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
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 【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公布日期】2013.03.25
• 【文 号】国中医药科技发[2013]12号
• 【施行日期】2013.03.25
•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 【时效性】现行有效
• 【主题分类】医疗管理
正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
年)》的通知
(国中医药科技发〔2013〕12号)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进一步科学规范和健康发展,我局组织制定了《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3年3月25日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是指在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
近年来,随着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工作逐步深入,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人民群众欢迎,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科学研究也取得了一批成果。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包括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构建尚不完善,技术方法的科学筛选与集成不够,技术标准和评价方法尚未系统建立,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缺乏有效机制,科技支撑的作用有待更好发挥等。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
问题,特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
以为人民健康服务和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为目标,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中医理论的内涵和特点,突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优势和特色,以理论提升为基础,技术集成为核心,效果评价为抓手,服务应用为重点,案例示范为引导,机制创新为保障,为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民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项目组织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统筹作用,面向民众对健康的多元化需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研发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技术、产品,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
(二)坚持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并重。在重视理论知识、技术、产品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创新,把科技支撑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同步推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发展。
(三)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坚持传承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关最新成果,丰富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和实践。
(四)坚持有效整合资源,支持协同创新。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创新组织管理模式,推动创新成果向服务机构集聚,向现实服务转化。
三、目标
到2020年末,系统整理和诠释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建立理论体系框架;优化集成一批效果明确、经济实用的中医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建立相对系统的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标准和规范;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持续推动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四、主要任务
(一)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研究。
1.系统整理中医治未病理论。
系统整理保存于民间、中医古籍、方志及各种典藏文献中的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和方法,梳理中医治未病基本理论。
2.阐释中医治未病理论科学内涵。
归纳总结既往的中医治未病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阐释中医治未病概念、原
理、观点、方法等基本理论要素和科学内涵。
3.探索建立中医治未病理论构架。
在全面继承中医治未病科学内涵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积极吸纳引入当代生命健康与预防保健领域的新成果,建立由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具体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理论构架,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二)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技术、产品研究。
1.健康状态辨识技术方法研究。
(1)健康状态检测方法和辨识指标体系研究。采用多学科方法,从宏、中、微观三个层次分析健康状态构成要素,通过集成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工具,开展健康状态检测方法研究,制定主观和客观互参、定性和定量兼容的健康状态辨识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个体人整体健康状态。
(2)健康状态评估技术方法研究。开展健康状态评估技术方法研究,实现个体人健康状态量化评估及发病、传变、复发的风险预警,为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2.健康状态干预技术方法研究。
开展药物、非药物、生活方式等健康状态干预技术方法研究。加强手法、拔罐、艾灸
等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健康状态干预技术方法的熟化研究。筛选、评价一批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关键技术并开展这些技术的适用范围、方案优化和技术规范等系统研究,为干预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收集整理和研究名老中医和长寿人群的养生经验。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开展心理、饮食、起居、运动、环境等适宜养生方法研究。梳理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功法,开展养生、健身功法的研究和规范。
3.产品研发。
(1)健康状态辨识产品研发。开发研制检测健康状态宏、中、微三观指标和评估健康状态及风险预警的仪器设备、应用软件,提高健康状态辨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健康状态干预产品研发。加强以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指导的药品、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和新型诊疗设备、用品的研制,拓展健康状态干预方法,为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一批健康产品。
(3)健康服务信息产品研发。研发健康状态检测、体质辨识、健康风险评估、评估信息处理系统,服务信息全程监测、收集、动态分析的信息产品,建立知识库平台,完成适用于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健康物联网关键技术开发,提高服务的实时性与便捷性。
(4)健康宣教产品研制。设计、制作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宣教系列公益广告、视频、动漫、书籍等系列文化产品,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念的普及,促进公众对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方法和产品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三)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标准研究。
1.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标准化共性技术研究。
根据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特点,开展基于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的标准化原理、方法研究;开展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方法的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标准化应用研究以及标准的运行与监管技术方法研究。
2.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
通过概念体系建立、分类学研究、标准体系表的构建与优化研究,结合现代服务业标准化成果,开展包括服务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等的构建研究。
3.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标准的研制。
围绕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理念、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按择重急需的原则,分批研制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标准,通过示范性推广应用、评价效用与持续改进,逐步上升为行业(组织)、国家、国际标准。
(四)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成果应用研究。
1.集约化服务形式研究。
针对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系统集成、综合应用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技术方
法研究成果,紧密链接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探索包含各服务要素的干预方案,形成服务包,以集约化服务形式开展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带动和引领科技成果在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不同服务领域的应用。
2.服务标准研制与推广。
基于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结合现代服务业规范化特点,示范性研制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标准。通过示范性推广应用,持续改进。
3.服务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根据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自身特点,借鉴当代方法学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通过应用示范,围绕技术效果和卫生经济学等指标,建立科学评价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效果的手段和方法。
4.主要领域应用示范研究。
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开展有关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项目的研究,优先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健康保险服务、优质服务、特殊人群服务等领域进行技术集成和集约化服务的应用研究,建立应用示范基地,探索适宜不同领域和人群使用的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对样本人群进行服务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整体布局。
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注重调查研究,做好顶层设计与整体布局,编制实施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规划,明确重点任务,加强统筹协调,整合优势资源,不断优化政策环境,认真落实各项规划任务和措施,促进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二)创新组织机制,产学研用结合。
针对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的特点,建立并实施能有效支撑其学术发展的组织机制。充分依靠科研和临床机构,发挥治未病试点单位、中医预防保健重点专科的作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鼓励并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集成创新,完善技术创新链,保障科研与服务应用紧密衔接,促进科技成果向临床和现实服务转化。
(三)强化平台建设,促进开放共享。
适应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根据各自基础和优势方向,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建设一批支撑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发展基地,形成高水平、开放的临床研究平台、信息共享平台、成果转化推广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等支撑体系,促进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整合科技资源,加大研究投入。
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完善科技经费保障机
制。在制定有关科技规划时,充分重视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安排一定经费投入,支持重点的研究方向。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地方、企业和民间资金等多种渠道对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学研究的支持。
(五)提高人才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根据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学研究的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结合承担课题研究工作,建设一支多学科、专业化的高水平科研骨干队伍,尤其注重具有科学研究与企业管理双重知识结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之成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骨干力量。
(六)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快速发展。
积极利用国际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范围,加强与世界领先医疗科研机构、知名大学及国际医药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运用国际资源,推动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学术进步、技术升级和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同时,积极推动中医药治未病“走出去”,扩大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市场。
(七)重视科普宣传,加强环境建设。
建设科普知识宣传队伍和网络,拓展信息渠道,鼓励以多种形式传播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文化和知识,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普
及,提高行业内外对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