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推荐-荷塘月色文本细读 精品

2023-06-22 来源:步旅网


《荷塘月色》文本细读 塘厦中学 吴雪莲

《荷塘月色》这篇由朱自清写作于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的散文,历经岁月的洗礼,在八十多年后,它仍然是高中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这样一篇一千三百多字的散文何以成为经典?对于现代人来说,它有着怎样的魅力?

它的魅力从题目开始。“荷塘月色”这四个字让我联想到了“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每一个词语就是一副优美的画面:“荷塘”“月色”。为什么是“荷”?为什么写“月”?这两个事物承载着太多中国文化的内涵:从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到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再到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殊符号,它象征着高洁脱俗,让人自然联想到记忆中与荷叶荷花有关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亲切之感。“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更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苏东坡的那句“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 它总能引起中国人的对亲人的思念对家国的怀想之情。所以,仅读题目,读者就会有无尽的联想,无限的思绪,所以,这篇经典美文的“美”,从题目就开始了。当然,关于题目还可以有更多的追问:为什么是月下的荷塘而不写“荷塘日色”?为什么写“月色”而不是“月光”?这些追问需要留待我们在后文中去寻找答案。

开篇一句“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唤醒了读者的日常心理体验,“不宁静”的时候谁都会有,但能用“颇”来修饰的时候不多,读这句话就像是作者在读者耳边低声倾诉,掏心掏肺,前三段有许多直接抒情的句子,如“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都是普通人在日常某种特定的情境中会有的心理状态,它是超越了时代背景的,写出了人性的一种共通状态,自然能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它可以与时代无关而只关乎人性人情,所以,读这篇散文,我更喜欢淡化它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而只就文本本身来解读,我想这就是现代人仍然喜欢它的原因,也是这篇散文历久弥新的原因吧。

以前,我总喜欢在课堂上面去逐字逐句地“赏析”中间三大段描写荷塘月色景色的语段,比如叠音词用得多么好,通感多么生动,一些动词用得多么精准,写景多么有层次感,情景多么地融合等等,在对这些优美的语言作了一遍遍的赏析之后,我感到自己的每一次解读都是对文本的一次支离,这些景物描写背后是什么?现在,我更关注景色背后“人”情感的流动过程。还是得从一开头的“颇不宁静”开始,因心烦意乱所以想要远离俗世,甚至不想别人来同情和关怀,所以等妻儿都睡下了,“我”才“悄悄”出门,最后又“轻轻”回来,正是因为“我”想要找寻一个独处的空间,人与人之间,热闹是相对的,理解也是相对的,而孤寂和不被理解才是绝对的,作为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可能很久

都没有与自己的内心对视过了,所以,在不宁静时,他需要回归自我的内心,需要与自己对话的空间。于是,等周围都安静下来,他开始走入这片荷塘月色,开始一步步逼视自己的内心。

来到荷塘,他看到的是一片柔美的夜景,如舞女的裙的荷叶,袅娜而羞涩的荷花,似有若无的荷香,凝碧的波痕,脉脉的流水,朦胧的月光……这一切的柔美都在抚慰着那颗烦躁不安的心,让它在这一片圣洁澄明中变得空灵起来。可是,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反衬了“我”的孤独,在这孤独中,我的心起进了回忆,回忆“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文中引用 梁元帝《采莲赋》“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这对于理解全文是很重要的,赋中描写的是热闹的采莲场景,风流处在的生活场景,而“我”追忆和向往的不是“妖童媛女”的爱恋,更多的应该是画面中传达出来的自然纯真无拘无束的心理状态。所以“我”“ 到底惦着江南”,为什么“惦着江南”?因为世俗生活中的“我”不再有江南的那份宁静安详、自由自在,因为在这一番心灵的放风之后,“我”又不得不回到世俗中去,去做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个老师……

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历来就有很多的争论,诚然,文学作品就像人一样,是不可能脱离时代而存在的,但一旦它产生了,它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它只有在与一代代的读者心灵对话中才能拥有鲜活的生命。当然不是任何作品都能离开时代去解读,但那些对时代的依赖性越小的作品一定是那些触及人心人性的作品,一定是能活在当下的作品,正如《荷塘月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