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关于教育教学写作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2020-12-15
来源:步旅网
【阅读与写作】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关于教育教学写作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贾吟春 (江苏省淮阴中学清晏校区,江苏淮安223002) 摘要:在教育教学的买践中,有许多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内容,而这些正是教育教学写作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写作;实践;阅读;思考;发现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215-02 谈到教育教学写作时最深的感受就是缺乏素材和选 和思考。 题、没有系统的理论基础、难有自己的创意新意。但这些不 一、广泛的阅读是触发写作创意和灵感的最好途径 该成为教师放弃教育教学写作的理由,只要广泛阅读,坚 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最重要的就是创意、灵感的触发, 持思考,大胆实践,鲜活而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就会成为 而广泛的阅读是触发创意和灵感的最好途径,无数先贤的 我们教育教学写作的源头活水,让我们时时能够进发灵感 文章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只要我们在阅读中注意联系平 的火花。下面就教育教学写作实践来谈一谈我的一些体会 时的教育教学实践,往往就能获得奇妙独特的创意和灵 学生多读些书,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自己作文的时候便 “改”的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批”得是否准 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左右逢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 确。“批”一方面要从全篇、某段、某句各处着眼,指出关键 神”。就是这个道理。但农村初中学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 错在哪里,用具体有见解的语言及符号点明;另一方面是 去读很多中外名著名篇,所以教师就必须推荐一些短小的 批语,特别是全篇批语一定要注意艺术性、启发性、鼓励 课外读物,并精心指导。如在阅读中怎样做笔记,记下典型 性,不能尽是一些“狗屁不通”“极错”等语言。要善于捕捉 人物或事例,分类将名言警句、格言俗语、立意深刻的句 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正面鼓励为主,对作文中错误与不 子,精彩描绘的片段,精辟而独到的观点记录下来,教学生 足之处要委婉批评,并给予引导。作文批改之后,更重要的 在作文时为何参照、引用。 工作还是在讲评作文后安排时间引导、督促学生自改或学 三、借助范文,掌握技巧 生互改;三是讲评,要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共评。讲评不但 借助范文,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技巧,是很必要的。就 是针对文章的的评价,还是教会学生如何修改文章的一种 如学游泳,有人做示范,学起来肯定容易得多,如果没有人 途径。讲评时要选取1~2篇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文(从材料选 做示范,只从口头说是何如何,恐怕就难得多。也许有人认 材、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有得或有失的文章),打印 为小学生初学作文是需要范文的,初中生就不必了吧,其 给每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各抒己 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各个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内容要 见,说出文章的长处与不足,然后提出修改意见,老师最后 求,就像中学生、大学生的体育课仍然需要教师示范一样。 归纳评价。老师的评价仍然应注意艺术性、启发性和鼓励 但如何选择范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优秀的名家 性的。在作文讲评时,对一些优秀作文、好的文段、优美的 名篇、语文课中选取一些好文章,供学生学习、参考是必要 语句坚持宣传、表彰,并将这些内容抄贴于园地,供大家共 的,但我认为尤其要从一些出版社出版的各种中小学生作 赏,以鼓励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供学生学习参考。 