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24-03-17 来源:步旅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础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落实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关于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我系办学历史、实力、条件和性质,以及今后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IT技术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为了保证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良性的轨道上不断发展,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需要制订先进可行,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其目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的在于指导学科建设的方向,抓住主要矛盾,使有限的建设资源投入到学科建设的关键任务中去,以便取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跻身陕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特制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行业需求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仍将供不应求。据调查,现阶段沿海发达地区及我市江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可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

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由于全国各省经济发展方向不同,发展的速度不同,各地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也有较大差异,总体来说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渤海一带及南方的广东、福建、浙江一带,内地省份需求要少些,南方的要比北方多些。

二、专业建设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电子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设计、生产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发展目标是在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人才,并不断提升在省内同行中的地位。

三、专业建设思路

1.专业基本情况:

电子信息工程还是比较年轻的专业,招生的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整体实力处于中等水平,在师资及配套教学条件还有很多不足。在5年的工作计划中,在完善原有专业课程体系的工作下,重点加强嵌入式应用、FPGA/SOPC应用、DSP应用能力培养,进一步建设新专业方向: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为未来的物联网市场培

养急需专业人才。当条件成熟时,由新方向转为新专业。尽量在5年后把我们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为一个高素质,高标准的一流专业。

2.专业优势和办学特点:

2.1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按照学院“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培养模式的思路,完成人才培养建设规划并有效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行顶岗实习机制,通过下企业实习加强学生素质、增强学习意识和职业技能。通过就业岗位分析,归纳本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要求,和行业需求,修改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突出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坚持实行 “双证”书制。

2.2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专业在校专业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7人,全部专任教师获得维修电工中级以上职业资格,都是“双师”型专任教师;每位教师都参加过企业挂职锻炼,把企业的文化和生产过程、技术要求带回课堂,为开展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改革打好基础,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3开展创新教育,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专业利用各种兴趣活动和开放实验室、创新工作室,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和电子竞赛活动;同时通过导师制,让专业教师带领几个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增强就业实力。

2.4普遍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普遍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案例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围绕职业岗位能力,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实施教学。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我们的规划是以自己培养为主,引进为辅。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1-2名。采取聘请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方法,起到学科带头人作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确保到2015年,梯队合理,素质优良,高级职称比例占 70 %以上,青年教师中硕士比例占9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70%,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出国进修和考察。

1.1进一步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特别是要重点引进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进一步加强宣传、联络和招聘工作。对于德才兼备、确有真才实学和有学术成就的人才要想方设法加以引进。

1.2加强自身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与引进人才相比,我们自身的教师仍占大多数。引进的人才来了之后,也成为自身人才。因此,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才培养,增强造血机能,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我们准备采取的措施有:

(1)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通过前述的学术群体的活动,带动全院教师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学院内各学科之间、专业之间、学科内、专业内、各研究方向之间和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各学术群体的学术秘书要及时通报学术研究发展情况。凡出国访问、国内外进修归来的教师要向全院作学术报告。

(2)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所需经费在学院创收经费中开支。各专业和学术群体在年初将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计划报学院,以便统筹安排。对于在陕西召开的学术交流会议,希望老师们尽量参加。

(3)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国内外进修

特别是对脱颖而出的优秀教师,要加大培养力度,有计划地安排他们进修。几年来,在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安排下,我院赴韩国全北大学进修的青年教师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成长进步很快。希望学校坚持这一做法,给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

(4)鼓励教师报考在职博士、硕士,提高学历层次

鼓励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报考在职博士,今年已有2位教师读在职博士。所有35岁以下的教师,特别是近年来新招收的本科毕业生,一律要攻读硕士学位。

(5)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要制定学术发展计划

每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都要制定自己的学术发展计划。其内容包括:考硕或考博的安排,学术研究方向的定位,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措施,科学研究计划,争取科研项目的计划,进修计划,学术交流计划,论文写作计划,提高外语水平的计划等。

(6)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工作

对新进入我院的教师,特别是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要严格要求,加强培养工作。首

先要进行爱岗敬业的教育,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要经考核才能上岗。对每位新教师指定一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具体进行指导和帮助。要针对他们的情况,经常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要对其上岗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和严格管理。

1.3聘请国外优秀学者、专家、教授为兼职教授来校短期工作或讲学。

聘请国外专家讲学每年1~2次,聘请国内专家讲学每年4~6次。

2.任课教师情况

任课教师教学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教学水平普遍较高。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由高级职称教师主持的比例≥80%;兼职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人数占专业课和实践指导教师总数的比例≥20%。通过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扩大现有教师眼界,及时了解外界科研、教学改革信息,及时获得教学改革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和教学质量。

要加强对新引进年轻教师,特别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教师的要求与培养,尤其在刚来的1-2年内,要抓紧对年轻教师培养有计划、有任务、有要求。通过实行导师制度,使每位年轻教师由教研室指定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年轻教师学习、听课、辅导、准备与指导学生实验、参加课题研究等工作。对于教学能力较强的年轻教师,要及时安排教学任务,参加辅导答疑和实验室建设。

