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想知道未来选择金融行业究竟好不好 看看这份金融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吧

2022-06-29 来源:步旅网


想知道未来选择金融行业究竟好不好 看看这份金融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吧

我们为2015届的应届生金融就业做一次调查的想法早已有之,此前发起的调查,参与投票的同学们都很热情的表示希望能得到数据的最终结果。由于2015年应届生的对象特定及开放评选时间只有几天,我们所得投票基数并不算大,但是基本上所有选项都有得票。可能在数据精确上有确实有所偏差,但是力求在大体上能够给大家有所参考,这样目的便可以达到。

第一章 本次调查的前因后果

本次调查通过线上方式,公开及定向邀请学生邀请参与投票。共向国内各高等院校及海外学校等超过2000名多名主要从事金融业的应届毕业生,发出了线上的投票链接。此次调查期限为期三天内,共计收到投票738票。

调查的金融职业投票选项设置性别、毕业学校、学历等基础信息的调查统计,也针对金融业的子行业、单位及具体岗位、薪资及就业满意度等做出了调查,力求为您最全面的展现2015年金融业求职概况。

第二章  本次调查的数据统计 一览

第一节 2015届中进入金融圈的人员构造

男女比例-略有偏差,不至很远

图2-1-1

在参与本次调查的七百多位同学中,根据图2-1-1,男生占比56.91%,女生占比为43.09%,相对还算均衡。然则在人们固有印象中,因金融业工作强度、出差频率等原因,似乎尤其偏好男性。但在我们的此次统计偏差仍算合理,当然也可能因小伙伴内研究生居多,而研究生中女性比例比男生多的原因在。

据该调查显示,虽男生占比仍高于女生14个百分点,但大体可以看出或许性别不是绝对的问题。用人单位在招募时,也会更注重员工综合素质多过于单纯地看重于性别。

学历构成-研究生基本成为起步要求

图2-1-2

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如图2-1-2本科以下的近乎没有,七百多中只有一位。本科生占比21.41%,硕士占77.24%,博士占1.08%,总共8位参与了投票。一枝独秀的硕士比例,这调查结果证明也证实了金融圈对于学历的要求已水涨船高,内资金融机构的对于学历要求基本都是硕士的水平。现如今,金融行业核心岗位(券商、基金等机构的核心岗位),研究生基本都成为了一个起步要求。真正愿意招收本科生的只有一些后台部门、或者一些对专业要

求比较低的销售岗。因为研究生数量激增,而且又相对更加完备的知识储备、实习经历、成熟心智等因素,都是用人单位倾向招收研究生的一个因素。

毕业院校-金融业对学校出身要求依旧很高

图2-1-3

在参与调查的所有同学中,如图2-1-3,毕业于211院校214人,占比29%;毕业于985院校354人,占比47.97%;毕业于双非本土院校94人,占比12.74%;剩下的为海外院校76人,占比10.3%。这也不出意料,即金融业普遍倾向偏向名校的学生。能考上名校的学生,普遍本身学习能力较强,加上名校配套师资、校友资源等,带来他们视野更为开阔的结果,其表现出的平均素质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尤其是在比较看重出身的金融圈,名校学生更具吸引力。对于双非本土院校学生,拥有低调踏实、谦虚好学、肯于吃苦等品质,依旧有机会进入金融圈核心岗。海外院校学生因为求职时间,实习成本等问题可能会相对处于劣势。

所学的专业-商科总数依旧一枝独秀

图2-1-4

据调查结果显示,如图2-1-4,文理工商法医六大学院中,商科462人次,占比62.6%,可谓独占鳌头;文科122人次占比16.53%;理科50人占比6.78%;工科38人占比5.15%;法学类50人占比6.78%;医学类仅6人,占比0.81%;其他10人占比1.36%。

