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估测冠心病左室舒张末压的临床价值

2022-04-10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西医药杂志2008年3月第37卷第3塑曼 』! : 21: !: 2: ・247・ 表2舌骨水平向线距的测量( ±5) 3.2舌骨位置的性别差异:①垂直方向:舌骨相对于SN、 FH、PP、 B平面的垂直距离,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男女差异的显著性从SN到C3B平面逐渐减小,到MP平 面的垂直距离男女之间无差别。说明男女之问的差异主要 表现在舌骨与颅面结构上,即舌骨的位置,男性偏下仅是相 对于颅面结构而言。提示仅从舌骨相对下颌骨的位置关系 来评价舌骨的位置是不够全面的。②舌骨的水平位置:相 对于颈椎C3而言,舌骨位置男性靠前。这可能与舌骨一 咽复合体的解剖结构,男性大于女性有关。相对于下颌骨 Go点及 平面和Gn、B点、RGN点,男性舌骨较女性 处于靠前的位置。N—S-H角较小也证实这一点。相对于颅 面的其他标志点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男性舌 骨位置靠前,主要表现在与下颌骨的相互关系上。综上所 述,舌骨相对于颅面而言结构而言,男性处于偏下前方的位 注 置,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也许与男性通气量大有关。 参考文献 1 Lowe AA.Cephalometric㈣p s0ns of craniofacial and upper air— way structure by skehal subtype and gender in patients with ob— 1 H 表示舌骨H点在相关平面上的垂直投影。 根据舌骨垂直及水平向测量结果,显示男性舌骨相对 颈椎及颅面结构较女性处于偏下前方的位置。 3讨 论 structive sleep opnea.Am J Orthob Dentofacial Orthop,1996,1 10: 613—110. ● 3.1建立恒牙初期牙合儿童舌骨位置正常一参考值的意 义:舌骨的位置与错黯畸形有关[ ,即通过舌骨的位置来 反映舌骨L下肌群对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舌肌对错 胎的影响,从而对错骀畸形的病因机制进行探讨。另外, 生长发育期儿童阻塞性口呼吸,可引起一系列黔、颌、面畸 2 loannis P.Hyoid bone tx ̄sition and orieatation in cla ̄s I and Ill malocclusion.Am J OrthodDentafacOrthop,1992,101:308—312. 3刘月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因、机制及 其诊断.口腔正畸学杂志,1994,1(2):90—92. 形。上气道结构性狭窄与气道本身及其周围结构的异常有 关。舌骨作为上气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位置的研 (收稿日期:2007—11-29) 作者简介:郎书萍,女,1963年6月生,主治医师,山西医科 大学口腔医院,030001 究,可以为上气道结构及吞咽型等的研究提供参考。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估测冠心病左室舒张末压的临床价值 山西医科大学(030001) 赵艳峰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卢 芳 已证明90%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障 碍,左室舒张末压(LⅥ DP)是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重要 异过大者8例,肺静脉血流频谱获取不满意者10例(获取 率83%),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剔除,最后30例患者入选, 指标,临床测量LVEDP长期依赖侵入性的左心导管检查, 存在创伤性与风险性,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限。本研究用 超声心动图测量冠心病患者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 波与多普勒组织成像舒张早期二尖瓣环速度比值(E/E ) 其中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0例,合并糖尿病3例。 1。2仪器与方法 1。2。1仪器 美国HP公司SONOS 5500彩色超声心动图仪,探头 估计左室舒张末压,并与左心导管的LVEDP实测值为金 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寻找一种无创估计左室舒张末压的良 好指标。 频率2。0~4。0 MI-Iz;德国Simens公司Angiostar—plus血管 造影系统和美国Spacelabs多导电生理监测系统。 1,2。2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2。2。1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冠状动脉造影前24 h 1。1研究对象 2006年8月至2007年5月我院心内科60例接受冠状 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3~ 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探头频率2。0~4。0 MHz,受试者左 侧卧位或平卧位,固定由3年以上经验的超声科医师1名, 常规测量心脏各指标(测取5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①二 82岁,平均(56±13)岁,全部病例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 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左心导管检 查。