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面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解,可设置如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详见3—4表所示
表3—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资源投入能力(U1) 企业技术创 新能力 创新组织管理能力(U2) ① R&D投入强度(U11) ② 非R&d投入强度(U12) ① 创新战略的可行性(U21) ② 创新机制的有效性(U22) ① 技术水平选进程度(U31) 创新研究开发能力(U3) ② 专利拥有数(U32) ③ 技术扩散效率(U33) ① 设备水平先进程度(U41) 创新产品制造能力(U4) ② 工人技术等级适应性(U42) ③ 标准化程度(U43) ① 产品市场占有率(U51) 市场营销能力(U5) ② 市场了解程度(U52) ③ 分销网络化程度(U53)
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简称FCD)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而又十分有效的模糊数学方法
40,自FCE被提出以来,其数学模型已从初始模型扩展为多
层次模型和多算子模型。本节将介绍FCE应用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的一般程序。
1. 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⑴ 初始模型
设因素U=u1,u2,,un,ui表示被考虑的因素,i=1,2,,n;评语集 V=v1,v2,,vm,vi表示评判的结果,j1,2,,m。因素集U上的模糊子集A=(a1,a2,,an)叫做权数分配,ai0ai1叫做因素ui被考虑的权数。 从U到V的一个模糊映射R的像(向量)R(U)=ri1,ri2,,rim叫做单因素
评判,它是V上的模糊子集,其中riy0riy1;i1,2,,n;j1,2,m表示从因素ui考虑该事物能被评为vi的隶属度。将模糊映射R=riy叫做综合评判的变换矩阵。这样,当权数分配A和变换矩阵R已知时,应用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即可进行综合评判,从而得到模糊综合评判的初始模型
AoR=B(b1b2bm) (3.1)
其中
bjVairij 0≤bj≤1 (3.2)
i1n
(2)多层次模型
通过对因素集的分层划分,可将上述模型扩展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它就是初始模型应用在多层因素上每一层的评价结果又是上一层评价的输入,直到最上层为止。在对因素集U=u1,u2,un作一次划分p时,可得到二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其算式为
A1oR1~~A2oR2B综AoRAo~ (3.3)~
~AnoRn~~式中
U1,U2,,Un中的n个因素Ui的权数分配;Ai 为A为U/P=~中k个因素uiy的权数分配;R和Ri分别为U/P和Ui的综合评判的变Uiui1,ui2,,uik换矩阵。B综则为U/P同时也为U的综合评判结果。
~二层次综合评判模型的框图如图3-3所示
A1 ~ B1 ~R1 ~ A2 A ~~ B2 B综 ~~R2 R~
~ An ~ Bn ~Rn
~ 图3-3 二层次综合评判模型
若对U/P再作划分时,则可得到三层次以至更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 ⑶多算子模型
经对模糊复合运算的推广,可将初始模型扩展为多算子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即将初始模型中的复合运算∧(min)和(max)推广为广义模糊“与”运算和广义模糊“或”运算,亦即用运算和代替运算∧和∨,便得到广义模糊运算下的多算子综合评判模型
AoR=B=(b1b2bm)
其中 bjar••••11ja•22jrar
•nnj j=1,2,,m (3.4) 简记为模型M(,)。
这种广义模糊运算原则上有无穷多种,但现在已经提出和具体模型只有5种(表3-5)。
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FCE评价的一般等程序
应用FCE进行企业技术革新创新能力评价的一般程序是: ⑴确定参评企业,给出了评价对象X=xk
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某些典型企业作为参评企业,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由此构成评价对象集X=xk (k=1,2,,l)。 ⑵建立评判指标体系,给出因素集U=ui
评判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评判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多个指标(因素)所构
••成的有机整体。本节初步建立了一套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相应地确定出了评判因素集U=ui (I=1,2,,n)
⑶确定评判等级及其相应的标准,给出评语集V=vj
(j=1,2,…,m)
归根到底,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是用来对参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体系进行评价和度量
因此,指标评判等级及其相应的评判标准的确定,是进行这种评价和度量的基础,也是将定性评判与定量评判结合起来的“桥梁”。经验表明,评判等级一般不宜划分得过粗或过细,通常可分为5~7个等级。评判标准的含义则随评判等级的划分而相应得到确定。
⑷进行单因素评判,得出变换矩阵R=rij
进行单因素评判,就是分别从各个因素(评判指标)ui来考虑确定参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能够被评为各个评判等级vj
的隶属程度rij。确定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经验查表法,即通过经验推理,从人
为规定的评语模糊量化表中查得;二是同行评议统计法,即通过同行评议并汇总测评结果,从统计评语比率中得出。
⑸确定评判指标的权数分配A={ai}
权数是指单因素(指标)在总评判指标体系中所起作用大小和相对重要程度的度量。它代表了根据单因素(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的能力和贡献程度。通过有目的地分配和调整各因素(指标)的权`数,可以表现评价者在把握技术创新能力和特殊要求,体现出了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和发展战略。因此,权数分配可以说是整个综合评判折“灵魂”。权数分配的方法,大体有经验查表法、AHP法、统计试验法、灰色对比法和综合评判问题计算法等几种,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用。
