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深基坑应急措施

2022-11-21 来源:步旅网
深基坑应急措施

1.加强基坑监测 1.1.监测项目

根据本工程现场施工具体情况,安排本工程的监测项目为: 1)基坑坡顶位移监测 2)坑外地表沉降监测 3)基坑外潜水水位监测 1.2. 监测方法

1.2.1. 沉降监测高程控制网测量

采用独立水准系,在远离施工影响范围以外两侧各布置一组稳固 水准点,沉降变形监测基准网以上述永久水准基准点作为起算点,组 成水准网进行联测。

基准网观测按照国家^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执行。

外业观测使用DSZ1水准仪(标称精度:±1mm/Km)往返实施作 业。经精度估算,

本方案高程控制网精度如下: 每千m高差中误差:1mm

观测措施:本高程监测基准网使用DSZ1水准仪及配套因瓦条形 码尺,外业观测严格按规范要求的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 为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措施制定如下。

1)作业前编制作业计划表,以确保外业观测有序开展。 2)观测前对电子水准仪及配套因瓦条形码尺进行全面检验。

3)观测方法: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 后—后—前”;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后—前— 前—后”。往测转为返测时,两根标尺互换。

4)两次观测高差超艰时重测,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较其较 差均没超限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

沉降基准网外业测设完成后,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各 水准环闭合差,各项参数合格后方可进行内业平差计算。内业计算采 用EPSW平差软件按间接平差法进行严密平差计算,高程成果取位至 0.1mm。

1.2.2. 监测点沉降测量

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历次沉降变形监测是通过工作基 点间联测一条二等水准闭合线路,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 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两次测定(两次取平均), 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沉降量,本次高程减初始 高程的差值为累计沉降量。

1.2.3. 监测点水平位移测量 各平面位移监测点的平面位移量采用极坐标法测定,由

TOPCON(GTS-602)全站仪进行坐标数据的采集,并依据观测点离测站 点的间距设置测回数如下:

观测点至测站间距 100m 内 测回数 1 100m〜150m 150m〜200m [测量精度]:±1.0mm 1.2.4. 地下水位监测

1 2 在基坑开挖施工中,须在基坑内进行大面积疏干降水以保持基坑 内土体相对干燥,以便于土方开挖和土渣运输。为了使浅层地下水位 保持一适当的水平,掌握深层承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使周边环境处 于相对稳定可控状态,加强对坑内、外浅层水位和承压水位的动态观 测和分析,对于了解和控制基坑降水深度、判定围护体系的隔水性能, 分析坑内、外地下水的联系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水位动态变化的量测,可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孔孔口标 高及各孔水位深度,孔口标高减水位深度即得水位标高,初始水位为 连续二次测试的平均值。每次测得水位标高与初始水位标高的差即为 水位累计变化量。

采用SWJ—90电测水位计。 1.3. 测点布置

由于本工程要降水来满足施工的需要,而地下水位的变动会对周 围环境、围护结构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布点以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 况,在基坑外设15个观测点,编号:SW1〜SW15。 1.4. 监测频率

1.4.1. 监测初始值测定 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

及时测得初始值,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直至稳定后作为动态观测的

初始测值。

测量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才投入使用。 稳定标准为两次观测值不超过2倍观测点精度。基准点不少于2个, 并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监测期间定期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并采用 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其在整个监测期间的正常使用。

1.4.2. 施工监测频率

根据工况合理安排监测时间间隔,做到既经济又安全。根据以往 同类工程的经验,拟定监测频率见下表(最终监测频率须与设计、业 主、监理及有关部门协商后确定)。

监测频率 监测内容 围护施工 降水 基坑开挖 底板浇筑 后 地下室封 顶 坑外地表沉 降 / / 1次/天 2次/周 结束 基坑坡顶位 移 地下水位 / / / / 1次/天 1次/天 2次/周 2次/周 结束 结束 说明:

1)现场监测将采用定时观测与跟踪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2)监测频率可根据监测数据变化大小进行适当调整。 3)监测数据有突变时,监测频率加密到每天2〜3次。 1.5. 报警值

