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严羽《沧浪诗话》教案

2022-02-14 来源:步旅网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教案

试讲者:周楠 指导老师:滕福海教授

教学目标:

1、 熟读全文,能弄清这篇文章的字词大意,从语言上突破障碍;

2、 能从文章中找到关键语句,抓住重点词语;

3、 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能够理解文章所提出的关于文艺理论方面的重要观点,并能得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教学重点:

1、 对重要术语“诗话”的解释说明;

2、 对课文重点词语“以识为主”、“妙悟”、“别材”、“别趣”的解释说明;并指出“识——悟——趣”三者之间的联系

3、 对文章内容大意的解释说明;

4、 启发学生对文中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工具:

1

教材课本《古代文论名篇详注》(霍松林主编)

《中国文学批评史略》(滕福海著)

《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张少康主编)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板书课题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2、 结合时代背景来讲解“诗话”。

时代背景:北宋诗坛上,复古思潮占有统治的地位。其历史原因为:北宋初,晚唐五代诗风余波尚存,形成“西昆体”,形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文学上的复古思潮,就是针对形式主义文风而兴起的。随着石介、曾巩、欧阳修等为代表的古文运动的产生,诗歌也出现了复古的倾向。影响最大的就是苏(苏轼)、黄(黄庭坚)。针对那种内容空洞,片面追求形式华美的西昆诗弊,苏轼的诗重内容,重抒情言志,甚至喜欢在诗中发议论,卖弄学问。至黄庭坚,则进一步提倡复古,提倡规模古人,企图用多读书,多用事的办法去纠正西昆体之弊,要求写诗要字字有出处,句句有来历。这就是我国文学史上所称的“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苏、黄诗风,在反对晚唐五代至宋初的形式主义诗风方面,是有积极意

2

义的,但到江西诗派,则又走向另一极端,走向另一种形式主义:摹拟抄袭,堆砌典故,讲究法度规模。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弊端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忽视了诗歌形象思维的特征,违反了诗歌的艺术规律。这种倾向发展到一定时候,不可避免地要遭到反对和批评。而宋代诗论的特色,就是同诗歌创作,特别是同流派风格的盛衰消长紧密呼应。宋代诗歌创作影响最大的是苏、黄诗派。所以诗论的焦点,就是围绕江西诗派的诗论而展开。宋代诗论还开辟出文学批评的新形式——诗话。严羽的诗歌理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诗话”的定义——参见《中国文学批评史略》(滕福海著)p169页

诗话,是一种笔记体/随笔性的诗论著作。诗话的内容主要包括记轶事、评作品、论作法、探源流(记事、评诗、论诗)等。诗话一般不做系统.严密的理论分析,而常常以三言五语为一则,对具体创作问题以至艺术规律发表直接性的感受和意见.

“诗话”的相关内容:

第一部诗话是北宋中叶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评论形式,宋代早期的诗话以记事为主,近乎“轶事小说”。至南宋初诗话内容的学术性已经增强。后来艺术批判理论性更强的是南宋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严羽的《沧浪诗话》,它们是宋代最有名的三部诗话。而《沧浪诗话》是宋诗话中最有系统之作,其出现标志着以诗话形式探讨诗歌艺术理论进入了更自觉的阶段。此外,诗话还有一种形式,是把散见于各种书籍里的诗文评论和掌故搜罗在一起的诗话汇编。如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

4、严羽的生平简介及《沧浪诗话》的简单介绍,参见课本《古代文论名篇详注》(霍松林主编)p322,主要让学生自己看。

3

严羽,字仪卿,号沧浪逋客,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生当宋末,隐居不仕,生卒年及其事迹无法确考。严羽自恃才高,性格豪放,一生际遇不佳,流浪江湖,现存诗中颇多怀才不遇、感时伤世之作。严羽诗集《沧浪先生吟卷》(一名《沧浪吟卷》)两卷,121题,146首。《沧浪诗话》附于诗卷后,宋末魏庆之编辑《诗人玉屑》,几乎全部收入。

《沧浪诗话》是宋诗话中最有系统之作。其出现标志着以诗话形势探讨诗歌艺术理论进入了更自觉的阶段。“有系统”一方面是指结构系统: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门。《诗体》主要论述中国古代诗歌风格体制演进变化的历史。《诗法》着重阐明做法和技巧方面的要求。《诗评》举例评析汉魏以来诗歌,阐明了汉魏盛唐诗为第一义的理由。《考证》是对某些诗篇的作者、分段、异文等的考辨;另一方面是指理论体系,它集中体现于其总纲《诗辨》,提出了一个贯穿全篇的主线:一个口号“以盛唐为法”,提出三个关键词:“识”——“悟”——“趣”,而构成其理论之网。

