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憔悴(jiáo) 蘸着(zhàn) 漩涡(wō) ...B.孱弱(cán) 羼水(chàn) 捯气(dǎo) ...C.掐死(qiā) 陷阱(xiàn) 哮喘(jiào) ...
D.万籁(lài) 簌簌(sù) 嶙峋(lín)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2分)
A.一丝不苟 浩瀚无垠 阴晴圆缺 如坐针毡 B.周道如砥 举世无双 不屑置辨 肃然起敬 C.隐姓埋名 天翻地复 问心无愧 妙手回春 D.天论之乐 碌碌终生 不可磨灭 奄奄一息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山环水绕的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有巴蔓子,近有卢作孚,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B.理想,有时候它像那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的心;但更多的时.....候,它能激发你昂扬的斗志。
C.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D.懵懵懂懂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吧,别对他们吹毛求疵。 ....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D.《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其实,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5.(2015,资阳)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俄罗斯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式,目的在于向人们发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对人类虐杀。
B.在第七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抗灾、防灾、减灾的意识。
C.要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
B.刘绍棠,当代作家。他的作品有《蒲柳人家》、《蛾眉》等,乡土色彩浓郁。 C.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著名剧作家。他的作品文笔犀利、幽默隽永。与欧·亨利(美)、莫泊桑(法)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我们曾学过她的散文《春》。 7.名句积累。(6分)
(1)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改革之风已靡及中华大地,要改革就必须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开窗”虽好,但不免有苍蝇蚊虫飞进来,这就需要我们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头脑。(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回答)
(4)走进无锡人杰苑,看到里面介绍的从三千多年前江南文明远祖泰伯到当代电脑排版印刷术的发明者王选等历代无锡名人,我们不由得想起赵翼《论诗》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诗句。
(5)请写出在古诗文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边塞风光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上网聊天、阅读、刷微博、购物„„但手机也同互联网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适度使用,避免沦为手机的奴隶。请大家参与到以“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8分)
(1)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秀秀口才。(2分)
妈妈:当初你死乞白赖要买手机,说主要是为了与大家联系方便,还明确表示不会影响学习。结果却是引“狼”入室。
乐乐:可是,你就这样把我的手机砸了,你是否尊重过我呢? 如果你正好在现场,作为乐乐的同学,你会如何劝阻呢?
你对乐乐的妈妈说:阿姨,乐乐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想,如果您换一种温和的方式和他沟通的话,他一定能够理解您的良苦用心,并积极配合的。
你对乐乐说:乐乐,虽然阿姨采取的方式有些偏激,但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你站在大人的立场想一想,一定会理解她的。
(2)对于家长“砸手机”的“过激”行为,你怎么看?(2分)
对于家长用打、砸的暴力方式阻止孩子玩手机的过激行为,我不赞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这种行为背后所蕴藏的对孩子的担忧与爱,孩子应该试着主动与父母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3)阅读下面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触屏一代”。(不超过50字)(2分)
触屏一代: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逐渐流行和普及,触屏也在逐渐替代传统的按键操作。登网页、聊QQ、刷微博„„人们的手指整天忙着点击屏幕。一些孩子也沉迷于智能手机,用电子产品进行“拇指交流”,在智能电子产品与虚拟世界的“包围”中成长。然而,相关专家提醒,因玩触屏电子产品导致近视的未成年人越来越多。
“触屏一代”是指那些通过新潮的电子触屏设备(智能触控手机或平板电脑)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
(4)请你参与到“初中生带手机上学,禁还是不禁”的辩论中,完成甲方的辩论。(2分)
甲方观点:我方反对初中生带手机。
甲方理由:①手机的辐射对身体不好。②在学校里,没有哪一门课程用得上手机,手机
仅仅成为一块看时间的“表”。③初中生正处在成长阶段,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对手机里的信息极感兴趣,极易迷恋手机,荒废学业。
乙方观点:我方认为学生带手机,禁止不如疏导
乙方理由:①手机进校园已成为大势所趋,一味禁止,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②学校中有很多“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手机是他们与父母沟通的方式。③学校、家庭若善于引导,措施得当,使手机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如电子词典、在线查询等,都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14分) 公输(节选)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3分) (1)以牒为械 木片 .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御”,抵挡 .(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入侵 .