从数据来看,商科仍旧是金融圈求职大户,毕竟相对其他专业,其又更为扎实全面的金融理论基础和对应的实习经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将减少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等。出人意料的是,文科学生也占比相对较高,竟然高于理工科的比例。而理工科的学生本来在金融业受到青睐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无论是做研究或是做投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另外可以看出法学类的学生也在金融求职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笔者作为法律出身的学生,身边可以逐渐看到越来越多纯法律背景的同学逐渐走上了金融业,并且做得颇为出色。而其余专业相对来说占比较小,想要在金融业脱颖而出,可能需要自身不断积累金融业相匹配的专业素养、实习经历等才更有机会。

所就业的城市-北上广深绝对主流,中西部也在崛起

图2-1-5

不出意外,如图2-1-5,国内金融业依旧北上广深的天下。从图表可以明显看出北上广深在这一方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上海248人次占比33.6%,位居第一;北京142人次占比19.24%,排名第二;深圳108人次占比14.63%;广州44人次占比5.96%;华中36人次占比4.88%;西南22人次占比2.98%;其余138人次占比18.7%。当然这数据不一定完全真实,可能也与小伙伴在上海的各个高校定向邀请应届生参与投票较多的情况有关。

然则北上广深,因为其独天得厚的地理、资源、机会等方面优势,历来成为金融求职者的首选目标城市。尤其是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在金融市场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各类金融机构林立,就业机会也很充沛。不管许多金融机构名义总部在哪里,尤其是银行、券商等机构,会将业务总部放在上海,正是看中上海的金融实力与氛围。北京作为首都,是天然的金融决策中心,拥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总部经济优势;同时,北京是一行三会等国家金融管理机构所在地,大量金融机构总部集聚在北京,这些都造就北京在金融业求职者心中不可撼动的地位。深圳崇尚自由,积极进取的氛围,也吸引了大量的基金、私募等金融机构,本土的券商及银行都发展迅速,同时因其毗邻港澳,每年也吸引了众多金融业求职者。广州因其主要为贸易城市,经济实力不俗,但单从金融方面而言,吸引力在此几大一线城市中相对靠后。

西南、华中地区因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等原因,也吸引了一部分学生的注意。而华中、西南等地区的金融机构,凭借着市场化的竞争,很多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至少从各种金融机构排名榜上,也不全是北上广深的机构垄断。除此之外,也和金融小伙伴可能在这些地区影响力较强的原因,且近年来随着大城市就业压力、环境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有关,也有越来越多的金融业求职者选择回到二线城市等谋得更好的环境、更好的发展。

第二节 金融就业的具体方向及具体的岗位

金融业就业的方向大统计

图2-2-1

在调查的所有同学中,不出意外,如图2-2-1,商业银行216人次占比29.27%,独占鳌头。证券公司212人次占比28.73%,位居次席,和银行业同属绝对领先地位。基金公司42人次占比5.69%,私募基金50人次占比6.78%,会所/咨询42人次占比5.59%,监管单位/金融事业单位30人次占比4.04%,其余占比如图所示。

银行业因为偏好校招的原因,每年都是解决应届金融就业的大户,统计依然高居第一,不出意外。证券、信托、基金均是靠风险管理吃饭,存在行业系统风险因素,但一旺俱旺,赚钱相对较易,短期回报较高(风险亦大),相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个人投资管理、金融运营能力要求更高,对学历要求也相对较高,每年都有相对较大的用人需求,也吸引了众多金融业求职者。会所/咨询对于应届毕业生是很好的就业起跳平台,相对高强度工作对应的也是宝贵的工作经验,每年也会招募吸引大批求职者。总体来说,我们所设置的所有选项,基本都有学生选,证明应届学生的在金融业就业也逐渐趋向多元化。

商业银行的就业统计

图2-2-2

商业银行这一块,如图2-2-2,参与调查的216人中,60%入职管理培训生(柜员、转岗、客户经理),9%人进入投行部/资管部,金融市场部/资金部/同业部和公司业务部都为7%,个

