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期中)语文试题.doc

2020-07-20 来源:步旅网


阆中中学校2015年秋高2015级第一学段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68分)

一、古文和诗歌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 ①管:钥匙。②孟明、西乞、白乙:秦国三个将领的名字。③中寿:七十岁。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蹇叔之子与师 与:参加,参与 B.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脱:轻慢 ..C.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市:做买卖 D.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厉:鼓励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②吾其还也,亦去之 ..B.①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②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C.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D.①若潜师以来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3.对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③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④晋人御师必于殽 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 ⑦灭滑而还 ⑧以其无礼于晋 ⑨尔何知 ⑩牛十二犒师 A.①⑨\\②⑩\\③⑦\\④⑧\\⑤\\⑥ ⑧\\⑤\\⑥

C.①⑧⑨\\②③⑩\\④⑦\\⑤\\⑥ ⑦\\⑤\\⑥

4.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预示秦军此次出师必败的一项是( )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②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③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④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⑤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⑥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蹇叔是作者笔下的正面形象。劝谏见其深谋远虑,哭师见其忠愤满腔。送子“与师”时他指出秦师此行不败于郑而败于晋,可见其老谋深算。

B.秦穆公得到杞子密报,为野心所驱使,失去了正确判断形势的能力,虽然蹇叔多方劝谏,他一点也听不进去,刚愎自用,自作主张而出师。

C.当时,周大夫王孙满还小,看到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的现象,就向当时的秦军统帅说:轻狂就少谋略,不讲谋略,军队就会招致失败。

D.郑国商人弦高在滑地与秦师不期而遇。于是,他就以犒师为名,上前致辞,句句是欢迎的话,处处有弦外之音,暗示郑国已做好了战争准备。

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

译文: ②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2分)

译文: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5分)

D.①⑧\\②⑨⑩\\③④

B.①⑨⑩\\②\\③④⑦

译文: (二)诗歌阅读(8分)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 行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⑪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3分)

⑫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8.默写(每空1分)

(1)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描写康河美景的句子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4)毛泽东在另一首诗《七律·长征》中,有两句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使静止的山变成了动的物象,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它们是 , 。 (5)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故地重游,引起他对往昔不平凡岁月的回忆的两句是 , 。

(6)青鸟不传云外信, 。(李璟《浣溪沙》)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鸡 缸

(文)孙犁

我家住宅后面就是南市,解放初期,那里的街道两旁,有很多小摊。每到晚上没事,我好到那里逛逛,有时也买几件旧货,价钱都是很便宜的。

有一次,我买了两个磁缸,磁很厚很白,上面是五彩人物、花卉,最下面还有几只雄鸡,釉色非常鲜艳。可能是用来装茶叶或糖果的,个儿很不小,我从南市抱回家中,还累得出了一身汗。抱回来,也没有多少用途,我就在里面放小米、绿豆。

“文化大革命”期间,此物和别的一些磁器被抄走,传说我家有廿多件古董,这自然是其中之一。关于书,我心里是有底的,说有这么多古董,我却没有精神准备。这些磁器都是小贩们当做破烂买来的,我掏一元钱买一件,他们还算是遇到了大头。现在适逢其会,居然上升为古董,我心里有些奇怪。

这当然也是有人揭发的。我们住的是个大杂院,门口有个传达室。其中值班的,有个姓钱的老头,长年穿黑布服,叼着铜烟袋,不好说话,对人很是谦恭。既然是传达,当然也出入我的住室,见到了我的用具和陈设。此人造反以后,态度大变,常常对着我们住的台阶,大吐其痰。不过当时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是时代的自然点缀,我也不以为意,我个人是同他没有恩怨的。

冬季,我到了干校,属于牛鬼蛇神。这个姓钱的,作为“革命群众”,不久也到干校去了。有一天,他指挥着我们几个人,在院里弄煤,态度非常专横霸道。忽然,有一个同伴对他说:“钱某某,你是什么人?你原是劝业场二楼的一个古董商,专门坑害人,隐瞒身份,混入机关。你和我们一样是牛鬼蛇神,不要在那里指手画脚的了,快脱了大衣,和我们一起干活!”