10.下面加点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才美不外见 于是见公输盘 ..B.以牒为械 能以径寸之木 ..C.子墨子九距之 孤之有孔明 ..D.楚王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
1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标一处)(2分) (1)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2)已持/臣守圉之器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知所以距子矣。
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 (2)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了,就可以攻下了。 13.本段文字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攻械尽”“守圉有余”交代激战之结果,用“诎(公输盘诎)”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用原文回答)(3分)
(二)(14分)
用分享打开交际的大门
①曾经听过两个小故事。某企业家讲自己读大学时同宿舍一同学家里比较富有,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第一天,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一周过后,结果是他自己一天吃一个。尽管苹果是他的,不给你也不能抢,但从此他就给同学留下一个印象:这个人太自私。后来这个企业家事业有成了,而那个独自吃苹果的同学还没有取得成功,就希望
加入到这个企业家的队伍里,大家一商量,说不能让他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学时他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精神,这样的人能为团队带来什么呢?
②2008年4月28日成立的“科学松鼠会”,有着美好的比喻意义: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普通大众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其创始人姬十三是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的博士生,他说:“一个人做太没意思了,大家一起把科学发扬光大,那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松鼠”们以此为家,忙着添砖加瓦,忙碌而艰辛,但他们彼此分享着各自的成果,分享着各自的心情,他们从中得到无穷乐趣。他们策划了“地震专辑”“奥运专辑”“食品专辑”“甲型流感防控”等专题,大受欢迎。“科学松鼠会”成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中唯一一个团体获奖者。
③有人害怕分享,有人乐于分享,在与人交往中,害怕与人分享者也得不到别人的分享,而乐于分享者,哪怕是与别人一起吃一个苹果,也会让你收获令人欣喜的硕果。
④分享,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信赖与关爱。当你与别人分享时,别人心里会想:“他看得起我,他心里有我。”“他不自私,能为别人着想,值得信赖,跟他交朋友不会吃亏上当。”认同感、亲近感由此产生。心理距离拉近了,共同的语言也增多了,别人也会与你分享他所拥有的美好的东西。双向互动多向互动,会产生一种共创成功共享欢乐的联动效应。这里没有锱铢必较,没有猜疑嫉妒,没有孤军奋战,没有消极抵制,只有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
⑤分享,是自我人格的完善、情感的升华。在与别人分享的过程中,自己性格中的一些弱点、心灵中的一些尘垢得以克朋和洗涤。与朊友分享,与人同乐,自己也有加倍的快乐和高尚纯真的情感体验。分享不是取悦于人的手段,它不抱任何功利的目的。然而,与人分享,不是自己失掉了什么,而是得到了许多许多!
⑥分享,是新时代对人的素质的新的要求。信息时代使人际交往更加便捷与密切,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更突出,人际交流与沟通更显必要,“1+1>2”的合力扩大效应更为常见。自视清高、孤芳自赏、闭关自守注定走投无路。在当今时代,只有心存分享与互利共赢的意识,才能使自己的事业具有更大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有更强的前进动力。无数事实说明,提倡互享共赢的精神在今天是多么重要。摘取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桂冠的华人科学家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因为他让全世界分享了高效传输信息带来的方便。
⑦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书上就有这样的对话:“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不若与人。”意思是“一个人独自欣赏音乐的快乐和大家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相比,哪一种更快乐呢?”“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看来,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有了“分享”的概念,我们当继承这份遗产并赋予它新的内容。
⑧分享,展示的是一种大度的气量,一种宽阔的胸怀,释放的是一种善良的意愿。学会分享,乐于分享,这是与人交往中明智的选择。
14.请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论点。(3分) 分享可以使人得到丰厚的回报。
15.选文①②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这两段列举了两个事例:有人因不愿与同学分享苹果,后来在工作上求助时遭到拒绝;“松鼠会”会员因懂得分享而集体获奖。这两个事例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同时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中心论点。
16.选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证明中心论点的?(3分)
分享,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信赖与关爱;分享,是自我人格的完善、情感的升华;分享,是新时代对人的素质的新的要求。
17.选文第⑦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道理论证。证明古人早就有“分享”的概念,从而倡导今人更应学会与人分享。
(三)(2015,长沙)(16分)
幸福的篮子
①有段时间,我极度抑郁,几乎不能自拔。我怀疑一切,对一切都不满意。我想逃避这个世界,我甚至怀疑这个世上还有没有“幸福”这个词语。
②那天,我觉得内心堵得慌,沉沉地好像失去了什么,忧郁与悲伤主宰了我整个的情绪。于是,我去公园散步,想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舒散一下内心的忧郁。走在公园的小路上,风很大,树叶沙沙,满地黄叶,到处笼罩一种沉闷而忧伤的气氛,让人感到满目凄凉。
③我承受不住这种窒息般的忧郁,于是,我逃离了这条小路。登上山坡,在一个金黄色的小亭子下,找个空位子坐下,我拿出随身带的那件快要完工的刺绣桌布,飞针走线地绣起花来。绣花是我那时打发时光的唯一方式,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能将我的生命打包并严严实实地裹起来。时光在穿针引线中溜走,直至夕阳拉长了我的影子,但我的心情并没有平静,我内心的忧郁一点也没有减少,于是我准备回家。恰在这时,坐在对面的一个老太太起身朝我走来。
④“如果你不急着走的话,我可以坐在这儿跟你聊聊吗?”她说。
⑤“您,有什么可以聊的呢?”我望着她,内心有一种本能的迟疑与拒绝。 ⑥她在我身边坐下,面带微笑地望着我说:“知道吗?我看了你好长时间了,真觉得是一种享受,现在像你这样的可真不多见。” ⑦“什么不多见?”
