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整时》教案及 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整时》教案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教学内容:
《91—9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六的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
2.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整时的时间。 3.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认识钟面,能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 2.会认读整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时针、分针的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有时针、分针的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朋友家玩儿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几个
朋友家看看(出示课件),看:公鸡啼,小鸟叫,太阳出来了,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钟表。
师:对,这是林林家的钟响了。谁能告诉老师现在是几时了?(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你见过哪些钟表?看来呀,大家对认钟表已经都有了一点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的认识一下钟表.(出示课题)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一)借助经验,认识钟面 1.感知钟面
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钟面模型,看看钟面上有什么?再拨动钟面模型侧面的按钮,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小组内说一说.
2.汇报评价。
师:刚才,你们看钟的时候,发现什么了?谁知道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什么针?(出示钟面模型)你是怎么知道的?那谁知道这根又粗又短的针叫什么针?(生汇报的同时并让学生在钟面模型上指一指,摸一摸)
师:你是怎样区分时针、分针的?(重视学生评价)
师:拨动按钮,小朋友们还发现了钟面上的时针跑的慢,分针跑的快,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转动的?请小朋友们用小手比一比。(生用手比划。)3.师生小结。
师:请看大屏幕,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表。(课件出示钟表) 钟面的特点:
有12个数、长针和短针、12大格、每大格里有5小格; (二)、整时的认识 1、认整时
①(出示课件)师:刚刚我们看到林林家的钟几时了?(7时)恩,7时的钟面是什么样的?(学生讨论、汇报)
师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书7时)这时林林在干什么?(睡觉)
师:刚才大家表现的非常棒!现在,我们再去红红家看看吧。(出示课件)红红家的钟是几时了?(也是7时)什么在响呢?(电子表)电子表是几时呢?电子表的时间是怎样显示的?红红已经起床了,我们再去喊林林一起上学吧。咦?林林怎么还在睡觉呢?
②师:大家再看看,现在林林家的钟又是几时了呢?(8时)(出示课件)这时的钟面是什么样的呢?
③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板书:8时)电子表怎样显示呢?(8:00)都8时了,林林还不起床,想想,有什么后果?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呢?(红红)对,我们应该向红红学习,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师:我们刚刚认识了7时、8时,像这样的时间都是整时(板书:整时)谁来说说整时是什么样的呢?(小组讨论)
生讨论后小结:分针指在12,时针指在几就是几时。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说说老师拨的是几时,学生回答。 2、学生操作
师:下面请大家迅速在你的钟面上拨出1时、11时。(学生拨) 师:小组内互相结合拨出你喜欢的时间,一个拨,一个认。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老师呀考考大家,看你们的表现还是不是一样棒。
三、巩固提高
1找朋友94页第1题(出示课件) 2、课件出示课本92页的内容。
师:我们来看看小明一天的生活、学习是怎样安排的? (学生观察汇报)
小结:看!小明这一天安排的多么有序呀!希望同学们今后像小明这样把时间安排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师: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这么多有关时间的知识,回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
下为自己制作一份作息时间表。以后一定要记住: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课件出示这三句话)
《认识整时》说课稿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认识钟表》的内容有认识钟表、认识整时(钟表和电子表)、认识半时(钟表和电子表)。《认识钟表》属于准备性课,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如二年级的时、分、秒,三年级学习的24时计时法做了铺垫。本单元的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第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第三、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第四特点: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学会数学思考。第五个特点: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二、说内容、目标:
《认识整时》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目标是: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三、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
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手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巩固提高(4)引导学生总结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动画课件出示闹钟声让大家猜谜,当学生猜出钟表,再说说钟表的种类,从学生对钟表的认知经验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