当时,我真为这位棚友捏一把汗。谁知这个姓钱的,听了以后,脸色惨白,立刻一转身,灰溜溜地钻进屋子里去了,以后再也不来领导我们。他虽然并没有从此就划入我们这个阶层,同我们去住一个棚子,但这件事,颇使我们扬眉吐气于一时,很觉得开心。

后来我想,一个古董商人,解放以后,变成了传达,内心对共产党当然是仇恨的,也就无怪对进城干部是这样的态度了。他向上级谎报我家有多少古董,也就是自然可信的了。

过了几年,书籍和磁器都发还了。书籍丢失了一些,并有几部被人评为“珍贵”,劝我“捐献国家”。磁器却一件没丢,也没人劝我捐献,可见都是不入流品,也不惹人喜爱的。

我把这些瓶瓶罐罐,堆放在屋子的一个角落里。一年夏天,忽然在一个破花瓶里,发现了一只死耗子,颇使人恶心。我把耗子倒出来,把花瓶送给了帮我做饭的妇女。

这两个磁缸,我用它腌上了鸡蛋,放在厨房里。烟熏火燎,满是尘土油垢,面目皆非了。 时间过得真快,又过了几年。国家实行开放政策,与外国通商往来,旧磁器旧文物,都

大涨其价,尤其日本人敢掏大价钱。那位妇女,消息灵通,把那只花瓶送到委托店论价,竟给十五元。还说,如果不是把人头磨损了一些,可以卖到二十元。她喜出望外,更有惜售之心,又抱回家去了。并好意地来通知我说:

“大叔,你那两个缸子,不要用它腌鸡蛋了,多么可惜呀,这可能是古董。我给你刷刷,拿到委托店去卖了吧。”

我未加可否。但也觉得,值此旧磁器短缺之时,派以如此用场,也未免太委屈它们了。今日无事,把鸡蛋倒到别的罐子里,用温水把它们洗了洗,陈于几案。磁缸容光焕发,花鸟像活了一样。使我不由得有一种感慨,就像从风尘里,识拔了稀世奇材,顿然把它们安置在庙堂之上了。看了看缸底,还有朱红双行款:大清光绪年制。

还查了一本有关磁器的书,这种形制的东西,好像叫作鸡缸。 这不是古董是什么!对着它们欣赏之余,因有韵文之作,其辞曰:

绘者覃精,制者兢兢,锻炼成器,希延年用。瓦全玉碎,天道难凭。未委泥沙,已成古董。茫茫一生,与磁器同。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选自孙犁《芸斋小说》)

①孙犁: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家之一,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他的文学创作迎来了第二个高峰,代表作《澹定集》《耕堂序跋》。②文革中,一些人被错误定性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等,统称为“牛鬼蛇神”,其中一部分人被迫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③覃:深。

(1)下面关于文章的解说,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作者对做饭妇女劝其卖掉磁缸的建议“未加可否”,因为当时作者认为自己的瓷器不是古董,卖掉也换不来几个钱。

B.作家以辛辣的笔触写出了钱姓老头文革前后的沉沦变化,他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企图在政治、经济上大捞一把,借助某种契机扶摇直上,占据一定职位便作威作福。 C.本文以小见大,通过鸡缸这个小物件折射出十年风雨跌宕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文革现实中的痛苦和丑陋、人性的渺小和卑劣。

D.本文语言之美在于简易平淡,用较少的字,使笔下的人物和生活、情意和状态返璞归真,字简而情深,文尽而意远。

E.小说以物衬人,表明“特殊年代”的客观现实原因定会使人与物具有相同的命运,同时也在呼唤美好和光明。

(2)简析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哪几方面的作用。(6分)

答: (3)简要概括“姓钱的老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塑造该人物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 (4)小说末尾说“茫茫一生,与磁器同”,作者一生与此件瓷器有什么相同之处?根据作者的人生沉浮谈谈个人发展与社会时代环境的关系。(8分)

答:

第II卷 表达题 (77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0.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3分)

A.冰屑(xiè) 漫溯(suò) 猝不及防(cù) 菁菁校园(qīng) .....B.粳米(jīnɡ) 团箕(qí) 屏息以待(bǐng) 亘古未有(gèn) ....C.百舸(kě) 果脯(pǔ) 忸怩不安(ní) 引吭高歌(háng) ....D.纤细(xiān) 央浼(měi) 呕心沥血(ǒu) 挥斥方遒(qiú) ....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纽扣 楹联 厮杀 班师回朝 沧海桑田 B.惆怅 瓦菲 座落 举一反三 攻城略地 C.笙萧 名片 作揖 书生意气 提要钩玄 D.落漠 清荇 寥廓 天纶之乐 激浊扬清 1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

B.9月16日,西华师大的同学们来到阆中中学参加为期两月的毕业实习工作,我校领导和老师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对他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C.在世界足坛功利足球泛滥的今天,崇尚艺术足球的西班牙夺得世界杯冠军,可见艺术足球的回归指日可待。 ....