⑹进行综合评判,求得最终综合评判结果B 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多层次折结构,故应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式(3。3)来进行综合评判。至于模糊复合运算的算子选择问题,则解决的办法和原则是:①如果只对重点因素加以考虑就可选用或类型的算子;②如果是按各因素全面考虑的要求去评判事物时,就要选用类型的算子;③假如既要全面考虑又要兼顾重点的话,则要同时采用M(· ,∧)和M(· ,⊕)两种类型的算子。并对不同算子下的综合评判结果再按多层次模型作高一层次的综合,这时的算子一般选用权数最大的综合评判结果所对应的算子;④如果按评判指标最小就算作最佳的要求评判事物,则要采用M(•
K,∧)
类型的算子。
⑺对各个参评企业重复⑵~⑹步骤,进行综合评判其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得出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判结果。
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实例
下面举一实例,来进一步说明上述应用FCE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一般程序。
现
设参评企业为甲、乙、丙,评判等级分为5级,取13名专家组成评价小组进行同行评议,并将有关权数分配、评判等级及其相应的评语比率统计值等数据汇总于表3-6。
这里,仅以甲企业、M(• ,⊕)算子为例进行综合评判计算。先以指标“创新源投
入能力U1”为例,由表3-6求得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U1上的单因素评判矩阵R1甲 为
1/136/135/131/1300.080.460.380.080R1甲== ~1/136/134/132/1300.080.460.310.150则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U1上的综合评判结果B1甲~为
0.080.460.380.080B1甲=A1oR1甲(0.07 0.30)o~~~0.080.460.310.150
用同样方法可求得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U2,,U3,U4和U5的综合评判结果分别为
B2甲=A2oR2甲=(0 0.46 0.48 0.06 0)
~~~B3甲=A3oR3甲(0.02 0.48 042 008 0)
~~~B4甲A4oR4甲=(0.03 0.48 0.43 0.03 0.03)
~~~B5甲A5甲oR5甲=(0.05 0.50 0.40 0.05 0)
~~~
进而在上一层次再进行综合评判,共变换矩阵为
B1甲~0.08B2甲~0.0R甲B3甲0.02~~B0.034甲~0.05B5甲~
0.460.360.100.460.480.060.480.420.080.480.430.030.500.400.05000 0.030从而最终求得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折综合评判结果B甲AoR甲
~~~
0.080 =(0.25 0.20 0.25 0.15 0.15)o0.020.030.050.460.360.100.460.480.060.480.420.080.480.430.030.50.40.05000 0.030 =(0.035 0.474 0.416 0.070 0.005)
同理可求得乙、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判结果 B乙=(0.047 0.483 0.320 0.122 0.028)
~ B丙=(0.014 0.248 0.318 0.324 0.096)
~为清楚起见,还可将上述综合评判结果转换成得分值,取评判等级分值V=
v1,v2,v3,v4,v5=(2,1,0,﹣1,﹣2),则甲企业技术革新创新能力的综合评判得分值
21W甲B甲0(0.035 0.474 0.416 0.070
~12210.005)·0=0.464
12同样可得:W乙0399W丙=-0.240。
连同采用M(∧,∨)和M(∧,⊕)算子一起,其结果见表3-7。
由表3-7可见:在技术创新能力上,甲企业强于乙企业,乙企业强于丙企业。
表3-5 算子类型表
类型 算式bj 算子 M(∧,∨) bj=max[minM(•,∨) 1jM(•,⊕) M(∧,⊕) M(• ka,rmina,rmin2n2jnja,r, ,, ] 1,∧) bj=max[a1r1j, bjnbjmin[1, nbjminija2r2j,anrnj] [1,ai,rij]i1min(a,r)] ii1[r1ja1an,r2aj2,rnj] • • •• •• • ••KK a∧β=min(α,β) α·β=α×β α·β=α×β α∧β=min(α,β) a•=a • α∨β=max(α,β) α∨β=max(α,β) α⊕β=min(1,α+β) α⊕β=min(1,α+β) α∧β=min(α,β)
表3-6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数据汇总表
评判因素和权数分配 第 权 第 一 数 二 层 (A) 层 U(U) i评价对象、评判等级和评语比率 权数 甲企业X1 V3 V4 V5 V1 0 0 0 0 0 0 0 0 0 0 0 乙企业X2 丙企业X3 ijAi V1 V2 V2 V3 V4 V5 V1 V2 V3 V4 V5 0 0 0 0 0 0 0 0 0 0 5/13 6/13 5/13 3/13 0 0 2/13 5/13 0 0 4/13 5/13 4/13 8/13 1/13 0 8/13 6/13 0 1/13 3/13 2/13 4/13 2/13 8/13 5/13 3/13 2/13 5/13 8/13 1/13 0 0 0 4/13 8/13 0 0 8/13 4/13 U1 0.25 U2 0.20 U3 U4 U5 0.25 3 U12 0.30 1/13 6/13 4/13 2/13 8/13 5/13 0 U21 0.60 0 U11 0.70 1/13 6/13 5/13 1/1U22 U31 U32 0.40 0 0.30 0 3/13 8/13 2/13 8/13 5/13 0 U41 0.15 0.30 1/13 6/13 5/13 1/13 0.40 1/13 8/13 4/13 0 0.25 0 8/13 5/13 0 U42 U51 0.30 2/13 8/13 3/13 0 0.35 0 8/13 5/13 0 0.15 U52 6/13 0 5/13 6/11/13 3 0 8/13 0 5/13 0 1/13 1/13 6/13 0 8/13 1/13 8/13 0 5/13 5/13 2/13 0 4/13 4/13 0 5/13 1/13 0 3/13 2/13 0 8/13 0 0 6/13 5/13 1/13 4/13 2/13 0 5/13 0 0 3/13 1/13 0 8/13 0 0 U53
0.35 0 3/13 8/13 2/13 0 0 8/13 3/13 2/13 0 0 0 4/13 8/13 1/13
表3-7 多算子下的综合评判得分值 算子 综合评价值 M (·,♁) M (∧,∨) 评价对象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0.464 0.399 -0.24 0.29 0.95 0.15 0.35 -0.40 -0.88 M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