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襄阳农产品物流环境分析与优化研究

2022-12-10 来源:步旅网
2018年 第2期第40卷总第284期

物流工程与管理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物流论坛

doi:10.3969/j. issn. 1674 -4993.2018.02.009

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襄阳农产品物流环境

分析与优化研究#

□刘学林,兰顺东,张蕾,张梦雅,杨璐

(湖北文理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摘

要】为消除裏阳市农产品物流环境欠佳对农产品物流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制约,通过对襄阳市农产品物

流环境现状的调查及原因分析,针对政府部门对农产品物流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多头化、物流节点建设欠缺、冷链 技术及信息技术落后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襄阳市农产品物流环境的建议,主要包括政府应完善农产品物流政策与管理 体制、加强农产品物流专业型节点建设、注重冷链技术和信息技术推广使用、加快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进程、培养农产品 物流专业型人才等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物流环境;物流政策;优化【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993(2018)02-0024-05

Study on Th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Logistics Environment of Xiangya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 UU Xue-lin,LAN Shun-dong,ZHANG Lei,ZHANG Meng-ya,YANG Lu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441053,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oor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environment in xiangyang to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er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environment in Xiangyang, and explored the problems, including that government didnot pay great attention to agricultural logistics, poor management, lack of logistics node construction, the backward in cold chai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 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optimiz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environment, including optimiz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policy and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professional nodes, emphasizing the use of cold chai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other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logistics;logistics environment;logistics policy;optimization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 口转为城镇常住人口,必然导致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产品 的市场需求急剧扩大,对农产品物流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在 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好坏,对城镇化建设 能够起到颠覆性的作用。但是,农产品物流作用的发挥程度, 直接受到行业政策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和物流技术环境等诸 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诸多问题,比 *

如,农产品市场数量及功能不足、农产品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发 育不足、农产品物流专业服务商数量少且服务能力有限、农产 品流通方式及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农产品物流不畅且农产品损 耗较大,以致物流成本较高、农产品物流缺少过程监督,缺少 标准,食品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直接折射出农产品物流环 境现状堪忧,政府对农产品物流的宏观调控欠缺,相关政策缺 位,无论是农产品物流行业法规政策、交通运输、农产品物流 技术与标准的完善与实施,还是农产品物流市场管理及农产

【收稿日期】2017-12-07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编号:2017JDY011 【作者简介】刘学林(1965—),男,湖北荆州人,湖北文理学院教师,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信息管理。

兰顺东(1976—),男,湖北文理学院教师,研究生,副教授。张蕾(1983—),女,湖北文理学院教师,研究生,讲师。张梦雅(1990—),女,湖北文理学院教师,研究生,讲师。杨聰,女,湖北文理学院2013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

第2期

刘学林等: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襄阳农产品物流环境分析与优化研究

25

品物流主体培育、农产品物流节点布局等等,都反映出当前农 产品物流政策环境、农产品物流标准、农产品冷库、仓库及相 关技术与装备、农产品流通节点建设及农产品物流教育培训 等主要环境因素亟待优化。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华中、西北、西南“Y”型交 通的交叉点,汉十、襄荆、孝襄、魏樊等多条高速公路交汇于 此,交通便利,是连接东西南北的区域交通枢纽,也是连接湖 北省、重庆市、陕西省、河南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市水路航 道通航里程达597公里,汉江襄阳航段189公里,可通行500 吨级船舶,襄阳港是湖北省五大枢纽港之一,也是我国“西煤 东运、北煤南运”的主要中转港口,公路、铁路及水路的发展为 农产品物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全市总面积为一万九千七百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达693万亩,农业块头大,气候温和,日照 充足、水资源充沛,自然条件优越,是湖北省的农业大市,也是 我国夏粮主产区和20个商品粮基地市之一。

