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个性化英语教学

2022-08-20 来源:步旅网


Personalized English Teaching of Xi'an

No.78 Middle School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Ed.M. Degree in Education

By

Postgraduate Program School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upervisor: Academic Title:

Signature___________

Approved April, 2009

i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华中师范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同意论文提交后滞后:□半年;□一年;□二年发布。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ii

内 容 摘 要

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变革,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发展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大的需求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必须在现有教育质量和方式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既能很好的发展自己,还能为社会培养出即用型人才。现代教育已经重视学生个性、独立人格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围绕这一教育理念,现代教育中也采取了一些更加灵活、多元和个性化的手段,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并积累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可贵的经验。

目前,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这是在已有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新的改革力图从英语教学的目的、观念、内容、手段、应用等方面,以切实推进英语教学水平,顺应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因此,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应考式”、“单项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教育。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就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让英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英语教学需要英语教师灵活掌握。部分英语教师没有完全领会新课改的要求,一味地严守老一套,犯了保守主义错误;有的英语教师不考虑学生现状,只是按新课改要求一条一条地去执行,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有的英语教师则既不按传统方法去教学生,也不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搞教学,任意删减内容,一味地追求新方法,为创新而创新,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用它来交流沟通。本文从学以致用的目的出发,着重探讨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应试教育、教师自身问题、教学环境等方面剖析原因,提出了让英语课堂活起来,实施个性化英语教学的主张,并从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等方面对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课堂如何使学生活起来,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措施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个性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个性化教学

i

Abstract

In moderm society,great revolution happens in various fields with increasingly faster tempo and shorter cycle.This brings up higher and newer requirements to the public educations.In other words,reform and innovation have to be introduced in moderm education based on current education quality and mode,so that the schools could not only develop themselves well but also foster instantly serviceable talents for the society.Modem education pays much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dividuality,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nd creative ability.Incorrespondence with this theory,some more flexible,dynamic and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methods are adopted.Active exploration,together with adventurous trial,has been carried out numerous educators.and they have accumulated rather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and estimable experience.

As one of the educators that devote oneself to English educational teaching for many years, I personally closely care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At present,new round of English curricula reform has been started in full-scale.This new round reform,in compli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development,is carried out based on existing achievements,with the purpose of earnestly promoting English educational teaching level in the way of reforming the aim,concept,content,method,application etc. Hence,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odes like “spoon-feeding”, “reception”,“exam-aimed” and “monomial teaching” couldn’t adapt to modern education any more.Educators shoul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e of learning by activating the class atmosphere.

In current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need flexible operation due to the specific Teaching regulation. Some teachers don't fully understand the requirement of new curricula reform, follow the old teaching mod-e blindly which leads to the conservatism mistake; Some others implement the new reform requirement strictly item by item regardless of students' present situation, which leadsto the doctrinairism mistake; There are still some others arbitrarily eliminate teaching content, neither follow traditional method nor the requirement of new curricula standard. They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attract students' eyeballs bynew methods and multimedia means withoutconsidering the teaching aim, which leads to formalism mistake.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new curricula reform showed by these english teachers result in serious consequences. Students haven't acquired any knowledge during the English learning, and instead, lost their precious personality. Students,receiving such absurd educational teaching will have serious problem since this kind of teaching isagainst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new english curricula standard.

English,as a language,is mainly used as a way of communication.This article aims at putting what students have learned into practice,emphasizes on discovering and

i

analyzing existing problems of English educational teaching work in Xi’an No.78 Middle School,then proposes proper solution and teaching measures.This could effectively help and push ahead the teaching work in future at the same time .

This article, taking Xi'an No. 78 Middle School where the author teaches class as its study object, integrated with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s obtained in the study of “Individualized English Teaching”at school, comes up with a proposal which calls for vive English class atmosphere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dividualized English teaching. Problems and their reasons existing in English teaching of Xi'an No. 78 Middle School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The main problems are revealed in class teaching, class conducting and work after class. The reasons focus on the impacts from exam-aimed educational teaching, teachers themselves, teaching environment etc. Class teaching, as the most fundamental unit in conducting the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a kind of organized leading bilateral activity combined wi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article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topic how to carry through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and vivify students in English class under the requirement of English curricula reform in three aspects like teaching management, class teaching and class conducting. Specific strategies regarding how to implement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are offered.

These strategies include scientific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ndividualization of class teaching and artistry of class conducting.

Key Words: Xi'an No. 78 Middle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al teaching;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ii

目 录

内 容 摘 要 ....................................................................................................................... i Abstract .............................................................................................................................. i 一、 引 言 ...................................................................................................................... 1

(一)选题缘由 ......................................................................................................... 1 (二)文献综述 ......................................................................................................... 2

1、国外的研究 .................................................................................................... 2 2、我国对个性化英语教学的研究 .................................................................... 5 (三)研究意义 ......................................................................................................... 6 二、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7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8

1、教条化 ............................................................................................................ 8 2、模式化 ............................................................................................................ 9 3、单调化 ............................................................................................................ 9 4、静态化 .......................................................................................................... 10 (二)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 11

1、课堂纪律宽严失度 ....................................................................................... 11 2、课堂评价自我中心 ...................................................................................... 12 (三)课后工作存在的问题 ................................................................................... 13

1、课后作业形式化 .......................................................................................... 13 2、课外活动走过场 .......................................................................................... 13 3、学生思想工作 .............................................................................................. 14

三、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15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 15 (二)教师自身问题的影响 ................................................................................... 17 (三)教学环境的影响 ........................................................................................... 19 四、实施英语个性化教学的方略 .................................................................................. 21

(一)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 22

1、按学生英语水平均衡分班 .......................................................................... 22 2、把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纳入考核 .............................................................. 23

(二)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 23

1、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 .................................................................................. 24 2、创造个性化课堂环境 .................................................................................. 25 3、布置个性化作业 .......................................................................................... 26 4、进行个性化评价 .......................................................................................... 27 (三)课堂管理的艺术化 ....................................................................................... 28

1、确定课堂行为目标 ...................................................................................... 29 2、创造英语课堂环境 ...................................................................................... 29 3、课堂上与学生平等交流 .............................................................................. 30

参考文献 .......................................................................................................................... 33

一、 引 言

(一)选题缘由

“新课改”以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让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这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必然走向,也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初中英语教学的新课程改革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对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之有效的学习英语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当前,一轮英语课程的“新课改”已在全国各地展开,一些学校在英语教学方面已取得了新的突破,这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笔者任教的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是西安市远郊的一所普通初级中学,由于环境的局限和应试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学校在开展英语课程“新课改”方面不尽如人意。第七十八中学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思想保守,信息闭塞,再加上农村小学对基础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从小学升入第七十八中学的学生英语基础很差,使得初中英语教学的难度增加。初一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为新生补习基础,“新课改”的教学计划受到影响。

多年以来,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本身也存在着很多不良现象:教师讲课枯燥乏味,缺乏激情,课堂气氛压抑。机械式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效果,很难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苦恼却难觅其改进方法。

学生基础差,加上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刚开始上初一就有不少学生跟不上。学生学英语学得累,教师教得也很累。学生既要搞好当前学习,又要弥补基础,困难重重,压力很大。教师既要搞好学生的素质教育,又要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到系统的英语知识,为今后继续学习打好基础。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做好教育和指导工作,同时还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以相同的教学方式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然后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以成绩区别出学生的优劣。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对学习英语的要求是: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专门为学生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因材施教意味