文选或本校往届学生的作文选中选取同类的佳作,最适合 五、一题多作,提高能力 学生学习。因为这类文章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思维 讲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许多老师都会说,要让学 习惯和生活经验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教学实践中,我 生多写,加强训练。因此,有的老师要求学生一周一篇作文 一方面利用精选的范文,把范文中观察事物的方法、布局 甚至二篇,但成效并不大。什么原因?我认为是贪多嚼不烂 谋篇的手法、语言表达的方式、遣词造句等有意识地加以 的缘故。每周一道文题甚至二道文题,无论从教师方面还 引导;另一方面又启发学生重视独立思考,寻找自己的语 是从学生方面,时间、精力都是不允许的,应付了事,学生 言及 己的表达方式,力求仿写依傍于范文,又要脱于范 写了教师没有办法去批改、讲评,怎能提高?我的实践体会 文,在仿写中创新,实现由“模仿一领悟一创造”的过程。 是:每二周一篇作文(一道题),头一周安排写作,第二周将 四、重视批改,抓好讲评 作文较详细批改之后,布置学生将原题重写,完成后再作 批改、讲评,这又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 简要批改,而且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再来一次重作,这样 节我认为关键主抓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批改要及时,尽 收效会大得多。德国哲学家有一句名言“重复是学习的母 早进行。老师只管布置作文,可写完之后一放就是一两个 亲”就是这个道理。 星期是万万不能的。初中学生年龄还不大,他们的上进心、 综上所述,要提高农村初中生写作水平最关键的一条 荣誉感都较强。当他们写完作文后,正处于期望值高峰期。 是要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要使他们掌握写作的素材与方 因此尽快进行讲评,犹如趁热打铁,肯定他们的成功就能 法,要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循序渐进。这样,在师生的共 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并增强他们信心。同时,从时间效率上 同努力下,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教学定会走进柳暗花明的 来说,及时批改也是非常必要的。二是多“批”“少改”,让大 新天地。 部分“改”的工作由学生去完成。“批”是发现问题,学生 -215— 【阅读与写作】 感。我偶然翻到《读者》里的一个故事:公元前525年波斯国 王冈比西斯打败了埃及并俘虏了埃及国王普撒美尼托斯。 冈比西斯为了彻底征服埃及的人心,把普撒美尼托斯和埃 及的贵族囚禁在一起,当他们的女JL ̄I'I穿着奴隶的衣服痛 哭着走过他们面前时,许多贵族痛哭流涕,只有普撤美尼 托斯无动于衷。随后又有将被处死的两千多名埃及男青年 走过,普撒美尼托斯依然沉默不语。当一个伶仃的老乞丐 走了过来,普撒美尼托斯认出他是原先与自己一起饮酒作 乐的同伴,普撒美尼托斯突然嚎啕大哭起来,边哭边用手 打自己的脑袋。历史学家真实地记录了这个看似不合情感 他人,一定要珍视自己在教育教学研究和思考方面的个性 化。 三、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著名音乐家谭盾初到美国因生活所迫和一个黑人琴 手在一个繁华的街区卖艺,不久谭盾去大学进修深造。十 年后已经是著名音乐家的谭盾在当年“最赚钱的地盘”上 又遇见那位黑人琴手。黑人琴手的脸上一如往昔地露着得 意、满足与陶醉的神情,他很热情地跟谭盾打招呼:“兄弟, 好久没见啦,你现在在哪里拉琴啊?”谭盾说出了一个很有 名的音乐厅的名字。黑人琴手又问道:“那家音乐厅的门前 也是个好地盘,也很好赚钱吗?”“还好,生意还不错!”谭盾 没有细说,只简单地答道。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谭盾 和黑人琴手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你欣赏哪种生活 态度呢?请简要谈谈你的感受。这题目很能反映学生对人 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可学生们的答案却出乎意料的一致:欣赏谭盾的生活态 度,因为他面对生活是一种积极进取、永不满足的态度。以 我所执教的两个班级为例共114人,只有一位同学欣赏黑 人琴手的生活态度,他这样写道:我比较欣赏黑人琴手对 待生活的态度。虽然他的职业并不是太好,生活也比较艰 苦,但他没有多少压力,很乐观,俗话说“知足者常乐”就是 这样。也许他对这位黑人琴手的人生态度理解并不深刻, 但让人欣慰的是毕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看到了不同的选 择,即使这声音很小,很微弱,还很稚嫩。作为老师我不禁 深思——难道我们的人生只有一种选择?为什么我们的孩 子选择竟是如此一致?我们的教育应该平和地告诉我们的 孩子:人生有很多种选择,我们很多人都会成为平凡普通 的人,也许这样会让更多的孩子成为幸福的平凡的普通 人。