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认证
课程类别:专业实验 大纲主撰人:陈亮 大纲审核人: 一、学时:124学时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高技大专
三、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在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组成、网络功能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验,对网络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应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注重网络技术的实用性,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地方式使学生掌握构建中小型网络所需的网络技术,真正成为具备实际网络配置能力的网络管理员。 四、主要仪器设备: 交换机、路由器、PC机 五、实验项目及教学安排(示例)
序 号 1 实验项目名称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WWW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FTP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使用CLI界面4 进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交换机端口隔5 离跨交换机实现VLAN 6 7 端口聚合提供冗余备份链路 快速生成树配1.理解链路聚合的配置及原理。 2.增加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 1.掌握快速STP、RSTP的配置及原理。 4 综合必做 6 1.掌握Port Vlan的配置。 2.掌握跨交换机之间VLAN的特点与配置。 6 综合设计 必做 实验基本方法和内容 1.熟悉网络机房环境 2.制作直连线和交叉线,并测试连通性 1.使用Windows 2003建立Web服务器。 2.掌握Web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1.使用Windows 2003建立FTP服务器 2.掌握FT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1.掌握交换机命令行的操作模式及切换. 2.掌握交换机端口的基本参数配置。 6 基础 验证 必做 项目 学时 4 项目类型 基础验证 基础 验证 基础 验证 教学要求
必做 2 6 必做 3 6 必做 基础 验证 必做 置 8 路由器端口基本配置 静态路由与RIP9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利用NAT实现10 内、外网相互访问 利用动态NAPT11 实现局域网访问互联网 交换机端口安全配置技术 2.解决冗余链路中的广播风暴。 1.掌握路由器端口的常用参数配置:IP地址、时钟频率、端口带宽等。 1.掌握静态路配置方法; 2.掌握在动态路由RIP V1、V2的配置。 1.掌握NAT源地址转换和目的地址转换技术; 2.掌握如何向外网发布内网的服务器 掌握内网中主机接入互联网时,端口地址转换的配置方法。 6 6 6 设计 基础 必做 6 综合设计 必做 综合 设计 必做 创新研究 必做 1.掌握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的配置方法; 2.IP与MAC地址绑定的配置。 1.掌握路由器基于编号的标准ACL的配置 6 12 综合设计 选做 13 标准ACL与扩展ACL配置 防火墙规则配置 性能监视和优化 DHCP服务器的配置 分布式文件系统 2.掌握在交换机上基于命名的扩展ACL访问控制列表规则及配置。 1.防火墙的初始化配置; 2.防火墙的的工作配置配置与管理。 1. 任务管理器 3.网络监视器 2. 性能监视器 4.事件查看器 1. DHCP组件的安装 2. 配置客户端并验证 1. DFS根目录创建 2. DFS链接的测试 1. 创建和管理域用户 2. 创建和管理组 1.DNS服务器 3.E-MAIL服务器 1. NAT配置 2. VPN服务器配置与测试 6 综合设计 创新研究 基础 验证 基础 验证 基础 验证 基础 验证 基础 验证 基础 验证 必做 14 4 实验 15 6 必做 16 6 必做 17 6 必做 18 域用户与域组 INTERNET信息服务 路由器和远程访问 6 必做 19 6 必做 20 6 必做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以平时考核和期未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平时考核主要通过实验预习、试验过程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质量以及课程设计完成情况进行。
期末单独进行上级综合考核。 2、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实验课成绩单独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记录考试成绩。凡实验成绩不及格者,该门课程必须重修。学生的实验成绩应以平时考查为主,一般应占总分的60%,其平时成绩又要以实验实际操作的优劣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在学期末或课程结束时,采取上机考试的形式进行综合检验,占总成绩的40%。 七、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1.教 材:
《计算机网络实训》 自编讲义 2.参考书: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TCP/IP网络技术(基于Windows 2000)》 梁磊 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网络互联与实现》 锐捷网络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实用网络技术配置指南 初级篇》 杨靖 刘亮 主编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