1

着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特点,特别是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进行教学”。①

笔者认为,要想将这些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促使每个生都能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领域,因而本人向学校领导提出了英语教学个性化的构想方案。

所谓英语个性化教学,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其制定专门的教学方案,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的结合,让学生发挥自己特点,轻松、主动、全面的学习英语。这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学习方案,使学生对学习英语轻松并且充满兴趣,也使第七十八中学的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和质量得到改善。

(二)文献综述

个性化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年来,个性化教学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这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1、国外的研究

国外关于个性化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领域广阔,已形成全方位、多视角、系统化的研究体系:

国外关于个性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主要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869 – 1907年。1869 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F. Galton) 出版了《遗传与天才》这部著作。公布了其所研究的977 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这是国际上最早对“个性化”进行研究的系统资料,分强调了个性化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第二阶段:1908 - 1930年。1908 年弗洛伊德(S. Freud) 出版了《诗人与白日梦》,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J .Wallace) 出版了《思维的艺术》,这是该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两部著作。这一时期研究的特点是采用传统理论,采用哲学思辨方法研究创造性,并将这种创造性作为人格和个性的表现,从而从认识教育发展规律的角度对个性化教育进行了实质性研究。第三阶段: 1931 - 1950年。这一阶段的代表著作有克劳福德(Crawford) 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维特墨(M.Weitheimer) 的《创造性思维》等。第四阶段:1950 - 1970年。这一阶段以吉尔福特(J. P. Guilford) 1950 年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22-423

2

的一次题为《创造性》的讲演为起点,此后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获得了积极地开展,从此论文、著作大量增加。 第五阶段:1970 年代以后。对个性化教育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探索富有创造力的人究竟有什么特点,如梅肯诺(Mackinnon) 在1960 年曾分析富有创造力的建筑师和创造力较差的建筑师在个性、心理上的差异;其二是探索富有创造力的智力过程,如德拉斯在70 年代用分析事物不同功用、形似性测试等方法测定儿童的发散思维过程。

国外关于个性化教育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个:

(1)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钠出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促进教师角色、教学方式的变革。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是基本智力,还有视觉(空间关系智力)、节奏智力、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辨别生物以及对自然世界的其他特征敏感的能力)、存在智力(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如,人为何要到地球上来„„)。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具有独立性的人就是有个性的人,有个性的人一定是有价值的人,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高度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教师的教学就得有个性。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皮亚杰( Jean Piaget) 的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对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基础上的。皮亚杰是用同化和顺化来解释主体认知结构和环境刺激之间的关系的。同化就是个体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 图式) 处理所面对的问题, 即个体把外部环境中的新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化是指个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景的过程。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 个体为了符合环境的要求而主动修改、重组原有认知结构。顺化和同化是相伴而行的。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 (1978) 也谈到了认知的思想, 提出了“邻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的概念。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它需要主体的积极参与, 学习的发生取决于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主动理解的基础上的。在个性化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水平给予不同的刺激, 让他们能把它同化到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否则, 通过练习获得的知识很容易被遗忘。

(3)建构主义理论

3

建构主义是20世纪末备受关注, 影响日益深广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 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并且在不同的情景中, 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 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 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 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或传递, 更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建构主义重视个人凭借自己原有的经验和现实的处境对事物的主动理解。正因为每个受教育者的原有经验和现实的处境都是不一样的, 是存在差异的,教育者也一样存在着差异, 所以才有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①

从外语教学的研究总结方面讲,国外关于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又称句型教学法。听说法是以美国语言学上的结构主义为其语言学基础,以行为主义为其教育心理学基础,形成了外语学习中的S—R (Stimulus-Response) 即刺激—反应理论。听说法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听说领先;反复操练,形成习惯;教学以句型为中心;尽量避免母语,重视培养学生外语思维习惯;尽量避免和消除学生的错误。 (2)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认知法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认知法试图用认知—符号学习理论(Cognition—Code Approach)来代替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法强调语法理论知识的重要,被认为是语法翻译法的现代形式。认知法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学习者智力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并掌握语言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其主要特点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操练;重视语言知识;听说读写并进;不排斥使用母语。

(3)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际法又称功能—意念法(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是一种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交际法认为外语学习者都有其特定的对外语的需要;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文字的主要功能;外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恰当地、得体地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②

章月兵.国外个性化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 思库学习网,

2006-11-21 .http://www.superschool.net/Info_Show.asp?InfoID=2915 ②

黄荔辉.国外外语教学流派与我们中学英语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08:(4).

4

2、我国对个性化英语教学的研究

近年来,英语个性化教学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随着英语“新课改” 的广泛深入,关于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虽然研究工作主要依据国外的研究理论和模型展开,但创造性地开展实践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研究的框架和体系基本形成。国内的研究一般采取探析和实证如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访谈、文献收集等方法,探究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原因及各方面应采取的处理策略。

在英语个性化教学的现状方面,许多学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目前的现状就是:学校的英语教学实践滞后于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还是注重一个教学目标、一本教材、一种教学模式,教学评价还是一张试卷定终身,学生的个性实际上被忽视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还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可靠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朱卫星的研究表明应试教育着眼于选拔升往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这种选拔又以现行的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它忽视了英语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英语交际能力。①王红琴研究表明: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尽快完成对自己的转变,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敢于“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②

在个性化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方面,多数学者是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上进行考虑的。束定芳与庄智象(1996)针对我国外语教学现状,客观、辩证地提出了两点:(1)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本身并无优劣,关键是何时、对谁、为何使用;(2)教学方法的使用必须具有灵活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教学方法意味着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并非一套固定不变的程式③。

在个性化英语教学的对策方面,学者们探究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改变教学方式着手去研究,一种是从培养学生个性着手去研究。研究表明:在素质教育和英语“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研究,我们需要有选择地继承传统教学方式,在课改新理念指导下体现教师个体的创新。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智力强项,努力为具有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发展、开发潜能的机会,使他们的智力强项发挥最大,铸造仅仅属于他个人的模型。英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因势利导,创设课堂教学活动情境,针对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开展教学,实施激励评价策略,培养学生创造个性。

①②

朱卫星.课改中英语教学与素质培养的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4 (8) 王红琴.[初中英语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之我

见.[J].2008:(5 )http://www.jysxw.cn/blog/u/wanghongqin/archives/2008/56688.html ③

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

在个性化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方面,多数学者主张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刘承霞的研究表明: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分层次教学,可以使学习者能够选择和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和补救,能够在教学的个性化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①。武小暇的研究表明:在英语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②。

(三)研究意义

综观国内外的研究,无论是通过对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还是通过对学校英语教学的实例进行探究和思辩,其指向主要是教学方法的改进,而从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的角度来进行专题研究的并不多。事实上,这正是此项研究的重点所在。有鉴于此,本文拟另辟蹊径,以个性化英语教学为着眼点,探究中学英语教学非个性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研究,丰富了英语教学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对于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而言,本研究的意义在于:

(1)通过研究进一步转变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开展切实有效的研究活动,促进英语教师把理念贯彻、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实践行动中,从而真正改善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现状。让每一个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彰显个性,促进主体个性和谐发展,使英语教学工作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成才奠基,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2)通过研究向传统评价制度挑战,以“会学习、勤探究、能合作、长个性”为标准来评价学生,摆脱以往英语教师单单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模式,通过研究与实践,为学校在素质教育下的英语教学工作提供一种模式,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有所创新的个性化英语教学之路,为学校科研工作注入新生血液。