二、引导学生对课文文本进行阅读理解

1、 让学生通读课文(可以朗读或者默读),弄清楚文章大意;

2、 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句,师生共同解决难字、词、句;

3、 在弄懂文章基本大意的基础上,找出你认为文章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并做上记号。

4、 检查阅读结果,老师作出回应

三、教师带领学生对文章大意进行分析讲解。

4

师:《沧浪诗话》包括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个部分,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它的第一部分《诗辨》。《诗辨》是《沧浪诗话》的首篇。也是它的总纲和理论精华所在,也是严羽诗学思想的主要部分。这篇文章脉络清晰,一共有五个自然段。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里严羽提出了哪些重要的诗歌理论思想。请你们说一说自己都找到了哪些重点字词句?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发表意见。

文章中所提出的基本观点如下:

一、“妙悟”说

师: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开宗明义提出了“妙悟”的问题。这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核心问题。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妙悟”到底是什么意思。关于“妙悟”,文章中主要是在第四段中阐释这一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第四段。

第四段:

1、 先快速阅读,结合后面的解释,在弄清文本的字词句的大意的基础上,找出这一段中的关键字词句。

2、 检查阅读的结果,并作出反馈。

关键句:“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为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5

关键词:妙悟(板书)

关键字:悟(板书)

提问:找一找,这段中共提到几次“悟”?回答:(10次)

严羽把“妙悟”看作是“诗道”的最根本的东西。从字面解释,“悟”者,觉也(见《说文》);心解也(见《声类》)。可见,“悟”是指人对某种事物的一种精深的认识和领悟。佛家就喜欢谈参禅悟道,《涅磐•无名论》曰:“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这里说的是佛家对于“道”的一种超越寻常的觉悟,即真就是对本质的认识。严羽借用“妙悟”二字,是想用来说明对“诗道”即诗歌本身的特殊规律的精深认识和领悟。只有真正认识了诗歌的特征,掌握其特殊规律,才算得是“本色”“当行”。照严羽来看,学诗到了“妙悟”之境,掌握了诗歌的特殊规律,才可以写出好诗。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大妙悟非他,即儒家所谓左右逢源也;佛家所谓头头是道也。诗不到此,虽博极群书,终非自得之境,其能有句皆活乎?其能无机不灵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不仅是对诗歌艺术规律的认识领悟,而且还包括对这一规律的熟练的掌握。只有“至精”才能达到“至妙”之境。

师:严羽把“妙悟”说得很神秘,好象是“天才论”,其实,从他的具体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把“妙悟”看作是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天生的才能。严羽借用“妙悟”二字,是要用佛家的修炼道行的道理来比喻学诗的功夫。严羽主要是借用其勤学苦练之义,来说明诗人学诗,也必须长期钻研和学习,到了一定的功夫,就可以豁然贯通,领悟诗道,掌握诗歌的艺术规律,一吟一咏,俱可成诗。胡应麟《诗薮》说:“严氏以禅喻诗,旨哉!禅则一悟之后,万法皆空,捧喝怒呵,无非至理;诗则一悟之后,万象冥会,呻吟咳唾,动触天真。”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

6

力索而有所入也。学道学诗,非悟不进。”这都是说,“妙悟”之“悟”,是在“学”的基础上达到的,“学”不一定能“悟”,但是“悟”离不开“学”,所以严羽主张学诗要广,参诗要熟。那么这里就提到了学的问题。学什么?

回答:从文中找答案,即“若以为不然,则是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耳。试取汉……终不悟也。”

师:“妙悟”的真义在于只有经过勤学苦练,才可能掌握诗歌的艺术规律;而只有掌握了诗歌的艺术规律,才可能在创作上获得成就。那么,我们来进一步看看严羽所谓的“第一义之悟”与“透彻之悟”。

师:先谈谈“第一义之悟”。严羽认为必须向第一流的作家作品,也就是所谓“上乘”的作家作品去学习,从这些作家作品那里所得之悟,才算是第一义之悟。如果选错了学习的对象,向第二第三流作家作品学习,那么,即使有悟,也只算是“第二义”的,如果等而下之,则会陷入“野狐外道”。因此,他说:“禅家者流,……曹洞下也。”严羽的意思是借大小乘禅来比喻诗有高下之别。学者应该识别高下,向“大乘”学习,方能获得第一义之悟。第一义的标准就是汉魏盛唐之诗,汉魏盛唐之中又特别标榜古诗、乐府、苏、李、李、杜。由于第一义之悟,是由学习“上乘”作家作品得来的,因此,入门就须要正。而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一开头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段。

第一段:

1、 关键字词句。

关键句:“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

7

开元、天宝以下人物。”

关键词:以识为主(板书)

关键字:识(板书)

提问:这里的“识”是什么意思?