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2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尖瓣血流频谱指标测定:取心尖四腔切面,取样容积置于二 尖瓣瓣尖水平测定舒张期E波、A波流速,A波持续时间, 并计算E/A比值。②肺静脉血流频谱指标测定:取心尖四 者6例,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在行超声和心导管检查时变 腔切面,取样容积置于右上肺静脉靠左房人口处1~2 c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48・ _山鱼垦童鱼查 璺± 旦箜 !鲞箜 塑Shanxi Med J,March 2008,Vo1.37,No.3 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 技术,能反映心肌组织的弹性回缩力和左室容量的变化,其 运动速度相对不受心脏负荷状态等影响,且能鉴别舒张功 能“假性正常化”,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Nagueh等[s] 提出用E/E 比值估计左室充盈压,并开展心导管和多普勒 超声对照研究,结果说明:E/E 比值与PCWP有良好的相 关性[r=0.87;PCWP:1.24(E/E )+1.9],实测值与估 处,测取收缩期顺行方向的波峰S波(Pvs),舒张早期顺行 方向的波峰D波(Pvd),舒张晚期逆行A波(Pva),A波持 续时间(D-Pva)。③调整取样线,取心尖四腔切面,取样容 积置于二尖瓣瓣尖水平选用DTI速度模式,取二尖瓣环左 侧壁,间隔部运动频谱测取左侧壁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 速度(E L)、左侧壁舒张晚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A L)、左 侧壁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L/A)、 间隔部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间隔部舒张晚期 二尖瓣环运动速度(A)、间隔部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二尖 测值平均差值为(0.10±3.80)ram Hg,初步显示了其应用 价值。随后Nagueh等 』还对窦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研 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A)。 1.2.2.2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导管检查:经皮穿刺右股动 脉插管,冠状动脉造影后,置入6 F猪尾导管于左心室,连 接充液换能器,常规调零,待获取满意的压力曲线后,以美 国Spacelabs多导电生理仪同步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左室压 力曲线,记录纸速50 mm/s(i ̄,录5个心动周期)。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孟±S表示,采用两个变量的直线相关与 回归分析资料,全部数据用SPSS 10,5统计软件完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超声多普勒参数与LVEDP的相关性:由结果表明:二 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与LVEDP的相关性较差,没有明 显临床意义。A波与二尖瓣A波时限差值(Pad—Ad)与 LVEDP有较好的相关性(r:0.703,P<0.01)。Pad—Ad≥ 0估计LVEDP≥15 inrn Hg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 86%;间隔部速度与二尖瓣环速度比值E/E 与LVEDP有 明显的相关性(r=0.736,P<0.01),E/E ≥10估计 I 15 mrfl Hg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89%;左 侧壁E/E 与LVEDP也有较强的相关性(r:0.712,P< 0.01),E/E ≥10估计LVEDP≥15 inrn Hg的敏感性为 82%,特异性为90%。应用Pad—Ad≥0估计LVEDP≥15 inrn Hg的曲线下面积是0.80;应用E/E ≥10估计LVEDP ≥15 inrn Hg间隔部、左侧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和 0.83,联合二尖瓣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估测法比 联合肺静脉与二尖瓣血流频谱估测法有更大的曲线下面 积。 3讨 论 以往超声研究多利用二尖瓣血流频谱及肺静脉血流频 谱或二者联合估测LVEDP,但Yarnarnoto等…通过对83 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对照研究表明二尖 瓣血流频谱估计LVEDP受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明显, Ro ̄ll和Hatle【 】采用Pad—Ad这一联合二尖瓣及肺静脉血 流指标估测LVEDP,避免了由于伪正常化和舒张早期各种 因素的影响,是估计LVEDP较理想方法。其估计LVEDP ≥15 inrn Hg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79%,提示该参数是 估计LVEDP的较理想指标[引,但只有部分患者可探及肺 静脉血流频谱且图像不够清晰,获取率75%~90%,使其 应用受到一定限制L4 J。 