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容选编时我们要遵循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季节性等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启蒙性原则:是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
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地方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季节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遵循季节性的原则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 科学教育内容在经过缜密的选择之后,还要加以合理与适当的组织,才能使科学教育活动获得最好的效果。在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前常用的具体选编方法主要采用主题单元式选编内容。
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所谓的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是指以认识春、夏、秋、冬季节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集中编排。 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采用单元式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是一个以类为单元组合教材,加强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纵横联系的方法。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
我们可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和认识植物、关爱和认识动物、了解和爱护人体、体验和了解材料、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及变化、尝试使用工具、体验技术设计、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界的奇妙、关爱环境,珍惜资源、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应借助周围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帮助了解。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特点
①在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周围环境的同时,了解人体自身; ②让学前儿童感受技术、崇尚科学;
③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④把认识个别物体的属性和认识物体的多样性结合起来; ⑤从学前儿童的身边取材。 第一章 绪论 1、科学与技术
(1)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科学还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技术是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技术的表现形式是多元的,技术是成套的知识体系。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 学 以认识自然为目的 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获得新知识(发现) 技 术 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创造新产品(发明)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相互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2)科学与技术的功能
科学技术有两个功能:认识功能和生产力功能。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1)学前儿童与科学
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发展分为若干个阶段,并将2——7岁阶段称为“前运算阶段”。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概念的发展是由概念含混、复合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时期组成的,每一个阶段又包含着若干个小阶段。在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急于将由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现象和原理,按成人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儿童,并要求儿童像成人那样去理解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道理。教师应该顾及到儿童的“天真理论”。“天真理论”是儿童在学校学习之前已获得的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的概念,也被称之为“前概念”、“幼稚理论”、“直觉概念”等。 布鲁纳:认为儿童必须先通过操作具体实物发展概念,进而逐渐发展到以抽象符号表达概念的层次。强调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要求让儿童主动地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他竭力倡导发现学习(发现法),并广泛地运用于科学教育。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1)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 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我国古代的科学教育的光辉成果:如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了《墨经》和《考工记》两部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其中《墨经》不但记载了大量的物理知识,还可以从中看到墨子是如何对弟子进行教育的。墨子在讲学时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生产知识,他曾经运用实验的方法来解释光学中“小孔成像”的原理。墨子对“小孔成像”(又说“针孔成像”)的解释,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科学解释,比希腊的欧几里得还要早一个世纪。更具有价值的是,墨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在世界科学教育史上是首创。
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 :和识字教育紧密结合,大多仍然在家庭中随着父母的劳动和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科学教育。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发展
我国儿童自然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课程来进行,是在清代同治年间。1862年(同治元年)设立了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中设有“格致”这一科目,是我国设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1903年我国自己开办的第一所幼稚园——湖北幼稚园。1932年10月,当时的国家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幼稚园课程标准》,正式规定有关科学教育内容的课程——“社会和自然”。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第二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单元目标:是指一个单元的教育目标。在科学教育中,这种“单元”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是“时间单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科学教育目标。另一种是“主题活动单元”,是在一组有关联的科学教育活动全部结束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一般是指一次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 科学知识教育目标: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如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方法,以及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
总目标是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总方向,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活动的“引航灯”。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科学”、“社会”、“语言”、“健康”、“艺术”等五大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领域目标。归类为三个方面,即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科学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和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
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是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来制定的,既体现学前儿童各个不同年龄之间的差异性,又体现了各个年龄之间的连续性。如:“分类”在个年龄阶段的目标: 5-6岁: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4-5岁:能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3-4岁:能从一组物体中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挑出物体,归入一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确定
(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
要科学地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就必须研究儿童、研究社会、研究学科特点,从三方面的综合信息中来确定。
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 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 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原则 全面性与整体性。 连续性与一致性。 可行性与可接受性。 社会性与时代性。
辩证统一性。
第三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对于完成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媒介,是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具体实施的主要依据,也是实现
科学教育目标的实质部分。如何对科学教育内容进行选择与编排,这是一个涉及到如何从内容范围中进行选择,即什么是适宜的科学教育的内容,以及如何将内容进行编排的问题。在内容选编时我们要遵循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季节性等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启蒙性原则:是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
