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疾病谱在近十多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及肥胖、心理疾病等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据卫生部门统计,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及肥胖等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病的医疗支出占总医疗支出的30%以上,是十多年前的五倍,由此导致的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了引发医疗纠纷的导火索和制约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作为为人类提供健康服务的医疗卫生和相关行政管理机构,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既满足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又能控制医疗费用支出这一目的。这个有效措施,就是把健康管理起来。
什么是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系统,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趋势)进行评估、干预而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健康管理的三个特点:一是健康检测(发现健康问题);二是始终以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为核心(认识和评估健康问题);三是预防和纠正并举(解决健康问题)。要内容包括:1.收集信息资料:通过健康查体收集健康信息,建立个人健康信息档案(检查结果和个人生活环境和方式相关信息)。目的是了解与掌握健康危险因素,为动态的评价和进行有效地干预管理与健康促进提供基础数据。2.健康评估:由专业人员对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提出个性化的预防和纠正措施。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达到健康警示的作用,
又为干预管理和干预效果提供了依据。3.行为干预: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和发展趋势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干预,目的是让被管理者有计划、有目标的逐步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健康促进的效果。4.信息跟踪与反馈:定期进行信息跟踪,及时进行效果评价与反馈,并与被管理者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循环往复。达到预防、控制或减少慢性疾病发生和发展,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现在,人们已清醒的认识到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表现在膳食结构不合理:主要是摄入身体需要的食物少而对身体不利的食物多。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十多年前,温饱问题还是我国国计民生的主要问题,当时人们对饥饿是敏感的,而对吃饱饭后能量过剩或饮食不合理造成的危害还需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其次是重治疗轻预防的传统观念: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身体内毒素的长期积累是疾病产生的根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什么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概念是模糊的。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体力劳动大幅度减少而脑力劳动大幅增加,汽车代替了脚步,空调暖气代替了四季温度的更替,让我们的身体细胞变得迟钝、血管失去了弹性。在医疗实践中,医生也是往往注重对疾病的治疗,对造成健康危险因素的预防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泛泛指导,难以落实到实处。另外生存压力的增加:市场经济引入了激烈的竞争机制,许多因工作压力而导致了代谢紊乱又不能及时调整的亚健康人群;再加上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慢性病的防治投
入上相对滞后,缺乏行之有效的量化管理技术部门。这些均是导致我国慢性病发生率急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当岁月的脚步迈进21世纪的大门,“以人为本,关注健康”已成了新世纪发展的时代宗旨,也成了人们关注的主题。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就已颁布《健康维护组织法》管理通过健康管理等措施来控制疾病的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收到良好的效果。近几年我国有关部门和许多地方已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健康管理方面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和方法。许多医院或机构都成立了健康体检中心,承担起了对部分人群身体健康程度的检测、评估,并对亚健康人群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干预、指导、改善和促进等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部分社区也利用有效资源并结合国人的自身特点,开设了健康大讲堂,举办健康园地,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使人们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堵住发生疾病的危险因素,以便达到自觉的预防和远离疾病,促进身体健康,享受美好生活的目的。
健康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既无完善的管理标准,也无长效的管理机制,覆盖面还很小,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首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要统一规划,按照区域建立健康检查与指导中心,给人们提供规范的健康检查机构。2.建立全民健康检查制度,对不同人群确定必须的健康检查项目,政府及单位拿出一定比例的费用,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提供免费的健康查体。3.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进行跟踪管理。4.开展全民健康教育,针对不同人群的生活
习性和特点进行健康干预、健康监控,预防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到控制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