究,再次证明了E/E 比值与PCWP有明显的相关性(r= 0.86,P<0.01),且发现E厄 >10估计P( wP>15 inrnHg 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0%,不受左室舒张功能、E、A 融合和EF的影响。OInnlen等 J研究多普勒超声指标与 左室充盈压的相关性并且根据LVEF进行分组,结果表明 与二尖瓣和肺静脉血流频谱指标比较,E/E 比值与平均左 室舒张压(M-LMDP)有最好的相关性(r:0.64,P<0.01) 且不受L、 F的影响,并指出E/E 比值<8提示M-LVDP 正常,E/E 比值>15提示M-LVDP增高,E/E 比值介于8 和12两者之间需进一步结合其他指标评价,该指标已在多 种疾病和多种情况下得到证实 。 研究表明:对于心脏收缩功能处于代偿期冠心病的患 者,E/A比值与I EDP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为(r= 0.259,P=0.224),其机制可能为:随着舒张性心力衰竭的 进展,二尖瓣血流频谱表现为三种充盈形式,左室充盈减 低、左室充盈假性正常化及限制性充盈异常;三种形式的超 声心动图二尖瓣血流频谱表现迥异,在充盈减低者,主要 表现为E/A比值减小,IVRT及DT延长;限制性充盈异常 者则呈相反改变,即E/A比值明显增大,IVRT及DT明显 缩短,还有部分舒张功能异常者则可表现为酷似正常的二 尖瓣血流频谱,亦即所谓“假性正常化”。可能因本组患者 是冠心病患者,多伴有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超声心动图二尖 瓣血流频谱充盈形式表现迥异,造成E/A比值、DT,IVRT 等参数在不同情况下相互重叠,加之其本身易受年龄、血容 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准确反映LVEDP的改变。 E/E 比值与传统的多普勒指标相比,无论是间隔部和左侧 壁与LVEDP有最好的相关性(S-r=一0.736,P<0.01, L:r=0.712,P<0.01);S:E/E ≥10估计EDP≥15 inrn Hg敏感性为85%和特异性为89%,L-E/E ≥10估计 LVEDP ̄>15 inrnHg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90%。S: E 比值、L:E/E 、Pad—Ad估计LVEDP≥15 inrn Hg的 ROC曲线显示S:E/E 比值曲线下面积最大,提示该指标是 估计LVEDP的最佳方法;S:E/E 较L:E/E 与LVEDP相 关性较好,与Orl'llTlen等[ ]的研究结果相似。E/E 比值估 i十LVEDP的机理可能为二尖瓣血流频谱受到左房收缩 性、松弛性、左房压,左室收缩性、左室收缩功能松弛性、顺 应性、心室僵硬度等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受左室松弛性 的影响。研究证明:E 是相对不受负荷依赖性地反映左室 松弛的良好指标,因此用E 校正左室松弛性对二尖瓣血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西医药杂志2008年3月第37卷第3期 Sha ̄i Med J, 型! (J{ ! : !! : ・249・ 频谱的影响,可增加二尖瓣血流E峰与左宅充盈压的相关 性。关于S:E/E 较L:E/E'-与LVEDP相关性较好的机制, 5 Nagueh SF,Middleton Kf,Kopelen tlA,et a1.Doppler tissue imaging:a noninvasive technique for evaluation of left eentricular 可能与心脏本身的收缩特点、几何形状改变、心肌缺血节段 功能障碍有关,具体机制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证明。研究 结果表明E/E 比值是估计LVEDP的最理想指标,s:E/E relaxation and estimation of filling pre, ̄ureq.j Am CoI1 Cardiol, 1997,30(6):l527.1533. 6 Nagueh SF,Mikati I,Kopelen HA,et a1.Doppler estinaation of left 比值相对较L:E/E 比值估计冠心病患者LVEDP的相关 性更好,该方法具有图像显示清晰、获取率高、重复性好、不 受EF值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Yamarnoto K,Nishimura RA,Chaliki HP,et a1.Determina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filling pressure by Doppler ech(xzardiography in pa— 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 ̄:critical role of left ventricular ventricular filling pres ̄sure in sinus tachycardia:a new application of tissue Doppler imaging,Circulation,1998,98(16):1644—1650. 7 Ornmen SR,Nishimura RA,Appleton CP,et a1.Clinical utility of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and tisue Doppler imaging in the esfi— matkm of left ventricular filling pressures:a comparative simulta— ncous opplDer—catheterization study.Circulation,2000,102(15): 1788—1794 8 Ha JW,Oh JK,Ling l H,et al Annulus paradoxus:transmitral lfow velcioty to mitral annular velcioty ratio is inxrer ̄ly propor— tional to 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con— systolic function.J Am Coil Cardiol,1997,30(7):1819—1826 2 Rossoll 0,Hatle LK.Pulmonary venous flow velocities recorded by transthoracic Doppler ultramund:relation to left ventricular di— strictive pericarditis.Circulation,2001,104(9):976—978. 