可以这样说,这样的思考本身就是教育教学写作。 四、重视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关于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怕写. 逻辑的事件。情感这个东西,有时并不太按道理与逻辑运 行,有时情感的流变运行,不要说旁人不易理解,就是当事 人自己也难以说清道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似乎习惯于以 种有规范的逻辑来实现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在情感教育 一的实践中,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在努力探索,寻求一种情感 交流沟通的规律性。然而人的情感错综复杂,情感的传达 与回馈有时并不遵循一定的逻辑。这样一个故事能很好地 诠释这种情感的非逻辑性特征。基于这样的启迪和思考, 就可以联系教育实际中的一些现象,写一篇文章就不难 了。 二、关注同行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独到之处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他独到的 优势和长处,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特别是有些教 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与分析,对学生 的生动引导和启发,对某一理念的准确贯彻和把握,往往 让人醍醐灌顶,带动思考,促进反思,触发思想灵感的火 花。听过一节公开课《捕蛇者说》,文中借捕蛇者之口交代 了捕蛇的辛酸和不幸:“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 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捕 蛇者一家的痛苦呢?老师引导学生去设想祖父或是父亲临 终前一天出门捕蛇的情形:祖父 (或父亲)挥手和家人告 别,祖母(或母亲)倚门含泪,内心深处充满了深深的担忧, 也许每一次的告别都是诀别。当暮色渐渐降临,犹如家人 心头的阴影愈来愈浓……当一家人跌跌撞撞在山林间找 到祖父(或父亲)已经僵硬发黑的尸体,心中长久的担忧终 于变为了现实……几个同学的想象描述,老师的渲染,让 在座的学生无不悚然动容,心有戚戚焉。这当时就给了我 极大地震撼,也让我有了这样的思考: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老师怕改,作文指导和训练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实效性。 如何才能打破这块坚冰呢?首先要破除大部分学生对作文 的畏难情绪,那么老师对学生习作的指导和训练就要追求 趣味性——学生高兴写;追求简明性——学生容易写;追 求操作性——指导学生这样写就能写好;追求明确性—— 学生知道写什么;追求系统性——学生经过系统的有层次 必须以文本为基础,但仅仅局限于文本又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应当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借助文本 ,引导学 生展开想象,从而真正领悟文本的神韵和魅力。这些思考 和触动不就是最鲜活的教育教学写作素材吗?但这里要提 醒一句:学习他人、借鉴他人,是为了提高自己而不是变成 的训练不断进步。每一点都可以成为一个深入研究的课 题。这些困难往往是一座座有待开发的宝藏,只要用心研 究就会发现里面大有文章可作。其实在这些问题和困难面 前,我的思考是有限的,但我意识到这些问题和困难对于 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是极为丰富的素材库,值得每个人好好 思考和研究。 (上接228页) 参考文献: …彭帮柱,岳田利,袁亚宏,高振鹏,王云阳.《食品工厂设计》课程 教学探讨U】.陕西教育,2010,(4):52. [2】陈良,章超桦,吴晓萍.《食品工厂设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与实践Ⅱ】.科技教育,2009,(8):157—158. 【3】金松,陈旭庚,李鑫,申慧霞.食品工厂设计审查的主要问题探 讨卟中国公共卫生,2004,12(20):1520. 【4】胡应华,殷平芳,赵利申.21世纪食品技术发展方向[『1_实验室研 究与探索,2002,5(21):11—12. 一【5】宋洪波,肖贵平,郑宝东,安凤平.食品学科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改革与建设U】_高等农业教育,2009,7(7):55-57. 【6】温国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食品工厂建设项目中的作用卟食品 工程,2006,(2):27—28. 作者简介:段旭昌(1965一),男,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工厂设计》 课程教学及食品加工新技术研究。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