(3)通过研究从而使英语教师的教学个性得到更好发展,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改善师生教学行为,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发展,通过研究让英语课堂成为师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刘承霞.打造活力英语课堂[J].中国论文下载中

心.[2008-05-29].http://www.studa.net/yingyu/080529/09024146.html. ②

武小暇. 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新港实验小学

网.[2007-10-23 ].http://www.ycrmlxx.net:8000/jswk/jswk1.asp?id=9280

6

二、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七十八中学创办于1970年,是西安市雁塔区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位于西安市东郊的偏僻位置,属于城乡结合部,学生主要来自附近8个自然村,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民工家庭。学生在入学前已经被几所重点中学挑选过,留给七十八中的生源基本上是剩下的中下等生居多。第七十八中学教学设施按西安市一级学校标准配置,教学设备先进,功能室齐全。随着雁塔区2002年被评为(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强区,全区教师的办公条件大大改善。学校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每间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基本实现电脑备课、日常教学工作能够做到教学资源共享。

第七十八中学目前在校学生1200人左右,教师106人,其中有12位英语教师。从学历结构上看,英语教师中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7人;从职称结构上看,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7人;从教龄看,20年以上1人;10-20年8人;5-10年2人;5年以下1人(见表一)。

第七十八中学的英语教师虽然教学态度比较端正,责任心也较强, 但是学生的英语综合成绩上不去。在雁塔区多次英语综合素质考核中学生成绩都不理想,英语教师为此大伤脑筋。

表一: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师概况一览表(单位:人)

研究生学历 0 学历结构 本科学历 5 大专学历 7 初级职称 7 职称结构 中级职称 3 高级职称 2 5年以下 1 5-10年 2 教龄结构 10-20年 8 20年以上 1 男 1 性别结构 女 11 2001年,由笔者牵头申报了《英语教学应个性化》课题,开始了长达6年的分析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第七十八中学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7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不但要改变教学的方式,还要改变教学的目的,让每个接受教育的学生都能找到学习的兴趣和适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考试。

在第七十八中学,教师上英语课还是按多年前的教学大纲按部就班,这完全与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当今学生的要求不符。

1、教条化

教条化是指在教学当中,上课教师僵化死板,照本宣读,讲课没有新意和深度,完全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英语教学中的教条化突出表现在:教师上课教材至上,按部就班,教学内容以教科书为主,书本上有什么就教什么,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除了根据考纲的要求而变化外,没有其他任何变化,与现实生活有关的一些英语小知识不可能出现在课堂上;教学进度以教师备课教案中安排的进度为主,讲课时教师会经常翻阅教案,唯恐把什么东西给漏讲;教师在讲评作业及习题时,常常以习题册或教参上所提供的标准答案为主;教师上课时没有去鼓励学生在习题练习中给出不同的答案,只是一味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看学生有没有通过习题练习达到巩固考试内容,所以在教学中并没有给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创造,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机械性的劳动,简单的重复活动。教科书中的内容成了金科玉律,教学参考书中的答案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学生只能俯首听命、绝对服从,不能有任何“不敬”和“反叛”,学生只要按照教师说的去做就行了。学生任何超出考试范围的问题都不会得到教师的满足,甚至还会得到严厉警告。这样的英语课堂,有的只是学生的应付与无奈。

以八年级上册Unit1为例,教师在讲授这一单元时,在教给学生keep healhy(保持健康)时,会把keep in good health这个同义词组总结在一起教给学生,这是因为书上第6页练习题中有,考试要考;而有些教师不会把stay heathy & keep fit这两个词组同时教给学生,这是因为书上没有。其实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在日常生活中,stay healthy 比keep fit用得更多一些。顺手讲一讲这些知识,那些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以及那些有基础的学生是完全可以掌握的。

8

2、模式化

模式化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上课程序按部就班,按老路子进行教学;采用以前的教学方法不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学生个性的差异,完全是一个模子。模式化强调的是形式上的统一,而非实质上的规律。模式化是人类社会最常见的现象之一。神话传说里说,女娲按照自己的影子用泥土和水造出了人,被复制出来的人同样具备复制的能力,而最容易被复制的就是模式化的东西。

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模式化突出表现为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联系巩固、布置家庭作业),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没有考虑课型、学科和学生年龄、年级的不同,统一地用一种刻板、僵化、一统的方式表现出来。

以一节英语课为例:首先教师先听写单词,检查背诵,做值日报告,导入新课(5-7分钟);接下来教生词(7—10分钟);然后讲授新内容(15分钟)、学生背诵教师上课划定的重点(15分钟);最后布置作业/课堂小结(2-3分钟)。每一天英语教师都是如此,不管什么课型都一个样子下去。英语教师以自己为中心,掌控整个课堂,整个教学不是教师讲授就是学生背诵,那些下课前能背过课文的学生就会受到教师的表扬。往往在一堂英语课,只有几个学生积极配合,其他大多数学生则被动听课,一脸无奈。这样教英语,对学生提出统一要求,走老路子,根本不顾及学生是有着不同个性和能力的个体,培养出来的只是那几个尖子生,其他大多数学生则慢慢地跟不上,最终放弃。这样的英语教学,完全与新课改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这一要求相违背。研究表明,一种行为如果久而久之只是用一种纯粹化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就逐渐只保留它的形式意义,而其实质性东西就会越来越远。

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是为了应试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将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就只有为了考试而学习,考完试后把所学的知识都还给了教师,一点都没记住。去年毕业前夕,本人对100名初三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他们为什么学英语,只有四人回答为了进一步深造,四人回答因为对英语感兴趣,其余九十二名学生全部回答是为了考试。教师这样教授知识,只能是抹煞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3、单调化

单调化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角色的认识与执

9

行过于单调,方法单一。教学目标上,对知识和能力“情有独钟”,对情感、意志、价值观,对过程和方法没有足够重视,忽视了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师不管什么类型的课都是一个样式去教:教新单词——一句一句地解释新句型给学生——领读新句型——组织学生背诵——监督学生做习题并讲评,把英语作为知识进行传授,这些知识被割裂成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等,整个英语课堂根据中考要求将这些知识点重点布局,从来不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培养,殊不知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组织形式上,课堂一直是\"秧田式\"几何图形课桌椅排列方式,不管是人多人少,不是讲授就是让学生朗读、背诵。教师也很少组织学生课堂活动,即使搞活动也是把学生管的很死,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敢说,其他学生怕说错被教师批评,也就甘当观众。在这样的英语教学中,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师,而学生只有听从教师的指令,一一配合就行了。在活动角色上,只能看到、听到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大部分学生做了观众。单调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整齐划一,从来不顾及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结果是只有基础好的学生能跟上,大多数学生来陪读。培养出来的学生,与新课标对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这种单调化的教学,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主动性得不到充分体现,独立性得不到落实,创造性得不到培养。教师如同钦差大臣,教材如同圣旨,学生如同俯首听命的臣民。学生考试成绩只有越来越差,听课的人只有变得更少,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完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4、静态化

静态化是指在教学中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只教固定化了的知识,而极少涉及探究知识的过程。教师热衷于传授那些结论性的或者事实性的知识,而对程序性的知识,也就是那些引导学生如何去做的知识以及知识的产生过程涉及甚少。于是,学习便等同于机械记忆和背诵,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很差。