9 Ueno Y,Nakamura Y,Kinoshita M,et}d.Noninvasive estinmtion of pulmonary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by∞lor M—mode Doppler .astolic pressures.J Am Coil Cardiol,1993,21(7):1687—1696. 3贾如意,张法强,殷洁,等应用新的肺静脉缸流图评估左室舒 张功能的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8):595—598. 4 Nishimura RA,Abel MD,Hatle LK,et a1.Relation of pulmonary vein to mitral flow velocities by transemphageal Doppler echocar— diography:effect of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Circulation, echocard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E. chocardiography,2002,19(2):95—102. (收稿日期:2007—10—15) 作者简介:赵艳峰,女,1976年11月生,医师,山西医科大 学,030001 1990.8I(5):1488—1497.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的X线CT及磁共振成像比较 山西煤炭中心医院(030006) 范智斌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温鸿雁王峻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ndifferentiated spondyloar thropa一 thy,uSpA)是一类具有脊柱关节病(Slxmdyloar thropathy, 髂关节炎进行分级。 1.3 Cr检查:采用美国( 公司Light )(划 ( 机,选择 SpA)I[ ̄床特点,而又未能分类为某种明确的SpA的临床情 况,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早期 表现,以后发展成典型的AS;可能是AS的“流产”型,以后 不发展成典型AS;可能属于某种重叠综合征,但不能分化 为某种明确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可能目前原因不明,将 来明确分类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据近年的临床观察, uSpA并不少见,往往误诊为其他疾病,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对uSpA患者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比 较,探讨MRI对uSpA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临床检查具有下腰痛症状、肌腱附着点炎, 血清类风湿刚T-(RF)阴性而诊断为uspA患者88例,男性 68例,女性20例,年龄I4~39岁,平均21.3岁。88例患 者共176个骶髂关节于1周内进行骶髂关节X线、 、、 MRI检查。 双骶髂关节,骨窗摄片观察。(1T【1f以根据骶髂关节的方向、 形态和部位等的不同区分滑膜部和韧带部,同时显示此关节 及周围结构的断层解剖。方法如下:做横断扫描,层厚 层距 为3~4 nmv'3--4 mm[0.4]。取患者仰卧位,从骶髂关节下缘 向上扫描12层,在骶髂关节的下1/4段(2~4层面)全部为 滑膜部。向头侧上移,滑膜关节逐渐变短,韧带部分逐渐延 长,上部层面2/3为韧带部占据。骶髂关节面走向与矢状面 的夹角为一5。~l0。。中段滑膜部中间被韧带部中断(5~6 层面),上半段滑膜部(第6层面以上)占间隙前1/2~1/3,后 为韧带部。韧带部关节面走向与矢状面的夹角为30。~50。, 平均36。~38。。滑膜问隙宽度均在2mm以L。韧带部随层 面上升,逐渐加宽。左有髂骨面骨皮质基本对称,但前后不 均匀,由前往后逐渐变薄。 日前对骶髂关节炎的CT表现尚无统一的国际分级标 准。一般根据纽约标准分为5级。 1.2 x线检查:骶髂关节常规x线检查时需做适当的肠 道准备,减少肠气和肠内容物干扰,有利于骶髂关节的显 示。骨盆正位片可满足骶髂关节炎X线柃查的需要 ~ , 1.4 MRI扫描:参照覃杰等 5j报道方法。使用美国GE公 司Sigma 1.5 T核磁共振仪,脊柱线圈。体位要点:患者仰 卧位,人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长轴中线一敛。扫描方位:斜 骨盆左、右前斜位片并不能比正位片更早诊断骶髂关节炎, 但是,二者相互参考可为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 息 按照1984年AS的纽约修订标准,根据X线表现对骶冠状位、轴位。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采用常规sE序列、 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SE序列扫描参数 FR 500 n1s, TE l0~15 nls,层厚3 t'IllTl,层间距0.5~1.0 n1n1;采集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