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地方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季节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遵循季节性的原则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 科学教育内容在经过缜密的选择之后,还要加以合理与适当的组织,才能使科学教育活动获得最好的效果。在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前常用的具体选编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第二是采用以单元式选编内容;第三是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所谓的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是指以认识春、夏、秋、冬季节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集中编排。 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采用单元式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是一个以类为单元组合教材,加强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纵横联系的方法。 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是以科学教育的不同领域为依据来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目前并不很多,但仍为部分幼儿园所采用。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他可以分为不同的领域,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动植物、人体、现代科技等等。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它涉及了儿童生活周围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特点
①在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周围环境的同时,了解人体自身; ②让学前儿童感受技术、崇尚科学;
③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④把认识个别物体的属性和认识物体的多样性结合起来; ⑤从学前儿童的身边取材。 五、本章要求掌握的概念:
1、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2、启蒙性原则:是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
3、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4、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5、地方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6、季节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六、本章要求掌握的问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启蒙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时代性原则; (5)地方性原则; (6)季节性原则。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具体方法: (1)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2)采用以单元式选编内容;
(3)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第四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法(上) 1、观察
观察是一切科学活动的基础,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观察的方法可以保证学前儿童在直接接触自然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和规律,了解自然事物和规律的特性,提高他们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培养其运用感官探索周围环境的习惯,并为发展学前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形成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所以,观察的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前儿童经常运用的学习科学的方法。 (1)观察方法概述
观察: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观察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观察,是指借助于感官对物体进行直接观察的方式;另一种类型是间接观察,间接观察是通过仪器间接的对物体进行观察。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教育过程中要从具体情况出发来合理运用。观察的类型从不同角度可有多种分法,现将其中最主要的几种观察类型介绍如下:
个别物体观察:是指学前儿童对单个的物体(或一类物体)或现象的观察。学前儿童通过有目的地运用感官,与周围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直接接触,从而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属性、习性等。
比较性观察:指学前儿童同时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并进行比较,以找出物体间的异同点。如:学前儿童各年龄班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中班可以仅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大班不仅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 长期系统性观察:指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长期系统性观察对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要求较高,所以一般在中班才开始采用这种观察?类型,而且主要在大班进行。
间或性观察:是指间隔一定的时间,带领学前儿童对某个物体或现象进行的观察。间或性观察在小、中、大三个年龄班均可采用,根据间或性观察的要求及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大班学前儿童采用间或性观察较多些。
室内观察与室外观察:室内观察:在室内开展的各种观察活动,一些需要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观察,适宜在室内进行,如观察鱼类、种子等。室外观察:是指在实地进行的观察,一般与散步、参观、旅游活动相结合,如参观城市建筑,到海滨捉蟹,参观菜地和捡树叶等。 (2)观察方法的运用
在运用观察方法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学前儿童年龄特点之外,还应该特别注意应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 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前儿童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儿童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2、小实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小实验的方法,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培养学前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实验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小实验的方法,也培养了学前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让学前儿童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本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实验与研究自然科学的实验法不同,仅是让儿童重复前人的实验,不要求有新的科学发现,往往是一些有关事物明显的、表面的因果关系。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以及对变量的操纵和控制比较简单,学前儿童在较短的时间内就
能见到实验结果。实验常采用游戏的形式,学前儿童是在十分有趣味的活动中生动活泼地进行科学的探索。 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种植与饲养
(1)种植与饲养方法概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种植方法:是指学前儿童在园地、自然角(或用泥盆、木箱等)种植花卉、蔬菜和农作物等的活动。
饲养方法:是指学前儿童在饲养角里喂养和照管习性温顺动物的活动。 (2)种植与饲养方法的运用
学前儿童年龄小,种植、饲养的技能差,因此在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动植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具体说来,在选择种植的植物时,应选择一些易生长、易照顾、对种植的土质肥料要求不高、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的植物。
在选择饲养的动物时,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料要求不高、不易死亡,而且对学前儿童没有伤害的,包括不会传染病菌的小动物。例如,金鱼、小蝌蚪、蚕、兔子等。 4、分类
(1)分类方法概述
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分类的类型: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分类类型有挑选分类、二元分类、多元分类等三种。
挑选分类:是指从许多物体中将具有某一种(或几种)共同特征的物体挑选出来,成为一类。
二元分类:又称是与否分类,是指从许多物体中,选择出具备某一属性的物品,排除其他物品。
多元分类:是指将物品按一些共同的标准分成两类或几类。 (2)分类方法的运用
一般来说,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只要求他们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因为这些特征都是外在的、易观察到的。而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的分类宜放在大班进行。同时,还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一大堆物体用两套标准分类,例如,要学前儿童找出既是红色的,又是木制的纽扣。不过,这样的活动至少到中班下学期才能进行。因为对于3—4岁的学前儿童来说,同时在头脑中考虑两件事与从不同方面来描述事件是比较困难的。在让学前儿童学习用两套标准进行分类时,可以要求学前儿童先根据一个特定属性给一组物体分类,然后再根据另一个属性对这些物体进行分类。 第五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下) 1、测量
测量:是指用量具或仪器来测定物体的尺寸、角度、几何形状或表面相互位置的过程的总称,也包括用仪表来测定各种物理量的过程。
测量的类型:分为观察测量、非正式量具测量、正式量具测量三种。 观察测量:是指通过眼睛、手等感官的观察来测量物体。
非正式量具测量:也称自然测量,指不采用通用、标准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如木棍、积木、绳子、手指、手臂、步长等作为量具,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 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标准量具对物体进行测量。适合学前儿童使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尺、天平、温度计、钟表、秤等。 2、文学艺术
(1)文学艺术方法概述 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低幼艺术作品等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来进行科学教育,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2)文学艺术方法的运用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所选择的文艺作品虽应有不同,但总体来说,作品应该围绕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展开其情节,避免内容松散,或者内容庞杂,使学前儿童通过文艺作品能对内容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3、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换。
