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攻击性行为个案分析及教育干预策略
作者:刘建华
来源:《甘肃教育》2013年第07期
〔关键词〕 学生;攻击行为;个案探究;原因分析;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7—0024—01
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这种行为既对他人造成伤害,还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劣,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往,从而影响到性格、能力等的正常发展。这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常见的行为,它的控制、转化与矫治在个体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攻击行为不仅影响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影响我们整个和谐社会的发展。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控制、减少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而且有益于学生社会行为的培养。 一、案例:
阿峰,高一学生,脾气暴躁。在学校里,他“目中无人”,我行我素,喜欢在同学面前耍威风,出风头;冲动、自制力差、意志力薄弱,遇到挫折就大发雷霆,经常赌气。 二、攻击行为状况
在校经常当众顶撞教师,动手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学校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任课教师的强烈不满。 三、攻击行为的原因分析
1. 个人因素。阿峰情绪暴躁,行事冲动,自制力较差,所以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业成绩的尴尬,增强了阿峰的受挫心理,阿峰渴望获得成功,受人尊敬,打架让他体会到了一种“驾驭他人的满足感”,于是,其攻击性行为越来越频繁。
2. 家庭因素。阿峰的父母为了生计,日夜奔波忙碌,没有更多精力和时间与他沟通,又因自身文化素养不高,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忽略了对阿峰精神世界的引导、道德素养的教育。再加之其父坚信“棍棒底下出人才”,孩子稍有过失就“辱骂加棍打”。父亲的粗暴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使他形成了错误的道德观念,认为“以暴力解决人际矛盾天经地义”,进而产生了错误的道德行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社会环境因素。与不良少年结伴,痴迷网络暴力游戏,更增加了阿峰的攻击心理。另外,大众传媒对某些不良行为的无意传播,也容易使该生找到更多好动好斗的模板。在这些因素的潜移默化下,阿峰自仗身高力大,以攻击令人畏惧为荣,没有不安感和自责感。 综上所述,阿峰在备受其父母打骂痛斥、缺少温暖的关怀下,在学校受轻视、疏远的歧视下,在他自身一些不良心理品质的作用下,产生了极强的自卑、挫折和不满感。在其父母不良示范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为了获取暂时的心理平衡,该生敌视一切,并以侵犯行为来获得宣泄和寻求自尊、自信。 四、教育干预策略
1.与阿峰父母保持密切联系,改变其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让家长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教养、教育观,并努力营造平等、关爱和尊重的家庭氛围,使阿峰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要求父母每天放学到学校接孩子(避免他一放学就和不良少年结伴去网吧),父母在我们真诚的协调下,基本做到了以说理教育为主,“棒打”现象逐渐消除了。 2. 辅导纠正其认知偏差。阿峰总认为“只要有理,动手打人就没错”,针对阿峰的认知偏差,我们主要以谈心方式引导他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自己被打了,你有何感受?”让他分析打人后会产生什么后果,懂得不管事情的起因怎样,以武力解决问题这一方式在任何时候都是错误的做法。
3. 运用行为矫治法,纠正其不适应行为。(1)用奖励法,让该生形成有效调控情绪的适应性行为。 在辅导中,针对其情绪易冲动、易激怒、体验强度大等特点,指导其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控制情绪及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如适度的宣泄法、自我暗示克制法和注意转移法等,并通过创设情景反复练习,以奖励的形式强化其形成处理情绪的正确方法和行为。 (2)采用厌恶疗法,让该生为逃避强烈的痛苦而主动抑制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在本辅导中,以被攻击者痛苦的声音及表情、同学轻视的眼神等为不愉快刺激,当其攻击性行为在学校出现时,即让同学们对其实施上述不愉快刺激,使其能深深地体验到由攻击所带来的痛苦;在辅导中,指导该生通过想象,感受攻击性行为出现后所带来的种种不快,经过反复的呈现和训练,使痛苦、厌恶感与攻击性行为之间形成一个新的条件反射,促使其为避免不愉快刺激的出现而自觉地阻止、消退攻击性行为。
4. 进行法制教育。我们让阿峰认识到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重点不在于个别矫正,而在于社会风气、家庭环境、教育策略的综合整治。社会、家庭和学校是不可割裂的、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它们三者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抑制攻击行为的产生,如果其中之一不得利,就会致使攻击行为的萌生。 编辑:郭裕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