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考默写题

2020-02-08 来源:步旅网
(07年)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B.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鬟,对镜帖花黄。 C.昔人已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

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畴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E.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划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F.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能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本题有4分为附加分。第7题分数累加不超过10分。)

我爱生活,我爱四季。我爱春天,在桃红柳绿的江南,感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勃勃生机;我爱夏天,在碧波荡漾的荷塘享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限乐趣;我爱秋天,在高远澄明的天地,抒发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之情;我爱冬天,在白雪皑皑的原野,领略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茫壮阔。 (09年)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带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水不在深,有仙则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E.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F.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庛天下寒士欢颠!风雨不动安如山。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明月楼高休独倚, ,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③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④不宜妄自菲薄, ,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⑤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⑥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①为必答题,2分;②为加分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 ①曹植送别弟弟曹彪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就是由此化用而来的。

②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但刘禹锡却与众不同,他在《秋词》中

用形象生动的诗句“ , ”。将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10年)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撒,影布石上。

D.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E.人恒过然后能改,衡于虑困于心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F.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②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牺牲玉帛, ,必以信。(《曹刿论战》) ④今当远离, ,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⑤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⑥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①为必答题,2分;②为附加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

①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思想才能更加活跃,更加敏锐。这个道理早在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清晰表述:“ , 。” ②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雄才大略的风云人物不断涌现。他们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人类文明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赵翼在《论诗》中所说的那样,“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