然而,目前襄阳市农产品物流发展不能满足城镇化建设 的需要,农产品物流服务能力尚待提高。由于政府对农产品 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的多头化、物流节点建设的不 合理、冷链技术及信息技术推广不够、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正 严重制约着襄阳市农产品物流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 步伐。2襄阳市农产品物流环境现状与主要问题2.1

政策环境与管理体制

物流政策与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部门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 展而制定的公共政策以及对社会物流活动的干预行为,主要 包括与物流运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划、计划、措施,以及政 府对社会物流活动的直接指导等。2009年以来,物流业发展 就被国务院、湖北省委省政府列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物 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襄阳市作为湖北省域 副中心城市,将襄阳市建设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物流中心 是湖北省也是襄阳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襄阳市 制定了《襄阳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 - 2020 )》,该规划的内 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11年到2015年期间,实现 “ 1、3、6、7、8 ”的物流规划目标,即完成襄阳市现代物流信息中 心、3大重点物流园和枣阳、宜城、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等 6个县域物流园区的建设,推进多式联转运设施工程、物流园 区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制造业与 物流业联动工程、物流科技攻关与技术推广工程、物流公共信 息平台工程等7项重点工程,确定工业物流、农业物流、商贸 物流、保税物流、中转物流、应急物流、特种物流、快递物流等8 个重点领域的发展,目前该目标已基本实现。第二阶段是 2016年到2020年,拟增加5个物流园、9个物流中心和12个 物流配送中心。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物流企业深入农村物流 市场,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逐步建立农村物流服 务体系,发展农村物流工程,推进区域和城乡物流协调发展。 然而,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农产品 物流,发展进程滞后于工业物流,也滞后于农产品物流需求的 增长,具体问题归纳为以下两个:

2.1.1相关政策出台较少

在上述规划中,三大重点物流园中,汽车产业物流园和余 家湖能源化工物流园均属于工业物流园,现代综合物流园是 综合型物流园;6个县域物流园中,除了老河口市孟楼农副产 品物流园为专用型农产品物流园区外,其他均属于综合型物 流园,并且在剩下的5个综合型物流园中,仅宜城市天兴综合 物流园和保康县综合物流园的部分服务涉及到农副林特产品 的加工配送;拟增加的5个物流园、9个物流中心和12个物流 配送中心中,农产品服务的物流园1个(襄阳粮油储备和深加 工物流园)、物流中心2个(枣阳市麦面物流中心、欧庙农副产 品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3个(余家湖棉花物流配送中心、 洪沟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以及农村物流配送站)。规划中还 将农村物流工程列为重点工程,强调了批发市场、冷链设施以 及农村物流网络建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实施效果并不 显著。

2.1.2管理体制有待变革

农产品物流涉及多个产业,襄阳市农产品物流发展规划 与管理由襄阳市交通物流发展局、襄阳市农业委员会、襄阳市 商务局、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和单位管理,另外, 襄阳市物价局也参与了部分农产品比如蔬菜粮油制品的流通 规划与管理工作,导致农产品物流的管理在职能划分上较为 混乱,不同的政府部门多头管理,并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各 个管理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较为困难,这就造成本市农产品物 流在规划与实施等方面脱节,无形之中分割了农产品物流系 统,导致襄阳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的运作效率降低。2.2

物流基础设施状况

物流基础设施是构成农产品物流的“硬件”,这里的物流 基础设施主要指交通道路及物流节点的建设。对于具有易腐 性的农产品来说,交通道路就像是生命线。合理的路网布局、 良好的道路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运输速度。物流节点是 整个物流活动的中转环节,包括仓储保管设施和物流集散设 施。在农产品物流的整个过程中,农产品不是在运输途中,就 是在物流节点中,因此,物流节点的建设不容忽视。