回答:“识”本是佛教用语,指认识、直觉和判断等精神活动的总体。《诗辨》所谓“学诗者以识为主”的“识”是指“真识”,指能够帮助学诗者选择合适的学习对象的一种对诗的鉴别能力,这种鉴别能力要通过广鉴熟参各类诗歌而获得。

a) 它是对诗的认识、判断、辨别能力,诗识。是从艺术境界、风格上识别诗作的

邪正、高下、浅深的能力;

b) 识从广见熟参来,从对历代各类诗歌及其体制的比较、细心辨识而来;

c) 识得正确门径。识的结果和目的,是识别诗作的邪正、高下、选择合适的学习

对象。具体体现为识得“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以盛唐为法”的学诗门径。

严羽认为:有了“真识”,就可以沿着这条正路入门而取法乎上,就可以进而认识诗歌艺术的奥秘。

师:怎么“识”?

回答:从文本中找答案,即“先须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

8

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籍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之。

师:这里严羽就把“识”与“悟”的联系明确的提出来了。

师:我们再来看透彻之悟,严羽说:“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显然,这里讲的是“悟”的程度问题,也就说学诗者经过勤学苦练之后,对于诗歌的艺术规律认识和掌握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在严羽眼中,谢灵运至盛唐诸公达到了“透彻之悟”,他说汉魏之诗“不假悟”,是对汉魏诗歌的高度推崇,在他看来,汉魏诗歌气象混沌,浑然天成,直抒胸臆,出口成诗,这些诗自然发出,不再借助于对前人作品的“妙悟”,根本不存在悟与不悟的问题,所以说“不假悟”。

总结:对文中“悟”的含义的解释说明:

总而言之,文中的“悟”是指直感式创造性的诗歌审美活动。悟是以欣赏品味好诗为基础的升华,是能够直接领会把握诗歌艺术审美特性的一种艺术直感活动和艺术直感能力;而且优秀的诗人还能将他对诗歌艺术特性的把握贯彻到创作实践之中,而行成区别于一般学问家的某种“别才”(别于“以文字、以才学为诗”“误把抄书当作诗”的书材诗料,和别于理性的有意安排的思问之学的才学)。

1) 以识(真识)辨为前提,首先分清各类诗作之真是非,然后以读具体的好诗为

“悟”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悟”也可以说是一种“识”,但这是针对好诗而拾其真味的一种“识”——“久之自然悟之”

9

2) 悟不等于死读书或多背书,它也不等于理性分析,它更强调熟参、讽咏、酝酿。

悟不是思考、分析和研究,而是直接的感觉和艺术的欣赏活动,是对作品特殊韵味的体会领略

3) 从结果看,悟是认识,是对诗歌艺术审美特性的直接把握同时,悟也是实践,

诗人一味妙悟就可以创作出运用别才表现别趣的佳作。

第二段:

简单概括,是讲诗之法。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体会。

第三段:

跟第二段的讲法一样,讲清大意即可。(从这段的开头就可以看出这段讲的是诗之品。)

第二课时

二、“别材”、“别趣”说

师:和“妙悟”的理论紧密联系着的就是“别材”、“别趣”之说。学诗之所以要“妙悟”,就是因为诗歌具有自己的艺术特征,写诗就要具有认识和掌握这些特征的独特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别材”、“别趣”;只有深解别材别趣之旨,才可能达到“妙悟”之境,关于“别材”、“别趣”说的问题,严羽在文中的第五段中有详细地论述,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一段中,严羽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师:如何理解“别材”、“别趣”之说呢?

10

别材,别趣——“别材”亦作“别才”,从字面解释,是指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才力。所谓“诗有别材,非关书也”,就是说学写诗要具有一种特殊的才力,这种才力,并不决定于多读些书,多有些学识。所谓“别趣”,就是说诗歌有一种特殊的趣味,这种特别的趣味,并不是来自于抽象说理。这里的“材”是对“书”(或学)而言的,“趣”是对“理”而言的。从后面他的一系列论述来看,“别材”“别趣”,和形象思维的特征有关。也就是说,“别材”是指诗歌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别趣”是指对诗歌艺术形象的一种审美感受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严羽已经朦胧的意识到诗歌的艺术特色——即形象思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艺术趣味,并且意识到这些特征和在诗歌中多用事、发议论格格不入。但是他又无法加以说明,所以只好归之于“”别材“别趣”

提问:那这里的“非关书”“非关理”是不是就表明严羽排斥“书”和“理”呢?