在学前儿童学科学的活动中,学前儿童通过各种方法,获得了大量的有关客观世界的丰富的信息,以及自己的感受。他们需要以各种方式(手势、动作、语言和图像)向老师、同伴、家长表达、传递自己的感受,告知观察周围世界的过程和结果,提出疑问,抒发愉悦、惊奇等情绪,和同伴们分享所得的成果,评价别人的科学探索的结果等。学前儿童通过信息交流,使感知周围世界的第一印象在脑中形成的表象,又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使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更清晰,也有助于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既促进了儿童和儿童之间的交往,也使师生之间得到沟通;更重要的是,使教师及时了解了学前儿童的学习情况,使教学及时得到了反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信息交流的类型,除了运用语言的方式以外,还运用手势、动作、表情及图像记录等非语言方式进行。在运用时教师要加以合理、正确的指导。
4、科学小制作
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学前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刚刚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但受到年龄的限制,还不可能理解那些抽象的科学概念、原理、内在规律等。而科学小制作是学前儿童通过自身的感官与自然科学物质材料相互作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实际操作的科学活动,它特别强调操作过程。同时,这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正确的科学感知,发展学前儿童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是相一致的。科学小制作包括纸工、泥工等。在在进行科学小制作活动的指导时需要注意:需要注意活动要符合科学教育的目标、应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小制作的方法、应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逐步安排内容、科学小制作应结合活动的主题等方面。 5、科技玩具与科学游戏 (1)科技玩具与游戏概述
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运动性游戏三种。 (2)科学玩具与游戏的运用
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第六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环境与材料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环境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环境与材料是科学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内容。环境与材料还是幼儿园实施科学教育的物质基础和必要前提。科学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极大地依赖于环境的创设,这当中不仅包括物质环境,它是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活动的场所,其中也包括了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让学前儿童在安全、放松的状态下,积极开展科学探究与发现,良好的心理环境还有助于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的概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物质环境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心理环境。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物质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物质环境是指学前儿童通过对事物的操作、探索、观察、体验,能得到多种多样的物理学习经验的环境。 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心理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在幼儿园内,创设浓厚的科学学习氛围,为学前儿童的科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重视儿童及教师科学素养、科学习惯的形成等。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的类型与范围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的类型与范围:包括物质环境的类型与范围和心理环境的类型与范围。其中物质环境的类型与范围包括:
①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无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地方。
②园地:是指幼儿园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草地、花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水池、沙箱等。
园地可分为:种植园(角)、饲养角、气象角。
③科学活动室(科学桌):科学活动室是指在幼儿园建立的,专供学前儿童进行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场所。
活动室建构的基本理念是:以活动室为科技活动的主阵地,以问题情境和任务情境为引导,以尝试、探索、设计、制作为类型组织探索、设计、制作活动,实现在科学态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活动室应紧密围绕专题,根据活动内容划分,分解出一个一个任务或问题,让儿童面临需要解决的任务和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尝试、探索、设计、制作、记录、交流……完成任务,回答问题。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
材料是物质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儿童活动的物质支柱,学前儿童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可获得多种经验,使身心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教师要帮助学前儿童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学前儿童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学前儿童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只有主动的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学前儿童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因此,教师要为学前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科学教育的环境,并提供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各种科学教育材料。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概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类型与范围 可以供儿童科学学习的材料很多,可以从材料所属的探究类型、材料加工程度及功能三个角度、对材料的种类进行划分。其中根据材料的性质可以将材料分为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和自然材料。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与利用
选择材料的原则: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材料的可操作性和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
材料的正确投放: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投放材料的开放性;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1、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 (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科学教育材料? (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欀?;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第七章 家园互动与社会资源
1、家庭中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科学教育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家长除了在家庭中利用各种机会向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以外,他们还在幼儿园的设计与安排下,参与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以及在幼儿园的指导下,开展家庭科学探索活动。我们要看到家长的力量,取得家庭的密切配合,这样就可以增加科学教育的效果和丰富发展科学教育的内容。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家园联系手册、家庭志愿者、以及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等方式,把家长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1)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
特点:家庭科学教育的潜移默化性;家庭科学教育的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 (2)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对于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直接回答;引导思考、鼓励探索;指导阅读;启发联想;留下期待。 2、科学教育中的家园互动 家园互动的内容:
幼儿园为家长安排的家园互动内容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家园联系手册;家庭志愿者;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 3、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
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社会资源,可以为学前儿童提供学科学的机会,开阔学前儿童的眼界,丰富学前儿童的科学经验和生活。它具有幼儿园不能代替的作用和意义。 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社会资源的范围包括:自然资源、物力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在选择与利用这些社会设施时,应注意要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而且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
总之,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科学教育设施在现代科学教育中,都发挥着各自独特的教育作用。建立由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科学教育设施的有机联系,形成一个网络状的现代科学教育体系,才能取得科学教育的最佳效果。 第八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概念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结构:包括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和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教师按计划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活动。按教师指导程度,以及组织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将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分为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和偶发性活动等。 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其他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和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等三个方面。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也是学前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因而具有下列特点: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培养相协调的过程。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
