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创新发展释放赣州现代农业发展新活力
2023-01-28
来源:步旅网
丨 现代农业发展论坛 Forum 丨抢抓机遇 创新发展释放赣州现代农业发展新活力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农业大市,地域辽阔,生态资源好,劳动力丰富,加上近年来赣南苏区振兴《若干意见》实施带来的政策红利,以及部署实施现代农业攻坚战十大项目,加快了赣州现代农业的发展,让赣州成了发展现代农业的风水宝地,投资现代农业的一方沃土。文丨黄志远(赣州市农业和粮食局)创新起航走高水平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结构调优升级加快。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做强脐橙、蔬菜等优势主导农业产业。全市粮食播面769.98万亩,产量287.50万吨,实现“十三连丰”。脐橙种植155万亩、产量108万吨。“赣南脐橙”品牌价值668.11亿元,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价值榜榜首,被列中国区域品牌前三甲之一。立足“建设我国南方重要蔬菜集散地、打造新的富民支柱产业”目标,大力推进高标准大棚设施示范基地建设,蔬菜播面180.8万亩、产量299.6万吨,新启动建设规模蔬菜基地188个,建成基地面积2.63万亩,其中钢架大棚1.04万亩。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生猪、茶叶、白莲、甜叶菊、水半夏、刺葡萄、水产、牛羊等区域特色产业,培育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406个、专业乡镇41个,其中6个村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现有国家命名的“中国特产之乡”14个。“宁都黄鸡”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论证。科技兴农效果突出。强化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深化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设立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282个。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积极引导大学生、进城务工农民、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教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7万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每年培训1000名左右留得住、用得起的乡村能人。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病虫、生猪高床养殖等关键技术。培育科技示范户1.1万户,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6%,农业科技贡献率55%。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组建了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机构。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赣县、信丰县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1个县(市、区)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实施“百县百园”工程,重点打造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面积42.7万亩,较好发挥了科技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有序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现耕地保证有量、基本农田作为保护目标。整合资金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135万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成效突出,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54.72万亩;加强农地质量调查监测,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依托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改善农业设施条件,累计建成节水灌溉设施面积26万亩、果蔬钢架大棚3.6万亩、农产品冷藏库3600余座。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农机总动力297.7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69.09%。智慧农业、物联网运用发展较快,建设完善益农信息社202家。完善提升“12316”农业信息平台,及时精准推送农时农事、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价格行情,引导农民群众发展适销对路的种养产业。农村改革稳妥推进。落实“确实地、颁铁证”工作要求,基本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在每个县(市、区)完成一个试点单位的基础上,2017年全市再选择100个村(组)扩大试点。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总数分别达到7524家、3825家、2.2万户。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58.5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5.3%。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县乡两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283个,流转承包土地134.9万亩,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30%。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较快,发展代耕代种代收、统防统治等各类服务组织7859个。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村镇银行网点实现县级全覆· 12丨 现代农业发展论坛 Forum 丨盖,“财政惠农信贷通”发放贷款57.6亿元。稳妥推进了果园经营权抵押贷款、烟草保险试点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产业融合水平提高。加强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建设市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3家、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48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287个,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亿元。果业、粮食加工率分别达66.4%、54.5%。引导农业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培植了农业产业集群12个,其中脐橙、生猪、饲料集群年产值均超百亿。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连锁直销、农超(社)对接、展示展销等现代营销方式。农村电商从业人口超25万、农产品年交易额达70亿元。连续四年举办赣南脐橙网络博览会,成功运营O2O电商运营新模式。积极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全市发展休闲农业企业1706家,从业人员15.45万人。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点3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5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3个。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强化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化肥农药年施用量减少5个百分点以上,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8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76%。集思广益打造赣南现代农业强市 敢于解放思想。敢于跳出农业抓农业,敢于跳起来摘桃子,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快传统农业升级改造,实现“无中生有、他有我有、他优我精,他精我特”。要加快赣南脐橙提质升级,打好黄龙病防控战,巩固面积,优化结构,巩固产业地位,提升品牌影响力。要加快赣县、信丰2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南康、宁都等1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科技水平、产业发展水平,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模板。要做好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要利用赣南的好山好水做大休闲农业,让“盆景”变“风景”,“园区”变“景区”。要做好网易养猪项目的承接、服务工作,促进赣南生猪业健康养殖,让农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搭上“互联网”的快班车,发展农产品产、供、销网络经营模式。明确发展定位。《若干意见》为赣州提出了“建设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面向东南沿海和港澳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战略定位,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编定规划、明确发展定位、谋划总体布局,实现赣州现代农业向更优、更强、更好跨越式发展。不久的将来,赣州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秀美的山川等生态优势将更加明显。要落实好习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住赣州的“绿水青山”,坚持“稳粮、优供、增效”,大力发展脐橙、油茶、蔬菜等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与休闲农业、加工业等融合,努力把赣州建设成东南沿海的后花园、全国的优质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和供应基地。多方政策推动。改变赣州欠发展、后发展的现状,任务艰巨,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及多方支持。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用足用活用好各种有利政策,积极运用项目、政策、资金拉动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实施好管长远、打基础的大项目、好项目,比如,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产品加工、面源污染防控等,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水平。同时,狠抓农业招商,利用各种平台、机会、信息渠道、人脉资源开展招商引资,达到“落户一个项目,引来一串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裂变效应。调优发展蔬菜。赣州的种植传统、山地资源、气候条件、人民勤劳等为发展蔬菜提供了基础。要通过科学定制规划、加大科技运用、强化设施装备、健全市场体系等,加大规模蔬菜、设施蔬菜、高山蔬菜、有机蔬菜的种植,强化品质监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品牌意识,努力把赣南蔬菜培育成脐橙之外的又一主导产业,实现“把蔬菜打造成为产值过百亿的农业支柱富民产业,把赣州打造成江南重要的蔬菜集散地”目标。合力攻坚拨寨。实现“共同富裕,同步小康”任重道远,关健在农村、重点在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二三产融合、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等,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各部门、各行业凝聚共识、通力协作,向科技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为农业发展提供最优越的发展环境,内因外内结合全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六大攻坚战”部署,将农业工作项目化,重点实施好赣南脐橙发展升级、蔬菜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农产品深加工与流通、农业农村改革、生态屏障与绿色农业发展等“现代农业攻坚战”10大项目,努力完成55个子项目的工作任务,争取2017年现代农业攻坚战完成计划投资130.13亿元,比上年增加11.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