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静态化突出表现在:一是课堂中无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课堂教学没有成为师生双方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没能互相捕捉对方的想法,双方没能产生积极的互动;即使有一些互动与交往,也是在师生不平等的条件下展开的,英语课堂不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英语教师高高在上,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压抑,渐渐地有些学生开始厌恶上英语课。这种互动与交往不能使

10

师生双方都发生一定的正向变化。二是英语课堂教学不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课堂上过分关注固定化的静态知识,只是一味地教给学生语法知识、单词和词组在考试中如何应用,不会搞一些热门话题让学生讨论、争辩,结果学生对不少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第七十八中学的每一节英语课,教师往往从头讲授到尾。教师根据考试要求安排教学,对一些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发表不同见解的练习讨论往往省略,怕搞活动影响课堂纪律。而被英语教师课堂上省略的部分往往是新课标的关键要求,这一部分是为了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教师根据考试要求而不是学生不同个性安排教学,往往缺乏学生的兴趣与配合,结果只是教师一厢情愿。就是上课讨论,也是教师把要说的句型写在黑板上,这就造成了学生上英语课对刚学过的知识很快会忘记,上英语课成了一种痛苦,更别说学生英语方面有什么造诣。

(二)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经就读于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大学毕业后又分配在这里工作,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到今天,目睹了这个学校的变化。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一些,学生相对对外界事物知道的要少一些,与城里学生相比相对缺乏个性展示。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管理时,也更刻板一些。

1、课堂纪律宽严失度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英语教学由于有他自身的特殊性——教学活动多,在英语教学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例如,有的学生精神不振,打瞌睡、开小差,有的学生上课玩游戏、发短信,有的学生做怪相、哗众取宠等。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进一步还会造成整个班级学习纪律的涣散。

过去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很注重学生课堂纪律,制订了烦琐的课堂规范,课堂组织按照教师的指令有序进行,不准学生在课堂上乱说乱动,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思维,去讨论,去处理问题,整个英语课堂处于教师的严密控制之下。这样的要求虽然保证了教学的有序开展,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受到制约,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思维没有完全展开,个性没能得到充分展现,常常出现课堂讨论不到位,活动放不开手脚等现象,连学生要说的句子都在教师的设计之中,学生只

11

能按照教师的指令行事,师生之间不能真正达到情感互动和思维碰撞。那些在英语课堂活动中,想发挥多说不同句式从而张扬个性的学生怕说错,因而按照教师的指令原原本本执行命令,扼杀了他们提高的欲望;那些平时基础弱的学生,怕出错也不敢说,结果是他们越来越差,最终自暴自弃;哪些中等生,由于这种严控管理,对英语教学的课堂活动缺乏兴趣,自身也缺乏进步的欲望,顺应教师的要求,完全机械似的学习英语,随着英语教学任务难度的加大,他们大部分也都跟不上了。

实施新课改以后,新课程要求课堂管理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确定课堂管理目标,从而促进课堂的生长。部分英语教师面对教学要求的变化,一时束手无策,不知该怎样去管理。他们既不敢再用“规矩”去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生怕被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帽子,担心违背了新课程理念,又不知道怎样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正因为在课堂管理上存在着认识误区,部分英语教师对课堂管理缺少了以往的力度,或者管理不到位、不得法,无所适从。课堂纪律很差,不好管理,结果学生的坏毛病越来越多,学习习惯更差,对英语教学造成很大障碍。

2、课堂评价自我中心

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不一样。因为评价不是为了区别,更重要地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每一节英语课,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语非常重要,往往一句“Good”可以使学生兴奋好一阵子,成为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教师应根据学生活动的表现,运用个性化的评语来对学生做出评价。因此英语教师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作出评价的同时,还要注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英语学习能否顺利发展下去的前提之一。

在第七十八中学,教师在英语课上经常以自己为中心,一整节英语课跟基础好的学生配合默契,对他们一会儿一个“Good”,对好学生喜欢的了不得。对那些基础中等的学生,偶尔也会问几句,多半时间无视他们的存在。在教师眼里,只要他们不拉全班平均分就行了。对那些已经跟不上教学内容的后进生,只要他们不影响纪律,教师基本不理睬他们。一旦他们捣乱,则对他们数落个没完,有时还会出现直接的语言冲突。这样的课堂管理无疑会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这样的教学管理只能使英语教学乏味无聊,使英语课堂死气沉沉,还会加剧学生两极分化的节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大面积的不合格“产品”。这样的非个性化课堂管理,重则会影响到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从初中就自暴自弃,干什么事都怀疑自己的

12

能力,缺少自信,遇到挫折就退缩。

(三)课后工作存在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课后工作,是指与英语教学有关的课后连带工作。课后的工作处理得不好,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因初中生年龄不大,学习自觉性有限,课后不复习也不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等于瞎忙活;与英语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如果能针对不同的学生个性,使得所有的学生踊跃参加,这样会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热情,这种热情会延续到英语课堂中;课后学生的思想工作做不好,英语教师的威信就很难在学生中间竖立起来。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的课后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

1、课后作业形式化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会布置作业。许多教师布置作业时走形式,不管学生层次如何,全班一个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有学生不会做,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那只有抄袭他人的作业了。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因作业过于简单,起不到训练巩固的作用,难以激发出他们的英语学习潜力。英语教师在批阅作业时,也根本不分析学生现状,通常喜欢在写的好的作业本上写个“Good”,对该学生加以表扬,那些学得好的学生作业本上写满了“Good”,那些抄袭他人作业的学生作业本上也会经常出现“Good”这样的评语。

教师经常还会把写得好的学生的作业本在全班展览,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抄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师还以为学生都掌握了课堂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学生如此复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什么都学不到,到了下一堂英语课,学生一知半解或者什么都记不得了,课堂教学能活起来吗?

2、课外活动走过场

学生如果能把课堂学到的英语知识,加以实际应用,效果会更明显。在第七十八中学,英语组也经常会开展一些活动。但这些活动多半是走过场,形式上热热闹 闹,内容则很单一,对参赛学生有很高要求,他们必须有实力,往往比赛还会计入班级考核之中,教师会选各个班的前几名尖子生,那其他学生只能当观众。这哪里是活动,简直是几个人的习题练习。学生是有着不同个性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的特长,比如有的学生会唱英文歌曲,有的学生英语书法写得不错,有的学生爱看英文电影等等。英语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搞活动应让更多的学生参

13

与进来,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表演,多体会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了进一步学好英语的兴趣与信心。

3、学生思想工作

英语教师在课外要找那些问题学生谈话,必要时会打电话叫学生家长来学校,这都是为了以后英语课的顺利进行做准备。工作做得好坏与否,关系到学生是否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并内心接纳该教师,这对今后这个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来说很重要。在第七十八中学,由于英语本身连贯性过强,部分学生跟不上,上课捣乱。一些英语教师经常会把那些问题学生叫到办公室,严厉批评,还要写保证书。学生写了保证书,但效果不好。如果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处理有失公允,学生就会有不满情绪,这些英语教师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更别说什么个性化教学了。

14

三、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学校管理方面的也有英语教师自身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对应,是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水平的教育制度,最大特点就是学校一切工作已考试为核心,以考试为目的。由于应试教育较片面地注重知识以及重点的记忆和灌输,在教育的过程中普遍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弊端日益显现,因此被一些人视为是学习效率低下的教育模式,被评为填鸭式的教育,死记硬背的学习,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正把我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弊害极大。