人金融部为3%,风险管理部(信审、授信、合规等)为3%。

相对来说,银行的体制更喜欢在内部进行培训和轮岗的方式培养人才。管培作为其基础岗和招人大户,以明显优势位居第一实属正常。如资管部、金融市场部、投行部等利润中心业务部门,相对来说,比较喜欢社招方式招揽人才,所以相对来说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进入较为困难。

证券公司的就业统计

图2-2-3

证券公司这一块,根据本次统计,如图2-2-3,有共88人,约41%进入投资银行部;进入研究部/研究所(含研究员及机构销售)19%,共42人。资产管理类的占比10%,共22人,机构业务部/经纪业务部占比9%共20人,固定收益部占比7%共14人,债券承销不占比6%共12人,选择其他的有18人,占比8%。

投行业务是证券公司主要业务之一,近年因为新三板兴起等原因,投行部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招聘需求。虽然竞争十分激烈,但是也不排斥许多应届生以此作为起步。根据今年上半年的牛市情况(虽然下半年似乎已不在),券商研究所今年招收了一部分比例的应届生。其余资管、机构部门的较高比例,也与大资管业的火热有关。

信托公司的就业统计

图2-2-4

如图2-2-4,作为大资管业中的核心一环,非常惊讶信托公司的票总数显得非常之低。确实可能与行情有关,之前火热的信托业似乎对于金融毕业生可能吸引力在下降。根据统计,业务部门占比50%,新型部门如股权、投行等部门占比12%,证券投资部占比13%,风险管理部分占比19%,其他占比6%。

可以看出去信托公司的大多数还是集中在业务部门,业务以非标为主;证券投资部门随着股市的火热也有了较多的关注,至于中台风险管理部门也成为现今学生们的重要考虑对象。

保险公司的就业统计

图2-2-5

非常惊讶的是,在参与调查的人数中,如图2-2-5,竟然有约30位同学对保险相关子行业进行了投票。这与大家潜意识觉得保险属于相对偏冷行业的印象不符。其中数据显示,进入保险资管公司/保险投资部和其他各有12人,占比都为42.86%,进入精算、合规等中后台有4人,占14.29%。

作为保险公司投资部、资管公司,基本上属于了金融食物链的最顶端,主要是协助资管决策委托资金的大类资产配置,帮助资管公司做好流动性管理和监督资管公司的投资行为,此次700多人中能有十多位进入,确实难能可贵。

基金公司的就业统计

图2-2-6

基金公司确实也是金融应届生关注的一个重点,也一直以门槛高而著称。根据数据统计,如图2-2-6,销售部门/市场部占比最高,18人,占比33%,这和基金市场部门相对来说,需要的人较多,也并没有投研那样卡背景有关。基金子公司/基金专户,也随着资管业的兴起,共12人,占比22%。基金研究部,作为基金公司的核心,也有12人,占比22%。中台岗位,产品部门

6人,占比11%;后台部门(基金会计、运营TA)4人,占比8%;其他2人,占比4%。

基金公司招收应届生的总数确因上半年行情火热而增多,但是看占比来说,相对来说研究、产品等部门和岗位仍然进入门槛较高,市场部门相对来说更愿意招生应届生。

私募基金的就业统计

图2-2-7

如图2-2-7,随着证券市场的红红火火,二级市场的私募证券投资风风火火。至于私募股权,因新三板为一级市场退出提供了更多可能。私募基金迎来了较大的发展,从应届生就业人数上也可以看出。共参与的50人投票中中,有26人进入PE/VC,占比52%;阳光私募为20人,占比40%;其他4人,占比8%。

租赁公司的就业统计

图2-2-8

如图2-2-8,租赁公司在近年来迎来了黄金的发展时期。但在本次应届生投票中,占比确不多,700多人中仅10位最终去了租赁业。数据显示,客户经理/项目经理有8人,占比66.67%,合规风控岗位和其他均为2人,占比16.67%。租赁公司业务以中小客户为主,客户经理/项目经理的需求量较大。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就业统计

图2-2-9

如图2-2-9,政策性金融机构这一块,进入政策性银行为6人,占比37.5%;进入其余政

策性金融机构为10人,占比62.5%。政策性银行如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其余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中国信用保险等,对于应届生来说,依旧相对较为神秘。

