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播音发声的声音位置的辩证认识

2023-05-19 来源:步旅网
Ⅳ. ̄ZH'AoZH'E 2010・3(下半月J  ̄.-j-播音发声的声音位置的辩证"iX识 口王祖明 摘要:以声音的安放位置为标准来划分播音发声方法,可分为向上式、向下式、上下各半式和中部式几 种。这些播音发声方法及其不同的声音位置安放各有利弊。我们研究播音发声方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充 分地看到各种播音发声方法的长处与短处,看到各种播音发声方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定不能强调普遍 性就否定特殊性.况且特殊性中还体现着普遍性。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播音发声的发声位置,许多矛盾就 可迎刃而解。 关键词:声音位置 双向辩证 部式。向上式和中部式又可分为靠前、靠 播音发声的声音位置的安放是播音 发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既 表1:以声音的安放位置为标准的发 声方法 中和靠后式。中部式又分为靠前、靠中和 靠后三种。中部式与向上式结合,可形成 中上式.中部式与向下式结合可形成中下 式。上中下分别指头腔、咽腔和胸腔。前中 简单又复杂。对这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 题.不少人都没有认识清楚。原因在哪里? 原因在于不少人对声音位置的安放缺乏 辩证的认识。本文笔者谈谈对各种声音位 置安放的点滴看法,并提出自己的一种新 观点——声音位置的“双向安法”或“双向 后是以硬、软腭的交界处为中线来划分的。 以声音的安放位置为标准来划分的 发声方法如表1所示。 声音位置的辩证认识 音位”。 以声音的安放位置为标准来划分的 在播音发声界.对声音安放在什么位 置才是科学的问题争论很大,不过,只要 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就会迎 刃而解。笔者学过的声音安放位置有:安 灵的创伤,引发人们对亡者的怀念,还能 启发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悲 放在鼻尖,安放在面罩,安放在门牙,安放 在头顶,安放在后脑,安放在呼吸支点,安 播音发声方法 从声音的安放位置来说,播音发声方 法分为向上式、向下式、上下各半式和中 代价,但我们的讣闻报道却在这时失语, 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缺憾。 西方媒体注重新闻价值向社会价值 注普通人的命运,给社会增添温情。讣闻 报道也是对社会和时代的记录,通过对各 阶层生活图景的真实再现,有利于促进人 们之间的理解与融合.这在社会转型期有 着不容忽视的调节功能。这种对百姓的观 照,实际上也为人们提供了行动参照和价 值坐标,从而完成新闻自身由特殊意义到 普遍意义的提升。 注释: 恸的群像》讣闻专题后来获得了2002年普 利策新闻奖。这种凝聚着公共意识的“讣 闻报道”充分体现着美国报纸的人文关 怀,而这正是西方媒体开设讣闻版的终极 目标。 我国讣闻报道的功能有待拓展 的转化。西方媒体把讣闻看做简明的个人 传记、是对报道对象人生历程的解释。《纽 约时报》副主编阿瑟・高宝说:“我们把讣 闻看做简明的个人传记……我们努力地 把他放在历史的环境中,看他对于那个领 域里的人们意味着什么……” h闻报道不 仅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同时反映着对生命 价值的敬重和社会价值的认同。读者通过 目前,我国的讣闻报道大多只发挥了 告知死讯的信息功能.只有极少数媒体开 掘出其中所蕴涵的社会价值。讣闻报道是 (D康贻祥:《现代应用文写作大全》,北京: 金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讣闻报道了解别人的经历,由此有所感 悟.从而审视自己的人生,这其实是一种 能动的自我观照。 讣闻报道不直接登载社会消息,但它 对逝者一生的回顾与总结.具有纪念碑的 意义;对生者而言,讣闻报道重现逝者的 ②姚文慧:《中西讣闻报道比较》,《青年记 者》,2004(11)。 音容笑貌,是生者缅怀、悼念逝者的最佳 形式之一;于读者而言。