第七十八中学是雁塔区十所直属中学之一,每年都要参加期中、期末及中考质量的评比与考核。雁塔区教育局经常通过考核给各个中学打分,进行量化考核,然后年终评出等级。另一方面,教育局又一直在提倡推广“新课改”,但每次给学生进行期中、期末考试的形式和考核还是多年不变,完全是应试教育的方式,就是把学校英语变成了“考试英语”。 这种“考试英语”不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的,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绕考试进行,可以说应考是考试英语最主要乃至唯一的目标。在教育教学当中,智育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其中发展智力是智育最重要的目标。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智育的目标却是片面的、狭隘的。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主题出发,在教学中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的有益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这样的英语教学,因为没能研究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所以做不到因材施教,反而对学生的发展带来危害性。有人说:“课堂学知识,课外出人才”是颇有道理的。

第七十八中学的英语教学管理中,管理者只看智育,不看其他;只谈分数优劣,不管育人过程;只评及格率和优秀率的高低,不管学生素质好坏,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能力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这不但对学生的发展与提高不利,而且也无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英语教学虽然是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学

15

会如何去学习为目的,但更主要的是要学会用这门语言去交流和沟通。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论教书,不管育人,在教学中重尖子学生轻一般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际,重灌输轻启发,重死记轻思考,重讲授轻自学,重接受轻创造,重课内轻课外。这样的英语教学,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忽视因材施教。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所学的知识以偏概全,教育的对象顾少失多,中下层面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漠视情感领域的素质教育,使“应试教育”非理智地对学生人格发展造成伤害。不少教师为了追求及格率和优秀率,随意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忽视学生各种能力在英语课堂上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各种潜能和特长在英语学习过程之中的发挥,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等现象,也就成了多年来想要摆脱而又一直摆脱不了的怪圈。

应试教育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了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主义和权利主义倾向,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此外,被世界各国视为未来教育最重要的追求目标的创造力的培养,十分需要一种宽松、民主、自由、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氛围。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和主动精神等创造性个性只能在这种氛围中才能涌现出来。而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封闭的、禁锢的、狭窄的、高压的学校牢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只能是一些操作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才。

在传统的教学观指导下,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以传授知识为本的英语教育模式。教学上以传授知识为本,特别注重讲解传授,属封闭型传统模式。另外,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授课形式只是教师与单个或多个学生的对话,形式单一且乏味,学生被动听讲,死记硬背,教师所扮演的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要求实行统一标准,在教学评价上也实行统一测试,统一标准,无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是在这种英语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英语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大打折扣。

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正逐步深入,十分完善的体制还没有出来,考试仍作为选拔人才的传统形式而存在。另一方面,多数家长仍然看重考试成绩,多数学校仍然看重升学率,家长送子女上学校关心的是\"考了多少分\"这种较为落后的评价标准。应试教育导致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不太关心,他们最关心的是考试,因为考试是最简单、最直观的衡量学校质量高低的方法,学校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政绩。

16

在第七十八中学,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志的学校质量直接与学校的利益相关,考试排名越靠前,学校得到各方面的资助就越多,因此迫使学校的教学总是围绕考试转。为此学校在各年级分重点班与平行班;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诸如此类的循环。对不考的内容就不抓、不教,教学规律和教学大纲往往被忽视。由于受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把英语仅当作知识来传授,只重分数,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总是在中考的大旗面前,英语课堂上除了死抓单词、语法,以及一些理论知识以外,再就是反复做题,很少重视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在分数决定一切的情况下,英语就成了学生考初中升学的救命稻草,因为英语相对其他科目提高分数比较容易。所以教师会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分数,而不是自身的英语素质。结果在英语课堂上,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怪现象,反复讲解,总觉得没交代清楚。整个英语课堂上不是背诵就是大声朗读。朗读与背诵的内容,也是教师认为考试要考的。课堂练习时,学生完全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步骤按部就班,还会有整齐划一的统一标准答案。学生上课按照教师说的、引导去做就可以了,这样那些有个性的学生就完全被遗忘了,这样会把那些有特长的\"怪才\"给埋没了。这样的英语教学,没能教给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的学生将来不能适应未来生活的生存。现在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教师不应只考虑学生成绩而去教英语。教师应从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先的基础之上稳步提高。

(二)教师自身问题的影响

教研是对一线教师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改进和加强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教研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分析和反思教学行为,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教研活动的意义在于:教研能使教师升华自己的思想,体验到工作的快乐;让教师的工作常做常新,有利于教师始终保持工作的激情,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研究存在明显的 “大海现象”--表面波涛汹涌,海底却风平浪静。有些英语教师,对教研也如大海一样,不管学校领导如何倡导,依然对教研漠然视之,认为教研是\"镜中花,水中月\",中看不中用。本校12名英语教师中,女教师11名,都是母亲。上班讲课,下班忙于家务事,很少有人钻研教学。认为研究教学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畴;一部分英语教师认为不开展教育研究

17

工作也不影响自己的教学;还有一部分英语教师认为,搞教育研究浪费时间与精力。因此,对于科研课题、校内上研讨课、听专家讲座等都没了热情和激情。讲课以自我为中心,讲到哪里,学生就听到哪里,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缺乏个性化思维,展示不出想象和发展的能力。学校有一位英语教师,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师范本科生,所学很广,然而仰仗自己的权威,所讲授内容比较深奥,缺乏化深奥为浅显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反而很不理想。

在第七十八中学,很多英语教师不去读有关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虽然这些英语教师在师范类院校读书时也学过这些课程,但一般来讲这些课程当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第七十八中学采用的《Go for it!》这套教材所体现的交际英语,要求英语教师对心理学、应用学等都应有所了解。但实际情况是,不少英语教师对这些学科理论知识知之不多。由于受传统的影响,一些英语教师习惯采用“单词--课文--巩固--操练”的课堂模式,乐当演讲者的角色,不愿尝试新的教法。因此,其它方面的能力长期以来得不到锻炼,个别英语教师甚至连组织英语课堂都有困难。有些英语教师满足于对课本的能过得去、能听下去就行,整天埋头批改作业、卷子,而深入钻研教材、提高业务的热情不高。久而久之,就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样,原来在学校学到的那点东西得不到充电。正由于第七十八中学英语学科教研风气不浓,对于听课、评课流于形式,难以出现有改革创新意识的英语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英语教师的素质很难得到提高,甚至还可能下降。英语教学如果这样搞下去,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能让英语教师牵着鼻子走,那样培养出来的英语综合素质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的要求相差就非常远了。这样的一群毕业生,毕业后大部分学生以后继续学习英语课程都会有难度,有的甚至在初中毕业后就失去了继续学习英语的能力。

“所有的差异都是由教师的个人知识引起的”,① 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素质、英语水平素质、英语教学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特别是英语水平素质的好坏,是决定英语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第七十八中学的12名英语教师中,大专学历就有7人,由于陕西省教育厅2006年已经下发文件提出中学教师必须在2008年底达到本科学历,这7人现在是学历不达标的。在从事英语教学的学历是本科学历的英语教师中,有的原来是学其他专业出身的。面对新课程,教师的素质急切有待于提高。

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备一桶水。英语教师要熟练地掌握教材,驾驭教材,超越教材,不仅要掌 握所授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而

(加)F.迈克尔.康纳利,D.琼.克兰迪宁. 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89-90

