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湖盛放的白莲

2023-11-08 来源:步旅网
心湖盛放的白莲

见其人,远没有把他玉刀下的作品那么生动。中原男人的耿直不比广东大汉粗犷、突兀,容不得你说半个“不”字。王朝阳性格中的“直”是那种“试玉要烧三日满”经过锤炼后不隐溢的直。

饱满圆润的脸上,架着一副无边眼镜,镜片后的那双眼睛,睿智、执着又韬光养晦,不露锋芒,是玉性琢磨出来意守平常的沉稳、内敛和清澈。 玉缘 溪水里捞起一个澄澈的世界

河南南阳——中国著名的玉雕之乡,王朝阳的出生地。门前那条淙淙流淌的小河,河底一粒粒被溪水打磨成心态各异的鹅卵石,就是王朝阳一见钟情的旖旎梦。

美术教师出生的父亲,没想到自己已舞文弄墨、迷恋鉴赏和雕刻的禀性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儿子,而且远远超过了他想象中的“熏陶”。灵性和异禀的基因,在儿子的身上,呈几何级数的放大和“变异”。爱石成痴姑且不提,那一粒粒光泽陆离的石头,注定了他们和王朝阳之间今生今世的不解之缘。石头变成了启蒙的画布,画布无形,可随心涂抹,而石头有形,更挑战奇思妙想。

创意和设计,本身就是心智和技能的水平测试,在石头上做彩绘,描摹人物和动物,是王朝阳走向玉雕师的启蒙阶段。好在他的父亲有一双伯乐的眼睛,发现王朝阳抽屉里彩绘的鹅卵石粒粒栩栩而生,儿子这颗做玉雕师得明珠,在父亲毅然决定放弃他继续学业的决定后,开始绽露光芒。

初中毕业,被父亲送到家乡的石佛寺学习玉雕,缘份把他带到北京玉雕大师吕坤的跟前,开始从师的学习生活。拜师学艺,师传弟承的传统受教,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和过人的学习能力,不干耽于一慢二看三通过的慢节奏学艺,他开始冒师傅之不韪暗中前行。他的用心、用功和领悟力,深得师傅的佳齿厚爱,于是师傅也摒弃了有所不受的旧式传统,欣然毫不保留地教与弟子,“头悬梁锥刺股”、“学海无涯苦作舟”、“闻鸡起舞”、“业精于勤荒于嬉”,所以用于4,用在它身上,都不过分,因为三年的学习,他一年半就完成了,即便是天才,也是汗水泡出来的。

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在追求艺术至境的道路上,一直都是开足马力奔跑的。 兴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也许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无知,王朝阳也急吼吼地跟上了改革开放的步伐,率先创业,承包了南阳理工大学美术系的一个语调车间,不成想,学艺和经营,绝非可以相提并论,左支右绌的他,勉力而为也入不敷出,几近崩溃,他的玉缘也几乎因此而了断。因为此刻的他,以该行做古典家具的雕刻。

缘分是在生命灾难中出现的。在迷茫绝望的时刻,又是玉缘的召唤,让他不顾一切,在云南朋友的说道下,1997年5月,只身来到腾冲之后辗转到了瑞丽,王朝阳黯淡下去的目光又开始放亮,以做大做强的高调注册公司,招收员工。掘金的锄头还未蹭亮,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的风暴便迎头袭来,“屋漏偏逢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狠狠地栽倒,王朝阳遍体鳞伤,体无完肤。

河南人不服输,倔强的韧性,在瑞丽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保护政策指引下,又昂扬的抬起头来,今生和玉结下不解之缘,注定要助他走向成功。

他开始屏气凝神,思考自己未来的路,这致命的一载,却拉开了王朝阳打通天地境界的帷幕。

精工 会当凌绝顶

锥处囊中,脱颖而出。王朝阳的“颖”,是一定会脱出的,因为他“利器”在先,“善事”只是一个时间和机遇的问题。

工匠和大师的区别在于,工匠只懂重复,即使技法超拔,也是雕虫小技,而大师决不重

复。

在瑞丽,王朝阳发现,这里的玉雕,表现上流派纷纭,但基本上可以归类为南派和北派,也仅限于技法而以,在工艺上仍然保守陈旧,缺乏特色,想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玉雕大师,必须另辟蹊跷,不落窠臼。王朝阳对玉石研究的功力,恰恰显现在他对选料出类拔萃的 慧眼上。

一次,到邻县的盈江进料,无意间,一块红黄相间的石头跳入眼帘,也许就是俗话说的“眼缘”使然,这块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石头却被他一眼看中,带回瑞丽。

