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医综合疗法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治疗组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内容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一般运动和饮食控制,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中医综合疗法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中医综合疗法;糖尿病;疗效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代谢性疾病,可以引发多种并发症,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健康。目前,我国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常选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等西医药物联合治疗,虽然能够在短期能取得明显的疗效,但是远期疗效不理想。本研究通过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同时,将合理运动、科学饮食结合起来,对我社区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该治疗方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1—12月,选择52例来我社区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男30例,女22例,年龄为45~70岁,平均58岁。全部选择病例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诊断标准;②确诊2型糖尿病时间3个月以上;③排除合并糖尿病并发症者;合并有严重呼吸、循环和消化道等疾病者;合并有高血压病需要药物治疗者;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5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具有可比性,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口服格列吡嗪片10mg/天,分早晚2次服用,及二甲双胍缓释片1.0g,分早晚2次服用,同时联合中药治疗。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方(生黄芪30g,怀山药20g,枸杞子15g,玄参20g,天花粉20g,玉竹20g,黄精20g,生地20g,川芎 20g,赤芍20g,益母草30g,丹参30g,炙甘草6g),每日1剂,每天两次,早晚各1次。②运动疗法:进行轻、中等强度节律性有氧xx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③饮食疗法::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控制热量摄入,减少食物中脂肪,增加食物纤维含量,多吃蔬菜,少吃或不吃水果(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子、橘子、橙子、草莓等,但量不宜多),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所占比例合理。同时根据中医体质辨识的不同,选择予以黄芪、百合、莲米、薏苡仁、赤小豆、黑豆、菊花、玫
瑰花、山药、扁豆、冬瓜等药膳食物进行调理。对照组:①单纯口服格列吡嗪片10mg/天,分早晚2次服用,及二甲双胍缓释片1.0g/天,分早晚2次服用。②一般运动,对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频率不作要求。③饮食控制:控制一天总热量在1 500-1 700 卡之内(根据患者活动强度控制一天总热量),分为早餐1/5,午餐2/5,晚餐2/5进食。治疗一个月之后观察疗效。
2.2 统计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做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P<0.05。
3.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显效:空腹血糖降至7.2mmoL/L以下或下降30%,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8.25mmol/L以下或降低30% ,无临床症状或明显减轻。有效:空腹血糖降至8.25mmol/L以下或下降10% ~29% ,餐后血糖降至9.9mmol/L以下或下降10% 一29% ,临床症状取得明显改善。无效: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无变化或降低小于10%下,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
3.2 临床疗效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2 讨 论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血糖升高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心血管、肾、眼等系统的损害及功能障碍,分为1型和2型两种,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群体总数的80%-90%[2]。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范畴,病机属“消渴”日久,气阴两伤,气滞血瘀、痰浊阻络、血络不通所致,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相关。消渴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对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而规律的过程,包括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和饮食治疗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手段。西药具有明显的降糖效果,但中医亦具有自身的优势,研究表明,人参和黄芪等可改变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提高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3]。张光珍等[4]在西药格列吡嗪片、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消渴灵1号(方药组成:生地、花粉、黄芪、白术、茯苓等)治疗2型糖尿病100例,同时与单独西药治疗的50例作对照。治疗2个月后,降低FBG、PBG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吕久省等[5]对200例2型糖尿病进行了临床研究,治疗组在服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中药,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胰岛素抵抗显著下降。本文
研究表明,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在西药治疗的同时,配合服用中药治疗、合理安排运动和科学饮食,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和血糖水平。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成本小,安全可靠,同时具有明显的疗效,对减轻我国日益加重的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玲莉.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8(8):668.
[2]王平,李敏.运动对2型糖尿病影响作用的研究进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3):85.
[3]翁维良.房书亭临床中药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31.
[4]张光珍,孙福庆,郭健飞,等.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5—7.
[5] 吕久省,宋青.中西医结合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02,22(7):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