18

且对这门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社会功能以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等等都要有较多的了解和相当的研究。英语教师并且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能够运用其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技能、技巧,最大限度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英语,使其学会如何学习英语,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目前在第七十八中学采用《Go for it!》这套教材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对有些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大部分英语教师长期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能力差,不重视也不善于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采用新教材后,不熟悉新教材强调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认为新教材不好教。由于新教材对英语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我校有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还达不到这个要求。这些英语教师在教授新教材、组织学生英语实践活动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无疑,教师在英语教学方法及自身英语水平方面的欠缺就会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这也是实施这套教材中英语教学师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教学大纲和新教材来讲,当前第七十八中学不少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总体上明显滞后,有的教师的英语功底太差,无法驾驭新教材的教学。相当多的英语教师认为:教材所有的内容都要讲明白。所以在这些英语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能力被忽视,语言实践机会被剥夺,情感也得不到激励,智力得不到开发。听、说、训练,只是走过场;对话、阅读上成统一模式。英语教师没有去注意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与开发,课堂只顾自己讲,不顾学生是否掌握,不注意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果是英语教师吐沫飞扬,学生鼾声正浓,学生越学越没信心,越来越厌学。另一方面,英语教师不善于处理师生关系,使教与学难以进行。命令、威胁与惩罚的\"控制型\"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交际欲望,妨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挥。在“我教你学”的模式中,英语教师似乎仅起到授业传道的作用而已。而学生则只能听讲服从,学生进行的是被动的学习。在这样的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三)教学环境的影响

第七十八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附近几个城中村,大部分学生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好。距我们学校几公里以外,有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东方中学、西安铁一中等好几所省级重点中学。第七十八中学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在“择校风”盛行下,家长宁愿花高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些名校去,所以在生源竞争中第七十八中学就处于不利地位。那些没有被这些学校选中的学生,根据义务

19

教育法第七十八中学全部接收,这就决定了该校的生源层次。来第七十八中学的这些学生在小学学过基础的英语,但农村小学教学水平差,英语这门课在小学都当成副科学习。第七十八中学的英语教师在教学时,不分析学生的现状,不整合教材,而是按新课标一步一步套着教。学生学习遇到难点,英语教师不能及时点拨,结果学生学习英语越来越吃力,大部分学生最终放弃了对英语这门功课的学习。英语教师这样不经分析总结的教学,完全脱离了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必会贻误那些有潜质学生的机会。

第七十八中学从初一学生入学开始,就分重点班,这种方式使教学更难搞。学校把班级分成重点班与平行班,每次大考后,可以滚动式的互调。学校的初衷是为了留住部分好生源,激励学生互相竞争,结果负面影响要大得多。平行班刚有好苗子,就被抽走,重点班被淘汰的学生,到了平行班,自暴自弃。在重点班的学生,学校的英语教师每天不是听写就是背诵,学生每天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一点激情。笔者在课题研究中对初三全年级学生曾经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最烦英语课,原因是他们没有兴趣。

第七十八中学对英语教师是这样考核的:如果这个英语教师带的学生被调入重点班,则该生成绩计入重点班英语教师名下,这严重挫伤了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因为年轻教师基本上带的都是平行班。年轻教师在付出了心血后,平行班有时连一个会带读的学生都挑不出来,这严重挫伤了年轻教师的积极性。

面对这样的现状,英语教师应该根据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对。情况却恰恰相反,在平行班英语教学中,年轻英语教师不去分析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及英语实际水平,不去整合教学内容,一味地按新课标进行教学。结果学生听不懂,大部分学生放弃英语学习。有的班级到了初三连一个考试及格的学生都挑不出来。这样的英语课堂,会耽误不少有天资可以学好英语的学生。在重点班,英语教师依旧认为:英语教学只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这些英语教师的教学就是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他们过分强调英语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言语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这些英语教师,不能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条件。其实多媒体教学更有着许多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学生多种感官,提高信息的获取量,扩充课堂知识容量,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些英语教师如果能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一节课可以容纳更多的知识,不但教师可以轻松一些,学生也可以对学习英语充满兴趣。

20

四、实施英语个性化教学的方略

通过上面的比较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真正实现英语教学个性化对教育本身、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教师的责任心和创造力、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率以及教学风气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又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所以我们必须依据教育的各个环节制定最适合的个性化方案。对学生而言,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不同要求的教学,使所教的全体学生学习英语时能全面和主动地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使所有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不仅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而且能在各种情景交际中正确、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不仅习得英语运用技能,而且能在思想品质上受到一定的教育。

我们都知道,学生与生俱来就不相同,他们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都具有自己的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科设置,其目的不是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和考试淘汰一部分不适合学习英语的人,而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英语语言素养。所以每一位教师应该从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英语对他或她的价值是什么,从而帮助每一个学生为自己的英语学习定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他或她的个性化发展留出时间和空间。

英语个性化教学不是一种学习方式或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对于英语教师来说, 英语个性化教学就是因材施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要对学习中产生影响的各方面的因素,如学习动机、认知类型、性格、作深入的了解,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 在更大的程度上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能按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和进度, 来学习他们所需要的内容。这就不同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不是教师的“一言堂”,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 英语个性化教学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 学生的学习是在英语教师的监控下,合理有序地完成的,教师为学生适时地提供科学的指导。因此,英语个性化教学应该是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多种形式和方法全面推进教学活动。

英语个性化教学,就是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使全体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能积极参与进来;使全体学生学习英语时能全面和主动;使每

21

一个学生都具有今后继续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和基础。第七十八中学生源素质偏低,且参差不齐,英语基础和兴趣特长各不相同,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可能拒绝基础差的学生入学。如果对他们进行统一标准的英语教学,一定会扼杀他们的个性,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很会考试,要么什么都不会,不能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洞悉学生的不同个性,实行英语个性化教学,这样才能使英语课堂活起来,才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也只有实施个性化教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生源差这一问题。

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实施个性化教学才能激励教师工作,提高自身素质。个性化的教育不仅是依照学生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教学方案,而且对实施教学的教师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要求下,英语教师不仅仅要提高自己本专业的知识水平,还要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思路。只有教师的观念改变了,才有可能将个性化教育做深做细做精。

笔者认为第七十八中学英语教学要个性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是指在教学管理中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学知识来规范教学活动,使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最优化的组合。这样的管理方法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按照学生英语水平均衡分班、同等水平的学生组成小组的管理办法,因为水平接近的学生往往面临相似的问题,在教学当中,教师就会采取针锋相对的策略和方法加以讲解和分析。这种方式的好处还在于能避免好学生不够吃、差学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提高管理水平后,能对个性化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和辅助作用。因为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针对学生的一对一指导方案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如果将同一水平线的同学划分在一个小组,这样既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学习小组中的成员还能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1、按学生英语水平均衡分班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提出缩小办学差距,不分重点校、重点班,非常人性化,体现了对所有人的尊重;不管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每个孩子都可以享受均等的教育,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传统的“重点班”划分不利于学生的

22

均衡发展。

第七十八中学一直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划分重点班与平行班。平行班的英语教学进展起来非常困难,教师教学积极性也不高。

如果在教学当中采取很好的管理方法,就会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首先,按照学校目前的这种以成绩分班的现象,授课教师可以采取划分学习小组。将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划分在一个小组中,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往往面临相似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小组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将一个小组作为一个个体来设计个性化的方案,这样教师的工作量就会降低,学生也会得到自己需要补充的知识。在小组中,教师再根据每个学生的条件适当的加以调整,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把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纳入考核