⑧“你这一切!在现代化的大都市,忽然看到柔和的阳光下,一位梳长辫子的俊秀姑娘,穿一身朴素的白布裙子,坐在这儿绣花!简直想象不出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我要把它珍藏在我的幸福篮子里。”
⑨“什么?幸福篮子?”
⑩“这是个秘密!不过我还是想告诉你,你希望自己幸福吗?” ⑪“当然希望,可是,我没有幸福„„” ⑫“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只是,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怎样才能幸福。我给你说一说吧,算是对你的奖赏。孩子,幸福并不是成功、运气,也不只是爱情。你这么年轻,也许会认为爱就是幸福,其实不全是这样。”
⑬老太太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当我坐在椅子上,看到对面一位漂亮姑娘在聚精会神地绣花儿,我心里就感觉到:这情景很美!我的心就向你微笑了。于是,我就把这一时刻记录下来。为了以后能一遍遍地回忆,我把它装进我的幸福篮子里了。这个篮子里,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它们就像一粒粒珍珠,发着闪闪的亮光,脑子里的阴暗就会被这亮光赶走,你就会相信整个日子都是亮通通的。每当我难过时,我就打开篮子,将里面晶莹剔透的珍珠细细品味一遍。其中会有个我取名为‘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想到它,那种美好的情景便会立即重现。我就会看到,在绿绿的树叶与洁白的雕塑下,一位姑娘正在聚精会神地绣花。我就会想起阳光透过椴树的枝叶洒在您的衣裙上;你的辫子从椅子后面垂下来,几乎拖到地上;你的凉鞋有点磨脚,你就脱下凉鞋,赤着脚,脚趾头还朝里弯着,因为地面有点凉。我也许还会想起更多一些此时我还没有想到的细节„„”
⑭在老太太描绘“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我心里出现了一抹暖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⑮“太奇妙了!”我惊呼起来。“一只装满幸福时刻的篮子!您一生都在收集幸福吗?” ⑯“是的!遗忘生活中丑恶的东西,而把美好的东西永远保留在记忆中。但这样的记忆需经过训练才行,所以我就发明了这个心中的幸福篮子。”
⑰我谢了这位老太太,朝家走去。回家的路上我开始回忆童年以来的幸福时光,我发现,原来,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珍珠!只是,这些珍珠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蒙住了,让我看不到它们的光泽。现在,拂去灰尘,晶莹的光亮,照亮了我整个的内心,我感受到了
内心的快乐!
⑱我往我的“幸福篮子”里投放了一颗最闪耀的珍珠!
18.初读全文,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地点 公园小路上 金黄色的小亭子下 情节 散步 ②老太教我领悟幸福的篮子 心情 ①忧郁 变得平静 ③回家路上 回忆童年以来的幸福时光 ④快乐 19.细读全文,完成下列题目。(8分) (1)文中说“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我”为什么要将我的生活“缝”起来?“缝”字在表达上有何妙处?(4分) 因为作者认为自己的生活支离破碎,拒绝与外界交流,想把自己的生活包裹起来。“缝”是动词,原意指把损坏的衣物缝补起来,在文中指把自己的生活包裹,不愿让别人看到。在这里“缝”字把情感由虚化实,生动形象地写出自己对生活的失望。
(2)文章第⑰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珍珠!只是,这些珍珠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蒙住了,让我看不到它们的光泽。现在,拂去灰尘,晶莹的光亮,照亮了我整个的内心,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
比喻的修辞,把美好的回忆比喻为珍珠,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充满光亮,体现了作者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20.纵观全文,概括文中老太太形象的特点。谈谈你对文中“幸福的篮子”的理解和感悟。(4分)
形象特点:慈祥;温柔善良;积极乐观;学会发现美,并把美珍藏;理解:有一颗善于发现生活中幸福美好快乐的心。感悟: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记忆生活中的每一刻幸福,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
三、作文(50分)
21.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最美,是美的升华。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
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女孩生下来就是唇腭裂,六岁时她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女孩:“妈妈,我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呢?” 妈妈:“孩子,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你有缺陷吗?你是怎样面对自己缺陷的呢?别人有缺陷吗?你又是怎样面对别人缺陷的呢?
请以“面对缺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