监测报警指标一般以总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 量的报警指标一般不宜超过设计限值。本工程报警指标初步拟定为:

监测项目 速率Cmm/d) 累计值(皿》 40 坑外地表沉降 基坑坡顶位移 地下水位

40 5皿 1000 1.6. 监测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采用仪器设备有:

序号 1 设备仪器名称 水准 至站伙 水位飕测计 时讲机 娜格型号 DSZ1 5前32 SWJ-90水位计 / 数量 1 1 使用项目 用降观测 平面位移 水位观测 现场通讯 2 3 1 L 6 1.7.监测注意事项

1.7.1. 肉眼观察与仪器监测相结合

肉眼观察是不借助于任何量测仪器,而用肉眼凭经验观察获得对 判断基坑稳定和环境安全性有用的信息,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需在进行其他使用仪器的监测项目前由有一定工程经验的监测人员 进行。主要观察围护结构和放坡体系的施工质量、围护体系是否有渗 漏水及其渗漏水的位置和多少、施工条件的改变情况、坑边堆载的变 化、管道渗漏和施工用水的不适当排放以及降雨等气候条件的变化等 对基坑稳定和环境安全性关系密切的信息。同时需密切注意基坑周围 的地面裂缝、围护结构和放坡体系的工作失常情况、流土或局部管涌 现象等工程隐患的早期发现,以便发现隐患苗头及时处理,尽量减少 工程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每天早晚进行,并将观测到的内容详细地 记录在监测日记中,同时记录施工进度与施工工况,重要的信息则需 要写在监测报表的备注栏

内,发现重要的工程隐患则要专门出监测备 忘录。

1.7.2. 监测时机

利用精密仪器测量时,其精度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4 级风以上不能测量,待风小后立即监测;因挖掘机等机械作业时,其 散发的热量及震动会严重影响测量精度,尽量避免此影响;夏天测量 时,要避开阳光强烈的时间段,尽量选在早晨日出前。

1.8.资料整理、提交

在现场设立微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实时处理。每次观察数据经 检查无误后送入微机,经过专用软件处理,自动生成报表。监测成果 当天提交给业主、监理、总包及其它有关方面。

现场监测工程师分析当天监测数据及累计数据的变化规律,并经 项目负责人审核无误后当天提交正式报告。如果监测结果超过设计的 警戒值即向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发出警报,提请有关部门关注, 以便及时决策并采取措施。每个施工阶段提供监测阶段报告,监测工 程结束后一周内提供监测总结报告。 2.应急准备

2.1. 应急预案方针与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 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 进”的原则。 2)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

3)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4)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 误事故的应急救援;

5)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 2.2. 组织机构

应急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应急组织结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 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的应急小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各方 抢险救援的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保持与上级领导机关的通讯联 系,及时发布现场信息。

应急抢险小组:成立应急抢险工作小组,组长及组员由本单位选 派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指挥及协调工作。

抢险小组职责分工:组长要随时掌握事件的进展情况,副组长负 责现场的抢救工作、通讯联络及物质调配,组员负责现场保护,具体 事项的落实及事件的调查处理。 2.3. 应急流程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f编制应急预案f成立应急抢险小 组f配备应急物资、设备f应急知识教育培训f定期评审一实施应急 预案f进行评审、修订f发生f应急处理。 2.4. 应急内容

根据本工程地理位置及工程特点,本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主要应 急内容如下:

1)基坑围护结构位移过大、塌方 2)坑底隆起、涌土

3)围护结构缺陷,导致基坑开挖阶段渗漏水 4)周边房屋开裂、不均匀沉降 2.5. 应急材料和机械

1)应急材料:现场储备应急物资:如沙包、水泥、钢管等。 2)应急机械:

序已 I 2 3

设备名称 小型挖掘机 把掘机 机动窗1■车 单位 辆 辆 辆 台 自 数星 1 规格型号 CA.T-5083 CAT -324D FC- 1 主要工作性能指标 斗容量。二然小 斗容量 1. 35m:'-l, 54m:: 斗容6 7加1' 1 2 10 7 8 g