2.2.1交通状况

襄阳市物流运输方式主要以公路和铁路为主,高速公路 通车里程达到六百三十八公里,已通车高速公路有8条,分别 为:二广、福银、谷竹、麻竹随州至宜城段、麻竹高速襄阳西段、 保宜高速襄阳段、襄阳绕城高速东段以及老河口至谷城高速, “两纵两横一环”的高速公路骨干网,实现襄阳市公路“县县 通”。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7470公里,路网密度139. 43公里/ 百平方公里,其中,县通乡公路251.13公里,通村公路1162公 里,农村公路占全市公路网总里程的89. 06% ,农村公路通达 率居于全省前列,基本实现“村村通”。在铁路建设方面,襄阳 市是连接湖北省、重庆市、陕西省和河南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也是全国“八纵八横”铁路运输网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之一。在 水运方面,襄阳市大大小小的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平 方公里的河流有66条,全市航道通航里程达597公里。境内 汉江流域长189公里,为四级航道,500吨级船舶可全年通航,

26物流工程与管理

第40卷

同时,襄阳港也是湖北省五大枢纽港之一,也是我国“西煤东 运、北煤南运”的主要中转港口,水运便利。

虽然襄阳市在公路、铁路交通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 成就,但由于交通运输的基础较为脆弱,承受农产品需求波动 的弹性较小,所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交 通运输工具较差。目前,襄阳市农产品运输主要依靠敞篷卡 车,有些环节的运输甚至只有板车或者三轮车,专用车辆极 少,冷藏车数量占比低,且只有像襄阳雨润、襄阳正大这种大 型企业才会使用。农产品的易腐性决定了它严苛的运输环 境,若在自然常温状态下对农产品进行运输,必然会导致农产 品的腐烂、变质,从而造成大量的浪费。2.2.2农产品物流节点

现阶段,襄阳市农产品的流通模式主要以各类大型批发 市场为中心、农贸市场为基础、连锁平价超市为补充。截至 2015年,襄阳运营中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共有14个,其中, 综合型7个,专业型7个,运营中的农贸市场共计102个,经营 面积约为63.14万平方米。其中,最主要的有5大集贸市场, 分别为新发地襄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合作农副产品交易 大市场、湖北四季青农贸城、襄阳竹叶山农产品交易中心及襄 阳华中水果城。这5大市场总占地面积4711亩,商铺设计面 积达131.2万平方米,共11745间,投资建设规模大,其中四季 青农贸市场占地3000亩,是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第 4大的市场。作为我国夏粮主产区和20个商品粮基地市之

一,襄阳市粮油仓储建设一直备受重视。从2009年襄樊粮油

仓储及现代物流中心二期工程竣工至今,农产品批发市场和 粮油仓储的建设或改扩建如火如荼,数量犹如雨后春笋,但在 质量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市场结构不够合理,市区销地批发市场居多,农村产 地市场较少,这样一来,批发市场对生产的带动作用会减少; 二是大部分批发市场中所进行的物流活动还较为粗放、分散、 低效,设施简陋,功能不健全,大多都还停留在只是提供一个 交易场所,物流各环节如分拣包装、保鲜冷藏、物流配送等物 流功能不够完善,相关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垃圾 处理、电子核算等配套设施不足;三是目前市区中的5大农产 品批发市场虽然各自在规划、定位、辐射面以及各自的优势上 都有所不同,但在经营范围以及面对的客户上还是存在部分 重叠。

2.3农产品物流人才与教育

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与农业的交叉点,需要从业人员既 熟悉农产品的品种、特性等知识,又要精通物流管理,因此对 所需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物流专业人才的短缺不仅困扰着 襄阳,也是制约着湖北省乃至全国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就目前而言,襄阳市农产品物流产业的人员队伍主要由农民 和工人组成,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物流教育,大多 数人员并不了解相关物流知识,也不具备对信息进行收集以 及加工的能力,而农民对农产品物流知识欠缺,在农业生产经 营过程中“重生产、轻流通,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从事农产品物流相关工作的