监管机构体系的就用统计

图2-2-10

如图2-2-10,监管机构体系这一块,在参与的30人中,人民银行体系有12人,占比40%;进入证监/银监/保监体系为6人,占比20%;进入交易所(含证券、期货等)有8人,占比26.67%;其他为4人,占比13.33%。据此看来,进入一行三会及事业单位的人也算不少,看出监管单位对于金融应届生显出较为开放的态度。

新型金融机构的就业统计

图2-2-11

如图2-2-11,互联网金融一直是近期最热的名词之一。选项设置上,将新型金融机构分为以上两类,显示进入互联网金融平台公司(P2P、交易平台)为10人,占比46%;进入BAT等互联网公司的金融部门为8人,占比36%;其他为4人,占比18%。

第三方财富管理的就业统计

图2-2-12

如图2-2-12,第三方财富管理是大资管时代崛起的一环,各种三方财富纷纷设立,抢占金融业下游渠道。本来设置此选项并只是为了丰富选择,但没想到应届生进入此行业的竟也不少。数据显示进入产品部有16人,占比53%,产品部为三方财富的核心竞争岗位;进入三方销售部门有8人,占比27%;其他为6人,占比20%。

四大与咨询的就业统计

图2-2-13

如图2-2-13,四大与咨询这一块,参与的42人中,进入四大审计共有24人,占比57.14%;进入管理咨询共10人,占比23.81%;进入财务咨询共2人,占比4.76%;其余为6人,占比14.29%。调查数据更为直观的可知,四大审计作为其主要业务,在用人需求上缺口很大,每年也是金融相关专业求职的热门岗位;同时咨询岗位也占招募人员近四成比。

第三节 应届生求职之前的经历调查

求职之前普遍有多久的实习经验?

图2-3-1

如图2-3-1,在调查的所有同学中,276人有6个月以上实习经历,274人有3个月以下实习经历,188人有3—6个月实习经历。从数据来看,在求职中有相应实习经历,尤其长期实习经历的金融业求职者更容易获得企业的青睐。主要原因是通过较长期相对应的实习,金融专业学生不管在对于行业岗位的理解层面上,还是工作技能的掌握程度,都会胜过没有相关实习经历的学生。

因为在每一份实习中,不管你底子如何,前几个月很多时候都是在熟悉环境和获取正式员工的信任,真正得到锻炼的是三个月以后,如果即使实习总时间加起来较长,但每一份都做得很短的话,也未必是优势。

是否通过“暑期实习”正式留用?

图2-3-2

在所有的调查数据中,仅有118人占调查人数的16%通过暑期实习正式留用,剩下的84%未能成功留用,这与我们印象中暑期实习能提高留用成功率似乎不太吻合。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因为调查者暑期实习和正式求职的岗位方向发生了一定变化,也可能是暑期留用或许也并不如所宣传的那样大。

但笔者认为第一种可能性更大,从笔者身边的经历而言,大多数在暑期实习表现好的同学,都获得了return

offer。但是应届生年少轻狂,总想着四处看看,很少会拿到了offer之后踏踏实实的在一个地方待着,许多还会在接下来的校招继续寻找更理想的offer。这也有一个信号,即使没有找到合适的暑期实习,在校招中,也是有希望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的。

第四节 应届生求职的结果调查反馈

求职过程中共拿到多少个offer?

