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朱熹有句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见人要心灵澄
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才能达到新境界。而这短短四天的培训,恰恰如一泓清泉,甘醇清冽,注入志远每个人的心中,我从中受益良多。
从唐校长的报告中我了解到洋思中学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正如(法)罗曼·罗兰所说“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所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参与到你的教学中来。
这其中的“四清”是保持其教学质量长久不衰的重要措施,“四清”实质就是要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如果我们的日常教学能做到堂堂人人清、日日人人清、周周人人清、月月人人清,那么差生必定会少许多,差生没有负积累,自然不会越来越差,学习也就不会这么被动,教学成绩一定会稳步提高。
“四清”并不是让所有的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它是一种目标,因为这个目标让学生、教师都感到了巨大压力和责任,于是师生都铆足了劲,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四清”中最重要的是“堂堂清”,每堂课所学的新知识只有掌握或基本掌握了,“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才能保证。因为如果不能最大限度地做到“堂堂清”,后面的“清”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谈。课堂效率不高,课后再怎么努力,时间、精力也不允许。我想学洋思经验就要先学好课课清。今后在教学工作中做到精心备课,精讲精练,当堂过关。这需要对学困生进行预习指导,为他们扫清新课中的障碍,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有效的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其学习兴趣;针对他们在当堂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课后辅导,使他们经过教师的指导,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这要做到不选择、不挑剔学生,以前在我看来是那样不可思议,但是,经过培训我明白了好学生是“宝”,“差生”也是“宝”。在洋思校长蔡林森说,“差生”就像一块璞玉,和好学生一样,存在着成“器”的可能,对于教育者来说,不是看“差生”目前的状态(璞),而是要着力研究如何去“打磨”。让学生由“璞’成“玉”,最有说服力。事实上,到志远来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璞”,经过志远人精心创造性的“打磨”,最终使他们成为一块块熠熠闪光的美“玉”。
洋思中学是一个奇迹,从无人问津的乡村中学变为当代赫赫有名的中国名校,他们一如既往的走了20年。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学洋思,齐心协力,层层落实,确确实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创出了志远成效,定会实现我们的办学目标。任何美好的理想,如果不通过脚踏实地去实践就等于空谈。任何教学模式都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力,志远之路,其修远兮;名校之峰,危崖突兀, 在探寻教育真谛的道路上,我愿和各位同仁结伴而行,相互掺扶,去感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放与雄奇,共同见证名校志远的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