第七十八中学的管理考核中,对英语教师评价和学生成绩挂钩,这有点片面。学校应改革现有考核制度,把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纳入考核之中。这样教师就会从多方面搞好教学工作。在实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后,教师就会在教学中去学习,在学习中去教学。它要求英语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注重自身的礼仪修养。结合新课改的特点,英语教师就能自如地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新教材特点,恰当地制订教学计划,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所以,在英语个性化的教学中,不仅是针对教学对象的也是针对授课教师的。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教与学的风气和模式,对以后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经验。

(二)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授课内容与生活场景联系起来生动、活泼、有趣的讲解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做到现学现用;学生在授课老师的讲授中不但学到一个知识点,还能将这个点扩展到生活中的一个面,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既有趣味性又对知识点比较深刻。

教学过程发展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过程,是在教师的培养教育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 ,① “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主动发展自己,使自身的发展水

贾韫武.有关教学过程理论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4)

23

平逐步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过程” 。①

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察:传递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技能和发展技能几个方面”。②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以学生为中心,环环相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训练了他们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能力只有在活动中,而且只有在那种没有这些能力就不能实现的活动中表现出来”。③当学生对课堂讨论的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

我们所面临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个体,他们的个性是有差异的,他们的学习方式,能力倾向是不同的。英语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英语教学本身应该体现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英语教学和英语教育,帮助和促进每个人个性健康发展,构建以个性为本质,以创造性为中心的健全人格,使他们学会做人(learn to be),学会劳作(learn to do),学会认知(learn to know),学会共同生活(learn to live together) ,所以进行个性化英语教学是必要的。

1、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备课时,英语教师要在教学大纲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个体的情绪、爱好、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正确把握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节课各层教学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首先英语教师要做两个分析:一是要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共同基础。共同基础就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共同目标,然后确定本节内容的扩展方向及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二是要分析所教的学生,具体到一节课来讲,要根据本节课所规定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和目标,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特点,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在学习成绩上分出层次,在学习风格上归成类别。特别是要了解学有困难的学生,其基础知识与本节课的起点所应具备的基础差距有多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

①②

洪宝书.教学过程本质若干问题之我见[J].教育研究,1984,(11)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 ③

(苏)彼得罗夫斯基,朱智贤等译.平行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84-485

24

什么样的帮助。对于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来说,只有通过英语课堂活动的多样化,才能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获得积极主动参与的机会。因此,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应该有共同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扩展内容;有实践性活动和创新性活动;有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等。这样,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兴趣,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创造个性化课堂环境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英语教师“一言堂”,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考分而学习。但就多数学生而言,由于对英语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至“两极分化”,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英语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英语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个性化学习环境。 为了做到这一点,英语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和“师生配合”。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得懂或大致听得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交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来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导入新课也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英语教师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工具性、从属性、扩散性及能动性”。① 英语教学中,不能照本宣读,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等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学生才会印象深刻,学得也就有趣,掌握得也才准确。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精讲,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英语教师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的学生

邹檬,姜忠元,焦景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3-15

25

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如果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使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一堂英语课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或唱一首歌曲等。总之,一堂英语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布置个性化作业

学习英语单纯依靠课堂教师的讲解和一些操练,不通过独立做作业,学生是难以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技巧的。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不同,因而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应有针对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后复习得到进步。在英语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常被大量的统一的作业所累,成绩好的学生会觉得作业简单而不做;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作业太难而不做;教师却又因学生没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不愉快。那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利用作业来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扩大知识面呢?英语课堂上作业布置时,要进行分层,作业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更不能太简单或太容易,难易要适中,多少要适量。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巩固发展。比如在听(listening)、说(speaking)、读(reading)、写(writing)四方面具体可以这样做:

在听方面,要求A组学生听懂并理解课本对话内容;快速准确地完成提出的问题;就对话内容互相提问和回答,复述对话;B组的学生基本听懂对话、把握对话大意,能独立完成提出的问题,大致能重复或模仿对话中的关键句。C组学生能听懂大意,基本抓住关键词。

在“说”方面,要求A组的学生自创情景,能灵活运用语言材料,在虚拟的情景中进行真实的交流,语言流畅。在每周的英语早读上,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演英语小短剧,唱英文歌曲,讲英语小笑话,猜谜语,讲英文名言警句,读绕口令。B组的学生根据英语教师提供的情景,能恰当地运用语言材料,在虚拟的情景中进行较真实的交流,语言较流畅,能复述课本对话,以Pair work 和 Group work为主要形式。C组的学生能根据语言材料进行基本的交流,理解、背诵、模仿。

在读的方面,要求A组的学生读一篇英语文章,把自己感兴趣的单词或表达记在自己的知识积累库里。B组的学生要求读和课文难度程度相当的一篇文章。C组

26

学生只要求能把课文读熟就可以了。

在写的方面,要求A组学生写出能够编演新对话的课文,每周写一篇日记,字数不限,至于对B组则在A组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了难度。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全做,但日记、周记等可减少句数;对一些对话能背默下来。对C组的学生要求他们必须过语音关,要会读、会念;过词汇关,因为记不住单词就谈不上其它。因此只要C组学生会读,英语教师就应该鼓励、表扬他们,防止其丧失信心。

另外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和试卷时,需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英语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进行个性化评价

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要关注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不一样,这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英语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关键之一是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由英语教师对课堂内容、进度实行调控,使全体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而且, “有效的教学取决与教师对学生的经验、能力、兴趣、动机和情感的了解,这种了解是提出现实的学习目标,并操纵适当学习情境去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目标的基础。” ①

(1)课堂教学中个性化评价

不同学习个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对后进生要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尖子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例如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回答,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对尖子生,教师可以简单的一句话“很好”,“不错”予以

[加]江绍伦,邵瑞珍等译.教与育的心理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42-45

27

肯定就行了,对“学困生”则不妨多鼓励几句,或者全班掌声鼓励。这样的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重要的地张扬了个性化的学习品质。

(2)作业中的个性化评价。

“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①作业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英语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尖子生,批改评定要实事求是;对“学困生”,如果有较大进步,即使有少许差错,订正后也可以破格评“优”。同时可借助眉批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如:“能尝试用不同的做法,很好!”,“你又进步了,真为你高兴”;“一丝不苟,值得学习”。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批语不仅给不同的个体以自信和激励,又活化了作业的评价,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把英语学习作为一种精神享受。②

(三)课堂管理的艺术化

课堂上课在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接受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所以,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更好的讲授知识、学生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的接受知识是很关键的,这就对授课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将课堂的管理上升到灵活、多样、高效,就达到课堂管理艺术化了。艺术化的课堂管理要以个性化为基础,艺术化是个性化的高级层次,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最大现实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根据自己制定的个性化教育方案设计针对的管理化方案,这种灵活的做法本身就是对教学的促进和深入。

课堂管理对于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学生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课堂决定的。人生最早经历的那些课堂,在课堂中所留存的最深的记忆,会一直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生的路途和发展质量。课堂管理艺术和技巧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是教师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提升。教师掌握了一定的课堂管理艺术和技巧就能够在新课程实践探索的道路上,不断更新课堂管理理念,优化课堂管理行为,形成新的教学本领和新的课堂管理艺术,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①②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49-251