图2-4-1

拿统计拿到offer数量的情况来作为就业情况是否乐观或许并不是非常精确,因为我们无从考究拿到offer具体的质量,但确实可以提供一定参考。关于这方面的调查,如图2-3-3,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中,选择斩获5个offer以上的为138人,占比18.7%;3-5个offer为288人,占比39.02%;3个offer以下为312人,占比42.28%。

从数据来看,今年应届生在金融就业上即使未必拿到了心仪的offer,但总体情况尚可。金融专业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课外实习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求职大军中获得一定的offer数量不算难事,但是想要拿到手软,选到眼花,还是需要有更为出众的亮点。

最终的薪资水平空间

图2-4-2

终于到了大家最为关心的金融业应届生就业薪资水平数据了,每天各大高校发布自己的金融硕士就业统计报告,总会引起这样那样的口水战。然则根据复旦南大等注明高校的金融硕士就业统计报告,名校金融硕士应届生的平均薪资约在12w-15w之间。

下面看我们的报告数据。如图2-4-2,在所有参加评选的人当中,薪资水平5-10W共298人,占比为40.38%;10-20W的区间,共302人占比40.92%;5W以下76人占比10.3%,20-30W共42人占比5.69%,30W以上共20人占比2.71%。

从上面的调查数据来看,由此可见,金融业的薪资水平呈现中部集中化趋势,5-10W和10-20W的两个区间占比最大,均超过了40%。可见确实金融业吸金力在应届生薪酬中,占有较大优势。取所有的中位数的应该最多的中位数在,预估平均下来,金融业应届生平均年薪达到10w左右,可见普遍起薪相对其他行业而言较高。,但是同样,要获得绝对高薪,20w以上的约占8.3%,想要获得如此高新,还是需要优秀的能力加上付出不同常人的努力。

那么问题来了,今年毕业的亲爱的同学,你的薪资拖后腿了吗?

可预估的奖金空间

图2-4-3

在所调查的所有人数中,有效数据中,如图2-4-3,可预估奖金在3个月以下有232人,占比31.44%;3-6个月有152人,占比20.6%;6-12个月有92人,占比12.47%;12个月以上有52人,占比7.05%。

根据金融业普遍靠奖金的言论而言,应届生可预见的奖金确实不算高。但和其他传统行业相比较,金融业普遍奖金水平确实已较为可观,相信之后涨幅也会令人满意。

对工作的满意程度

图2-4-4-1

图2-4-4-2

据图,2-4-4-1中显示,关于是否从事了自己所满意的工作,有484人,共占65.58%成功从事自己心仪的工作和岗位,剩下34.42%调查者目前签约的工作和岗位并非为自己最想要从事。如图2-4-4-2中,在所有的统计中,关于对目前工作的看法。共496人,占比总人数67.21%认为自己目前工作还算可以;186人,占比25.2%对于自己目前工作非常满意;仍有56人占比

7.59%非常不满意目前工作。

这与我们预期也有些许差异,觉得应届毕业生年少轻狂,又怎么会有如此高的满意度。但由此统计看来,如此多数金融业求职者最终都能斩获自己心仪的offer,金融业求职者对于自己目前工作状况满意程度尚可,非常满意接近四成可能确实与15年金融就业普遍改善有关。

不满意的话如何做?

图2-4-5

对于如果目前从事工作自己感到不满意的话,所有调查者中,如如2-4-5,共291人表示自己将等待机会跳槽,占总人数78.86%;84人表示自己将辞职并找工作,占11.38%;;42人表示将先考虑副业,占5.69%;30人表示无所谓,仅占4.07%。从调查数据来看,金融业从业者较为实际且理性,即使对于目前就业状况不满意,大多数将会选择合适机会伺机而动,较少人倾向先离开目前工作环境,这与金融业的就业环境和薪酬等也有一定关系。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相关整理与分析

第一节 各机构就业总数占比排名

第二节 银信保证基几大行业所占比例

第三节 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所占比例对比

第四节 具体金融行业细分岗位排名TOP 10

第五节 业务前台、中后台所占比例对比

第四章 统计数据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一节 不出意料,银行业依旧是解决金融应届毕业生去向的最大去向

第二节 一直火爆的券商-金融业内部体系最全面的弄潮儿

第三节 二级市场火热的假象-私募基金就业飙升

第四节 公募基金-大家心之所向的买方

五、大资管时代-信托公司面临转型,保险资管、租赁公司、三方财富等机构勃发

六、稳定才是王道-监管机构&交易所等体制内

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2015年金融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统计报告(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