对讲机 发电机 水泵 GP38S 沔KK 中10。 lOCin? / 小时 1 d 3)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 止血袋等。 2.6. 教育、训练

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项目部应对抢险人员进行必要的抢险知识 教育,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包括应急内容、计划、组织与准备、效果 评估等。公司每年进行两次应急预案指导,必要时,协同项目部进行 应急预案演练。 2.7. 互相协议

项目部应事先与地方医院、宾馆建立正式的互相协议,以便在事 故发生后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3.应急措施

针对可能产生上述现象的因素,按预案进行技术处理。 3.1. 基坑体系位移过大、塌方 3.1.1. 基坑体系位移过大

根据监测单位提供的监测数据,如出现基坑位移过大,接近或达 到预警值

时,停止位于过大一侧土方开挖,调整土方开挖位置,到对 面进行开挖,如位移继续扩大,则停止土方开挖,对该部位进行回填, 回填材料可采用沙包、就地取土等方法。

3.1.2. 基坑塌方

出现基坑塌方现象,立即对塌方边坡做临时支撑,采用14#槽钢 @200打排桩,排桩外侧喷射80厚C20砼,确保水渗漏进基坑。 3.2. 坑底隆起、周边涌土

坑底出现隆起现象,立即停止施工,采用预备的沙包、基坑土进 行回填堆载,坑内按实际情况作坑底地基土加固,然后挖至标高。加 设基坑外沉降监测点。出现周边涌土,坑内沿周边插入板桩防止外土 向坑内挤压,增大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坑底土体降水处理,减小动水 压力,阻止涌土发生。 3.3. 围护结构缺陷,导致基坑开挖阶段渗漏水

1)如果渗漏点局限于开挖面以上,且渗漏量不大,宜采用双快 水泥抽槽压注聚氨酯的方法封堵。

2)如果渗漏点局限于开挖面以上,且渗漏量大,宜在渗漏点打

入泄水管,用钢管和双快水泥封堵泄水管周围,待周围封堵材料达到 强度后关闭泄水管阀门。

3)如果渗漏点延伸自开挖面上至开挖面以下,应在基坑外渗漏 点附近压注双液浆,注浆采用压力控制,最高压力不得超过0.3Mpa。

4)如果渗漏点延伸自开挖面上至开挖面以下且流量较大,应在 基坑内局部回填至流量减小后,在基坑外渗漏点附近压注聚氨酯。

5)如果渗漏点不明,水流自开挖面下向上涌出,应立即停止开 挖,局部回

填直至渗漏停止,然后采取上述基坑外注双液浆措施

6)如果渗漏水流混浊,且渗漏时间较长,应注意渗漏点附近可 能存在严重的土体流失,出现空洞,此时严禁重型机械靠近,并应立 即采用振管注浆方法填补空洞。

3.4. 周边房屋开裂、不均匀沉降

1)立即停止施工,有请专家对房屋开裂、沉降进行分析,查明 原因,制订建筑物的保护方案并组织实施,处理隐患后继续施工。

2)立即停止基坑开挖,加强基坑支护,地面加强措施为在基坑 周边5.0m范围内采用注浆进行加固土体,地面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 浆,注浆压力0.5〜I.OMpa, 土体加固深度为8.0m。 4.应急响应

1)不论任何人,一旦发现有坍塌的可能性,应立即呼叫在场全 体人员进行隐蔽。

2)根据现场情况,若有人受伤,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应 务必讲清受伤人数、地点和人员受伤情况,并派人护送伤员到医院抢 救。重伤人员由抢救小组送外抢救。同时,现场急救人员负责对轻伤 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 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3)同时技术负责人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进行现场抢救。土建工长 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清理土方或杂物,如有人员被埋,应首先按部 位进行抢救人员,其他组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班组 人员负责随时监护边坡状况,及时清理边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 再次事故的发生。基坑应加强排水、降水措施;加强支护等,对边坡 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迅速运走边坡弃土、堆

料和机械设备等重物; 削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度。

4)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 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