回答:不是的,正相反,在严羽看来,只有多读书,多穷理,才能使“别材”“别趣”达到“极其致”的境地,如果在诗歌中一味以学问为师,以议论说理,那是不符合诗歌的艺术规律的,但是在不违反诗歌的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只有多读书才能使别材获得发展,多穷理才能使别趣更加深刻,这就进一步接触到诗歌中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关系问题。表明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但又不能相互代替。

三、“兴趣”说

师:在第五段中,严羽除了提出了“别材”、“别趣”之说,还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论题即“兴趣”说。他虽然对“兴趣”一词未作专门的解释,但是从它的整个理论看来,“兴趣”说正是严羽美学理论中的核心问题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两次用了“兴趣”这个词,找一找,哪两处?

11

(回答:一次是“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

曰音节。”;另一次是谈到别材别趣时说:“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

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

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师:①什么是“兴趣”?

回答:兴趣是指文艺作品给人们的美感,是属于主观的审美经验。

师:②“兴趣”从何而来?即什么样的诗才能使人产生美感?

回答:严羽对于这个问题有一段很重要的论述:“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这里,严羽提出了两个基本观点:

第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用《传灯录》中关于“羚羊挂角”的故事,比喻诗歌意境的完美。“无迹可求”就是要求作品有完美的意境。一首好诗,应该具有生动完整的形象,应该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形成天衣无缝的意境。所以在前文提到“不涉理路,不落言筌”。

第二、“透彻玲珑,不可凑泊”。所谓“透彻玲珑”,就是指艺术境界摆脱了理障事障,

12

能直抒胸臆,即景生情,情景交融,不假雕琢,真实而自然。简言之,也就是要情景逼真,形象鲜明。所谓“不可凑泊”,说的是艺术真实问题。艺术境界要反映真景物真感情,但是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的反映,而是经过典型化了的属于观念形态的意境。严羽用镜花水月作比喻,就是想说明艺术境界和现实生活的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只有这样的艺术境界,才能唤起读者的无限想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一步丰富艺术境界的内容,才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的感受。

总结:

总之,“兴趣”说强调的是把外物形象直接触发的情致融铸于艺术形象整体之中,而产生无穷余味的诗歌艺术美学特点。

1) 诗的内容:表现的是“情性”、“性致”,而非“关理”“涉理路”“以议论为师”

2) 情的来由:触物起情:诗表现的是由外物自然触发(而非理性的人为有意的安排)情思意兴;

3) 情的表现:情思意兴通过比兴寄托于形象而委婉含蓄的表现得“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回味无穷。

三、围绕“识——悟——趣”三者的关系来探讨这篇文章的在文学理论上的影响。

提问:那么从文章中看,这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它们是相互割裂开来,还是紧密联系的呢?

回答:从文章中来看,严羽是把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章中多处体现了这一点。

13

如在第一段中“先须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籍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之。”这里就提到,只有在识的基础上,才能悟。再如后面的谈到如何才能悟时,他又提到首先要“熟参”,这里又把识与悟联系了起来。对于趣,在识的基础上通过悟,才能体会到趣,才能有别材,别趣。由此可见,由识到悟到趣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他们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识”,不能“真识”,就不能“悟”,那就更谈不上“趣”了。

四、在第五段中,还有一个关键句——“以盛唐为法”

解释说明:为什么要“以盛唐为法”?

作者前面讲了这么多,在文章的最后提出要“以盛唐为法”,可见严羽对盛唐诗人的推崇。从文章中找一找严羽推崇盛唐诗歌的语句。

第一段:“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

第三段:“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

第四段:“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

结合文中的诗句来进行原因分析:

14

在“以识为主”中,提出要以盛唐为师。严羽评价诗歌的最高标准是“入神”, 汉、魏、晋与盛唐诗歌都有这种特点。从文中来看,他最推崇的是李、杜二人的诗,从“妙悟”来看,汉、魏、晋与盛唐都是第一悟,但汉、魏、晋的不假悟无迹可求,即无法学习,而盛唐之透彻之悟是可以学习的,所以,要能“识”,要能“悟”,要体会“趣”,就要“以盛唐为法”。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