崔君红.浅谈新课改下个性化英语教学的实施[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7

28

“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为人的发展打好基础”。①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抓基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英语课堂上有所收获。英语教师不但要会驾驭英语教学,更要具有擅长课堂管理的能力,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里尽可能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在每一节英语课上,英语教师应组织好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课堂气氛活跃,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此,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做到:

1、确定课堂行为目标

英语课堂管理是为了个性化英语教学的实施,因而上每一节英语课之前,英语教师应确定课堂行为目标。确定课堂行为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拟定远景目标,二是拟定近期目标。远景目标意味着对课堂集体和个人的未来状况的导引性描述,它作为一种导引,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能刺激学生的积极性,适用于种种情况的变化。近期目标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共享的价值体系,为他们指出在课堂复杂系统中超越纯粹个人的更深层的意义,帮助解释和说明发生的事件,从而建立一种信同感和形成协作的意愿。学生也会从意义发生的背景中评估众多的行动路线,并作出负责的恰当选择,课堂秩序便会在更深层意义上得以实现。因此,英语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根据远景目标提出对学生行为的期望,确定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和可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和不可接受的,并让学生清楚明了。确立了对学生行为的期望,不要把期望转化为课堂规则和程序。英语教师在确定近期目标时,要立足于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完成课堂活动计划。

2、创造英语课堂环境

良好的英语课堂环境必然能够有助于合理地利用课堂活动时间,促进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和成功率。相反,不良的英语课堂环境必然会耽误课堂活动时间,导致学生的行为问题。要有效达成英语课堂目标,就必须创造一种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使英语课堂焕发活力。一般而言,课堂环境主要由有形的物质环境和无形的社会心理环境两类环境构成。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的时空环境、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环境主要指人际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和信息与舆论环境。物质环境是课堂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它与社会心理环境共同构成课堂环境的整体,影响着课

李岚清.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N].人民日报,1996,(4):12

29

堂活动的广度与深度,是课堂管理无法避免的制约因素。因此,创造英语课堂环境必须两者兼顾。首先,要认真规划英语课堂的物质环境,不仅要让课堂物质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和确保学生的安全,而且要使之适合于学生及活动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参与、互动与成就获得,为英语课堂的生长和学生的持久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其次,英语课堂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受到课堂中教学方式、管理风格和管理技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要善于树立积极的课堂期望,发展有效的交流对话,激发学生的成员感和团体归属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认同、群体互动和成就共进,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①

3、课堂上与学生平等交流

英语教师如果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妥善地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不仅会影响其与学生的关系,而且还会使教学目标最终难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一种共同的关注,一种整体感和认同感,这无疑是实施个性化英语教学课堂管理一种有效的好办法。同时,课堂行为远景目标和课堂行为近期目标确定以后,也必须有效地传达到学生中去,并为学生所理解与接受。如果确立的目标不能很好地传达给学生,或者学生不能对目标予以理解和接受,课堂目标就不能成为学生的导引或动力。因此,课堂管理必然面临着交流方面的挑战,即通过课堂中广泛的平等交流,让学生相互理解、相信与接受课堂行为远景目标和课堂行为近期目标,使其朝着远景目标和战略方向不断迈进,进而使所确定的目标变成现实。要真正形成师生间的有效平等交流,英语教师就必须首先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意义,而且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为交流留出时间与空间。其次,无论是对什么学生,不管他是否听话,是否英语考试取得了好成绩,英语教师都要对其保持开放平等的态度,对其给予必须的信任。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及时说出来,教师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共同搞好英语学习。此外,英语教师还要创造接纳的交流氛围,以一种坦诚的、可亲的态度接纳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并给予及时而积极的反馈。

4、课堂上给予学生适时激励

不论在哪种英语课堂上,学生总会遇到各种不同程度的阻碍或者失败。如果英语教师没有给予适时的激励措施和行为,这些阻碍就会真正成为整个英语课堂管理的障碍。英语课堂管理就是通过英语教师适时地激励,引起阻碍朝着建设性的方向变化。实际上,行为目标的确定为师生确立了一条正确的前进路径,良好的课堂环

张惠惠.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网站.[2004-01-16]. http://www.ghzx.com.cn/show.aspx?id=3017.

30

境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平等交流只是一种要达成理解、共认与不断前行的手段,而适时的激励为战胜前进路径中的障碍和持续的英语课堂活力提供了保证。长期以来,我校英语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通常是采用惩罚,通过惩罚实现学生的顺从,达成对英语课堂的控制。实践证明这是极其低效的,常常还会适得其反。良好的英语课堂集体和学生行为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培育,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不断的鼓励和强化手段,激励学生的进步,满足学生的不同个性化发展要求,形成英语课堂中积极向上的气氛和学生专心投入学习英语的热情。对于学生而言,激励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资源,如果在英语课堂上能适时有效地激励学生,学生的热情就会随之而生,并会体会到挑战的兴奋、活动的刺激和成功的喜悦,并会在英语课堂上尽情展现自己。这样的英语教学,才会是一节上的很活的英语课,才算是个性化英语教学。①

总之,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个人特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堂活起来。这样的英语教学,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造就人的个性。在我们的日常英语教学中,如果英语教师考虑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考虑到了学生个人的强项而没有忽略或否定这些强项的话,并且以最大程度的个性化方式来进行英语教学,那么这样的英语教学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只有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才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这种热情的昂扬,才有利于英语课改的成功进行,才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每个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客观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在智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表现更为明显。在目前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英语教师应与时具进,多问多学、肯钻研学生,才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空间。英语教学应全面实行个性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反复实践,反复总结。 本课题是在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日常英语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总结完成的。本文着重指出了在新课改背景下,第七十八中学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深入剖析了问题的症结。提出了英语教学应个性化的主张,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愉悦中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全面推广,进而丰富了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理论的内容。

每个中学生在成长环境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客观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在智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表现更为明显。在目前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英语教师应与

李新安.英语课堂管理过程的四个方面[N].李新安的blog 's

blog.[ 2008-4-1].http://www.jysxw.cn/bloglu/11806/archives/2008/40293.html

31

时具进,多问多学,才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空间。英语教学个性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教师和同学在日常教学中反复实践,反复总结。

32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表改革纲要

(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龙天.教育发现问题、发掘课题的策略[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4]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2000[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6]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 [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1999.

[7]张健.教育面临的挑战 [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8]徐世贵.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 [9]柯孔标.教学评价[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

[10]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2]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13]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4]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15]叶立群著.课程教材改革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1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17]王北生.教学艺术[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 [18]柳夕浪.教师即研究者[J].教师博览,2001,(12).

[19]常永才.90年代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2). [20]吴忠魁.当代世界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J].比较教育研究,1996,(4). [21]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J].教育研究,2000,(12). [2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习资料选编(G).义乌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办公室,

2002.

[23]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R].2001,(21). [24]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3

致 谢 词

毕业论文是我三年来学习的总结和经验,也是对自己的充实和提高,论文的完成,离不开各位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由衷地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于余学峰教授在这里给予我的无私教导、精心教诲和细心关怀,感谢他在我的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的诸多指导和帮助,无论是在论文的指导思想上,还是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乃至论文的修改、定稿中,都凝结着于教授的智慧和辛劳,他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学者风范、以及忘我的工作精神等都使我受益匪浅!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我在华中师范大学学习期间的每一位任课教师、班主任和

教务处的各位教师。正是各位教师耐心细致的工作,以及他们对我的鼓励、支持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并将学到的知识能应用到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中。

郝愿池 2009.3.18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