信心。

襄阳市现有两所高校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开设物流专业,但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多侧重于工业物流,极少 涉及农产品物流,再加上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观念较为 落后,不愿意到基层或农业部门就业,以至于农产品物流相关 人才极度匮乏。而相关职业教育的情况则更加糟糕,极少企 业会对员工进行委托培训,全市农产品物流相关的教育和培 训并没有跟上整个物流业的发展。

2.4农产品物流技术与设备

冷链技术和保鲜技术的运用,对于农产品物流来说缺一 不可。农产品的易腐性、鲜活性和季节性决定了农产品物流 的特殊性,目前,襄阳市冷链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 化冷冻冷藏车、低温库、冷藏库等设施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无 法满足当前的物流需求,且车辆的制冷技术较为落后,缺乏保 险冷链运输车厢,温湿度控制不灵活,在运输过程中无法保障 易腐食品的质量,造成大量浪费。企业也鲜少使用减压保鲜 或是冰温气调保鲜等先进保鲜技术或是智能化的装卸搬运 设备。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襄阳市物流信息平台正处于建设发 展过程中,目前还没有综合性、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平 台,农产品物流的相关信息零散分布在襄阳农资网、襄阳农业 信息网、襄阳市交通运输信息网、襄阳市粮食局等网络平台, 农产品的供求信息与运输信息无法合理对接,信息无法快速 共享。

3襄阳市农产品物流环境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襄阳市农产品物流环境存在着上述诸多问题,原因是多 方面的,具体分析如下:3.1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2016年襄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94. 5亿元,其中,第 一产业农业增加值为430. 9亿元,增长3. 8% ;第二产业工业 増加值为2046. 8亿元,增长9.0% ;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为 1216.8亿元,增长9. 4%。产业结构比为11.7:55.4:32.9。 从数据上看,第二产业工业产业增加值最高,增长迅速,是第 一产业农业増加值的4倍多,所以,政府更加关注工业发展, 对工业物流给予更多优惠政策,例如在《襄阳市物流业发展规 划(2011 -2020)》中,重点强调襄阳特色的汽车工业物流发 展,大力发展城市配送工程和大宗商品物流工程如粮食、煤 炭、工业品等以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工程,结果必然是工业 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先进技术的应用、人才的培养等各个方 面的发展都比农产品物流要好。农产品物流还处于起步阶 段,物流活动粗放、低效,配套设施设备落后,大量农产品的流 通都在常温下进行,腐烂、变质造成大量的浪费。无论产业有 多大差别,物流成本总是普遍存在的,降低物流成本就是利润 源泉。对于农产品的价值来说,农产品物流成本中损耗变质 浪费所占比重更大,重视农产品物流发展,对于经济增长也相 当重要。

3.2从业人员认识较为滞后

在研究方面,我国对于物流的研究起步与国外相比,本就

第2期

刘学林等: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襄阳农产品物流环境分析与优化研究27

较晚,并且因为农产品物流产值没有工业物流产值高,所以, 大部分研究都是在专研我国工业物流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以及如何更好地发展,对工业物流发展的研究较为深人,对农 产品物流的研究较少。襄阳市农产品物流产业的从业人员以 农民和工人为主,他们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物流方 面的教育,大多数人员都不了解相关物流知识,民众未树立正 确的农产品物流观念,缺乏相关基本知识和对农产品物流重 要性的理解,“轻流通、轻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这在一定程 度上降低了人们从事农产品物流相关工作的信心。3.3 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观较落后

据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去向普遍为选择到国外、 沿海、最赚钱的地方去,选择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大型民 企、三资企业的比例较高,选择到中小民营乡镇企业及个体、 科研及教育部门、部队的比例较低,选择大城市的较多,选择 小城市的较少,这些现象说明了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缺乏创 新创业意识和正确的就业观,片面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 重地位名利、轻事业和奉献,反映出较多的大学生就业择业观 念较为落后,不愿意到基层或农业部门就业,导致农产品物流 行业极度缺乏人才。

