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析干预心理护理对冠心病负面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干预性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心理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scl90自评表各项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见表1。 1.2 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干预性心理护理,包括①初次发病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应主动迎接患者,态度温和、亲切,介绍主治医生、病房的制度规章,治疗上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使其放松,减少紧张焦虑;②心衰反复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消极抑郁情绪:实施解释性心理护理,开导安慰患者,帮助其认识复发的诱因,学会预防措施,重新树立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解释语言要通俗易懂,语调平和,语速慢,并争取家属配合陪伴支持患者;③病情轻但复发次数较多患者的稳定积极情绪:此类患者有一定的自我护理意识,可配合治疗,期望有更好的治疗手段防治疾病。应采用指导性心理护理为主,介绍有效、简便、先进的自我疗法,讲解相关注意事项,保持稳定积极的治疗心态;④一过性肩背痛、压痛冠心病患者的敏感多疑情绪:此类患者怀疑医护人员向其隐瞒病情程度,或是担心无法承受医疗费用。应实施暗示性综合护理,耐心安慰,使患者配合治疗,即深化暗示、诱导言语,消除患者的多疑情绪;⑤病情较轻患者的盲目乐观情绪:此类患者缺少对疾病的了解,认识不全或不在乎,不能进行饮食、
生活习惯的调整,应实施健康教育,讲解冠心病的知识,深化患者对冠心病转归、诱发因素等方面的了解,使其严肃配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冠心病的常规护理。护理前后做各项心理量表测定评分。 1.3 判断和评估标准 两组患者的scl90自评表:对抑郁、强迫症、敏感、恐惧、焦虑等情绪测定。评分标准: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较重(3分)、严重(4分)抑郁sds自评表:无或很少(1分)有时(2分)、经常(3分)、持续(4分)。抑郁指数为得分与总分80的百分比。指数<50%—正常;50%-0%—抑郁轻度;60%-70%—抑郁中度;70%以上—抑郁重度。焦虑sas自评表同抑郁sds自评表。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的scl90自评表比较 护理后两组的scl90自评表各项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但同期相比,观察组的评分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见表2。 3 讨 论
目前对冠心病的常规护理外,干预性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国际的普遍关注。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干预性心理护理,以与患者进行交往、启发、为原则,通过解释性、指导性、支持性、暗示性综合心理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心理护理干
预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身心健康,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必备条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的scl90自评表各项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但同期相比,观察组的评分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的抑郁、焦虑指数均低于护理前,但同期相比,观察组的抑郁、焦虑指数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说明干预性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低沉、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石亚君,牛卢芳,吴传勇,等.心肌缺血总负荷对可疑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杂志,2012,14(8):173-174.
[2] 张玉兰,陈晓燕.探讨冠心病的防治与护理干预[j].中华全科医学,2011,09(5):7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