五、教学条件建设

1.专项经费投入增长情况

满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及现代教育技术等专项建设需要,且近五年持续增长。

2.实践教学条件

学校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附属用房得到了优先保证。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已建成电子综合实验室、高频电路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高频电路实验室、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EDA/PLC实验室、自动化控制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DSP/ARM实验室、Altera联合实验室等11个专业实验室,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共享大学物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子工艺4个基础实验室及工程室,仪器设备总值400余万元,现有实验技术人员6人,其中高级实验师4人。实验室能够满足计算机专业教学要求,能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设实验课程。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充分利用晚上和双休日开放实验室,提高了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按照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开出实验项目,实验开出率达95%以上;

具体建设方案:实验室开放率10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实验总学时80%以上。达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目标。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先进,现代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功能并形成系列,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需要;具有较稳定的能满足学生实训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指导人员指导效果好。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率100%。

六、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

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于2012年修订了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以有利于加强基础和发展个性为着眼点,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同时也为了适应开放性选课制的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较大的调整,构建了由公共必修、学科必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公共选修组成的五维课程结构体系。其课程体系在优化通识课程结构,培养宽口径人才;强化专业基础课地位,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提升专业课比重,确立专业培养规格;明晰专业方向课的作用,实现有特色的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造就应用型人才方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实现。

2.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本专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掌握几项原则,包括:教科书选用原则、教科书自编原则、实验教材编写原则。

本专业升本以来,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认真做好教材的选定工作,每一门课都参阅比较多种教材,从中挑选出优秀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基本上从“十五”规划教材、国优、部优教材,“面向21世纪新教材”、近几年获国家奖的教材或多年来公认的权威教材中进行选择。所选教材理论系统、知识面宽、内容新颖、突出先进性和发展性,得到了师生好评,能符合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同时,积极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并根据教材的实验内容及我校的实验室条件自编相关的实验指导教材。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高度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力推广和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技

术,积极使用校园网、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全系100%的课程已经全部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效率和信息量大大增加,那些仅靠叙述和板书等传统手段难以说清的问题变得生动易懂,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同时,实现了精品课程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使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明显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平台。

4.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手段先进,执行严格;教学管理改革力度大、效果好;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促进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

5.合作办学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国内外合作办学有较好成效。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积极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几年来,我系从课程设置、实训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方面处处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市场的需求创新课程体系,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力争使学生与企业的需求“对口”。一是建立了由校内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专业设置的论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内容的确定等工作,保证了人才培养规格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二是与企业联合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七、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基本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树立良好的学风。

1.深化教学改革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2.严格教学管理

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学实习、考查、考试、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各个教学环节加强管理、严格把关。

3.切实加强全校数学公共课的教学

派优秀教师任课;教师竞争上岗;加强习题课和作业的批改;逐步实行助教制;教考分离;在考试命题、阅卷及成绩评定方面严格把关;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等。

4.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优化一线教师队伍

大力开展教学观摩、教学竞赛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从各方面(学生,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教研室、课程教学组)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大力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效果不好的老师要帮助其找出原因,认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可进一步采取调整讲授课程,调整岗位等措施。

5.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非常重要,应切实加强。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应首先加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我们准备在课堂讲授、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严格把关。

6.推行双语教学

推行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毕业学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我们已在教学中已试行了一学期的双语教学,取得了经验,今后还要继续扩大双语教学面。

7.加强教研室的教学活动,实行课程负责人制

要充分发挥教研室在各个教学环节上的作用,经常开展教研讨论,教学质量检查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拟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对每门专业基础课和重要的专业课设立课程负责人,在教研室的指导下负责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把关,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的检查;统一命题和阅卷;实验内容的安排和检查;课程设计的安排和检查以及整个教学质量的监控等。

8.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极为重要。学校已为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制定了一整套实施方案。我们下一步的重要任务是具体落实,认真执行。从目前已开展的工作来看,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管理和检查;二是要进一步落实课程设计的安排、充实完善其内容,加强管理和检查。

9.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树立良好的学风

配合学校的学生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验室要进

一步解决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延长对学生的开放时间。建立创新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在原有开展数模竞赛的基础上,建议再举办全校性的数学竞赛和程序设计竞赛,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0.研究学科发展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建设特色专业方向

根据目前信息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社会需求与我系现实,将重点建设嵌入式系统开发、物联网应用开发学科方向。为此,将人才引进、培养与该学科方向建设密切结合,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该学科领域各相关方向的学习与研究,积累较为雄厚的师资与科研力量。同时,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协调发展,为人工智能、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等侧重理论研究的学科方向提供发展的空间,促使该领域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形成核心明确、不断壮大的学科梯队。认真做好学科建设软环境的建设,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动向,使学科建设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11.狠抓实验室建设,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精心建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室、EDA/PLC实验室、DSP/ARM实验室、Altera联合实验室。使教师队伍在该专业领域搞透搞精,具备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物联网应用开发的能力。

12.推进科研工作制度化,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为地方信息化建设服务

鼓励教师申报省级、院级各类科研项目,在经费和研究环境上予以配套,监督其按期完成研究任务。鼓励教师公开出版、发表学术专著和论文,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教师从事与专业研究方向相关的科技项目开发工作。本着“锻炼队伍、提高声誉、寻求突破”的思

想,积极协助教师寻求横向合作项目,精心组织开发工作,督促其按质、按量、按计划完成项目。以便积累经验,为寻求高水平合作,从事高水平开发工作做准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