石头加上色彩,王朝阳眼前幻化出一个绮丽的世界。反复摩挲,却开一个边角,石头绽开乾坤一缕。构思、设计、画货、下刀,每一个细节的研读,王朝阳都精耕细作,一个须髯飘逸的长眉罗汉栩栩如生地诞生了。同行的好评,催生了《十八罗汉》的迅速分娩,俏色巧作,惟妙惟肖,立体、自然、形神兼备,情态各异的18罗汉,还原了生活的本真。黄色,被整齐的用作每尊罗汉的法器、袈裟;白色,是罗汉的面首和四肢。彼此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被誉为“少有的传世之作”。不用炒作,不用价格而沽,很快就被一位有收藏眼光的商家以18万元的离谱价买走。石头成全了王朝阳的第一个财富梦,他将石头化腐朽为神奇,赋予了鲜活的艺术生命。

紧随其后的《精打细算》、《济公战蟋蟀》、《相看两不厌》都是在俏色的利用上做足了文章。儿时对色彩的痴迷,沉淀为厚积薄发的学养,在其作品中,推波助澜地表彰他无以复制的艺术思想。

“奇巧轩”名声大振,作品成一件卖一件,有的还在制作阶段就被人预订。王氏俏色利用的创新思路,开瑞丽玉石毛料市场先河,从前人们不屑一顾的毛料,像着了魔似的,一路飙升,东西南北中的相石者云集瑞丽,王朝阳成了瑞丽“东方珠宝城”真正的名人。

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只是外行人的口头禅,而真正悟得此中深意的人,应该是这些辨玉、琢玉的局中人。

玉之无价,在于玉人内涵积淀的文化,文化就是个性,文化就是作品的精神源头,文化就是叩开品鉴者心扉的敲门砖。

瓶颈,王朝阳遇到了人生和事业上最大的瓶颈桎梏。没有源头活水的注入,哪有永远清澈不枯的艺术之渠。玉雕从业者大多少小从师没有系统扎实的文化功底,要脱离步入后尘的模仿,谈何容易!王朝阳身为红尘中的一肉眼凡胎,他的不俗之处在于,当熙来攮往的红利朝着他汹涌而来的时候,他退却了,功力发红的目光淡了,他知道,艺术生命的终点应该在别处,少年未偿读书心愿,在心底强烈地呼唤撞击着他,“不能让遗憾留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他毅然抽身,给了红尘一个疏离决绝的背影,自费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深造去了。青灯黄卷,冰清玉洁的学院生活,现实中的石头已浸泡成心田里的艺术形象,王朝阳登上了玉雕大师的阶梯。

2004年,一块人嗤之以鼻的黑白杂色毛料,被他点化成一套“喜怒哀乐愁”的“斑点狗”,在云南国际珠宝玉石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雕刻大赛金奖,王朝阳的卓尔不群,有了不争的详解。创作就是制作,当财富已不再是形而下只用于满足衣食住行之需的物化符号,形而上的创作就成了他朝思暮想要企业的梦。于是,他开始了一条自找苦吃的艰辛探索之旅。

传统与现实纠结,古典与时尚穿梭,王朝阳心若止水地寻觅着,等待着那灵光幸临思想的福祉。翠雕艺术在自己的作品中应该暗示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工具和工艺的更新,创造题材不思突破,这门艺术就是死亡的艺术。

王朝阳醍醐灌顶,豁然开朗。《长征组歌》的创作萌动,就源于这一段栉凤沐雨的旅程。 这组“红色经典”,把“长征”这一改写中说历史命运,波澜壮阔的史诗,用玉雕袖里乾坤、吃水风波的静谧叙事,贴却而不动声色地传达出来。那只穿趴了的《草鞋》背后,是长征征途迢迢、风餐露宿的真实再现;一本被翻阅起皱的《书》,是红军战士精神不倒的路

标;一顶破旧得还依稀能看出布纹的红军帽,那颗耀眼的五角星,像暗夜里的明珠,冒边那束小黄花,给人以曙光在前,春天不远的胜利希望,这是血雨腥风中的一缕暗香;《斗笠》《军旗》《胜利》,无一不是王朝阳重读历史,触摸悲壮,汹涌澎湃的爱国悲情的倾泻。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于德宏,对于生活在德宏的民族,王朝阳深受感恩的。 《感恩》中那张静穆纯粹的脸,让人心陡走一种向善的驱动;《部落的太阳》呈现了景颇族剽悍鉴定的本性;《祝福》那双骨节变形,无法合拢的手,却虔诚地合适为人祈福,纯净之心让人潸然泪下;《德昂山的春天》把少女的向往和对大山大地的深情,纤毫毕现地呈现出来。

艺术无止境,大爱无疆域。在王朝阳尚未完成的巨型作品中,奥运鸟巢和汶川地震,同样的自豪,同样的悲恸,王朝阳用那颗玉壶中的冰心,在沉思、在咀嚼、在回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