3.4农产品物流技术攻克难,成本高

我国在农产品物流技术方面的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研发 与国外相比还较为落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本高导致现有 先进技术的使用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物流效率。在日 本,农产品批发市场拥有完备的保管储存设施、冷风冷藏设 施、配送加工设备设施等,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 术,实现了批发市场与全国乃至世界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 联网,发挥着信息中心功能,可以实行按样品交易,做到商物 分离。在农产品的包装上,美国已实现了标准化,在冷链物流 方面,美国发展水平也在世界之首,尤其是其果蔬产品,已经 实现了全程冷链物流,即从田间地头摘采后预冷、冷库储存、 冷藏车运输、批发站中转冷库、超市冷柜存放陈列,最后到达 消费者冰箱的整个过程,因此,使得其在途损耗率大大降低。4

襄阳市农产品物流环境优化建议

襄阳市社会物流总额从2010年的4132亿元增长到2016 年的12480亿元,物流产业增加值由133亿元增长到530亿 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8. 65%增长到14. 35% ,襄阳市 应该抓住机遇,政府部门领导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产品物 流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切实优化襄阳 市农产品物流环境,具体建议如下。4.1

完善农产品物流政策与管理体制

襄阳市农产品物流的健康发展,必须发挥襄阳市各级政 府的主导作用,建议成立襄阳市农产品物流发展规划与管理 工作的专门机构,或在政府其它机构中设置专门的农产品物 流发展委员会,消除农产品物流管理权限、职责分散和多头管 理现状,开展农产品物流理论的系统化研究,结合襄阳市城镇 化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区位优势和物流便 利条件等,统一制定本地区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总体规划和实 施方案并构建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的协同

发展机制,完善并优化农产品物流政策环境,鼓励农产品物流 发展,并从税收、用地、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城乡物流市场的准人制度,完善和细化农 产品物流管理规范,监督各项促进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政策和 措施的落实情况。

由于缺乏可操作的模式,需要我们探索和创新,可通过对 襄阳市农业委员会、襄阳市交通物流发展局、襄阳市商务局等 相关职能部门中农产品物流资料的汇集,聘请国内农产品物 流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探讨研究,并结合农产品物流发展 较好地区的农产品物流政策与措施,摸索出适应襄阳市的初 步的农产品物流政策体系,并运用于市场,使之逐步规范起 来,促进农产品物流的稳步发展。

4.2加强农产品物流专业型节点的建设

襄阳市政府应出台农产品物流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同 时,鼓励物流企业加强自身在农产品摘采、加工、贮藏、运输等 农产品物流专用设施设备的建设投资,鼓励农产品专用运输 的发展,合理布局并建设农产品专用仓库,鼓励农产品冷链物 流设施设备的投资建设发展,从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加工、销 售等多方面着手,提升农产品的保鲜程度。加大投人资金,引 进专业冷藏车、自动货柜、自动化高速分拣系统等先进设备和 技术;其次,鼓励农产品物流经营实体开展物流信息化建设, 并与综合性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对接,通过农产品物流信 息资源的整合,从而实现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消 费者等农产品供应链上各节点单位对农产品市场供求情况、 价格变动情况、库存、加工、运输、消费等信息的共享,鼓励各 方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产品交易,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降低成 本费用。在农产品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中心、农 产品配送中心等结点建设上,实施一些优惠的土地政策或是 税收政策,例如,在土地的占用租用方面,给予优惠的土地价 格,或是实施适当的减税免税,吸引更多企业入驻物流园区、 物流中心。在节点选址方面,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例如,大 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选址,宜选在农产品的产地 或集散地。不断完善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套设施,在原有 基础上,升级市场内配套设施,结合原有的交通站点和集货中 心、物流中心、加工配送中心,使之形成较为完备、具有较强区 域辐射能力的农产品物流体系。4.3制定并不断完善农产品物流标准