讣闻报道能触动 ③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广州:南方日 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 郑亚楠:《中西新闻写作的文化比较》, 所报道的生命个体却具有鲜明的社会烙 印.是理解一个时代和社会文化的窗15. 读者的情感,让人有所反思,更加深刻地 审视自己和周边的事物 讣闻报道的重点不在于“事”.而是 《学术交流》,1998(2)。 背后蕴涵着人情风俗与道德伦理。“9・11” ⑤拾景炎:《“快乐至上”新闻思想的人文 审视》,《扬州大学学报》,2003(11)。 事件后,《纽约时报》连续3个月刊登《悲恸 的群像》讣闻专题,100多名记者写作了 2100多篇讣闻报道,用最生动的笔调再现 死者的音容笑貌.激起了读者对恐怖袭击 “人”本身。讣闻报道不仅是告知受众某人 去世了,而且应该以去世为由头,重点阐 ⑥朱利安・哈瑞斯[美]:《全能记者必备》,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述此人的一生,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对死 者的追思与缅怀,不仅可以慰藉生者,而 (作者为武汉大学文学硕士。贵阳学 院中文系讲师)’ 编校:董方晓 事件的愤怒与谴责。重建了人们的道德标 且会使读者感到媒体的人情味,有助于媒 体树立良好形象。国内的报纸应更多地关 准与公共意识。这不仅有助于平复人们心 116鹳向藏 者 慨 AIHAO. ̄,HE 201 0・3(下半月) 由于共鸣管道相对比民族唱法大些,故后 音位比民族唱法明显.前音位比民族唱法 模糊。但任何事物我们都要辩证地看,美 声唱法虽然后音位比民族唱法的后音位 明显.但对前音位也很重视,它比民族唱 法更强调前后音位的平衡.它要求把管道 竖起来,若前后音位平衡不好,管道上部 就缺乏竖的前后平衡的机能状态和声音 效果。有的学美声唱法的人,只强调后音 位,忽略前音位,结果声音包在里面,感到 声音出不去,字也咬得不太清。民族唱法 和美声唱法的高音,其后音位的感觉比中 放在小舌.安放在软腭上方,安放在喉下 窝.安放在咽腔,安放在喉器后下方,安放 双向音位 关于声音位置的安法,笔者提出一种 声音位置的“双向安法”,即同时把声音放 在上下或前后两个位置。从上下来说,下 音位的位置是呼吸支点,上音位的位置是 头腔:从前后来说,上音位的头腔中的声 音位置又分为前音位和后音位。这种“双 向安法”的音位是双向的,故它是一种“双 在后腰等。各种位置有其安放的作用,有 其安放的利弊。总之,全部的声音位置安 法都有其科学性.不能强调此否定彼,但 也不能什么都强调.看我们的立足点是以 发声训练过程来看.还是立足于结果来 看;是从普遍性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特殊 性的角度来看。有的适宜过程中的安法, 有的适宜结果中的安法:有的适宜中低音 向音位”的安放法。这里仅以前后音位,即 靠前与靠后为例进行分析。 根据“双向音位”安放法的原理,我们 可以深入地认识声音的靠前与靠后问题. 有的说声音要靠前,有的说声音要靠后. 这个问题也困扰笔者多年,笔者按靠前的 提法练习,声音太白,按靠后的提法练习, 声音又感觉包在里面。还有一个共同的提 法是随音的升高要逐渐靠后.这个提法是 的安法,有的适宜中高音的安法;有的适 宜亮音的安法。有的适宜暗音的安法。有 的安法对机能的损耗大些,但为了艺术表 现的丰富多彩,又不能缺这种声音形象, 这种属于特殊的安法:有的安法机能损耗 小,适宜普遍推广,但不能因这点就全盘 低音明显,但音高到很高时,后音位已散 开成面,这就要求在有这个面的前提下, 加强前音位的感觉。若不加强前音位的感 觉,声音就只有散开,没有集中。前音位便 于集中,后音位便于散开,高音要散开,这 是对高音的一个普遍要求,所以要强调后 音位的感觉,但声音越散开,越要注意集 中,这就是声音的集中和散开的对立统 一否定特殊安法的作用。比如,把声音的位 置主要安放在呼吸支点上的向下式发声 法,它可以产生把声音主要安放在头腔中 的发声方法无法相比的重低音色彩.这种 方法虽然将声音位置主要放在下面,但由 对的,问题是我们要求的结果的声音该靠 后,还是该靠前?如果靠前,随音升高时, 音位逐渐靠后.就容易出现违反基础要求 的结果——声音越来越出不去。如果本身 。播音发声的要求和原理与这些是一致 于反作用的原因,必然有头腔共鸣。只是 在发中低音时候的头腔共鸣,没有把声音 位置主要放在头腔中的发声方法的头腔 是偏靠后的发声法,靠后到一定程度后, 还一味强调靠后,必然会出现声音过分靠 的。