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中国教育学会工作研讨暨《中国教育学刊》工作会议述要
2023-09-08
来源:步旅网
第11期2004年11月中国教育学刊膳务实‘开拓骶——中国教育学会工作研讨暨《中国教育学刊》工作会议述要本刊记者劳JoumaloftlleChilleseSocietyofEducationNo.11Nov.2004洋[关键词]学会工作;学刊工作;经验交流[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B中国教育学会工作研讨暨《中国教育学刊》工作会议于2004年9月26~27日在厦门召开。本次会议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研讨教育学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教育学会的发展趋势,总结交流新经验;二是总结本年度《学刊》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布置2005年的《学刊》工作。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郭永福,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赵间先,《中国教育学刊》主编连瑞庆、副主编杨太清,厦门市教育党工委书记、局长、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刘金桂,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教育学会顾问许十方,厦门市教育学会会长郑炳忠,厦门市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教育学会副会长胡全军,厦门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报德、黄启专等出席开幕式;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原计划单列市教育学会的有关领导、负责《学刊》工作的同志及先进基层学会的代表近百人与会。一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赵间先在致开幕词时说,教育学会要始终围绕“高”、“实”、“新”3个发展目标开展工作,在追求公益性、服务性的前提下,敢于迎接挑战,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之路。当前学会工作的核心是解决3个问题:一是思想观念问题。没有开拓创新的思想,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因而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探索。二是机制问题。制度和机制是制约人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必须建立有利于调动人、激励人的激励与自律机制。三是人的问题。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成就什么样的事。为此,我们要注重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每一个人提供施展其聪明才智的平台。会上,谈松华以《在推进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中提高学会工作水平的思路》为题作了报告。他指出,学会的性质决定其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为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第一线教育工作者服务的目的。同时,学会的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也体现着学会工作的特色,为理论界一实际工作者一领导部门架设万 方数据[文章编号]1002_4808(2004)11—0059—04起沟通交流的桥梁和对话的平台,因而组织好群众性教育科研是关键所在。但是,学会的教育科研既不同于学术理论研究,又不同于工作经验性研究,而是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面向现实问题,回答现实问题。谈松华强调说,学会在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活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密切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从热点问题中选择研究课题并设计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研究,从大量的现象中观察其隐含的本质。当前,热点问题主要涉及教育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其一,教育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主要有:1)公平问题,如义务教育的普及、巩固、提高,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等;2)质量问题,如大面积标准化建设、示范性学校建设、质量多样化指标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建构、教师队伍建设等;3)效率问题,如政府治理效率、学校资源利用效率、教育供给适切性效率等。其二,教育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主要有:1)办学体制改革问题,如民办教育发展,公办学校体制改革,中间型、混合型、多主体办学等;2)政府治理制度改革问题,如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中介组织的作用等;3)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问题,如学校组织制度建设、学校内部治理制度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学校制度建设等。其三,人才培养中的热点问题。主要有:1)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2)建立与学历教育系统平行和沟通的能力教育系统;3)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施;4)教育教学方法系统的转变(包括研究性学习、个性化教学、实践性教学);5)考试评价选拔制度的改革;6)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7)精英人才的培养。二是发挥学会在教育科研中的作用。面对我国教育改革实践蓬勃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教育学会是大有可为的,尤其是在政府决策与管理(包括义务教育的投资体制与管理体制、公共财政制度与拨款制度、政府的评估与督导制度等)的研究、学校发展和建设(包括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关系、学校管理制度与机制、学校文化建设、校长的遴选与培训等)的研究、教师教学与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教师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教师的学习与提高)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的研究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是注重群众性教育科研的组织和实施。