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C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实验日期 指针与结构体 成 绩 批阅日期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指针的概念,理解指针的本质及特征。 (2)掌握指针变量的声明、表示、引用及赋值方法。 (3)掌握指针变量的常用运算规则和实际应用。 (4)结构体极其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5)指针操作结构体变量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第一部分:指针
【实验1—基础题】
要求:定义和实现一个函数void swap(int *p , int *q),该函数实现两个整数的交换。
在main函数中构造两个整型变量,通过调用swapt函数实现这两个整型变量的数值交换,并显示交换前和交换后的数据。
目的:地指作为形式参数的用法(传址) 实验结果:
【实验2—验证题】
要求:运用指针的知识实现计算学生平均分的函数编写
(1) 设数组score[]保存若干学生的某一课程的成绩,定义一个函数float aver_score(float *p,int n),计算
该课程的平均成绩(形式参数n表示学生个数)。
(2) 在main函数中用数组存放多个学生成绩,成绩由键盘输入,然后通过调用aver_score函数计算其平
均成绩并输出。
目的:指针与数组的关系及应用 实验结果:
【实验3—延伸训练】
要求:定义一个函数void reverse_str(char *p),实现字符串的逆序排列。
(1) 调用函数reverse_str(char *p)时,把一个字符串的地址传递给指针p,由指针p对字符串进行交换,
得到逆序排列的字符串。
(2) 在main函数中构造一个字符串,通过调用reverse_str函数实现该字符串的逆序排列,并显示源字符
串和逆序排列后的字符串。
例如:用户输入的原字符串为asdfgh,调用函数reverse_str后,输出逆序字符串为hgfdsa。 目的:指针操作字符数组的应用 实验结果:
三【实验小结】
本次实验/上机获得的知识或认识总结
本次实验/上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 本次实验/上机的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等
第二部分:结构体
【实验1—基础题】 要求:
(1) 定义关于学生信息的结构体:
每个学生信息有:学号、姓名、三门课程的成绩、总分、平均分;
(2) 定义结构体类型的变量:定义一个学生结构体类型的变量、通过键盘输入该学生的信息; 提示:其中,学号、姓名、三门课程的成绩由键盘输入;
总分和平均分通过用户输入的学生信息计算得到。
(3) 分别使用 “.”运算和“->”运算实现结构体数据成员的访问,输出学生的各项信息。 目的:掌握结构体的定义、结构体变量定义、结构体数据成员访问 实验结果:
【实验2—选做】
要求:(1)在实验1的基础上对程序进行改进,实现多个学生信息的处理 提示:定义该类型的数组,可以处理多个学生的信息 (2)通过键盘输入N个学生的信息并输出; 目的: 实验结果:
三【实验小结】
本次实验/上机获得的知识或认识总结
本次实验/上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 本次实验/上机的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