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Ⅰ~Ⅲ°退变性腰椎滑脱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附82例病例分析)

2022-12-17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年8月第23卷第8期 ・671・ ・临床论著・ 工~Ⅲ。退变性腰椎滑脱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附82例病例分析) 高健伟 陈君生 孟新 董宜忠 郭红燕 刘学义 初培罡 摘要 目的 比较Cage与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优劣。方法 整理分析自2001年1月~2007年4月手术治疗 的退变性腰椎滑脱82例临床资料,从临床症状(疼痛、麻木等)、好转率、x线检查(复位、融合)等情况进行两种方法对比 分析。结果82例优良率95.12%,并发症的发生率少。结论 Cage与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体滑脱症手术效果明显,从长期临 床恢复比较,椎问植骨优于Cage融合。 关键词腰椎;退变滑脱;植骨;Cage 笔者自2001年1月~2007年4月,收治腰椎滑脱症82 功能评定:术后1年Cage组优33例,良6例,可2例,差3 例;植骨组优31例,良3例,可1例,差3例。术后2年 age组优35例,良5例,可1例,差3例;植骨组优34例,C 良2例,可1例,差1例。 例,分别应用Cage与植骨融合治疗,对其临床症状恢复、 手术效果及两种方法优劣情况讨论如下。 1 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82例,男18例,女64例;年龄16~ 71岁,平均49.64岁。病程1个月~10年,均为I~Ⅲ度腰 术后1年Cage组优良率75%,2年后有3例效果较差, 主要为不融合,未见骨桥或骨痂形成;椎间植骨组1年内优 椎滑脱患者。其中伴腰椎间盘突出14例;双侧椎弓根峡部 裂49例,单侧12例;骨质疏松18例;腰椎管狭窄26例。 1.2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俯卧位,背部正中 切口。先找到飘浮椎板暴露病椎,按椎弓根标准进针点调整 方向钻孑L拧钉,随后切除飘浮椎板彻底减压,去除压迫的软 组织、增生骨质,完全切除上下关节突,暴露神经根,撑开 良率81.58%,3例效果差的原因为断钉及椎体高度部分丢 失,2年后3例给予支具或腰围制动限制活动,避免剧烈运 动及过度弯腰等积极处理。经对比分析明显看出,植骨组临 床效果高于Cage组的治疗(P<0.05)。 3 讨论 3.1 椎间植骨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一种方法, 固定,完全切除椎体上的软骨板至骨质。放人Cage或椎间 植骨,解锁回缩加压。此时必须检查神经根是否受压,彻底 手术效果已远远超过非手术治疗及单纯后路植骨治疗。植骨 材料有腓骨、胫骨、棘突、椎板、异体骨、人工骨材料、纳 减压。术中术后C型臂x线机引导透视观察固定位置情况。 82例中Cage融合44例,其中单个Cage 7例,双个37例; 植骨融合38例。 1.3术后处理 积极应用抗生素,常规应用激素减轻水肿 米人工骨混合骨形态发生蛋白H等。笔者主张行腓骨植骨, 因腓骨硬度较大,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不易吸收;髂骨载荷 能力不足,硬度小,植人椎间隙后支撑作用差,高度丢失, 易吸收。椎间植骨融合手术存在有假关节形成、植骨硬化吸 收及过度生长压迫脊髓等风险,短时间内椎间植骨不能支撑 及创伤反应;翻身时平托平放,严禁扭转屈曲腰部活动。无 骨质疏松者建议术后12周戴腰围下床活动;骨质疏松者建 议术后延长下床活动时间,最好14周以后,但应积极床上 功能锻炼;同时用治疗骨质疏松类药物。 椎体的力量,还可能有椎体高度丢失、断钉断棒现象。从长 期恢复来看,一旦骨性愈合,手术效果及愈后恢复效果明 显,只有骨性愈合才能达到永久性稳固…。 3.2 Cage组 Cage对增加椎体的稳定性、维持椎间隙的高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和 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及.)f 检验,以P<0.05为差 异有显著性标准。 2 结 果 度以及提高手术效果起主要作用。目前Cage治疗腰椎滑脱 是比较重要的手术方法。笔者一般采用双个Cage,这样可以 平衡椎间隙的力量,增加脊柱的稳定性,防止单个Cage造 成的偏移以致断钉、断棒、侧凸畸形的产生。一旦手术结束 本组随访1年~6年10个月。术后疗效评定依据Barthel 解放军第88医院骨一科 山东省泰安市第88医院神经内科 271000 * 山东省平阴县人民医院骨二科 平阴县孔村镇卫生院 解放军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72・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Vo1.23.NO.8.Aug.2008 即可提供脊柱的稳定性,植人融合将得到永久稳固。Cage的 植人需要撑开,势必造成L5、s 神经牵拉损伤;Cage的下 沉、椎体高度丢失,术后增加了根性疼痛症状的发生。