴躁等性格缺陷。例如某同学学习成绩和个人品德都很优秀,但平时沉默寡言、很少出现笑容;还有一名同学为人冷漠自私、独来独往没有朋友;深究其原因都在于她们有不幸的家庭背景,父母教育缺失引发了她们的自卑情绪。

第三,家校联系和沟通有助于帮助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但很多家长文化层次不够或者本身性格急躁,往往一句无意识的指责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老师应通过沟通告诉家长学生的诉求,尽可能的避免负能量对学生信心的侵蚀。比如某同学为人善良、追求上进,可是在他经过努力获得奖励时他在家里得到的却不是家人的开心和引以为傲,而是冷漠的质问:“不会是假的吧”;这样的情形在中职学生家庭里并不少见,成绩不好便被否定一切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如何正确运用家校联系

第一,应和学生做好思想沟通,避免学生抵触心理的出现。家校联系不只是老师向家长联系反应学生问题,而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对家长、老师、学生三方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如果在家校联系的过程中忽略学生这一受教育主体,学生的逆反心理可能使家校联系出现无用功。例如某男生旷课被告知家长,家长怒气冲冲对其进行批评,学生对此很不高兴,于是迁怒给老师向老师发脾气,此次家校联系的教育宣告失败。

第二,家校联系和沟通必须既有联系,也有沟通。经过认真反思和检讨,学生对家校联系憎恶的根本原因在于家校联系只联系不沟通,只打小报告、讲学生 “坏话”,没有理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上文案例中的男生,他的家长脾气急躁,老师在沟通过程中语气也不好,家长觉得火冒三丈,直接打电话将学生一通臭骂,学生当然对于此种教育方式表示极度不满。在家校联系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沟通,不仅仅会引起学生们的不快,也容易导致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不满。作为老师必须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家长明白老师所做的事情必然是从有利于教育的角度出发,双方才有可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保持教育方法、教育观点的一致性。

第三,家校联系和沟通的过程不能只有批评而没有表扬。在家校沟通中纯粹的批评容易导致家长的厌烦情绪,出现不想接电话、暴躁易怒等不良反映;而这种情绪家长往往又会通过斥骂学生来进行发泄。因此,如果家校联系中告状批评极易带来一个恶性循环:学生违纪,老师投诉给家长,家长斥责学生,学生不开心继续违纪。当学生对老师产生叛逆的心理,违纪可能还会增多。而在家校沟通中适当表扬同样也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老师向家长对学生进行表扬,家长表扬学生,学生很开心觉得应该好好表现,不违纪、认真学习、努力做事,学生再次获得表扬。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在运用家校联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考虑学生的感受,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关怀,避免学生形成逆反心理,才能更好的对学生的进行教育;其次老师对家校联系的事项进行理智分析,和家长认真沟通,达成教育的共识,从问题的本质出发解决问题,以达到家校联系的教育目的;再次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学生的成长进步,在家校联系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以教育为主批评为辅、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家校共同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2]董岚.《家校沟通的艺术》,铁东教研网,2008年

[3]张崇强.《做好家校联系,促进学生成长》,中小学教育,2011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