这主要包括立题的管理、过程的管理和结题的管理等方面:同时,各地教育学会和教改实验区要做好“十一・五”课题申报的准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学会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总结“十五”课题研究经验,确定一批有价值的滚动研究项目;同基础教育司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确定若干招标重点课题;发展一批科研共同体,实行一线教师、行政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共同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教改实验区的研究指导和总结提高;发展校本研究。郭永福在会上提出要认真总结学会的新鲜经验。他说,教育学会工作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这就要求我们善于从广大学会干部和会员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深化对学会开展活动规律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学会工作实践。我们在巾国教育学会成立15周年(1994年)的时候,根据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了6条经验: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二是增强服务意识,明确服务方向;三是提高学术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四是坚持三个结合,壮大科研队伍;五是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六是加强学会自身的建设。郭永疆指出,自2000年中国教育学会第5届理事会产生以来,客观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教育学会在顾明远会长的领导下,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概言之,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经验:1)紧密围绕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研究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中的重大问题;2)增强创新意识,进行学会工作创新;3)加强学会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学会工作的活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学会的优势和作用;4)多渠道筹措学会活动经费。为学会生存、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在这些新鲜经验中,不断提高学术活动的质量、效益和影响力方面值得着重总结:学会领导一再强调,要通过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教育学术活动,研究我国教育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出改革和发展教育的真知灼见,创造社会需要的学术精品,努力打造学会品牌,不断提高学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对专家学者、广大会员、教育工作者的吸引力、凝聚力。在这方面.学会主要采取了4项举措:一是在开好每年学术年会的同时,举办高层论坛:这些论坛有以下特点:1)论坛主题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近年来,学会与教育部有关司局联合举办了“减轻过重负担”、“更新教育观念”、“教育均衡发展”、“师德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15个论坛,都是针对基础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因而引起了教育界的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2)论坛演讲人的学术造诣较高。一批国内外教育学术界的著名学者如杨振宁、杨福家、王梓坤等发表演讲,提高了论坛的学术层次,代表了国内的教育学术水平。3)领导高度重视。全国人万 方数据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张怀西和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袁贵仁、陈小娅等出席有关论坛并讲话。这表明领导对学会工作和教育学术活动的重视与支持。4)社会影响大。如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分专题、长时间反复报道了2001年的“苏州论坛”,扩大了论坛的社会影响÷5)联系广泛,通过举办论坛,密切了学会与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联系,扩大了学会对专家学者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二是创办教改实验区和实验学校,把学术研究和教育改革引向深入。歼展教改实验是教育学术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希望所在÷中国教育学会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教育实验,开展了学科教学、学校整体改革、学制改革和农村教育改革等实验,建立了烟台和成都青羊教改实验区。第5届理事会产生以来,更是把开展教育实验作为学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先后确立了18个教改实验区和20所实验学校,召开了4次实验区工作会或经验交流会.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会的实验区和实验校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如顾明远会长所指出的:为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及决策的形成提供了实验根据和理论支撑;为国家和地方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预测和实践依据;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起着典型带动作用和理论指导作用;促进了校长、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明显提高;丰富和发展了教育科学理沦。三是抓“十五”课题的规划、审批、指导和管理:中国教育学会的课题研究原处于自发状态,1996年开始制定“九五”教育科研规划。2001年,制定了“十五”教育科研规划,建立了课题立项、评审制度和课题管理办法,共审批重点课题52项,规划课题170项:2003年9月,召开了“十五”课题汇报和经验交流会。注重课题的规划、规范和管理,对于调动广大会员的科研积极性,凝聚科研力量,引领科研方向,提高科研的质量、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在办好《中国教育学刊》的同时,编撰《中国教育科学》年刊。为了全面展示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状况和系统总结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促进教育理论建设的持续发展和开拓创新,中国教育学会从2002年起开始编撰大型教育学术年刊《中国教育科学》:郭永福强调说,中国教育学会是群众性的教育学术团体,群众性和学术性是它的两个最根本的属性:歼展学术活动既要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需要.