在自然声区,播音声音要求明亮的、共 鸣小些的,声音的前音位明显,声音的集 后的结果。笔者最后发现,有的是从结果 角度提出的声音要靠前,有靠前必有靠后 的反作用;有的是从感觉上提的声音要靠 后,由于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声音靠后, 结果是靠前的。仅这样理解,还会出现很 多矛盾:第一,单一地说声音该靠前还是 该靠后的提法又不太准确,容易使学习者 中度要求高些;播音声音要求暗淡的、共 鸣大些的,声音的后音位明显。在高声区, 无论播音要求的声音是明亮还是暗淡,都 必须强化后音位.同时辅以前音位的视 共鸣多。我们研究科学发声方法,最基本 的要求就是充分地看到各种科学发声方 法的长处与短处,看到各种发声方法的普 遍性和特殊性.一定不能强调普遍性就否 角,这样的声音才悦耳。但不管是什么样 的播音声音,都必须是“前后双向”音位的 平衡。 以上对播音发声的声音位置安放问题 谈了一点肤浅的认识,有许多问题还有待 于继续研究、继续实践,从而更为辩证地 认识声音位置安放的各种问题,更为深刻 地揭示出声音位置安放的一些本质问题。 参考文献: 定特殊性.况且特殊性中还体现着普遍 性。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声音位置安放的 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问题。声音位置的哪 些安法是适宜训练过程中的安法.哪些 安法是适宜训练结果的安法呢?从共鸣 的角度来说,发声方法分复合共鸣和非 复合共鸣两种。而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复 糊涂。第二,随音的越升高,声音越靠后, 是不是就有很好的靠前效果,从作用与反 作用来看好像是这样.但从集中与散开的 角度来看靠前与靠后的声音效果很矛盾。 关键是靠前靠后不只是涉及作用与反作 用.它还涉及一个重要内容,即共鸣腔的 合共鸣的发声方法。一般来说,在复合共 鸣的发声方法中,将声音主要安放在呼 吸支点、中部共鸣腔内和头腔中的位置 上都是科学的。不同的位置安放,有不同 的声音效果。不能用某种个性的位置安 开大与开小。靠前利于声音集中,共鸣腔 开得更小;靠后利于声音散开,共鸣腔开 1.周殿福:《艺术语言发声基础》,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得更大。声音越靠后,由于共鸣腔体增大, 越不易产生靠前的集中声音,因此,越靠 后的声音不一定能产生好的靠前结果。这 样看来,靠前离不开靠后,靠后离不开靠 前,即使是总的结果要求靠前也如此。由 此.我们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头腔共鸣 2琳俊卿:《歌唱发音不正确的原因》,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年版。 3.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上海音乐 出版社.1998年版。 4.冯葆富、齐忠政、刘运墀:《歌唱医学基 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 法来代替共性的位置安法。将声音位置 安放在喉器上下属于声音训练过程的安 法,这些安法对于解决局部问题,效果相 当好,是结果性的声音位置安法不能相 比的。将声音安在喉管的后下方的安法, 对训练控制声带的肌肉群的肌肉力量相 当好。结果性的声音位置安法都可以作 的音位是双向的,即靠前与靠后两个音位 的对立统一,但不同的声音形象前后两个 音位有主次。歌唱和播音的基本发声方法 是一致的.现在以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 5.王璐:《语音发声》,北京:北京广播学院 出版社.1998年版。 6.徐恒:《播音发声学》,北京:北京广播学 院出版社,2001年版。 为训练过程中的安法。如声音位置的眉 心安放法,既是结果性的安放法,也是训 练过程中的安放法。 声音位置比较来说明这个问题就清楚了。 民族唱法的声音前音位明显,后音位模 (作者为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 播学院播音发声学副教授) 编校:郑 艳 糊,若没有后音位,声音会太白,美声唱法 藏 者1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