针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而言,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等要求。
整合性要求:是指在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中,将科学领域不同的内容、目标、活动形式进行有机的整合。
2、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1)集体教学活动概述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2)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 集体活动的设计,就是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各个要素进行处理,从而形成特定的相互关系的过程。在制定科学教育目标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学前儿童已有的经验水平。其次,是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来确定目标。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内容以及主题选择方面的关键,是要选择适合开展集体学习活动的内容,另外还要注意活动时所用的材料和各种环境,教师应在科学教育活动前准备好安全、充足又能激发学前儿童探索兴趣的材料,设计学前儿童科学探索的理想环境。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时,特别应注意从活动目标出发,去考虑过程的各个步骤。 (3)集体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集体教学活动的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入活动;②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③使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④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⑤要注意结束活动的时间及方式。 第九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下) 1、区角活动中科学教育的设计与指导 (1)区角活动概述
区角活动包括学习性区角和游戏性区角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教师主要是进行间接指导,为学前儿童创设环境、提供材料,并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但这并不等于说,教师在活动前不需要对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进行设计、任其自然。而正相反,区角活动同样要求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只是设计的重点与角度有所不同而已。 (2)区角活动的设计
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一种主要的活动形式,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包括两种:班级的区角活动和科学活动室。在设计区角活动是要注意目标的定位,即目标是清晰的、有序的,但又是非即时的。从内容方面来说,可以根据场地大小、材料的丰富性等条件进行内容设计,还可以结合班级的活动主题来设计。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材料的探索性、材料的新颖程度、材料的易理解性、材料的丰富性、材料的层次性等。 (3)区角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教师在指导区角活动时,应在观察学前儿童的基础上进行,还要运用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等方法进行指导。 2、散步、采集、远足活动
教师在指导散步活动时,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明确散步的概念;明确散步的目的;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3、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1、区角活动内容设计的种类。 (1)观察阅读类; (2)科学玩具类; (3)操作实验类; (4)制作创造类。
2、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材料的探索性; (2)材料的新颖程度; (3)材料的易理解性; (4)材料的丰富性; (5)材料的层次性
3、区角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
(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4、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 (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 (2)明确散步的概念; (3)明确散步的目的;
(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第十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概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前儿童的学习两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师科学教育工作和效果的评价,包括对科学教育计划的评价和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的评价;二是对学前儿童通过科学学习其发展状况的评价。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式
明确了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后,还需要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实质上也就是收集资料信息的方法,包括如何将资料信息进行记录的方法。可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目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1)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价者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做出评定的一种方法。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情境观察、行为核对等三种类型。 自然观察:是评价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自然观察法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运用时,往往在观察前就明确好所需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观察时只需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详细的记录。
情境观察:是事先创设一种情境,以此引发评价者想要观察到的学前儿童的行为,从而来测试评价学前儿童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
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2)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问题测试和情境问题测试两种具体的类型。
问题测试: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情境问题测试:是指先由评价者设计一个需要思考的情境,然后要求学前儿童根据他们已熟悉的科学经验、事实,或科学概念来解释这个情境中出现的新现象。 (3)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例介绍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科学教育经历了即知识本位、方法本位和人本位大致三个阶段。当代各个国家都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儿童的科学素质上,我们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也要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及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2、“做中学”
做中学科学教育起源于美国,项目强调的是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帮助幼儿学会独立做事,学习记录与表达,养成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习惯。其核心在于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发展幼儿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做中学”的意义 意义: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对于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2)“做中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几个环节。 3、“STS”教育
“STS”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的缩写,“STS”的中文意思是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 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4、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原则: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整合性原则。 5、探究性教学
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中的角色: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本章应重点明确的问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 (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 (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2、“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对于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3、“做中学”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几个环节。
4、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
(1)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 (2)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5、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原则。 (1)体验性原则; (2)人文性原则; (3)整合性原则。
6、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
(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