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专业实习》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2020-10-28 来源:步旅网
智库理论 智库时代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专业实习》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吴 芳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专业实习对于锻炼学生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非常直接和有效的作用。在当前企业用人不断注重人才的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专业实习》教学方面面临的一些问题亟待改革。基于此,本文在研究中,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视角出发,并结合相关实例,探讨高校《专业实习》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思路和具体措施。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改革;专业实习;产教融合模式中图分类号:G420 󰀃

一、引言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线技术型人才的重要责任。而要培养具备优秀实践技能的人才,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为学生们提供专业对口的实训基地。让学生们进行有效、适当的锻炼,对于强化学生们专业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探索合适的途径,不断创新方法,加大对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论证研究,另一方面要在《专业实习》课程教学方面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提高学生们专业实习教育和实践效果。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实习》课程教学的内容

作为一门指导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专业课程,《专业实习》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管理的。其中包括专业实习组织领导机构、实习机构选择、实习岗位设置、实习绩效考核、实习结果评定以及实习注意事项等。这些内容不同的专业学科,其规定也有所不同。不过,总的来说,《专业实习》这一课程,对于帮助高职院校学生认识清楚自身的专业发展状况、实际就业岗位、相关产业发展、必备能力与素质等,具有十分直接的作用。学习《专业实习》课程的相关内容,能够让学生们在很大程度上排除实习困扰,少走弯路,更加自信地选择自己的实习机构和实习岗位。

三、教学模式分析

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实习》课程的教学模式,目前主要由基地现场教学、课堂教学、企业教学等模式组成。每一种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基地现场教学

高职院校很多专业,都涉及到具体的产品生产、制作过程。因此,通过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由专业实习教师带领学生们,在现场实习过程中进行授课。这种模式,给予了学生们一个真实的实践环节,再通过专业·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44-0156-002

的实习效果。

(一)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困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投资规模较大,周期长,不是一般学校能够有力去做的。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招生难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收入面临下滑,而且相关政府财政资金支持较少,学校缺乏足够的社会影响力,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因此,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了一项难度较大的任务。

(二)实习岗位设置与专业不够匹配高职院校学生们在实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相关岗位的设置与自身专业不匹配。而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来看,是由于专业设置与相关行业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

(三)专业教师不足

高职院校《专业实习》教学的教师,在教学经验、实践工作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专业实习课程教学的效果不理想。不能对学生们后续专业学习、实践锻炼等产生有启发性的影响。

五、改革措施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这为当前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专业实习》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思路。在本文的研究中,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提出如下几种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人才的培养,要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真正体现人才培养的价值。高职院校要积极对接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布局,精准调整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瞄准国际标

实习教师的授课讲解,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对于提高学生们的专业实践技能,具有很好的作用。这种模式,也是当前高职院校热衷推广的。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能够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建设一些优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而为本校学生提供一线实践教学机会。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专业实习》课程开设的时间相对比较晚,一些高职院校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还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们专业实习可能会涉及到的问题,让学生们在思想认知层面,比较全面的了解自己专业未来的实习途径和就业方向等。这种模式,缺乏新意,而且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显得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们学习兴趣。在一些院校,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沦为“形式”,学生们不愿意学,教师也不愿意教。这些问题是未来需要改革的重要方向。

(三)企业教学

企业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有用人单位一方的企业,选派优秀骨干人才,对合作的相关院校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教学。企业一线人才,对于专业知识的应用、实践工作技能的掌握、工作经验等,都要比院校的专业教师有优势。因此,通过一线企业人才教学,对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一线生产情况、专业岗位设置情况以及相关工作能力的要求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这也是现代越来越多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安排企业人员进行教学授课的重要原因。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专业实习》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模式途径不断创新,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训基地建设困难、对口企业合作意愿不高、专业实习岗位缺少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学生们

智库时代 准提高育人质量。职业教育的质量,最有说服力的也是人才。因此,要把产教融合作为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攻方向”,培养适合经济转型所需要的“智造”人才。学校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将企业“生产线”搬进学校,实施“校中厂”实训模式。