由于农产品种类多、差别大、容易变质、储运条件要求高, 因而农产品物流具有不同于工业物流和其它物流的自身特 点,农产品物流标准化体系不能简单套用其它物流标准。由 于目前农产品物流标准不完善、不统一,需要我们对农产品物 流各环节的运作和标准加强研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案例 或标准,考虑与国际同行业接轨的要求,形成初步的农产品物 流标准体系,强化应用的实效性,在实践中逐步修改完善,从 而实现农产品物流活动的规范化,提高物流工作效率。4.4设立农产品物流发展专项基金

农产品物流环境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产品物流 政策研究、物流节点建设、相关物流技术与装备研发与应用、

28物流工程与管理

[N].2011 -6 -26,鄂发[2011]19 号.

第40卷

信息平台建设以及物流人才建设等等,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 资金。襄阳市各级政府应积极筹措资金,可以综合运用各种 方式方法,比如,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注人或其他 模式筹集专项资金,并有计划地支持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以 及农产品物流人才建设工作,逐步优化襄阳市农产品物流 环境。

4.5 重视人才培养,加强校企合作

对农产品物流人才的培养需从两方面人手,一方面要着 重提高农民和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应通过组织培训、 宣讲等手段,来加深其对农产品物流的认识,增强农产品物流 意识;另一方面,襄阳市两所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应 增加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内容,以适应襄阳市农产品物流发 展的需要,要加强襄阳市农产品物流相关企业、襄阳市物流协 会和院校之间的合作,通过在企业及协会设立教学实践基地, 或相关企业及协会的在校宣讲等方式,让高校物流管理专业 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农产品物流,并鼓励、引导学生加强对 农产品物流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一主两

副”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推进襄阳市跨越式发展的决定

[2] 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襄阳市物流业发展规划

(2011—2020 ) [ Z ] •襄阳市交通物流发展局,2011 • 3 •[3] 马力.农产品物流特性与现状研究[D].天津:天津大

学,2009.

[4] 王晓红.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研究[J].经济体

制改革,2011 (04).

[5 ]陈超,李斌.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和问

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3).

[6]黄伟军.农产品物流体系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及优化策

略[J] •农业经济,2014(7).

[7 ]马九杰,吴本健.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与城乡发展一体化

[J].农村金融研究,2014(8).

[8] 襄阳市交通基本情况[EB/OL]. http://dzhw.953〇6. cn/

DzjyHBInfo/Qyzx/noticeDetail noticeld = 1107.

[9] 2016年裏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 xffgw. gov. cn/publish/cbnews/201704/10/

cbl514_l. shtml.

安排[EB/OL]. http://xywl. hbys. gov. cn/xwdt/zygg/ 58542. htm.

[10] 襄阳市交通物流发展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

(上接第3〇页)

力。第一,引导和鼓励大型制造业企业的自营物流部分转化 为社会化运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营改增”政策为契机, 扶持一批基础实力不错、传统经营模式的货运企业转型升级, 向第三方物流转换,从而加大嘉兴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队伍; 第二,将嘉兴地方特色产业群的块状经济区域组建为贸易物 流大企业,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对基础交通设施等物流资源的 兼并重组和整合利用;鼓励中小型物流企业找到自己的核心 业务,积极与大企业规模化服务接轨,开展细分市场的专业化 的特色服务;第三,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积极吸引国内外知 名的大制造商或物流企业在嘉兴市设立物流中心、采购中心、 配送加工中心等,加快嘉兴市物流企业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

[参考文献][1 ]王佐.论物流企业转型升级[J].现代物流,2014(2).[2] 李朝敏.以创新驱动区域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物

流科技,2017 (7).

[3] 马天苏,盛洁,刘汪洋.物流标准化助力物流业转型升级

[J]•中国市场,2017(11).

[4] 朱江伟.嘉兴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D].杭州:浙

江工业大学,2011.

[5] 杨岩.江苏省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机制研究[J].物流

工程与管理,2015(9).

[6] 刘伯超•陈建新.常州市物流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

交通企业管理,2014(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