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单向阀[实用新型专利]

2023-11-19 来源:步旅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088077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2.18

(21)申请号 201920532991.6(22)申请日 2019.04.18

(73)专利权人 宁波奉化永凌模具有限公司

地址 315500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东郊工

业区天峰路75号(72)发明人 王君杨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102

代理人 陈忠辉(51)Int.Cl.

F16K 15/02(2006.01)F16K 1/32(2006.01)F16K 27/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单向阀(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单向阀,包括管状阀体和阀芯,所述阀芯固定连接于管状阀体内,所述阀芯包括直线段、弯曲段和塞子,所述直线段与弯曲段相连接,弯曲段与塞子相连接,整个阀芯由软质材料制成,自然状态下,塞子的下沿封闭管状阀体下端开口,所述塞子受力时,其弯曲段发生形变而拉伸,使得塞子下沿与管状阀体下端开口分离。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连通管的单相导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廉。

CN 210088077 UCN 21008807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阀体和阀芯,所述阀芯固定连接于管状阀体内,所述阀芯包括直线段、弯曲段和塞子,所述直线段与弯曲段相连接,弯曲段与塞子相连接,整个阀芯由软质材料制成,自然状态下,塞子的下沿封闭管状阀体下端开口,所述塞子受力时,其弯曲段发生形变而拉伸,使得塞子下沿与管状阀体下端开口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采用橡胶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阀体内设有中空状的内管状阀体,所述阀芯的直线段上形成有锥形状的凸起,所述阀芯的直线段以及凸起自下而上穿过内管状阀体,使得凸起底部支撑于内管状阀体上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状阀体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连接于管状阀体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子的横截面面积自下而上逐级减小,且塞子的横截面呈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子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台阶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阀体的底部沿外周面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塞子的下沿处于延伸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子底部凸出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段呈由两段曲线连接形成的“S”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阀体的外壁设有管状阀体凸起。

2

CN 210088077 U

说 明 书单向阀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向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单向阀通常为电子阀,通过电控的方式实现单相导通,然而某些导通管所应用场合密封性要求不高,使用电子单向阀成本较高,且某些导通管径较小,且不方便安装则电子单向阀无法适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向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单向阀,包括管状阀体和阀芯,所述阀芯固定连接于管状阀体内,所述阀芯包括直线段、弯曲段和塞子,所述直线段与弯曲段相连接,弯曲段与塞子相连接,整个阀芯由软质材料制成,自然状态下,塞子的下沿封闭管状阀体下端开口,所述塞子受力时,其弯曲段发生形变而拉伸,使得塞子下沿与管状阀体下端开口分离。

[0005]进一步地,上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阀芯采用橡胶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0006]进一步地,上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管状阀体内设有中空状的内管状阀体,所述阀芯的直线段上形成有锥形状的凸起,所述阀芯的直线段以及凸起自下而上穿过内管状阀体,使得凸起底部支撑于内管状阀体上沿。[0007]进一步地,上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内管状阀体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连接于管状阀体内壁。

[0008]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塞子的横截面面积自下而上逐级减小,且塞子的横截面呈圆形。[0009]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塞子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台阶部。[0010]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管状阀体的底部沿外周面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塞子的下沿处于延伸部内。[0011]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塞子底部凸出部。[0012]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弯曲段呈由两段曲线连接形成的“S”型结构。

[0013]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管状阀体的外壁设有管状阀体凸起。[0014]本实用新型突出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连通管的单相导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廉;且本实用新型组装、拆卸和更换均十分方便。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单向阀结构示意图;[0016]图2管状阀体仰视图装示意图;

3

CN 210088077 U[0017]

说 明 书

2/3页

图3是阀芯示意图;

[0018]图4是单相阀与连通管连接示意图。[0019]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管状阀体,11—管状阀体凸起,12—延伸部,2—内管状阀体,3—连接支架,4—阀芯,41—直线段,42—凸起,43—弯曲段,44—塞子,441—台阶部,45—凸出部,5—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通过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00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包括管状阀体1和阀芯4,阀芯4固定连接于管状阀体1内,阀芯4包括直线段41、弯曲段43和塞子44,直线段41下端与弯曲段43上端相连接,弯曲段43下端与塞子44上端相连接,塞子44的横截面面积自下而上逐级减小,整个阀芯4由软质材料制成,例如,可采用橡胶材料或硅胶材料。自然状态下,塞子44的下沿封闭管状阀体1下端开口,当塞子44受力时,其弯曲段43发生形变而拉伸,使得塞子44下沿与管状阀体11下端开口分离。

[0022]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管状阀体1的外壁设有管状阀体凸起11,管状阀体1的内壁设有连接支架3,管状阀体1内设有内管状阀体2,内管状阀体2通过连接支架3与管状阀体1相连接,阀芯4的直线段41上形成有锥形状的凸起42,阀芯4的直线段41以及凸起42自下而上穿过内管状阀体2,使得凸起42底部支撑于内管状阀体2上沿,使得阀芯4不会与管状阀体1分离。

[0023]具体地,如图3所示,塞子44的横截面呈圆形,塞子44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台阶部441,便于塞子44受力。管状阀体1的底部沿外周面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12,塞子44的下沿处于延伸部12内。塞子44底部凸出部45,通过拉拽凸出部45,可使得弯曲段43延伸,继续施力可使得直线段41上的凸起42与内管状阀体2分离,从而整个阀芯4拉出,可实现更换阀芯4。[002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弯曲段43呈由两段曲线连接形成的“S”型结构,此方案仅为优选方案,也可弯曲段43也可由一段曲线直接成型或三段乃至更多段曲线连接形成。[0025]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如下: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管状阀体1外壁过盈连接于连通管5内壁,插拔本实用新型均十分方便,管状阀体1的管状阀体凸起11位于连通管5的下沿,当连通管5通水或通气时,水或气经管状阀体1上沿至管状阀体1下沿2直至与塞子44相接触,从而对塞子44施力,由于塞子44由软质材料制成,塞子44受力后,其弯曲段42形变拉伸,使得塞子44与管状阀体1的下端开口分离,形成导通。若单向阀受到反向的力时,只会压紧塞本体44,塞子44与管状阀体1下端开口封闭得更紧,从而实现单相导通。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可直接从管状阀体1上端开口拉拽阀芯4的直线段41上端,直至直线段41上的凸起42完全穿过内管状阀体2支撑于内管状阀体2上沿,长期使用后,可通过拉拽塞子44下端的凸起部45,拉出塞子44,而后捏住塞子44持续施力,直至直线段41上的凸起42与内管状阀体2分离,更换阀芯4。

[0026]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单相导通,本实用新型与连通管相连接,可实现连通管单相通气或单相流通液体,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廉;且本实用新型易于组装且便于更换。[0027]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

4

CN 210088077 U

说 明 书

3/3页

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5

CN 21008807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10088077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图4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