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问题及措施的探讨

2020-08-25 来源:步旅网


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问题及措施的探讨

【摘 要】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近几十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逐年递增,危险性病虫害不断出现。本文分析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措施。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原因问题;防控措施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贯穿森林资源培育、管护等各环节,是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不可缺少重要措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要以系统工程和可持续控制为指导,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坚持除治与预防并重,防治与营林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依法防治,强化政府行为,倡导群防群治,依靠科技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达到有效遏制其扩散蔓延的目的。利用现有科研成果,如:蛀干害虫测报技术、杨树食叶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监测和防治等,以生态学的观点及经济学的观点为基础,以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特性为依据,从调节生态环境入手,将林业生产技术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综合起来,以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为基础,有机地协调林业措施、选育抗病虫品种、强化检疫、采用无公害防治等各种防治手段,将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长期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范围内,使各种防控措施在森林生态系统内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期达到用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

我国森林资源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与劣势并存。我国植物种类占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林业有害生物的多样性、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与有害生物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即使是某一种有害生物,虽经长期治理而不能控制,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劳力,仍有大面积的森林遭受危害,大面积林木被害致死。究其原因是:

(1)林业有害生物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天敌数量也在减少,自身调控能力下降,但剩余个体有害生物通过繁殖或传播,数代之后又能迅速增长构成危害。(2)随着林业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大面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有林面积快速回升。(3)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林产品、繁殖材料的运输潜带危险性有害生物,新的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多。为有害生物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危害性随之增大。(4)林业有害生物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虫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

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病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存在问题

(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不断增加,有害生物抗性增强,防控难度不断大。随着人工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面积的增加,有害生物危害加剧。面对这一严峻态势,近年来,黑龙江省开始实行森防目标管理,防控林业有害生物力度不断加大,治理措施不断完善,有效的扼制了灾害发展势头。(2)能造成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全省发生严重并造成成灾的有害生物种类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本省从未发现过的。(3)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潜在威胁增大。黑龙江省是松材线虫病和日本松干蚧的适生区。这两种害虫随时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省大面积的松科林地在短期内就可遭受直至毁灭。(4)治理难度不断增加,突发性灾害常有发生。过去危害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抗性增强治理难度大,都具有突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

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

(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监测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监测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预报出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是以省、市、县林业局、乡镇林场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监测网络,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报、群防。(2)加强营林防治为基础。营林措施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提高森林自控能力,为预防有害生物的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方式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有害生物发生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下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地变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不断提高森林群落自身抗灾御灾能力。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虫口密度增大,则发生在局部范围内、暂时地辅以其他生物治理措施,就可达到防控目标。(3)协调无公害化防与生防的矛盾。无公害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

综上所述,我们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治理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区治理。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以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严把检疫关,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环保型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只有这样,才

能更好地把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内,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执中等.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陈昌洁.松毛虫综合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4]张星饶.森林病理学研究的生态数学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5]卜志国等.城市绿地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和防治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2009, 20(4):404-406.

[6]吴小芹.大气污染对森林昆虫的影响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8(3):36-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