又要不断提高学术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不断提高学会的学术水平,是指导教育实践和繁荣教育科学的需要,同时也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需要.这些年来,学会致力于学术水平的提高,方向是正确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很好总结,使之发扬光大:会上,一些学会工作者提交了书面交流材料;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学会会长王世福、武汉市教育学会会长郑隆忻、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秘书长吕增富、吉林省教育学会第11期劳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61秘书长张少华、成都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葆光、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梁向前、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学会副会长盂蜀华等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经验。二求真务实以质量求发展《学刊》主编连瑞庆在会上作了题为《回顾反思求发展》的报告,回顾总结了近年来的办刊情况,并阐述了2005年《学刊》工作的发展思路。他强调《学刊》的办刊指导方针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学习宣传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和江泽民有关教育的论述,认真贯彻“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和不断创新,为教育决策和改革的实践服务,大力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概括为“求真、务实、改革、创新”8个字,作为进一步推动《学刊》工作的指导思想。连瑞庆在介绍办刊基本情况时说,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指导方针。特别是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学刊》编辑部在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下,努力学习、贯彻十六大的精神,在编辑工作中十分关注教育领域的改革实践和研究成果,并及时地给以反映。尤其是对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组织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讨论,这对教育决策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大力提倡学术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学刊》既要及时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保持其学术理论研究方面的科学性、前沿性,又要为这些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的普及、推广做出贡献,反映其实践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加强了科研普及的力度,使其与基础教育的实际结合得更加密切。具体表现是:在保证学术质量的前提下,联系实际的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文章多了一些;中小学教师的文章多了一些(去年占16%,今年上半年占到23%);可操作性的文章多了一些;短文也多了一些。这里的关键是学术性与群众性标准把握适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三是努力为基础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服务。近年来《学刊》在内容和栏目的设置上也有所变化,有所侧重。由于《学刊》的学术性没有改变,因而有关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必然有所反映。但重点是放在基础教育的应用性研究和直接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的现实成果方面。其中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研究;教育教学与评价研究;教育法治研究;教育管理及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研究;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少数民族教育、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和民办教育的研究等。《学刊》2003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不仅增大了容量,而且在栏目的编排上也更加灵活。有些栏目如“农村教育”、“课改视窗”、“教育创新论坛”、“名校展台”等在期刊的目次中标出,显得更为突万 方数据出和醒目。四是扎扎实实地为推动中国教育学会的工作服务。《学刊》作为中国教育学会的会刊,首先要充分体现学会的宗旨:“团结和组织全国有志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学术活动,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同时,也要与学会的各项工作紧密配合,扩大其影响,促进其发展。五是刊物质量在不断提高,其影响在不断扩大。由于保持了《学刊》的学术性,注重所发表文章的质量,受到师范院校、教育理论界的普遍重视,文章的转载量也在不断增加。《学刊》在2003年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的全文转载量位居教育科学类杂志第5位。由于它面向基础教育,联系实际,探讨教育中的热点问题,读者和作者队伍不断扩大,来稿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师中培养了一支作者队伍。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这支队伍还在不断地壮大,而且是一支充满活力的有后劲的新生力量。连瑞庆特别就《学刊》的发展思路作了说明:其一,要提高策划意识,加强谋略研究。对于教育学术理论刊物来说,教育策划是它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这一思想。从办刊宗旨到具体的操作运行,都需要有周密的策划。《学刊》在多年的运作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谋划,但这种意识并不十分突出,在操作层面上还比较薄弱。由于受到人员与机制的限制,有些策划并不能落实。今后要按照八字方针,继续解放思想、打开思路,处理好学术性、群众性.实效性等方面的关系。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学刊》既不是单纯的政策解释。又不是一般性的经验介绍,而是密切联系实际的学术刊物,这条路是行得通的;学术性、群众性、实效性之间也不是矛盾的、对立的.而是有机地统一在教育实践当中。策划意识和谋略研究,不仅要体现在办刊的主导方针上,还应贯穿于每一个环节和具体的操作层面之中。其二。要办出个性、特色和风格。一种刊物如果没有个性、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教育理论刊物有共性,也应该有个性。这一方面是由刊物的性质、任务、对象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又充分体现在文章的风格和质量上。文章的质量是刊物的生命。