笔者 主张复位前后将上下关节突切除,扩大侧隐窝,松解周围粘 合,并发症明显下降。患者Cage不融合,下沉,融合差,易 形成假关节,随之而来的是出现断钉、断棒现象【2】,导致手 术失败;随时间延长并发症也随之增加。而椎间植骨融合的 患者随时间延长,并发症明显低于Cage融合,不存在Cage 连组织,切除增生骨质及病变瘢痕。目前所制造的椎问融合 器,螺纹接触面积大的反而骨质填塞量少或骨质吸收,不融 合率增加,一旦骨质吸收不融合,椎问融合器将成为椎体间 “游离体”;然而接触面积小的反而骨质填塞量多,不融合率 低,椎体对Cage的压强反而增大。 对腰椎滑脱到底应用哪种融合目前仍存有争议,从本组 临床资料及长期恢复效果来看,椎间植骨融合优于Cage融 长期不融合等情况导致的并发症。患者长期恢复上,植骨融 合优于Cage融合。 参考文献 l郝定均,温世明,窦榆生.椎间融合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滑 脱的比较研究.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3):145 2温世明,郝定均.窦榆生.腰椎滑脱内固定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对 策.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2):96 (收稿:2008—0l一25) ・临床论著・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郑劲锋 白龙 陈新来 陈亮清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如何预防并发症。方法 骨质疏松性椎 体压缩骨折58例。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在病椎单侧注人骨水泥。术前及术后3 d进行VAS评分及活动能力评 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58例疼痛治疗后明显好转,VAS评分、活动能力较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关键词PV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止痛效果明显,能很快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早期下床活动。 PVP;骨质疏松;椎体;骨折;骨水泥 进针点,穿刺针进人骨皮质表面后,与矢状面呈5~20。角、 与压缩的终板平行,边进针边透视,当针尖达椎体前中1/3 处,注人显影剂欧乃派克,观察显影剂在椎体内的弥散情况 和是否有向椎体外渗漏、与相邻静脉的关系。造影完毕后, 调配骨水泥,一般骨水泥粉:水为3:2。在侧位透视下,用专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近十年来有效治疗脊柱疾病 的一种微创放射介人方法。笔者自2001年9月~2006年10 月,采用PVP手术治疗5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取 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21例,女37例;新鲜压缩 用注射器注人椎体,骨水泥充盈达到椎体的后2/3时,停止 注射,插人针芯,旋转针尖90。后拔出穿刺针,压迫止血。 术中如发现骨水泥渗漏或迅速被吸收,立即停止注射,调整 穿刺针尖位置后再试行注射。术中嘱患者做双下肢运动,及 时追问下肢肢体感觉。术后改平卧位,10 min后无不适,送 返病房。心电监护,仰卧6 h,24 h后鼓励下床活动。 2 结 果 骨折48例,陈旧性10例;年龄65~86岁;病程1~120 d。 58例均有腰背部疼痛,翻身困难,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体 征,x线片均有骨质疏松表现。单椎体压缩骨折45例,双 椎体11例,多椎体(3椎)2例,共73椎;压缩程度小于 1/3者31椎,1/3~2/3者35椎,大于2/3者7椎;骨折椎 体分布在T ~LJ范围。 1.2 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52例)或局部麻醉(6 例),持续心电监护。患者俯卧于可透视手术床上,胸、髋 下垫海绵垫使脊柱呈过伸位。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病椎及 2.1疗效比较本组患者经治疗后腰背部疼痛较治疗前明 显好转。术后3 d进行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表1),两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4.14,P<0.001)。活动能 力评分[【J术后较术前也有明显改善(t=12.87>4.14,P< 0.001,表2)。 椎弓根方向,并在体表作标记。棘突旁开3 cm,尖刀刺破皮 肤3~5 mm,于病椎体表投影的左10点或右2点为椎弓根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医院骨科5181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