D.这次运动会,五千米对我来说真是太难了,可老师还是要我去参加,真有点差强人...

意。 .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阆中嘉陵江四桥自2012年下半年实行封闭式建造以来,广大建设者不畏高温酷暑,抢晴天、战雨天,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预计2016年10月竣工通车。

B.“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各层面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C.记者从阆中市古城旅游区有关方面了解到,国庆期间,古城以“欣赏民俗文化”为主题,开展民俗文化活动,让游客在欣赏古城人文美景的同时,品尝到来自古城的特色民俗美食,欣赏古色古香的李家大院。

D.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①此实验的目的是(不超过字) ...20... (2分)

②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不超过字) ...20... 四、写作(60分)

15.请以“温暖,只因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不得抄袭和套作。④ 用规范汉字书写。

(3分)

阆中中学校2015年秋2015级第一学段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1.D 同“砺”,磨刀石,引申为磨砺

2.C A.代词,代指郑国;还是;B.转折;顺承 C.所字结构 D.表示修饰;因为。 3.A 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判断句

4.B 此题中的第⑤句仅仅是陈述郑商人弦高和秦军相遇,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此运用排除法,只有选择B。

5.C 王孙满当时是对周王说,而不是对秦军统帅说。

6.(1)(4分)译文:(现在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①第一个封,使…成为疆界。②肆:延伸、扩张。③阙:侵损、削减。这三个关键字翻译正确,各得1分,大意1分) (2)(2分)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恐怕不可以吧?(①无乃„„乎:恐怕„„吧这个关键字翻译正确,得1分,大意1分)

(3)(5分)借助了别人的力量却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①因:依靠,借助。②敝:损害。③与:结交,依附。④知:通智,明智。这四个关键字翻译正确,各得1分,大意1分) 7.(1)答案: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3分)

【解析】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

(2)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2分)景中有情,情中见景,情景交融。(1分) (5分) 【解析】

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⑪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

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

8. (1)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2)到了颓圮的篱墙(3)为变徵之声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5)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6)丁香空结雨中愁

9.(1)答案:(1)C,3分;D,2分;B,1分。

(2)答案:①内容上,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起初时间、购买磁器的环境;暗示磁器便宜、给人普通平常的感觉。(2分) ②结构上,为后文不被珍存、不受重用等情节作了铺垫。(2分) ③手法上,和后文磁缸价值重新被认定形成对比,突出了主题。(1分)

(3)答案:①他是“文革”中一个由古董商到传达室值班人的普通市民形象,是“文革”时代下层小人物的典型代表,既是时代的牺牲品又是时代的帮凶。(2分)他阴险虚伪,仗势欺人,甚至以诬陷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2分) ②塑造这个形象,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更为合理,也深刻表现了“文革”时代对人性的摧残和异化这个反思性的主题。(2分)

(4)答案:①文革期间,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磁器无法掌握被抄走、归还、堆放、存货等波折命运;作者人生也如此,被人告发家藏古董,又被下放干校劳改。(2分)改革开放时代,它们都显示出自己的价值。磁器价格攀升,焕发新的光彩;而作者也没有被埋没下去,又开始大展才华贡献力量。(2分) ②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必然影响,个人发展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1分)在黑暗落后压抑的时代,个人的价值会被淹没,个人的发展会受到压制。在开放发展繁荣的时代,人的才智和价值会充分展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分)

10. D (解析:A项漫溯sù,菁菁校园jīnɡ B项团箕jī C项百舸gě果脯fǔ) 11. A (解析:B项 坐落 C项笙箫 D项落寞, 青荇,天伦之乐)

12.C(C.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A.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是用来形容人的,不能形容学习。B.项“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应改为“无微不至”。 D.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与文意不符。)

13.C(A. 中途易辙,主语“阆中嘉陵江四桥”缺谓语,紧接着讲“广大建设者”;同时“竣工通车”的主语应是“阆中嘉陵江四桥”。B.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应移动到“星光大道”前面。D. 搭配不当。“表现了„„故事”不搭配。)

14. ①研究反馈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或“研究反馈方式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2分)②及时反馈学习结果,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3分)(如答:反馈频率和成绩提高成正比例关系,得2分)

15、参考全国卷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翻译: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不是我所听说过的。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子,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他们回来啊!”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假如你只)活七十岁,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蹇叔的独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兵车上)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向周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纪律不严。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敝国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致辞,说:“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国吃的东西快完了,才使得你们不得不打算离开了。郑国有兽园,秦国也有兽园,你们回到本国的兽园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于是)杞子逃到刘国、逢孙、扬孙逃到宋国。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