刊物内容通俗易懂、深刻而有启发性,对中小学教师有用,对教育科研人员和行政领导干部也有用,那么刊物就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经过多年的努力,《学刊》形成了一定的个性特色和风格,但还不突出、不鲜明、不够完美。要有个性、特色和风格,就要从内容到形式,进一步把《学刊》办活。这还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一要贯彻“双百方针”。在学术问题上不仅允许而且要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对一些教育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学刊》要展开积极的讨论,并及时加以反映。二要加大开放度。《学刊》编辑部要与社会各方面建立联系,编辑人员要有强烈的、敏锐的捕捉信息的意识,利用网络、沙龙等各种渠道捕捉各种有价值的教育信息;要有一批保持联系62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的作者队伍,在必要的时候可进行专访;还应有特邀编辑、特邀记者、特邀评论员和一批通讯员。三要增加栏目设置。《学刊》的栏目设置和版式编排应再活一些,还可以增加一些栏目,如:“教育随笔”、“校长论坛”、“学术动态”、“教育综述”等。除此之外,《学刊》还可以继续开展征沈阳市教育学会、大连市教育学会、宁波市教育学会、青岛市教育学会、武汉市教育学会、成都市教育学会。北京市西城区、崇文区教育学会;天津市塘沽区、静海县教育学会;辽宁省本溪市、抚顺市、台安县教育学会;沈阳市和平区教育学会;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泗洪县教育学会;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海宁市、湖州市、德清县、长兴县教育学会;宁波市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鄞州区、宁海县、象山县教育学会;福建省龙岩市教育学会;青岛市城阳区、胶州市、胶南市、平度市教育学会,市南区教育中心;武汉市江汉区、武昌区、洪山区、江岸区、研口区、汉阳区、黄陂区、新洲区、蔡甸区、江夏区、东西湖区教育学会,武钢教育处;四川省西昌市教育学会;成都市温江区、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都江堰市教育学会;西安市临潼区教育学会。先北京市:韩铁明春艳吴凤敏孔德发付晓红张玉福杨宏进个人文活动,出增刊或专版等。概而言之,《学刊》的个性、特色、风格应该是:科学、严谨、活泼、朴实,充满人文精神和学术魅力。《学刊》应该在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和倡导健康的学术风气方面成为一面旗帜。其三,要发挥学会优势,全面提高效益。中国教育学会是全国群众性教育学术团体,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一大优势。无论是提高《学刊》的质量,还是增加发行量,扩大其影响,都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连瑞庆指出,《学刊》改为月刊后,增加了发行量、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经营管理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经营管理与编辑工作同样重要,扩大发行量与提高学术水平也同样重要。天津市:盖魁宝辽宁省:于丽华沈阳市:戴文英大连市:王淑芳江苏省:张锡吾吉林省:王凤翥浙江省:何关仙历正孚宁波市:陈显琴韩国存福建省:陈蕃硕青岛市:姜宏德孙兆庆武汉市:邹中祥黄坤振雷友发四川省:朱继均成都市:张葆光先进集体浙江省教育学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学会、天津市教育学会。高志军西安市:李淑云《学刊》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和整体的服务意识。提高刊物质量非常重要,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提高刊物发行的数量也同样重要,没有数量也不会有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两方徐武汉杨寅面的工作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为广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服务,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他还强调,《学刊》编辑部目前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一是编辑力量不足,工作非常紧张,急需增阮望兴胡根辉潘巨良严惕非孙班坚张桔陈永康方国祥王志学葛锦文加编辑人员。二是编辑部应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灵活性。编辑工作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在经费的使用和工作、学习时间的安排等方面要给予政策倾斜。要提高刊物的质量,关键是提高编辑人员的学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对此,应该孙玉洁孙卫国赵振科王圣民充分利用中国教育学会的学术氛围和其他各种有利条件来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否则,一切谋略、策划都会落空。会上,《学刊》副主编杨太清宣布了2004年度的《学刊》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具体名单如下:潘平制姜国雄张维玲曾昭义方道胜万来佳蒋东海殷庆波张安明罗贤明汪仲汉张光辉陈骥吴学强宁夏回族自治区:王建华.址jIL.址.址j止j‘Lj屯jt.址.‘屯.sIL.址.址.‘IL.址.址.址.址.址.址jlL.‘tJIL.slLj止4上.j止J止.‘止jL.址.址.址.址.址.址.址.址.址jlLjlLj屯j止为进一步推动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今年我会将举行一系列活动以纪念中国教育学会成立25周年。评选和表彰中国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调动学会系统专兼职工作者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学会工作的开展。召开中国教育学会成立25周年纪念会,总结学会25年来的成绩和经验,使学会能够设立“中国教育学会奖”,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评选教育科研成果,更好地发现、宣传和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鼓励群众性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更好地为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在繁荣我国教育科学中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上述活动的详细情况请查询中国教育学会网站:http://cse.moe.edu.cn。万方数据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中国教育学会工作研讨暨《中国教育学刊》工作会议述要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劳洋
中国教育学刊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2004(11)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jyxk20041101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