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第七课 学习仿写

2022-11-06 来源:步旅网
第七课 学习仿写

本单元的主题是“民风民俗”,课文选取了一篇小说,一首诗歌,两篇散文。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的专题是“学习仿写”,这个专题实际上不是写作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而是作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因此,虽然表面看,本单元写作专题训练与课文之间关联性不强,而且课后的思考探究及积累拓展中涉及写作的内容也不多,但是,抓住“学习仿写”这个关键,本单元的课文是有很多可以挖掘和实践的点的,课文及很多章节段落都可以以“随文写作”“微写作”的方式,进行模仿和训练,以落实写作训练的目标,提升写作的水平。

【课文写作知识积累】 《社戏》

本文的景物描写是非常有特色的。作者采用写意的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多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等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色彩,是很值得赏析、借鉴和模仿的。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后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渐渐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赏析]

这段“月夜行船”的经历,从嗅觉、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描绘景物。有“豆麦”“水草”的“清香”(嗅觉),有“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视觉),有“似乎”听到的“歌吹”(听觉)。对景物的描绘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景物描绘是实景,“似乎听到歌吹”“料想是戏台”是虚写。此外还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不仅仅使景物生动形象,让人如身临其境,更重要的

是,使景物融入了作者的心境和思想感情,情景交融,让景物有了生命,有了灵魂。

精读上述语段,仔细揣摩和体会作者的写法,选取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手法,描绘一段景物或经历。200字以上。 《安塞腰鼓》

用语言精准地描绘出一个场景、一种氛围,是需要功力的。《安塞腰鼓》中对后生们腰鼓表演场景的描写淋漓尽致,把场面、把氛围、把高原生命的原始力量表现得酣畅淋漓。

仔细阅读这段话,体会赏析语言上的特点。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是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赏析]

描绘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氛围,需要有不同的语言特色、不同的表现手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一片段的描写,作者为了表现黄土高原上生命的原始力量,采用的语言及表现手法都是恰如其分的。

1.多用短句,长短结合。多用短句来描写情景是《安塞腰鼓》的一大特色。“忘情了,没命了”“落日照大旗”“愈捶愈烈”等句子,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不可遏止的情景,铿锵激昂。

2.大量运用排比。“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是句内排比;“骤雨一样”“乱蛙一样”“火花一样”……这是句间排比;三个“使人想起”是段落与段落间的排比。这些排比的使用,使语言既有昂扬的气势,又有整饬之美,完全契合了文章的氛围。

3.情感的融入是一切情景描写的生命。没有情感,场景、景物的描绘都只是空壳,是没有感染力、生命力的。这一片段中,深深地融入了作者对黄土高原原始生命力的赞美与崇敬。这种赞美与崇敬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是由衷的,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来的。

仿照上面的情景描写片段,选取一个自己有感触的场景,写一个片段。字数200以上。

提示:不用照搬生面片段的写作手法,重点在体会“什么样的场景就用什么样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 【技巧点拨】

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学习仿写有几个点值得我们关注。 1.仿写要把握所仿文章的整体,从整体上去把控,而不能仅仅生搬所仿文章的字词句。本单元我们写作训练点是仿写文章,而不是仿写句子。在写作过程中,原文有好的、优美的句子,当然可以仿照着运用,但是主要还是要着眼于全文,着眼于文章的整体。

2.仿写文章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比如某篇文章,结构上有特色,开头吸引人,首尾呼应,全文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就可以从文章的结构角度去仿写;如果所仿的文章写作手法上有吸引人的地方,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又或者是先抑后扬,波澜起伏,就可以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去仿写;如果文章表达方式上有高明之处,情景交融叙议结合,就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去仿写。总之,可以抓住所仿文章让你有感受有体会的角度去仿写,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3.仿写文章可以仿文章的“形”,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仿文章的“神”,只有从“形似”上升到“神似”,才能把所仿的手法、技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成为自己写作中能够运用自如的能力。

【写作指导】 写作实践一

《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断,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提示:

1. 找出所选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 2. 想想你要描写一个怎样的场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指导]

这道题实际已经在“课文写作知识积累”中作了赏析、写作的指导。学有兴趣的同学,建议从课文《灯笼》或者其它课文中,选取一个片段,与《安塞腰鼓》进行对比赏析、仿写,以体会不同场景、不同氛围下的写作手法和技能。 写作实践二

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态,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

提示:

1. 重读《社戏》《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一课》的相关段落,归纳心理描写的方法,如综合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作为自己仿写的指导。

2. 选择自己熟悉的写作素材,最好是亲身经历过的心理历程。 [指导]

心理描写过程中要注意这样几点。

1.我们平常的写作中,心理描写一般都是用第一人称,避免用第二第三人称。

虽然在文学创作中,也有用第二第三人称描写心理的情形,但我们现阶段的作文中,是不适宜用第二第三人称来表现心理的。表现“我”之外的心理,可以通过神态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侧面展现。

2.心理描写要着力展现心理的变化。无论是《社戏》《走一步,再走一步》,还是《最后一课》,展现的都是心理的变化过程。因此心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

3.心理描写应伴随着事件的进程、情境的变化进行,避免孤立地写心理,避免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写作实践三

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 重读这两篇课文,借鉴其具体写法。如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动情节,贯穿全文;注意表现自己对所写人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等。

2. 注意观察,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想的事件,呈现精彩的细节。

3. 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指导]

1.提供给我们的两篇范文都是以怀念人物、写人为主,以亲情为主题的散文,在选材的时候,也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

2.所选两篇范文的作者都是名家,有着深厚的写作功底。因此我们在仿写的时候,不要生搬硬套地全文模仿。可以从两篇文章中着重选取你有感触、有体悟的某一方面或某种手法来进行仿写。比如《背影》中对“父亲”下月台時的动作的精细描绘,比如《秋天的怀念》中,以“看花”贯穿全文寄托情思等等。

3.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人物的情感、情思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背影》中,作者对父亲,开始時,觉得父亲迂腐,后来为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所感动,到最后,对父亲深沉的爱有来深切的理解和感受。《秋天的怀念》中,开始時,因为自己双腿瘫痪,心情烦躁,对母亲的关爱有着深深的厌烦和无可忍耐;母亲去世了,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让我如当头棒喝;我最终深深理解母亲的“要好好儿活”的深刻意蕴。这也是我们仿写中可以参照的一个点。

【教学建议】

这个单元的写作训练主题是“学习仿写”,围绕这个主题,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可以捕捉到很多学习和训练的点。因此不必拘泥于导写短文和写作实践的内容范围。当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点,老师学生有所感、有所得,就可以用隋文写作、微作文等方式进行练习和训练。

更重要的是,仿写不是作文的一种手法或技巧,而是学习作文的一种方式。因此,仿写也不仅仅是这一个专题的内容和任务,而是要培养一种意识,形成一种习惯——看到好的文章、好的片段,或者自己有感受有体会的地方,就可以尝试,“我是不是也可以仿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