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和老师的指导下,在基地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真枪实刀”地操作,在实践中生产出可供销售的合格产品。高职院校要形成以“企业嵌入学校,学校嵌入企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对接、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对接、培养过程与生产实境对接,校企互嵌、工学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切实推动学生实习模式的不断改革,提升学生们的专业实习效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学校重点专业向好发展的基础。为了保证学生《专业实习课程》教学改革取得新的突破,高职院校要重视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学校要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践,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能力;从企业聘请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专业标准建设和教材的开发,逐步提高专兼职教师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在专业课上,教师担任经理,学生担任服务员,模

拟情境,开展教学,将实践中的感受采集成典型案例,为教学所用。加强师资建设能够让专业永葆活力。高职院校学校坚持“培养”“引进”并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培训、下企业锻炼、教研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

(三)探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对接技能实习模式

在校企合作方面,高职院校积极进行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对接技能等方向的思考。要积极探索现代师徒模式、产教融合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以及生产型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为其他专业、学院提供可借鉴的参考路径。要边总结、边提炼、边宣传,做好校企合作落地工作,进一步推进校企间的深度合作,深入发展。要利用好职业教育大数据中心及公共实训平台,实现多方共赢。通过创新机制,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关系机制,共赢的发展驱动机制,信息通畅的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与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效果的不断提升。

(四)建立“学习型教学工厂”通过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在校内以企业化理念,通过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成果产品化、过程管理流程化、组织管理企业化、组织学习规范化、团队工作无界化,建立起以项目训练教学为核心的“学习型教学工厂”。

智库理论

总之,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为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专业实习》课程的教学改革服务。对更好的培养学生和创新教学方式有积极的作用。

六、结语

在现今市场化时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事关重大。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积极探索创新学生实习模式,专业授课模式,提高学生们的实习锻炼效果,继而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吴芳(1985-),女,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胡锦霞,吴微微,罗中艳,董洁,段皓文.面料二次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装饰(理论),2017(1):84-85.

[2]梅硕,李金超,何建新,陈金静.“针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纺织服装教育,2017(2):140-142

[3]李云玲.《食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视界,2017(1):237+255.

[4]鲁群,刘睿.新形势下“饮料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3):55-56.

(上接第155页)

视角限制以及自身知识储备量不足,思维定式的存在,只能是找寻到一种处理方法,有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解题思路。课堂上数学教师若可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沟通和交流讨论,以互相启迪、帮助为主,便可将集体的智慧汇总在一起,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寻求处理问题的方法。

讨论阶段内,教师需要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要敢于创新、努力创新,善于一题多解、多变,之后在此基础上活跃学生思维,由点及面的强化学生创新能力。

二、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合理渗透分析

高等数学教学中,实践性教学阶段,主要借助数学建模来完成和实现,需要将数学建模思想顺势引入到当前高等数学教学结构体系中来。

数学建模主要是指借助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和简化以及变量、参数确定等,按照相应数学规定进行变量和参数间所形成的数学问

题确定,对此类数学问题进行求解,以解释和验证等方法求出最终结论,确定其能否应用在实际问题处理上,这是一个不断循环、深化的过程。数学建模活动的创造性不容忽视,以量化形式出现。

数学建模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开拓精神,拓展其思维。数学建模不存在现成答案且无固定方法,也没有指定参考书籍和数学工具,期间需要学生自由发挥。

学生们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和深度观察,发挥本体创造力和想象能力,才能在不断探索的途中找寻到处理问题的办法。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扎实,另外,还要具备敏锐洞察力和丰富想象力,要拥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以及创新意识等。每一个环节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学生的创新融入。归结来讲,数学建模让学生在面对各类问题时都要开动脑筋、活化思维、发挥创造力,这些对于当前学生创新

精神培育和创造能力强化来说都是极其有益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数学教育,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的主要渠道,只有创新教学理念、实事求是,顺势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挖掘教材中潜藏的创新要素,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真真正正的融入到高等数学教学各环节中,只有如此方可培养出综合型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张萍(1982-),女,本科,讲师。

【参考文献】

[1]苏振华.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究[J].高教学刊,2018(4):29-31.

[2]项慧慧.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116-117.

·1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