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家庭治疗简介

2021-08-29 来源:步旅网


家庭治疗 (Family Therapy)简介

北大医学部医学心理室 霍莉钦

一. 家庭治疗的概念

继心理动力、认知行为以及人本取向的心理学(分别被称为第一、第二及第三势力)之后,到了今天,各种家庭治疗纷纷崛起,代表一种治疗流派的转移,可以称之为心理治疗的“第四势力”。且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逐渐采取此种取向,“预计未来5年中,采用这种治疗取向的比例比例会攀升至23%”。

1.家庭治疗的定义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2.家庭治疗的特点

1)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

2)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

3)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

二. 家庭治疗的简要发展史

三.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

1.家庭关系婚姻关系冲突

2.家庭代际关系紧张

3.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4.家庭遇到重大的挫折困难

5.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面对的特殊心理问题

6.各种精神、神经症状,情感问题及人格障碍

四.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

(一)家庭系统概念的引出

(二)家庭系统的概念

1. 家庭系统的特点

2.系统的两个机制

3. 从系统的视角看家庭

4. 家庭系统的延伸

(三)良好的家庭规则

1.富于人性、有人情味。

2.富于弹性,不绝对化。

3.适应成长需要。

5. 开放外显,可以自由表达。

(四)两个控制系统

1. 第一控制系统

2. 第二控制系统

五.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

(一)心理动力理论的家庭治疗

(二)结构理论的家庭治疗

(三)沟通理论的家庭治疗

(四)行为理论的家庭治疗

(五)策略式家庭治疗

(六)系统式家庭治疗

六.家庭治疗的局限性

七.家庭治疗的技术

1. 治疗的三原则

2. 治疗作为“扰动”

3.家庭治疗是“合作创作”

4.治疗者的作用和治疗关系

八.家庭治疗流程

(一)预备性访谈

(二)首次访谈(治疗性会谈)

1.转诊背景:

2.问题行为

3.通过各种提问等方法:

1) 了解问题或症状的意义

2) 明确家庭关系模式

3) 寻找差异

4)探索问题解决与出现的可能途径

4.中间休息:(约十几分钟)

5.结束干预:致谢、总结

6.家庭作业:

(三)后续访谈

1.检查上次作业

2.首次访谈后各自的变化、感受、互动模式有否改变

3.家庭对治疗的期望

4.家庭产生和可能产生的新观念、新行为

5.结束干预与家庭作业(对应新情况新变化提出)

九.家庭治疗的临床问题

(一)家庭治疗在个别治疗中的应用

(二)家庭的禁忌和文化差异

(三)扰动的技术

1.关于提问

2.换位

3.角色扮演

4.家庭星座

(四)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治疗关系、治疗师的个人素质、督导机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